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修正主義是日本政府的既定路線,在政府口徑、媒體宣傳、社會輿論等各個層面持續推進。日本廣播協會(NHK)近些年赤裸裸的歷史修正主義宣傳只是其中一例,類似例子舉不勝舉……”10月9日,一個名為“樹語 treetalk”的網友在微博寫下以上文字。他叫胡越(筆名),是前不久震驚日本社會的NHK“脫稿22秒播報”事件當事人。以下是胡越的自述——
發現被人跟蹤
8月19日一早,一則日本新聞成為熱點,有人在日本靖國神社的石柱上寫了“軍國主義去死”“廁所”等字樣。NHK也作了對外報道,并在網站、電視新聞發布了神社石柱被涂鴉的畫面,“軍國主義去死”幾個字清晰可見。但NHK在日本國內新聞稿中沒有這些內容,僅介紹涂鴉內容是“廁所”和一些字母符號。當天,我負責播報國際廣播中文新聞。拿到腳本后,我當場向責任編輯提出異議。
第一,涂鴉新聞圖片中沒有英文字母,無法確認;第二,只把“廁所”留下,漏掉“軍國主義去死”,這違反了新聞媒體客觀、公正、真實的基本操守,欺騙了聽眾,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那名責任編輯是個和NHK外包公司簽約的日本人,沒什么實際工作權限。她與另一NHK職員商量后決定,堅持不加“軍國主義去死”字樣,還刪掉了“廁所”等所有有關石柱涂鴉內容的表述。
靖國神社里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有人在這里涂鴉,其意圖顯然是在反對日本軍國主義。當天,其他日本媒體都在報道中提及了“軍國主義去死”的內容, NHK方面卻執意刪除,是在掩蓋事實。NHK事后發布的所謂調查報告寫到,NHK職員向我的主管報告了此事,主管建議她更換播音員,但當時來不及讓其他播音員代班,就沒有更換我。
爭執發生后,我有預感,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表達立場的機會了。我要為那些在侵華戰爭中受辱和受害的人們發聲。我很快平靜下來,趕在直播前,到衛生間匆匆用鉛筆寫下脫稿播報的文字。
直播在日本時間下午1點開始,靖國神社的新聞在倒數第二條。我先脫稿播報腳本中沒有的“軍國主義去死”“廁所”等字樣,緊接著說“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是中國領土”,然后抗議NHK的歷史修正主義宣傳和不專業行為,最后用英語說:“不要忘記南京大屠殺,不要忘記慰安婦,不要忘記731部隊!”整個時長大約有22秒。
我回到辦公室后,責任編輯以廣播節目要在網上提供回放為由,要求我重錄那條音頻。我拒絕了。他們后來找其他人重錄了。當時,其他同事都在靜觀事態發展。不久,幾位主管過來了,要求我對直播中的行為進行解釋。我認為,我在脫稿的22秒中已作了充分表達,沒作過多解釋,就直接離開了NHK。當天晚上,部門主管電話通知我,公司要解除我的工作合約。
從第二天開始,我發現,我家附近開始有陌生的中年男性出現,而且每次出門都有陌生人跟隨,以前從未出現這種情況。考慮再三,我決定暫時離開日本,打算略作準備,在8月23日或者24日走。
計劃沒有變化快。8月22日下午,一個自稱是日本TBS電視臺記者的人按我家門鈴,問我是否姓“胡”。此事引起了我的警覺。我回復他“不是”,當即決定馬上回國。我叫了一輛出租車在居民樓前待命,帶好護照、身份證以及電腦等重要物品,只背個包就出門了。整個過程不到15分鐘,連換洗衣服都來不及準備。
出租車很快就到了。正當我準備上車時,一名中年男子突然出現了,看起來像那種跑外勤的便衣警察。我心里咯噔一下,以為他要強行阻止我上車。結果,他只是在我上車前彎腰看一下出租車內部,似乎在確認里面有沒有其他人,然后就走開了。
出租車開動后,我很快就看到一輛黑色商務車跟在后面,還不時靠近出租車。我覺得自己被跟蹤了,就先到了秋葉原車站,那里非常繁華,人來人往。我迅速下車,鉆進人群,然后坐電車前往羽田機場。
這一路,我精神高度緊張,作好了在機場出境最后一刻被逮捕的準備。事發后兩三天里日媒的片面報道,讓我意識到此事已被高度政治化了。
其實,為了以防萬一,我走之前還錄好了一份音頻聲明,發給了國內的家人。如果我被抓了,由他們在網上發布。直到飛機降落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我才長舒了一口氣。
NHK內部有個“橙皮書”
我人已回國,日本媒體仍對我進行了大量報道。
他們用一些毫無根據,甚至自相矛盾的主觀臆測轉移事件焦點。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日本民眾忽略我在“脫稿22秒播報”事件中所說的內容。而我在那22秒里明白無誤地說,抗議NHK的歷史修正主義宣傳和不專業行為,并用自己的聲音糾正了NHK企圖掩蓋的歷史真相。
我1997年前往日本留學,畢業于東京大學,從2002年起在NHK中文部做播音員。在NHK工作的22年時間里,我見證了日本媒體如何淪為日本政府歷史修正主義的喉舌,對日本媒體感到非常失望。
2014年10月,一個“吹哨人”向英國《泰晤士報》披露,NHK內部有一份“橙皮書”,里面要求英語頻道員工禁止提及南京大屠殺和隨軍慰安婦,只能說“南京事件”,在翻譯上也避免出現“sex slaves”(性奴隸)。這赤裸裸地反映了NHK在英文頻道新聞用詞上大搞歷史修正主義。
“橙皮書”被曝光后,在國際社會引起較大反響,包括一些西方國家在內的多個國家對NHK進行了質疑和批評。但在日本國內,媒體對此事保持了沉默。
“橙皮書”丑聞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淡化,“橙皮書”里所規定的“新聞用詞標準”在NHK內部卻沿用至今,且愈演愈烈。這一次堅持避開“軍國主義”用詞,就是此類歷史修正主義操作的延續。
被索賠1100萬日元
安倍晉三上臺后,負面新聞日漸成為日本媒體涉華報道的主流。
作為日本最大的媒體機構, NHK在中國駐有記者,但在涉華新聞稿中常有常識性錯誤,翻譯上也有問題。2019年后,NHK的涉華報道逐漸越線,充當西方反華勢力的輿論先鋒,在涉疆、涉藏、涉港、涉臺等報道中盲目引用美國、澳大利亞等外國媒體以及一些西方反華機構擬寫的所謂“調查報告”內容,不作基本事實查證。
NHK聲稱已經向東京地方法院提起訴訟,說我的行為“嚴重損害了NHK的信譽,屬于違法行為”,要求我賠償1100萬日元(約合52萬元人民幣)。我認為,NHK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企圖將責任轉嫁到我個人身上,以平息來自民眾的輿論壓力和政府的政治壓力,是惡意利用訴訟的政治性迫害。
NHK還就“脫稿22秒播報”事件發布多篇聲明和所謂的調查報告,都未提及我在現場抗議新聞稿掩蓋“軍國主義去死”字樣這一核心事實,一直在欺騙和誤導日本民眾。
脫稿事件發生后,NHK國際廣播將原來的直播改為錄播或AI配音,就是為了避免再出現類似的事情,也佐證了NHK不愿直面歷史問題,執意繼續歷史修正主義宣傳。
我回國后開通了微博和抖音,有一些日本媒體記者希望采訪我。我知道,他們采訪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還原事實真相,所以,我就在微博上寫了這樣一段話:“假如一個猶太裔播音員在德國公共媒體直播節目中脫稿表達‘不要忘記奧斯維辛集中營’‘不要為納粹主義招魂’,他會被德國媒體和全民討伐嗎?會被朝野政客連番施壓嗎?會被秘密跟蹤嗎?會被右翼網暴嗎?”微博發出后,這些日本記者再也不提采訪的事情了,可見他們在躲避最根本的問題。同時,我也收到許多中國網友的留言和私信,99%的內容都是對我的鼓勵,很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這也是事件發生后支撐我走到現在的一大動力。
(摘自《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