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購是一種常見的購物方式。我們在電商平臺下單后,拆開收到的快遞包裹,有時會看到印著這類字樣的小卡片:“五星好評立返現金”“好評+曬圖返現金紅包”。那么,這種“好評返現”的推銷行為合法嗎?2024年9月1日開始施行的《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規定》屬于部門規章,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制定和發布。其中,《規定》第九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行為,對商品生產經營主體以及商品銷售狀況、交易信息、經營數據、用戶評價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或者相關公眾:……(五)以返現、紅包、卡券等方式利誘用戶作出指定好評、點贊、定向投票等互動行為……也就是說,從9月1日開始,前面提到的“好評返現”將構成違法行為。《規定》第三十四條據此規定:“經營者違反本規定第八條、第九條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定處罰。”經營者將面臨的處罰是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在收到網購的商品之后,遇到質量問題、貨不對板等情況,我們也會考慮退款。在和商家反復溝通卻不能解決問題,或者商家不配合解決的特殊情況下,一些平臺推出的“僅退款”功能有利于消費者維權。可是,這也為商家帶來了煩惱,因為在正常退款之外,惡意退款的現象也頻頻發生,一些人利用平臺規則的漏洞,甚至開設專門教授“僅退款”技巧的課程,鼓動消費者利用投訴機制、發貨時間差等手段“薅羊毛”。這樣的行為影響了商家的正常經營,也間接損害了正常消費者的利益,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買賣糾紛。
針對這類問題,《規定》第二十四條提出:“平臺經營者不得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等手段,對平臺內經營者在平臺內的交易、交易價格以及與其他經營者的交易等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平臺可以通過功能優化、調整商家自主處置權、補充人工審核等方式響應規定要求,確保每筆退款處理的準確性和公正性。自2024年5月《規定》發布以來,已經有多個大型電商平臺積極做出了調整,在維護商家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提升了消費者體驗,促進營造健康的市場環境。
網購背后的法律問題,體現了我國對保護和促進數字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決心。《規定》的出臺和實施,也將在預防和制止網絡不正當競爭,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鼓勵創新,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等方面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