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糧食局局長利用其兼任國企負責人的職務便利,未經領導班子集體決策,私自決定對外借款以及向合作企業提供資金,并借機大肆收受賄賂,造成巨額國有資產流失,最終被法院數罪并罰。
重慶市北碚區糧食局原局長黃繼全,在2010年至2016年期間兼任重慶糧食集團北碚區糧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糧食公司”)黨總支委員、執行董事,主持工作。
2014年下半年,重慶速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速奔公司”)負責人庹某經人介紹找到黃繼全,提出速奔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希望從糧食公司借款150萬元,并承諾支付利息及給予黃繼全“感謝費”。事實上,庹某以速奔公司的名義向糧食公司借款,是供其個人使用。
黃繼全對庹某不了解,所以只同意先借80萬元,并要求庹某支付利息。后糧食公司財務人員按照庹某的要求,將80萬元匯入四川省合江縣裕豐糧油購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江裕豐公司”)賬戶,再由合江裕豐公司匯入庹某的個人銀行賬戶。
庹某解釋稱,之所以不讓錢款匯入速奔公司銀行賬戶,是因為當時該公司經營狀況不佳,拖欠銀行貸款較多。如果錢款匯入速奔公司賬戶,可能會被銀行劃走用于歸還貸款。
為應付上級單位的業務檢查和財務審計,黃繼全安排糧食公司人員與合江裕豐公司簽訂了虛假的糧食購銷合同,并偽造糧食入庫憑證、借款申請單等。
2016年初,庹某再次找到黃繼全,提出再借70萬元。黃繼全安排糧食公司工作人員與重慶穗花食為天糧油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穗花食為天公司”)簽訂虛假糧食購銷合同,并偽造糧食入庫憑證、借款申請單等,向穗花食為天公司支付70萬元。2016年1月12日,穗花食為天公司將70萬元轉入庹某個人賬戶。
為規避上級單位重慶糧食集團嚴禁對外出借公款的規定,以及確認庹某從糧食公司借款150萬元的事實,庹某先后于2016年3月23日、11月29日與糧食公司簽訂價款共計150萬元的虛假糧食購銷合同兩份,落款時間分別為2015年12月16日、2016年1月8日,歸還期限均為2016年12月31日。
糧食公司財務部甘某某證實,糧食公司兩次向庹某轉款,都沒有經過公司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策,是黃繼全私下要求其操辦的。后其安排公司財務人員代某某和公司業務部工作人員李某某辦理了相關業務。糧食公司與合江裕豐公司、穗花食為天公司的合同都是虛假的,目的是通過這兩個公司把150萬元借給庹某。
代某某證實,之所以找合江裕豐公司、穗花食為天公司幫忙,并簽訂虛假糧食購銷合同,是為了讓相關業務看起來真實可信。糧食公司工作人員賀某證實,由于庹某沒有按時把150萬元還給糧食公司,糧食公司與庹某簽訂了兩份糧食購銷合同,把庹某借走的150萬元資金變成了糧食公司的應收賬款。這兩份合同不是真實的糧食交易,只是為了確認庹某借款的事實。
庹某僅支付利息14.4萬元,其他本金及利息均未歸還及支付。相關證據顯示,庹某支付的這筆利息并未進入糧食公司賬戶。黃繼全與甘某某、李某某(均另案處理)商量后決定私分。黃繼全分得3萬元,被其用于個人生活開支。
因庹某未能按期歸還上述150萬元借款及支付利息,糧食公司多次催收無果,遂以速奔公司、庹某為被告,向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兩被告歸還借款150萬元并支付利息。
2018年4月11日,該案經法院調解結案,但兩被告未能按調解協議履行還款義務。同年7月13日,糧食公司向北碚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經執行,截至2019年3月,尚有149.63萬元欠款未歸還。
黃繼全在案發后供述,將糧食公司的公款借給庹某,沒有經過糧食公司領導班子集體討論,都是由其個人拍板的。
2012年10月,糧食公司經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與黑龍江省密山市中遠豆業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遠公司”)共同經營糧食貿易,由糧食公司出資與中遠公司一起去東北地區收購糧食,由中遠公司提供場地、設備及銷售渠道。待糧價上漲后,中遠公司利用人脈聯系第三方買家,把糧食運到有港口的地方銷售。銷售利潤按糧食公司55%、中遠公司45%的比例分配。

2013年3月,中遠公司負責人孔某某找到黃繼全,私下提出變更聯營模式:糧食公司直接將資金轉給孔某某,不再參與其他經營業務。中遠公司到期歸還糧食公司本金,并支付“包干利潤”。黃繼全表示同意。
2013年3月7日,黃繼全安排公司人員蒲某某與中遠公司簽訂《糧食聯營協議書》,約定糧食公司每年提供2000萬元資金給中遠公司使用,中遠公司每年支付230萬元“包干利潤”。糧食公司擁有糧權和資金管理權。該協議書未報糧食公司的上級單位重慶糧食集團審批。
2013年11月,孔某某向黃繼全提出資金需求。黃繼全違反上級單位嚴禁對外借款、嚴格限制預付款支付比例和大宗糧食交易須備案的相關規定,安排公司人員采取簽訂虛假玉米采購合同、偽造入庫憑證、拆分合同等方式,向孔某某指定的關聯公司支付380萬元。
2014年1月,孔某某再次向黃繼全提出資金需求。黃繼全如法炮制,向孔某某指定的關聯公司支付479.22萬余元。
2014年7月,糧食公司的上級單位重慶糧食集團下發《關于責成北碚公司對存在的問題限期整改的通知》,指出糧食公司與中遠公司的聯合經營存在資金風險。2014年12月,為掩蓋虛假交易,黃繼全安排公司人員與中遠公司簽訂虛假玉米銷售合同,將3610余噸玉米虛庫銷售給中遠公司,然后用應收賬款應付上級單位的檢查。
2017年2月,因中遠公司未歸還欠款,糧食公司向北碚區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經民事訴訟及執行程序,中遠公司尚欠糧食公司827.37萬余元。經調查中遠公司資產和經營狀況,未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資產。
黃繼全因涉嫌職務犯罪,于2022年1月5日被重慶市北碚區監察委員會采取留置措施,同年6月30日被刑事拘留,7月11日被逮捕。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黃繼全犯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于2022年8月26日提起公訴。
法院經審理,查明了被告人黃繼全上述挪用公款及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的犯罪事實,同時查明了被告人黃繼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中遠公司、速奔公司及孔某某、庹某等單位和個人在資產處置、項目合作、資金出借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幫助,直接或者通過特定關系人非法收受共計119萬元賄賂款(另有30萬元尚未收取)的事實。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黃繼全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直接或者通過特定關系人非法收受他人財物共計149萬元(其中30萬元尚未收取),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受賄罪。被告人黃繼全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150萬元供他人使用未退還,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挪用公款罪。被告人黃繼全身為國有公司工作人員,在國有公司經營活動中濫用職權,造成國有資金827.37萬余元無法追回,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其行為已構成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
2024年4月,北碚區法院對外公布本案一審判決結果:被告人黃繼全犯受賄罪、挪用公款罪、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0萬元;對被告人黃繼全違法所得119萬元依法予以追繳。
一審宣判后,黃繼全未提出上訴。
(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