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遼寧省沈陽市于洪區委宣傳部新媒體“于洪文旅”發布的視頻中,于洪區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彭勃一身正裝,站在搭建在稻田中的演講臺上,流暢的英語開場后,一句東北話“趙叔(shú),幫咱介紹一下,來!”又瞬間拉近與所有人的距離。
東北話與英文無縫銜接,下接田野,上接國際。彭勃用中英雙語推介當地大米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帶來的直接經濟影響便是“趙叔”趙和平家售出了20多萬斤大米,當地稻米聯盟的銷量也上去了。隨后,內蒙古烏蘭浩特市文化旅游體育局副局長關晟出鏡,拍攝了一條題為“不用羨慕!別人有的咱也有”的“同款”中英雙語視頻用于推介興安盟大米,也頗有成效。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我國官員第一758dcfdaaea905b0cf38e00471221eda次因“說英語”走紅網絡。這些官員為什么要使用英語進行推介?又為何能頻頻出圈?記者梳理了近幾年出圈的許多案例,探尋出圈背后的“巧思”與“意外”。
其實對于我國領導干部,尤其是省部級及以上干部而言,會英語或許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領導干部,開始用外語直面世界發聲,為當地謀發展。
今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在京召開“歡歡喜喜過大年”2024年春節專題文化和旅游活動媒體推介會,湖南省長沙市副市長高文棋用英語致辭推介長沙,歡迎來長沙感受快樂長沙、韻味星城的獨特年味。
3月,廣東省中山市阜沙鎮、小欖鎮的“一把手”,黨委書記張峻峰、趙錫雄接連化身“推薦官”。“阜沙發布”推介的一條《Hello,Fusha!》的英文短視頻中,阜沙鎮黨委書記張峻峰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大家印象深刻。這是阜沙鎮首次推出英文宣傳片,除了張峻峰,片中出鏡的還有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健華,副鎮長李榕。鎮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出鏡介紹“精品阜沙”的地理環境、產業特色、美食文化等,面向海內外招商引資。
小欖鎮緊隨其后,“小欖發布”推介的《WelcometoXiaolan》英文宣傳短視頻中,黨委書記趙錫雄帶隊出鏡,表示“小欖歡迎你”,介紹了小欖鎮的產業特色、投資營商環境、文化體育事業等,邀請海內外客商前來投資興業。
去年5月,一段“局長用英文推介柯橋”的視頻在紹興當地刷屏。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人社局黨組書記、局長,兼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的金偉梁,在“一帶一路”海外青年博士合作洽談會現場,用英文向海外專家介紹柯橋人才政策,發出全球邀請,整整2分50秒的講話,沒有一絲卡頓。
2021年12月,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的兩條短視頻出圈。視頻中,廳長楊安娣用英文推廣著吉林省文化旅游資源,很多網友在評論區為她點贊,“廳長口語杠杠的”“顏值與才華并存”。這不是她第一次用英文推介吉林之美。2020年10月,楊安娣在節目《中國推介》中,也使用了中英雙語對吉林的文化、旅游資源等進行現場推介。
更早之前,時任山東省乳山市市長宮本杲在錄制一檔節目時,得知視頻會在海外的多個傳播渠道播出后,認為這是推介乳山的好機會,且國內外受眾需要了解的中國某個城市的側重點不同,所以要準備不一樣的內容,他便主動要求用英文進行第二遍錄制。
由于并沒有成形的稿件,宮本杲直接用英文準備了“草稿”,10多分鐘后便開始錄制了。當時的報道如此形容他的演講,“令攝制組沒有想到的是,宮市長英文版錄制時主動采取了站姿,不僅發音標準,感情豐富,而且在沒有提示的情況下,一次成功”。乳山也因此迎來了更多機會。
還有《人說山西好風光》節目中,山西11個地市的市委書記、市長或副市長第一次集體出鏡,推介旅游。在第一期節目中,時任陽泉市副市長任衍鋼最先登臺推介當地風光。這位年近六旬、學生物出身的市領導,用詩朗誦的語調,向觀眾介紹著陽泉。演講接近尾聲時,他用帶著地方口音的腔調,秀了幾句英文,“OurYangquan,isatownofheroes(我們陽泉是英雄之城)”,因為發音不太標準,有人誤以為他突然說起了陽泉方言。而正是這樣不太標準的“塑料英語”,卻引來網友的紛紛點贊,說他“好拼”,還稱他是“最萌市長”。
得到大家的點贊后,任衍鋼很受激勵,“沒想到會得到這么多關注,我第一位上臺,有些底氣不足。錄制兩三天前,我突然想加幾句英語,希望改變之前有點呆板的印象,也希望大家更關注陽泉。”
此外,2021年,時任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曾用英文為參觀楊浦濱江的外國使節們講解;還有去年2月,“四季黃山相約春天”發布會上,黃山市副市長張亞強用英語邀約全球各地的朋友到黃山……
如今,于洪區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彭勃也因用中英雙語推介大米而帶動于洪區一起走紅。正如她在采訪中表示,“走到鏡頭前,是需要很大勇氣的”,對于這些領導干部,說英語其實是對才華和勇氣的雙重挑戰。
其實,每一位地方官員的意外走紅都并非純屬意外。
例如宮本杲,他曾在美國洛杉磯工作過三年,有一定的英語基礎,此前,他也用中英雙語推介過乳山。還是乳山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時,宮本杲就用中英雙語推介了乳山產業等。
“只有不斷地說英文,你才能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宮本杲表示,在從事招商工作過程中,他和同事們一直借鑒專業咨詢公司的做法,并結合自身知識儲備與實踐經驗給威海市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議,接連拿下包括世界體育用品、紡織等行業的領軍企業等“大單”。宮本杲認為,這次推介的成功,離不開威海市委、市政府歷來對英語的重視。
山東省曾組織過一些處級領導到美國、歐盟進行培訓,而威海市應該是山東第一個選派英語基礎比較好的年輕干部到美國學習的地級市。“我記得我們那一批有二十幾個人,現在這些人無論是做對內招商還是對外的招商引資工作,都已成威海的骨干力量。”
據報道,讓金偉梁走紅的那場洽談會當天在場的多為海外博士,線上線下合計二十余位,面對全場的外籍人才,他認為,“那種場合下,用英文介紹,是對他們的尊重,也是展現我們的真誠和求賢的渴望。”
記者梳理這些地方官員的履歷發現,他們中多數擁有一定的英語學習背景,部分人還有外交工作經歷。
上文提到的廣東省中山市阜沙鎮黨委書張峻峰,畢業于華南師范大學外語系,之后在該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外事局國際交流科、商務局等部門工作過。
金偉梁也是英語專業畢業,曾擔任了5年英語老師,也曾有過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文化廣電旅游局的工作經歷。高文棋曾任中國駐希臘使館政務參贊,外交部新聞司參贊。彭勃也畢業于沈陽師范大學英語專業,她還以翻譯的身份在于洪區外事辦工作過。
簡言之,如今敢于用雙語進行推介的地方官員多是畢業于英語專業,且大多有外事、僑務、商業等方面的任職經歷,所以也有對于新媒體、對于英文推介等方面的思考與籌劃。這些官員說中英雙語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招商引資、文旅推廣、人才引進。
而這些看似巧合的走紅,背后實則蘊含著當地人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建設、當地領導干部的擔當作為,正是有這些實力與底氣,這些地方才能借助地方官員中英雙語推介的機會厚積薄發,成功破圈,而破圈后能否留住流量,這把“火”能不能一直這么“旺”,對當地仍是一種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