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教育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相對于城市學生,農村學生面臨著更多的閱讀挑戰,難以提升閱讀水平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文章探討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地培養農村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首先,分析了農村學生閱讀的現狀和挑戰。其次,探討了培養獨立閱讀能力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針對農村學生的閱讀教學策略,包括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搭建閱讀交流平臺、教授整本書閱讀技巧、提供個性化閱讀指導等,以期促進農村學生閱讀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閱讀教學;農村學生;獨立閱讀能力;閱讀策略
作者簡介:劉云英(1973—),女,福建省建寧縣閩江源小學。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新課標指出,學生通過不斷學習、不斷實踐積累語言,并在實際的語言運用場景中表現出來的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等就是語文核心素養[1]。而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就是閱讀。與城市學生相比,農村學生的閱讀能力普遍較弱,這與其所處的環境、所獲得的資源等方面密切相關。對此,農村語文教師要通過有效的途徑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
一、農村學生閱讀的現狀與挑戰
(一)文化環境的制約
農村地區文化氛圍相對薄弱。農村學生的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低,往往缺乏閱讀意識,對孩子閱讀的重視程度不高。有的家長片面認為孩子應識記學科文化知識,而對閱讀能力的培養有所忽視。更嚴重的是,一些年輕家長外出打工,使得孩子長期僅與祖輩親人一起生活。這些孩子往往缺乏科學的管教,只要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即可,難以產生自主閱讀的意識。
(二)課外閱讀資源不足
相比城市學校,農村地區學校缺乏圖書館。而有的學校雖有圖書館,但其中的藏書量也較為有限,學生也未能養成借閱的習慣。此外,部分學生家庭經濟條件較差,家庭生活壓力較大,購買課外書的能力有限。種種情況導致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資源缺乏,學生能獲得的閱讀機會也不多,難以形成良好的閱讀
習慣。
(三)不良生活習慣削弱了閱讀興趣
在較為缺乏課外娛樂的農村學校中,部分學生出現了依賴手機、沉迷網絡的不良生活習慣,對于網絡世界的興趣超過了閱讀。筆者調查了本校五年級的學生,發現每天用手機娛樂的人約占百分之八十。快餐式娛樂方式消耗了農村學生大部分的精力,導致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不高,嚴重限制了他們閱讀能力的發展。
二、培養農村小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獨立閱讀是指個人依照自己的愛好和需要,自行選擇書籍來閱讀,靈活性比較強。獨立閱讀是獲取信息的主要路徑。對于農村小學生來講,閱讀更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一)獨立閱讀有助于培養良好的品格
農村學生接受的教育以知識的識記和考試的應對為主,而農村學生的情感道德發展未受到足夠的重視。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塑造學生的品格。一本好書,就是一位良師益友,讓人受益匪淺。例如,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會為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曲折的命運所嘆息和剛強的毅力所折服;閱讀《西游記》會被孫悟空的智勇無畏、不屈不撓、忠誠盡職所感動;閱讀《綠山墻的安妮》會被小安妮善良、樂觀、堅韌的性格所打動……通過閱讀汲取精神營養,有助于養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確的三觀。
(二)獨立閱讀有助于能力和思維的發展
通過獨立閱讀,學生可以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且在閱讀期間還能鍛煉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綜合素養的發展。閱讀還可以激活學生大腦的思維,使學生在積極思考的過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三)獨立閱讀有利于語文學習
部分農村學校存在閱讀資源不足和語文師資力量薄弱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而獨立閱讀可讓學生接觸豐富的語言材料,在拓展詞匯量的同時不斷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通過獨立閱讀,學生還能拓寬知識面,豐富表達內容。熱愛閱讀的學生在聽、說、讀、寫方面都表現得比較好,在語文學習中更為輕松高效。例如,筆者調查了本校五年級愛閱讀與不愛閱讀的學生在寫作中的差異,發現愛閱讀的學生寫一篇命題作文只需半小時左右,而且語句優美,表達有條理,內容真實感人;不愛閱讀的學生寫起作文來就像“擠牙膏”,口語化較為嚴重,語言邏輯性差,內容空洞。因此,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對語文教學至關重要。
三、培養農村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策略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在各個階段的閱讀過程中都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比如閱讀文本篇幅太長、內容深奧難懂、生字詞太多等。學生如果得不到及時的閱讀幫助,就會容易產生閱讀壓力,漸漸地還會對閱讀產生畏懼心理。因此,有效引導學生閱讀尤為重要。
(一)選擇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
選擇合適的讀物是獨立閱讀的第一步。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可以提高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同學生閱讀興趣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喜歡童話故事,有的學生喜歡科幻小說,有的學生喜歡歷史傳說等。教師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給學生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如此,學生閱讀起來會更加輕松有效。針對本班農村學生的實際情況,筆者會選擇一些內容易懂、有趣生動的閱讀材料,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例如,在五年級下學期,筆者結合課文《祖父的園子》《猴王出世》《刷子李》等,由課內閱讀教學拓展到課外獨立閱讀,向學生推薦了《呼蘭河傳》《西游記》《俗世奇人》等書籍。這些書不僅可以補充課內閱讀資源,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教材內容,還因其個性鮮明的人物、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搭建閱讀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考慮到農村學生的實際閱讀需求,農村學校和家庭應努力共同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2]。
比如,教師可以開展班級學生共讀活動。充分利用學校開設的“讀書吧”、圖書室以及班級建設的閱讀角等場所開展共讀活動,鼓勵學生互相推薦自己喜歡的書籍,展開閱讀交流;或者結合課堂閱讀教學內容,設計與農村生活、農業知識相關的閱讀任務,讓學生共同完成閱讀任務。如此,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閱讀,使班級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
如,筆者教授五年級下冊“快樂讀書吧”中的《西游記》選段時,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孫悟空“三調芭蕉扇”的情節,當學生聽得聚精會神,情感隨之波瀾起伏,急切想知道故事結局的時候,筆者戛然而止,告訴學生后面的內容更加精彩,想知道結局,請自讀整本《西游記》。這樣,學生在強烈的閱讀欲望下帶著濃厚的興趣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但學生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正確的閱讀方法,需要教師引導他們深入閱讀。因此,筆者組織課堂閱讀分享會,給學生搭建一個閱讀交流平臺。閱讀分享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把自己閱讀《西游記》的體驗和收獲的知識表達出來,分享自己的看法,由此激活了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不僅愛上閱讀,還學會了閱讀。
再如,教師可開展“讀書驛站”“流動圖書館”等活動,從而讓閱讀走進農村學生的家門,并鼓勵學生家長開展家庭親子共讀活動。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能夠形成濃厚的家庭閱讀氛圍。此外,教師可指導家長充分發揮農村資源,多和孩子一起閱讀鄉村故事、民間傳統文化讀本等,從而借助閱讀促進孩子對農村生活的了解和熱愛,讓孩子在學會獨立閱讀的同時強化綜合素質。
(三)引導學生掌握整本書閱讀技巧
農村學生大多缺乏閱讀技巧,尤其是缺乏整本書閱讀技巧,往往只能完成課文閱讀,很少能自己有效進行課外整本書閱讀。對此,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包括快速瀏覽、略讀、精讀、猜讀等,幫助他們更有效地掌握閱讀內容。
例如,五年級下冊《景陽岡》是半古文半白話文,學生讀起來覺得拗口難懂。于是,筆者引導學生掌握課文閱讀要領。第一步,猜讀文章內容,知其概要;第二步,參照文中注釋,結合上下文理解文本意思;第三步,邊讀邊畫出描寫武松打虎的精彩句子,體會人物特點。在此基礎上,筆者再教授給學生閱讀《水滸傳》的方法,要求學生課后踐行整本書閱讀方法。首先要瀏覽。瀏覽是指不需要仔細閱讀,而是從總體上掌握大概內容的閱讀方法。瀏覽的作用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了解文章內容,還能有助于調動學生的閱讀欲望。第一,瀏覽回目,了解章回小說的特點,找出回目中的人物,預測故事內容。第二,瀏覽前言,大致了解小說主要內容。第三,瀏覽導語內容,了解閱讀的方向。第四,瀏覽助讀內容。比如,注釋,幫助理解閱讀;文本插圖,想象故事畫面。第五,瀏覽書本后的結語,提升自己的閱讀感悟。然后要精讀。精讀指深入細致地研究文本,要求細膩地感受、徹底地理解和廣泛地聯想。學生要自己精讀書中精彩片段,并用橫線畫出來;精讀難以理解的語段,并用波浪線畫出來。然后和同學或者老師探討這些語段,并在旁邊批注閱讀理解內容或者閱讀感受內容。這樣的整本書自主閱讀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整本書閱讀的方法與經驗,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綜合能力,豐富精神世界[3]。
(四)提供個性化的閱讀指導
個性化閱讀是讀者根據自己的興趣、經驗、思考主動閱讀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得出個人的閱讀見解。農村學生往往缺乏閱讀經驗,容易人云亦云,或者不敢表達自己的見解。對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閱讀需求和水平差異進行個性化的閱讀指導。
例如,針對《西游記》中孫悟空與妖怪斗法的精彩情節,jfdRDt+zNHwDeP7b9MseXw==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具體而言,有四點。第一點,在感興趣或有想法的地方進行批注,如寫下自己的閱讀體驗、收獲、疑問等內容。第二點,以思維導圖等自己喜歡的形式梳理主要內容。第三點,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問題,然后解決問題。第四點,思考并回答開放性的問題,如《西游記》“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見唐僧態度堅決,只好告別唐僧,又向豬八戒和沙和尚交代了很多事情,再三叮囑他們要照顧好師父。臨走時,他會說些什么呢?經過個性化閱讀,學生能夠更充分地與文本對話,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增強閱讀的信心。
此外,教師可針對農村學生的具體閱讀情況,建立學生檔案并記錄其閱讀情況,為每名學生制訂個性化閱讀方案。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開展一對一閱讀指導,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定制閱讀任務或練習,幫助學生逐步提高閱讀能力。教師還可聯合家長,鼓勵家長在家中給予孩子個性化閱讀支持,依據孩子興趣愛好提供相應的閱讀材料和閱讀指導,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師在課上和課外實施有效的閱讀指導策略指導農村學生展開獨立閱讀,有利于提高農村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促進農村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和教育資源的逐漸豐富,農村學生將獲得更多的獨立閱讀資源。農村教師應該持續關注農村學生的閱讀情況,不斷探索適合他們特點的閱讀方法,為他們提供更為優質的閱讀環境和支持,使他們能夠享受閱讀的樂趣,并從中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語文 五年級 下冊 專用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
[3]華章.語文要素教學設計.五年級.下[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