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討6S管理在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預防圍術期低體溫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70例行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6S管理;比較兩組不同時間體溫變化、低體溫和寒戰發生率、術后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兩組術中、術后即刻及術后3、48 h體溫低于術前(P<0.05),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觀察組低體溫、寒戰發生率,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lt;0.01,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圍術期采用6S管理干預,可降低低體溫發生率,并縮短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6S管理;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圍術期;低體溫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20.013"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20-0048-04
胰腺癌是一種具有高度復雜性和侵襲性的惡性腫瘤,其治療是臨床醫學中的挑戰之一。目前,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治療胰腺癌患者的主要外科手術方式之一,該手術通過在腹腔內進行組織切除,并徹底清除胰腺、十二指腸附近的腫瘤組織及相關淋巴結,以實現對胰腺癌的局部控制和完全切除,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實踐中[1]。然而受術前負性情緒及手術時間、環境溫度的影響,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圍術期常伴有低體溫癥狀,圍術期間低體溫可導致凝血系統功能障礙,使血管收縮、增加手術部位出血量。此外,低體溫還會干擾機體的新陳代謝、降低抗菌藥物的效果,進一步增加感染的風險,造成機體代謝紊亂,因此,對圍術期的體溫管理尤為重要[2-3]。隨著醫療技術進步及醫療環境的不斷變化,常規的護理干預已無法滿足體溫管理需求,6S管理是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而提出的一種新興管理模式,其管理理念為“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有研究顯示[4],將6S管理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取得良好效果,但當前臨床關于將6S管理應用于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圍術期低體溫的預防中的應用價值報道較少。鑒于此,本研究對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采用6S管理進行干預,旨在為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圍術期低體溫干預提供參考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1月1日~2023年1月1日收治的70例行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擇期行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②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5]分級為Ⅰ~Ⅲ級者;③無外傷感染或凝血功能障礙者;④臨床資料完整且能耐受手術者。排除標準:①合并中樞性發熱、甲亢等引起體溫改變的疾病者;②伴有心肺功能障礙、肝功能損傷等疾病者;③溝通交流障礙者;④腫瘤有遠處轉移或血管侵犯者;⑤處于腫瘤晚期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5例。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50~68(58.48±4.51)歲;病程1~7(4.14±1.59)年;體質量指數(BMI)19~24(21.08±0.80);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22例,初中8例,高中及以上5例。觀察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53~70(59.63±3.37)歲;病程2~8(4.66±1.14)年;BMI 20~23(21.38±0.62);受教育程度:小學及以下20例,初中11例,高中及以上4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颊呒凹覍僦橥鈪⒓颖狙芯?。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常規干預。①術前護理:通過優化病房環境,緩解患者術前緊張情緒,確保病房溫度18~22 ℃和濕度50%~60%;通過預熱床或床墊為患者提供溫暖的睡眠表面;定期對病房進行衛生消毒、限制病房訪客數量等。②術中護理:將手術室內的溫度保持為22~25 ℃;將輸液袋放置在加熱器中,使液體能夠達到合適的溫度,保持輸血液體的適宜溫度;使用37 ℃的溫水作為沖洗液;同時使用棉被覆蓋暴露肢體,保持肢體溫度恒定。③術后護理:對術后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支持,向患者詳細解釋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疼痛、惡心、嘔吐等;使用暖氣燈或移動式加熱器,提供額外的溫暖用于局部保溫,如術后手術區域或患者特定的身體部位;術后及時監測患者體溫。
1.2.2" 觀察組" 給予6S管理指導下的護理干預。①組建6S管理小組。包括1名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和5名護士共7人,其中護士長為小組組長,主管護師為副組長,小組所有成員均經6S管理理念學習培訓。②6S管理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每周由護士長對小組成員進行1次相關培訓,為期1個月,護士長詳細介紹預防術中低體溫的相關理論知識,包括低體溫的發生機制、保溫措施及體溫監測等內容。③進行護理質量監控和督導。護理過程中始終貫徹6S管理理念的原則,即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a.整理、整頓:護士長定期對手術室環境、物品清潔維護情況、保溫設備的清潔保養程度進行嚴格檢查;提前做好患者保溫工作。b.清潔、規范:每周對保溫設備進行1次保養、清潔;護士每天隨時進行低體溫預防情況的監督和檢查,觀察并記錄患者的體溫及可能存在的問題;每個月抽查3臺手術患者低體溫預防情況,同時做好記錄。c.素養、安全:每個月召開1次科室質量控制會議,匯報手術患者體溫的具體數據、對患者的保溫情況進行反饋;并對現有的問題深入討論,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如更新保溫設備、加強培訓和教育等;建立定期檢修制度,由專業人員對手術室內的保溫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和維護,做好保溫設備的保養工作,包括檢查保溫毯、加熱器、暖氣燈等設備的工作狀態和溫度控制功能。
1.3" 觀察指標" ①體溫變化:分別記錄兩組患者術前、術中、術后即刻、術后3 h、術后48 h體溫。②低體溫、寒戰發生率:若患者體溫<36 ℃,則認為低體溫,記錄患者低體溫發生例數。依據Wrench等[6]寒戰程度分級標準:無寒戰表現為0級;外周青紫或外周血管收縮或豎毛,但無肌肉震顫為1級;一組肌群收縮、震顫為2級;多組肌群震顫,但未波及全身為3級;出現全身范圍肌肉震顫為4級,記錄觀察患者出現寒戰癥狀例數。③術后情況: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術后住院時間。④護理滿意度:采用紐卡斯護理滿意度量表[7]評價患者滿意度,該量表包括預防措施指導、個性化護理、溝通與關懷、應急處理能力培訓等19個條目,每個條目1~5分,總分95分,95分為非常滿意,57~94分為滿意,38~56分為不滿意,19~37分為很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不同時間體溫比較" 見表1。
2.2" 兩組不同時間低體溫、寒戰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2。
2.3" 兩組術后情況比較" 見表3。
2.4"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見表4。
3" 討論
保持患者體溫相對穩定是維持機體正常代謝和生理功能的關鍵,也是評估機體狀態的重要指標之一。在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圍術期,易出現體溫降低、寒戰、皮膚蒼白、四肢冷感等。由于手術創口、呼吸等因素,患者出現大量熱量的損失,單純使用傳統護理干預方法,往往無法有效抵消這些熱量損失。此外,低體溫可能導致增加麻醉藥物停留在體內的風險、寒戰、凝血功能障礙等一系列不良反應,對患者術后康復和安全具有潛在的負面影響,增加手術風險[8]。因此,對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圍術期出現低體溫進行干預,是減少術中、術后并發癥的關鍵。6S管理模式是一種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的方法,隨著其獨特效益逐漸受到醫學研究的關注,該模式開始在臨床護理領域得以引入,這種管理模式通過精細化和系統化的方法,改善醫療環境,確保臨床工作區域的整潔、有序和安全,并促進團隊合作和效率提升,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9]。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術中、術后即刻及術后3、48 h體溫低于術前(P<0.05),但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1);干預后,觀察組低體溫、寒戰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lt;0.05),表明6S管理能降低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圍術期低體溫及寒戰發生率。充分完善術前評估程序、增強護理人員圍術期保溫意識,并采取對應的保暖措施,是有效預防患者出現低體溫的重要方法,通過這一系列系統性保溫干預,能有效營造溫暖舒適的手術環境,不僅有助于穩定患者體溫,還能減少與低體溫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滿意度[10]。在6S管理中,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為期1個月的培訓,增強醫護人員對低體溫的防范意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有助于確保術后患者在恢復室等環境中維持適當的保溫,以預防低體溫的發生,術前護理在術前準備階段起著重要作用,通過優化病房環境,旨在提供安全、舒適和放松的環境,以緩解患者術前緊張情緒;術中通過合理配置保溫設備,確保在需要時醫護人員能方便地使用保溫設備,并通過定期巡視手術室,檢查并記錄保溫物品情況,確保手術室內始終有足夠的保溫物品供應;術后通過每月召開科室質量控制會議,匯報手術患者體溫的具體數據及保溫情況進行反饋,幫助醫護人員準確掌握特殊患者的體溫情況,并及時采取相應的體溫干預措施,同時有助于與其他科室間的有效溝通和協調,能夠確保體溫干預措施工作的連續性,以便為患者提供最佳的干預效果,降低低體溫及寒戰的發生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lt;0.01,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6S管理能縮短患者手術時間及住院時間,并減少術中出血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分析原因:手術室內的溫度對患者生命體征和術后康復起重要影響,保溫設施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可以防止異常溫度波動,減少因溫度變化導致手術風險和不良反應,對術后患者康復和身體恢復至關重要,因此,為保證手術室保溫設備的正常運轉和安全可靠,定期檢修必不可少。6S管理中通過建立定期檢修制度,旨在保證手術室保溫設備的高效運行,確保其正常運轉和安全可靠。定期檢查和維護手術室內的保溫設施,如保溫箱、保溫管道等,能及時發現設備故障或問題,并進行修復或更換,對維持手術室內部的溫度和濕度起到關鍵作用,定期檢查和維護可以確保這些設施正常運行,避免因設備故障導致手術室溫度異常波動,從而保證手術環境的穩定性,以最大限度地縮短手術時間,利于改善患者預后,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將6S管理應用于開腹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中,通過從整理、整頓、清潔、規范、素養、安全方面入手,提供穩定的溫暖環境,有效減少圍術期中低體溫的發生,改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 考 文 獻
[1]" 劉水,盛基堯,張學文.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應用現狀及進展[J].國際外科學雜志,2022,49(6):365-371.
[2]朱秋燕,吳婉英,王麗芬,等.圍手術期低體溫的影響因素及預防措施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22,37(2):141-145.
[3]葛經武,杜祥飛,喬玫.充氣式保溫毯上半身加溫對側臥位胸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的干預效果[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10):733-738.
[4]李新霞,王以旺,張曉英.基于6S管理階段護理對血液透析患者依從性及并發癥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1,30(35):3963-3965,3969.
[5]劉雨睿,王勇,李靜靜,等.2022年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困難氣道管理實踐指南》解讀[J].臨床麻醉學雜志,2022,38(6):643-647.
[6]Wrench IJ,Singh P,Dennis AR,et al.The minimum effective doses of pethidine and doxa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 anaesthetic shivering[J].Anaesthesia,2015,52(1):32-36.
[7]Walsh M,Walsh A.Measuring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experience of using the newcastle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Scale[J].J Adv Nurs,1999,29(2):307-315.
[8]董濤.老年腹部全身麻醉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6):1228-1231.
[9]何俐,時雯婷,李琴.基于“6S”管理模式的護理策略用于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經氣管切開術后患者的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29(17):1905-1908,1912.
[10]李亞妹,吳娟,凌裕龍.6S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21):127-129.
本文編輯:譚" 峰" 2023-11-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