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基于情境學習和UbD理論構建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方法:以情境學習和UbD理論為基礎,通過文獻回顧、質性訪談、專家小組會議獲取特征條目,并經過2輪德爾菲專家函詢和AHP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結果:2輪專家函詢的有效問卷回收率均為100%,專家權威程度(Cr)分別為0.927、0.940,專家熟悉程度(Cs)分別為0.907、0.927,肯德爾和諧系數(Kendall′s W)分別為0.239、0.252(P<0.01);變異系數(CV)分別為0.07~0.21、0.00~0.17,均<0.25。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項一級指標、13項二級指標和26項三級指標。結論:本研究構建的基于情境學習和UbD理論的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具有科學性和可靠性,能夠為提升護理本科臨床實踐教學質量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
情境學習;UbD理論;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20.025"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20-0087-04
[基金項目]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立項項目(編號:XM2022137)。
目前,護理學專業擴招迅速,為醫療衛生系統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然而,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護理專業人才需求已從單純數量增長轉向質量與數量的雙重提升。教育部發布的2024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將護理學調整為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這一舉措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護理教育質量[1]。因此,培養高質量護理本科專業人才不僅是響應國家政策的關鍵,也是護理臨床教學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UbD理論(Understanding by Design)[2]又稱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核心是逆向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依靠個人經驗,而是按照確定預期學習結果、明確合適評估證據和設計學習體驗3個階段進行教學活動。情境學習理論[3-4]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地創建具有感情色彩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從而發展學生綜合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有研究者[5-6]構建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帶教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但缺乏情境教學的深度和逆向設計的系統性,使理論與實踐脫節,難以全面評估和提升護生的綜合護理能力等問題,導致評價結果不全面。因此,本研究將情境學習理論和UbD理論與護理本科實習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相結合,構建基于情境學習和UbD理論的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指標體系,旨在提高教學質量,培養更具競爭力、符合臨床需求的護理本科專業人才。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成立課題研究組" 課題研究組成員共11名,包括科護士長1名、護士長3名、具有10年以上帶教經驗的帶教老師4名、護理研究生3名。課題組進行文獻檢索與篩選、擬定訪談提綱,并進行半結構化訪談、組織專家小組會議、擬定、發放、回收問卷,以及根據專家反饋意見修改指標等。
1.2" 構建初稿
1.2.1" 文獻回顧" 以中文檢索詞:“UbD/逆向教學/追求理解的教學設計”“情境學習”“護理”,在中國知網、萬方、維普、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等平臺進行文獻檢索;以英文檢索詞:“Understanding by Design”“Situational learning”,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數據庫進行檢索,同時追蹤納入文獻的參考文獻,檢索時限為建庫至今。嚴格按照喬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證據等級與質量評價標準進行篩選,排除信息缺失及內容重復的文獻。
1.2.2" 質性訪談" 采用半結構式訪談,對本科實習護生進行一對一訪談,了解其對目前臨床帶教現狀、帶教內容、帶教形式的看法、教學需求等。納入標準:①全日制護理專業本科實習生;②實習時間≥6個月;③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本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
1.2.3" 專家小組會議" 邀請15名臨床帶教老師、教學管理及護理管理領域專家開展專家小組會議,結合文獻回顧、質性訪談結果、專家小組會議,形成基于情境學習和UbD理論的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初稿,包括4個一級指標、13個二級指標和26個三級指標。
1.3" 專家函詢
1.3.1" 專家遴選" 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符合標準的專家。專家納入標準:①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②副高級及以上職稱;③臨床護理、教學管理、護理管理等領域10年以上工作經驗;④知情同意參加本研究。
1.3.2" 專家問卷設計" 專家函詢問卷由4個部分組成。①調查說明書:對研究的背景、目的、內容及填表說明等進行闡述。②專家個人基本情況:專家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工作年限、職稱、受教育程度、研究領域。③初步指標體系咨詢表: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指標體系專家函詢表,包括一級指標4項、二級指標13項、三級指標26項;重要性評分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開放性意見欄等。④專家熟悉程度(Cs)及判斷依據(Ca):專家對函詢內容的熟悉程度,從很熟悉到很不熟悉;專家判斷依據包括理論分析、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資料、直觀感覺。
1.3.3" 實施專家函詢" 通過現場發放問卷的形式,發放紙質問卷對15名專家進行2輪函詢,要求函詢專家2周內返回。指標條目篩選標準為[7-8]:重要性賦值均數>3.50、變異系數(CV)<0.25。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包括非常重要5分、很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重要2分、非常不重要1分)。根據第1輪函詢結果及專家意見,整理、分析、修改形成第2輪函詢問卷,再次發放問卷并回收。經過2輪函詢,對各項目內容及權重賦值進行統計分析。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19、SPSS 26.0、yaahp 12.5分析并處理數據,經過雙人核對錄入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采用x±s、頻數或百分比表示。積極系數、CV及肯德爾和諧系數(Kendall′s W)等指標分別表示專家的積極程度、專家評定條目可靠性及專家意見協調程度。專家權威程度(Cr)[9]=(Ca+Cs)/2,≥0.7為可接受;AHP層次分析法構建判斷矩陣,Cr<0.1[10]表示矩陣數據符合要求。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專家一般資料" 本組專家均為女性;工作年限:10~19年4名,20~29年6名,≥30年5名;職稱:正高級4名,副高級11名;受教育程度:本科5名,碩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1名;研究領域:護理教育10名,臨床護理3名,護理管理2名。
2.2" 2輪函詢情況" 2輪函詢均發放問卷1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均為100%。Cr>0.7,表示專家具有較高的權威程度[11-12]。見表1。
2.3" 專家意見協調程度" 見表2。
2.4" 指標修改情況
2.4.1" 第1輪" 8名專家(53.33%)提出修改意見。刪除1條“Ⅱ-3-3教學活動具備技術支持”。修改“Ⅰ-1情景實際性”改為“Ⅰ-1情景真實性”;“Ⅱ-2-1是否采用多種評估方式”改為“Ⅱ-2-1是否采用多種評估方式,包括同伴評價、自我評價和數字化評估”;“Ⅱ-3教學活動”改為“Ⅱ-3教學活動針對性”;“Ⅱ-3-2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關鍵知識”改為“Ⅱ-3-2活動是否有助于學生掌握關鍵知識和技能,并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Ⅲ-3指導力度”改為“Ⅲ-3教學指導力度”;“Ⅳ-2-1學生是否能完成臨床操作,解決實際問題”改為“Ⅳ-2-1學生是否能獨立完成臨床操作,解決實際問題,并具備創新能力”。由此修改并得出第2輪專家函詢問卷。
2.4.2" 第2輪" 專家一致認為指標體系合理,未提出修改意見。經過2輪函詢,最終形成基于情境學習和UbD理論的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包括4項一級指標、13項二級指標、26項三級指標。
2.5" 專家咨詢結果" 見表3。
3" 討論
3.1" 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具有科學性和可靠性" 情境學習理論和UbD理論是教育領域廣泛接受的理論框架,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習需求和發展目標,克服目標評價模式的不足,對于改進教學評價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13-14]。本研究前期經過大量文獻檢索,初步得出指標體系內容,理論依據充分,因此,具有科學性;其次,研究人員將最終版量表嚴格按照統計學方法進行數據分析,得到的數據具有可靠性。本研究共遴選15名臨床帶教老師、教學管理及護理管理領域專家,均具有10年以上帶教經驗,具有良好的代表性。2輪函詢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為100%,Cr分別為0.927、0.940。第1輪函詢有8名專家提出修改意見,第2輪函詢無專家提出修改意見,說明專家具有較好的積極性和較高的權威性,咨詢結果具有較好的科學性和可靠性。根據表2得知,兩輪函詢Kendall′s W分別為0.239、0.252(P<0.01),CV分別為0.07~0.21、0.00~0.17,均<0.25,說明專家意見較統一。
3.2" 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內容分析
3.2.1" 情境學習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級指標“情境學習質量”的權重值為0.3549。情境學習不僅能夠有效借助AR或VR模擬真實工作場景,促進護生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還高度契合UbD理論所倡導的“以終為始”的教學設計理念。此外,國家政策如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15]中,明確指出加強實踐教學、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強調情境學習在提升教育質量中的關鍵作用。在二級指標中,“情境反思性”以0.1775的占比占據主導地位。這一結果反映情境學習理論中的核心要素之一,即反思性學習的重要性。楊娜娜等[16]研究發現,將反思提示卡應用于護理本科生情景模擬實訓教學中,有利于學生轉化、鞏固和內化知識,學生體驗較好,可為教師完善情景模擬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Shin等[17]研究指出批判性反思是一種有效的學習策略,可以提高臨床護士的反思實踐和專業素養。因此,在臨床實踐中需要格外關注實習護生臨床反思能力的培養,靈活運用AR或VR技術,使用數字化工具如電子健康記錄(EHR)系統、患者監測和傳感器技術等進行反思記錄。
3.2.2" UbD逆向設計實施"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級指標“UbD逆向設計實施”與“情境學習質量”權重值相同(0.3549),表明專家對“情境學習理論”與“UbD理論”在教學質量評價中核心地位的認可。兩者均契合護理教育實際需求,響應《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18]關于加強實踐
教學改革的號召。同時,本研究結合情境學習與逆向設計兩種理論,發掘將兩種理論融入臨床教學的優勢,進一步驗證此研究的必要性。二級指標“教學活動針對性”占比最高(0.1915),表明專家認為針對性的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針對性教學能夠有效識別和滿足實習護生的學習需求,進而提高臨床適應能力和實踐技能。楊從艷等[19]研究表明,實習護生在臨床環境中面臨多種壓力,針對性的教學能夠幫助其更好地應對這些壓力,提升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此外,帶教老師在開展針對性教學時,應根據護生的不同受教育層次和專業特點,制訂個性化的教學策略,以確保教學效果最大化[20]。
3.2.3" 教師教學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級指標“教師教學質量”權重值最小(0.0755)。經研究小組分析討論,主要有以下原因:①本研究將情境學習及UbD理論作為指導思想,強調了教育理念及教學目標的重要性,教學質量被視為實現這些目標的手段;②護生在臨床實踐中的學習效果不僅受到教師教學質量的影響,還受到實踐環境、資源利用、管理方式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而本評價體系更傾向于多維度綜合考慮,而非單一依賴于教師的教學質量;③在情境學習和UbD理論的框架下,學生的實習表現處于第一評價地位,表明指標體系更關注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能力和表現,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教學行為。二級指標中,“教學經驗豐富度”權重最高(0.0448)。教學經驗豐富度是衡量教師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維度。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往往能夠更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更有效地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
3.2.4" 學生實習表現" 本研究結果顯示,一級指標“學生實習表現”權重值(0.2147),反映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體現其臨床思維、溝通技巧、團隊協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21-22]。二級指標中,“學習態度”權重最高(0.0848)。學生學習態度是衡量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和學習行為的重要指標,良好的學習態度能夠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臨床實踐中,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和實習質量[23]。將情境學習與UbD理論融入實習過程中,以VR等情景模擬方式為引導,不僅能提高實習護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促進實踐技能的掌握,還可以端正其學習態度,加深臨床實踐所學技能。
本研究基于情境學習理論和UbD理論,運用循證護理、德爾菲專家函詢、層次分析法,構建本科實習護生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下一步擬將該指標體系應用于護理本科實習護生臨床教學質量評價,通過實證研究其可行性和實用性,進一步完善體系內容,為護理本科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提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EB/OL].(2024-03-19)[2024-/07-2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403/t20240319_1121112.html.
[2]Plackowski AL.Using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to build a high school linguistics course[J].American Speech,2020,95(2):235-242.
[3]Dillard N,Sideras S,Ryan M,et al.A collaborative project to apply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judgment model through simulation[J].Nurs Educ Perspect,2009,30(2):99-104.
[4]O′Brien BC,Battista A.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in health professions education research:a scoping review[J].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20,25(2):483-509.
[5]張靜,張翠蘭,萬秋英,等.本科護生臨床實習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4-7.
[6]王茜,王潔,徐貴霞,等.護理本科臨床實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華全科醫學,2023,21(6):1044-1047.
[7]紀媛媛,王軍,歐夢仙,等.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譫妄綜合干預方案的構建[J].中國護理管理,2023,23(10):1569-1574.
[8]Wan F,Yang L,Zhou N,et al.Construction of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content for newly graduated nurses in tertiary teaching hospitals:a Delphi study[J].Nurse Education Today,2023,121:105716.
[9]唐琳,鄒旗,許孟楠,等.手術室護理專業研究生臨床實踐能力培養指標體系構建[J].護士進修雜志,2024,39(2):199-203.
[10]Qin X,Gao X,Yang Y,et al.Developing a risk assessment tool for cancer-related venous thrombosis in China:a modified Delphi-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tudy[J].BMC Cancer,2024,24(1):120.
[11]Xie L,Feng M,Cheng J,et al.Developing a core competency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for emergency trauma nurses in China:a modified Delphi method study[J].BMJ Open,2023,13(5):66540.
[12]Yang Z,Zhai H,Liang S.Construction of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teachers' curriculum humanistic competence:a Delphi study in China[J].BMC Nursing,2023,22(1):284.
[13]Kim JH,Lim JM,Kim EM.Patient handover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situated learning theory for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Practice,2022,28(1):13005.
[14]Tame H.Investigating UbD as a course design framework for educators to evidence pedagogical decision sin higher education[D].Australia: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2023.
[1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1-02-03)[2024-/07-29].http://www.moe.gov.cn/srcsite/A11/s7057/202102/t20210205_512709.html.
[16]楊娜娜,曾慧,周靜,等.反思提示卡在本科護理學導論情境模擬實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24,21(4):444-448.
[17]Shin S,Lee I,Kim J,et al.Effectiveness of a critical reflection competency program for clinical nurse educators:a pilot study[J].BMC Nursing,2023,22(1):69.
[18]衛生健康委.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印發《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的通知[EB/OL].(2022-04-29)[2024-07-2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5/09/content_5689354.htm.
[19]楊從艷,李靜,周小梅,等.實習護生臨床實習適應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教學提升策略[J].中華全科醫學,2022,20(11):1950-1953.
[20]任春裕,慕家邑,尹燕雯,等.不同層次實習護生與帶教老師對臨床護理帶教有效教學行為的評價與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1):2-7.
[21]羅培培,李清,陳湘威,等.以結果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護理本科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23,20(6):687-691.
[22]Li Y,Zheng D,Ma L,et al.Competency-based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nursing majors in China:an in-depth interview and modified Delphi study[J].Ann Palliat Med,2022,11(5):1786-1798.
[23]Chou CP,Chen KW,Hung CJ.A study on flipped learning concerning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earning attitude in language learning[J].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753463.
本文編輯:譚" 峰" 2024-05-1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