迄今為止,我國在科技金融發展方面仍面臨如下主要問題:第一,我國廣義股權市場發展面臨一系列相互關聯的挑戰。
首先,股票市場長期回報率顯著低于發達國家股票市場,而且股市相關政策的行政性很強,使得一級市場上股權投資退出不暢。
其次,當前中國VC、PE基金市場規模與高峰期相比顯著萎縮,其中外資參與度顯著下降。2018年,中國境內VC基金與PE基金的投資規模合計2435億美元,這一規模到2020年下降至1767億美元。經過三年疫情沖擊后,VC與PE基金投資額進一步下降。
再次,目前地方政府主導的國有股權投資基金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國有股權投資基金太過于強調短期回報,導致其投資風格要比私人基金保守很多。由于各地國資委均對當地國企有明確的盈利或止虧要求,且不對國有股權投資基金做單獨考慮,導致這些股權投資基金過于追求短期盈利,這無疑違約了VC、PE基金的行業規律,因此導致這些基金投資過于保守,沒有充分發揮其應該發揮的作用。此外,為保證投資成功率,地方政府在資金支持外,往往還會在市場、環保、用地等其他方面加以傾斜,也即用各種方式降低投資失敗的風險。地方政府的這種做法無疑惡化了當地的營商環境。
最后,中國很多VC、PE基金的專業化程度不夠高,導致經常出現“一窩蜂”式投資現象。中國的VC、PE往往是在股權投資活躍期形成的,既缺乏足夠的專業度,又需要在很短時間內把錢投出去,因此,中國VC、PE經常出現給熱門領域集中砸錢的現象。
第二,我國高收益債券市場發展明顯滯后于其他債券市場。當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債券市場規模排名靠前的國家,但高收益債券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導致我國高收益債券發展滯后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監管部門認為債券“違約”是壞事,因此會千方百計遏制債券違約,這無疑違背了高收益債券發展的規律。二是高收益債券需要專業的投資者,而中國的機構投資者與評級機構通常對具體的科創行業研究不足,因此難以開展專業的投資。
第三,中國商業銀行在針對科創企業的投貸聯動方面參與不足,且成效有限。過去一段時間內,盡管中國商業銀行在開展所謂的投貸聯動,但這些投貸聯動通常局限于商業銀行信貸部門與商業銀行股權直投部門或子公司之間的合作,中國商業銀行并未與自身之外的知名VC、PE基金建立常態化合作機制。第四,中國的知識產權市場不夠發達,知識產權在定價、標準化與流動性方面有明顯欠缺,這制約了知識產權融資的開展。第五,尚未在政府、高校、企業、VC/PE基金、資本市場之間構建科技金融的良好生態。
黑龍江大學 崔惠穎
東北財經大學 張夢可
“綠色信貸政策與低碳企業金融投資——基于融資約束和投資動機的雙重檢驗”
《金融發展研究》2024年第9期
低碳企業能否在綠色信貸政策影響下合理配置金融資產,并積極投身實體經濟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研究表明:綠色信貸政策實施顯著抑制低碳企業金融投資,較好地引導資金流向綠色實體經濟。機制檢驗發現,綠色信貸政策通過緩解融資約束影響企業金融投資;該抑制效應源于融資約束緩解削弱了企業金融投資的“蓄水池”動機和“投資替代”動機,并且該邏輯得到了企業社會責任和環境規制強度調節效應的驗證。據此,應構建多層次綠色信貸體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營造健康金融生態環境,以防范企業“漂綠”行為,建立兼顧防風險、治污染和促經濟的金融政策體系。
1 支付出海新篇
2 保險大模型革新:全面自動化倒計時
3 3萬家地方金融組織的十字路口
4 守護4500萬失能老人,長護險誰來買單?
5 ESG遭遇西方逆流,中國應何去何從
6 鏖戰科技金融
7 全面實施在即,個人養老金舊題何解
8 巨頭爭先入局, RWA前景如何
9 銀行能否成為科技平臺?
10 普惠金融下半場:決勝數據業務化
資料來源:《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