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走進湖北省十堰市鄖西縣夾河鎮康群速成中蜂養殖基地,宛如置身蜜蜂王國—一排排蜂箱整齊排列,如同一棟棟精致城堡,“采蜜工匠”在山野與城堡間飛舞穿梭,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靈動。
“打蜜啦!”一位蜂農將蜂箱蓋慢慢移開,緩緩提起一片蜂巢板,輕輕拂去板上一群鄖西土生土長的中華蜜蜂,再用小刀穩穩割開熟蜜封口。晨光照耀下,密密麻麻的六邊形蜂房內晶瑩剔透。巢脾被簡單清理后,直接放到濾布上,黏稠的蜂蜜金黃誘人,慢慢流入罐中,一股股香甜的味道瞬間彌漫開來。
“每箱能收蜜15至25斤,一斤賣80元……”蜂場主尚家旺樂呵呵地估算著今年的收成。
尚家旺從事養蜂工作已有十幾年,他的蜂場如今已發展600余群蜜蜂,年產蜂蜜6000多斤,年收入可達50多萬元。
然而,這份甜蜜的事業并非一蹴而就。尚家旺回憶自己的養蜂經歷,感慨萬千:“以前養蜂全靠土辦法、老經驗,追花奪蜜全憑經驗,豐收與否全看天氣,而現在我們基地采用了中蜂繼箱養殖方式,不僅提高了蜂蜜的產量和質量,還方便了蜂蜜的采集,控溫問題也得到了有效解決。”
尚家旺介紹,這種養殖方式特別適合山區養殖,可以充分利用山林植被茂盛、蜜源植物豐富的優勢。中華蜜蜂在采集林間百花釀出“百花蜜”的同時,還為山區的植物授粉,對平衡生態起著重要作用。這使得林下養蜂成為鄖西地區農戶穩中增收致富的良方。
致富不忘鄉親。尚家旺在村里成立合作社,帶領100余戶蜂農成功發展中蜂養殖,戶均年增收過萬元。同時,他還積極參與當地政府組織的“中華蜜蜂培訓班”,向來自本縣景陽鄉、六郎鄉及陜西白河縣的蜂農無償傳授中華蜜蜂養殖及蜂病防治技術,為他們解疑釋惑。
如今,在鄖西,通過養蜂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數。全縣18個鄉鎮(場、區)近千戶村民像尚家旺一樣參與養蜂,養殖規模13000余箱,蜂蜜年產量112噸,年收入1100萬元。
銷路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原本作為蜂農的尚家旺,成功轉型為網絡“主播”。幾年前,他創立了抖音賬號“蜂教練”,利用這個平臺與全國各地的蜂農交流養蜂技巧,吸引了大量忠實“粉絲”,甚至包括被譽為“亞洲優秀蜂農”的邱汝民也成了他抖音直播間的關注者。
尚家旺表示:“只要有空,我就會上線直播。我計劃明年擴大養蜂規模,并進一步提升短視頻和直播的質量,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我們鄖西優質的蜂蜜。”他對這份“甜蜜事業”的未來滿懷憧憬。
冬日將至,尚家旺開始籌劃著如何助蜜蜂安然越冬。他琢磨著今年要為蜂箱添置更厚重的氈布,確保蜜蜂能安然度過漫長的冬季。待到來年春分,桃花笑春風之時,他的蜜蜂將再次翩翩起舞于山巒之間,為“甜蜜事業”添磚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