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風險就沒有真正的創新。很多時候,要想挖掘商業機會、把握增長機遇,不冒點險是不可能的。企業家的冒險精神并非一時的沖動之舉,而是勇于嘗試和突破的一種精神特質,尤其在不確定性中更需要弘揚這種精神,以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開辟新的商業天地
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建言獻策專家組財政經濟組秘書長、北京約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清華大學法學博士
對于“冒險”這個詞的理解,社會上存在巨大分歧:有的認為冒險帶來發展,有的則認為冒險導致崩潰。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改變不了這樣的事實——冒險精神是企業家的核心要素、本性之一。名創優品創始人、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CEO葉國富出手收購永輝超市,就凸顯了冒險精神。
“看不懂”的并購邏輯
2024年9月23日,名創優品控制的駿才國際宣布,將從牛奶公司、京東世貿和宿遷涵邦三家出讓方手中,收購永輝超市29.4%的股權,交易對價62.7億元,成為新的第一大股東。消息出來后市場一片嘩然。9月23日,名創優品美股股票大跌16.65%;次日港股股票一度跌近40%,收盤下挫23.86%:股價的劇烈波動表明國際投資者極度不看好這筆收購。
不看好是有依據的。永輝超市近年來業績不佳,2021~2023年連續虧損,虧損總額超過80億元;2024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10.11%,凈利潤下降26.34%;門店數從2019年1400多家的峰值,下跌到被收購時的不足千家。
為何要花如此多的錢去投資一家虧損額巨大的傳統超市?難道要像牛奶公司、京東世貿那樣重蹈覆轍?有人認為,這是葉國富毫無理性的一場“豪賭”。交易公布后,葉國富在朋友圈稱:“大家都看不懂,就對了。如果看得懂,我就錯了。”這表明他對收購后的前景充滿信心。那么,他如此冒險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呢?
首先,葉國富對零售模式擁有獨特認知。在考察了全球零售業態后,葉國富認為,胖東來模式是中國超市唯一的出路。他可能想將胖東來模式引入永輝超市,打造“胖東來版”永輝,實現業績反轉。名創優品靠開店擴張模式創收,截至2024年3月底,公司旗下門店數量達6630家,其中國內4034家、海外2596家;2024年一季度門店數凈增217家,打破歷史同期開店紀錄。對葉國富來說,收購后的永輝超市將是下一個成功的“名創優品”。
其次,并購會帶來產品開發與供應鏈的協同效應,對業務發展起到“1+1>2”的效果,體現規模經濟優勢。名創優品的主營業務中,最擅長的領域是生活家居用品業務,而永輝超市在這方面的類目差異化不強、毛利率較低,雙方有合作潛力;永輝超市可利用名創優品的優勢,以較低成本開發更加優質的自主品牌產品,提高差異化競爭能力。永輝超市的門店只有一半左右在方圓兩公里以內有名創優品,名創優品可借助永輝超市約850家的門店體系,加強供應鏈整合,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提升規模經濟效應。
再者,這可能是一次分散投資。相比京東世貿、牛奶公司的昂貴投資成本,名創優品以62.7億元收購永輝超市29.4%的股權可謂物美價廉,而且能分散自身業務的周期性風險。
敢于冒險并非盲目沖動
從上述并購案例可見,冒險精神對企業家來說并非一時的沖動之舉。冒險精神是企業家基于對風險和機會的理性評估后,經過深思熟慮而展現出來的勇于嘗試和突破的一種特質,并非盲動等愚蠢之舉。具有冒險精神的優秀企業家,會在充分研究市場、分析競爭態勢、預測未來趨勢的基礎上,做出看似大膽但有一定依據和策略支撐的決策。那些敢于和善于冒險的企業家,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潛在的商業機會,并愿意投入資源去探索、開拓新領域。
筆者任職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期間,公司曾以6.1倍的溢價、投資3.7億元“冒險”并購浦東航油公司33%的股權。當時,筆者經過認真研究認為并購可行,在最初有3名獨立董事反對的情況下,最終說服董事會支持并購。從第二年開始,并購標的每年就產生賬面收益兩到三億元,加上股權大幅度增值,都證明了這一并購是相當成功的。
沖動則往往是基于情緒、直覺或者短時間內的情感反應,缺乏對全局和長遠的考量,容易導致盲目決策和不必要的損失。曾經,創始人賈躍亭帶領樂視公司冒險,按他的話說是“蒙眼狂奔”,橫跨手機、影視、體育、電視、汽車等行業。2016年,樂視公司宣布投資近200億元,建設超級汽車工廠和汽車生態小鎮;賈躍亭表示即使萬劫不復,公司也要把汽車夢進行到底。2017年,他表示,如果站在現在看未來,樂視造車看上去是一場反常識的豪賭;但站在未來看未來,樂視是全世界最適合也是最有能力做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的企業。然而受累于急速擴張,樂視公司欠債122億元,經營面臨困難。2019年,賈躍亭在美國申請個人破產重組。此外,恒大集團、海航集團激進的多元化擴張,事后證明也是盲目之舉,吃了大虧。
總之,在面對機遇時,敢于冒險的企業家要在充分評估和準備的基礎上,有勇氣做出大膽的決策,而不是盲目沖動。成功的企業家善于平衡冒險與穩健,在風險中尋求機遇,以創新和突破為企業創造價值。即使遭遇挫折和失敗,他們也能從中吸取教訓,調整策略,繼續前行。這種精神不僅推動企業發展,也為經濟社會的進步注入強大動力。
有效駕馭冒險精神
勇于冒險,是一種寶貴且具有強大驅動力的企業家精神特質。這種精神意味著,企業家愿意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敢于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和商業機會。他們不畏懼可能面臨的失敗和風險,而是以積極的態度和堅定的決心去探索未知領域。勇于冒險的企業家通常具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能夠提前發現潛在的商機,并果斷地投入資源和精力去開發。他們敢于挑戰現有的市場格局和競爭態勢,憑借創新的理念和獨特的策略來開辟新的商業天地。
今年10月公布的民營經濟促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提出:培育和弘揚企業家精神。具有冒險精神,有效駕馭冒險精神,在風險中尋求機遇,是企業家邁向優秀甚至卓越必須邁過的一道坎。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駕馭冒險精神?筆者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企業家要通過不斷學習,持續充實自己在包括行業動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等方面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和判斷力,為自己的“冒險性”決策提供堅實基礎。
第二,反思過往經歷,仔細回顧曾經的成功與失敗,注重分析類似案例在風險情境中的應對策略和結果,從中汲取經驗或者教訓,增強面對風險挑戰的信心。
第三,一定要設定階段性的冒險目標,從小規模、低風險的冒險開始,逐步提升冒險的難度和規模,讓自己逐漸適應并積累經驗。
第四,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避免盲目跟風和隨大流,形成獨立判斷、獨到見解,敢于走與眾不同的道路。
第五,一定要樹立長遠眼光,不局限于短期的得失,以更廣闊的視野和長遠的規劃來評估冒險行動的價值,并且始終保持理性和謹慎,確保冒險基于充分準備和合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