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化工市場,保持增長態勢。到2030年時,中國的化工產值或將占全球的50%左右。供需關系是經濟體系中的重要話題之一,從需求視角分析這一數字,將會有一系列有趣的發現。
所謂化工,其核心領域之一是對包括油、煤、天然氣在內的化石原料的創新使用。從占比看,化工產業近年來占全球生產總值約7%的份額。因其連通了能源與消費品行業的特殊性,化工產業既能在宏觀層面推動能源領域實現轉型升級,又能在微觀層面提升消費品的附加值。
簡言之,大到各行各業對節能減排的戰略需求,小到對一支堅固耐用的電動車充電槍或一款美觀又環保的鼠標的消費需求,皆與化工行業有關。
在中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過程中,“創新驅動”是首要基本方針。手握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的化工行業,在該過程中發揮重要支撐,甚至引領的作用。
這是一個關于聯動增長的故事:作為經濟發展的典型基礎性行業,化工產業鏈條長、資本技術密集度高、產業帶動效應大。隨著中國制造業近年來堅持技術升級及產品創新,化工行業為促進高質量、可持續的增長,正不斷根據市場需求開展新材料、新工藝的創新升級,并聯結價值鏈各個環節,持續推動著應用的創新。
憑借龐大的市場規模和巨大的發展潛力,中國正成為眾多全球性化工企業投資和拓展業務的熱土。其中就包括全球領先的化工企業、總部位于沙特利雅得的沙特基礎工業公司(下稱“SABIC”)。
從2021年起,SABIC品牌價值已在全球化工企業中排名第二。在沙特大力推進能源轉型、不斷布局非油經濟的過程中,這家成立于1976年的化工企業正扮演著關鍵角色。
SABIC在上世紀80年代就進入中國市場。在中沙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大背景下,這家將中國視為全球最重要戰略市場之一的企業,亦圍繞低碳減排、循環經濟、原材料創新等多方面的需求加強與中國伙伴的協同合作。其將有哪些新策略?又將如何應對市場需求而持續保持創新?
今年2月,SABIC在福建舉行了中沙古雷乙烯項目主體工程全面動工活動。該項目總投資約448億元人民幣,是迄今為止福建省一次性投資最大的外資項目,并計劃于2026年建成。項目預計乙烯年產能最高可達180萬噸,能滿足電子電氣、人工智能、智能手機、通信、醫療、汽車和新材料等領域對高端化工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而在今年8月,SABIC又公布了有關計劃在福建漳州新建一座工廠的消息,在華業務的發展在短期內再次迎來一個重要里程碑。目前,SABIC在上海擁有一座技術研發中心,在廣州、上海和重慶建有三家工廠,并于全國17個城市開展運營。計劃中的新工廠,也被寄予了與SABIC在華現有兩家合資企業——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和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產生協同效應、提供差異化解決方案和產品的期望。
以前者為例,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繼百萬噸乙烯項目之后,2023年8月31日,年產量26萬噸的聚碳酸酯(PC)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產品主要面向電子電氣、消費品、家用電器、汽車、醫療產品及建筑建材等行業。
這些舉措也間接反映著中國與沙特之間在制造業方面的經濟互補特性。
對中國而言,因石化行業具有產業鏈條長、上下游關聯緊密、原材料產品互供數量大等特點,優化布局、集約發展是近年來行業轉型升級和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但業界亦有共識認為,與世界石化產業尤其是與發達國家石化工業相比,中國相關產業雖總量大、體系全,但仍有結構重、高端少等短板,行業創新能力及國際競爭能力仍有待加強。
“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行業為應對雙循環而進行的戰略轉變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即多渠道保障國內供給能力“穩鏈”,通過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來“補鏈、強鏈”,通過上下游產業鏈的對接和協同來“延鏈”等。前述合資工廠的建設,亦可被認為是石化行業近年來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即通過調整產業結構應對更加復雜的發展環境,建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反觀沙特方面,在“2030愿景”等政策發布后,由于經濟結構互補性強、發展戰略契合度高,中國也已成為沙特海外投資重點關注的市場之一。
一位相關行業人士,則在更深層次點出了這一需求帶來的行業變化,“跨國化工公司紛紛積極在中國布局,源于至少三個原因:其一,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化工產品生產國和消費國,所占比重將近世界石化市場的一半;其二,跨國化工企業在引領化工產業技術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最后,在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和‘雙碳’目標推動下,跨國化工企業也需加速轉型升級。”
作為現代生活的一部分,化工行業會隨著消費品需求的持續增長而發展。“巨大的機遇”部分源自“雙碳”目標提出后,中國對新能源行業的大力投資,積極提高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產能。
這自然為化工產業帶來龐大的新增需求。與十年前相比,中國市場在高新化工材料產品的應用方面快速發展,其實就體現在消費品質量的不斷升級。
作為國民經濟諸多產業的基礎,前沿新材料被認為具備戰略性、先導性和顛覆性,有產業帶動性強、附加值高的技術特征。其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一環,正吸引越來越多公司的加速投入。行業趨勢影響下,技術創新正成為滿足行業及消費者需求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條件之一。
SABIC亦正把握這一機遇。作為支撐的,則是其所布局的全球創新網絡——目前,SABIC在全球擁有約3.1萬名員工,旗下擁有近1.1萬項專利和待批申請,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為夯實科研資源,SABIC在全球范圍內設有多個科技創新中心。
而SABIC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便是其成立于2013年的上海研發中心。作為SABIC大中華區總部,上海研發中心以及在此匯聚、產生的科研技術與成果,助力SABIC在中國不斷擴大業務布局。
截至目前,上海研發中心擁有20個實驗室,主要聚焦于分析科學、聚合物加工及檢測、應用技術開發與行業解決方案等領域。
從研發人員角度看,上海研發中心的科研人員占員工總數約30%,聚焦循環經濟、低碳減排、能源轉型材料以及細分市場驅動型創新等重點研發領域。
以上海研發中心為基點,SABIC在中國不斷提升本土生產和服務能力,打造可靠的供應能力和靈活的產品組合,并通過廣泛開展跨產業鏈合作、與中國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等方式,積極推進業內產學研深度融合,進一步支持中國實現以創新驅動的高質量發展。
針對一系列新型領域的需求增長,SABIC聚焦應用于光伏、氫能系統等的材料解決新方案,并攜手合作伙伴提供更高效、可靠、可持續的高性能材料,幫助客戶有效應對技術、應用場景和可持續性方面的挑戰,引領可再生能源技術的新時代。
從產品角度看,SABIC攜手本地合作伙伴及客戶,為光伏系統提供高性能的材料解決方案,涵蓋了從光伏面板,到戶用光伏逆變器等,這些產品具有良好的機械、電氣性能,能滿足光伏對于耐候性、耐沖擊性、阻燃性等指標,還可支持輕量化等可持續性要求,進一步推動太陽能光伏行業更快、更大規模發展。
在汽車制造領域,SABIC為車輛不同部件開發出了多種輕量化、高強度的新材料,有效提升了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的性能和能源效率。舉例來說,SABIC推出的BLUEHERO櫳低常橇爍髦植牧稀⒔餼齜槳浮⒆ㄒ導際鹺拖钅浚莢詡鈾偈瀾縋茉聰虻緦ψ停С秩蚱蟣浠勘輟W魑蘋牡諞徊劍琒ABIC將重點通過獨特的阻燃材料和解決方案來改進電池結構部件,支持汽車行業開發出更出色、更安全、更高效的電動汽車。
當前,SABIC作為全球首個全電動單座賽車錦標賽——電動方程式世界錦標賽(Formula E)的主要贊助商和創新合作伙伴,其材料已經集成到在賽事全新一代GENBETA電動方程式賽車上,助力賽事成績的不斷突破。
正如在汽車電氣化的布局,近年來SABIC面向終端市場需求的整體研發思路之一,是憑借自身的傳統優勢和創新網絡,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積極探索,通過創新,為消費者提供附加值更高的產品,實現塑料生產和消費的“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SABIC上海研發中心對循環經濟的聚焦,也是該公司全球科技創新重點的縮影——為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發展循環經濟,覆蓋塑料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SABIC推出了TRUCIRCLE櫩沙中餼齜槳福勱故迪摯苫厥丈杓頻牟貳⑾押蠡厥詹貳⑷現さ目裳肪酆銜鎩⑷現さ目稍偕酆銜鎩⒈棧反蔥路槳剛馕宕籩е?
除滿足日常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TRUCIRCLE櫧餼齜槳敢參;ずQ蠡肪炒賜黃菩緣拇蔥濾悸貳@紓琒ABIC和微軟合作開發了首款以再生海洋塑料為原料的海洋塑料鼠標。在中國,SABIC也憑借南沙工廠生產的共混塑料產品,成為全球首家通過UL2809環境影響評定,獲得趨海塑料含量驗證的化工企業。
化學無處不在。而真正優秀的化工,往往需要科技的支撐,并基于對市場的判斷與了解進行持續創新。這也與化工行業所具有的承上啟下、對一系列行業帶來現實影響的地位緊密相關。對于始終踐行“化學成就你我”理念的沙特基礎工業而言,盡管“路漫漫其修遠兮”,但是仍始終直面問題,通過科技創新拓展材料、解決方案的邊界以“上下而求索”,從而滿足各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