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版畫藝術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備受關注,其視覺效果美觀、技巧容易掌握、創意潛力無限。通過精心選擇主題、營造適宜氛圍、優化教學過程和進行分層評估,教師能有效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發掘并充分釋放其創意潛能。
【關鍵詞】學前教育;版畫;創造力
作者簡介:黃超宇(1996—),女,江蘇省啟東市慕卿幼兒園。
幼兒教育的核心目標在于全面培養幼兒的多元能力,特別是注重培養創造力這一關鍵能力,旨在為社會未來培育富有創新精神的棟梁之材。隨著幼兒美育改革的持續推進,如何有效提高幼兒的創造力已經成為教育者們共同關注的議題。在版畫制作過程中,幼兒需要運用線條、色彩、形狀等基本元素,結合個人的想象力和情感,創造獨特的藝術作品。版畫制作不僅是培養藝術啟蒙的重要手段,更是激發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促進其全面發展的關鍵途徑。
一、主題精選,植根創造力的沃土
在幼兒園藝術活動中,將幼兒版畫融入教學實踐至關重要。藝術活動應當選擇密切貼合幼兒生活細節的主題,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在進行幼兒版畫教學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認知發展水平和興趣,精心選擇既具有藝術性又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主題,以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從而提升版畫活動的教育效果。
以“奉獻者”為主題的版畫教學活動為例。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提前準備的相關新聞報道、攝影圖片和活動視頻等多元化資料,引導幼兒扮演“尋找小能手”的角色,通過資料尋找相關奉獻者的形象,并提出問題:“從這些圖片和視頻中,你們都看到了哪些職業呢?”幼兒回答:“醫生、警察、消防員……”教師隨后總結道:“這些‘奉獻者’有的身著潔白的大褂,有的套著醒目的消防服,還有的戴著閃耀的警徽帽,他們身著不同領域的標志性服裝,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無私奉獻的精神為社會提供保障和安全,為人們的安康與正義竭盡所能?!蓖ㄟ^細致觀察奉獻者形象、工作環境和工作瞬間,幼兒能夠深刻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和力量,從而激發對社會奉獻者的認知,增進其對社會責任的理解。其次,教師引導幼兒開展小組討論,探討他們對“奉獻者”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如何運用版畫形式來呈現這些人物。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提醒幼兒關注奉獻者的職業特征、服裝、動作等細節,為他們的創作提供靈感。幼兒根據自身構思,通過草圖勾勒出“奉獻者”的形象、動作、背景等基本要素,并標注需要重點突出的細節。再次,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版畫創作。幼兒需根據初步草圖,以撕或剪的方式制作“奉獻者”的基本輪廓和服裝等細節。例如,可利用白色紙張撕出醫護人員的防護服形狀,或用紅色卡紙剪出消防員頭盔的形象,用綠色紙剪出警察工作時的身影;同時,在面部表情、手部動作、服裝褶皺等細節上,通過細致入微的刻畫來傳達人物的情感。在創作過程中,教師可啟發幼兒聯想前述情感,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并注重色彩搭配和構圖平衡。將情感與細節融合,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動感人,并更能凸顯幼兒的創造力和藝術表現力。最后,幼兒將拼貼好的形象固定在版畫紙上,用刻刀在木板上雕刻出所需線條和圖案并涂上油墨,覆蓋上另一張紙進行印刷,得到版畫作品[1]。
通過這一系列的教學過程,幼兒能夠熟練運用版畫技巧描繪“奉獻者”的外貌特征,使其作品突顯主題、富有生活氣息,同時展現了幼兒對這些“奉獻者”的深刻敬意和贊美之情。這樣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還使他們的作品更富有表現力和藝術性。
二、氛圍精鑄,構筑創造力的空間
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幼兒能夠卸下心理負擔,自由表達他們內心的想象和情感。這種環境不僅有助于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基礎。此外,教師應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材料,并耐心指導,以幫助幼兒勇于創新,讓他們的思維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由碰撞與蓬勃發展。
以幼兒園中舉辦的一次不限主題的特別版畫活動為例。在此次活動中,教師精心選擇了一個寬敞且光線柔和的教室,以營造一個安靜溫馨、富有藝術氛圍的創作場所。教室墻上掛著各種色彩豐富的版畫作品,其中既有幼兒們之前的創作作品,也包括一些藝術大師們的經典之作。這些作品無聲地激勵著即將參與創作的幼兒們,激發了他們的想象力。教師提前準備了所需的各種創作材料,包括木板、刻刀、油墨、滾筒等,這些材料被整齊地擺放在工作桌上,組成了一個小型的藝術工坊。為了確保幼兒們的安全,刻刀被存放在幼兒無法觸及的地方,而油墨和滾筒則被置于防濺墊上,以防止意外發生。在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與幼兒們圍坐一圈,介紹了版畫的基本概念、創作流程及安全注意事項。特別強調了本次活動的自由創作性質,鼓勵幼兒們大膽發揮想象力,不受任何主題或形式的限制,只需隨心所欲地創作。隨著活動正式開始,教室內彌漫著輕松愉快的氛圍。幼兒們走到工作桌旁,挑選自己喜歡的木板和顏色,開始專注地進行創作。有些幼兒細致地使用刻刀雕刻每一條線條,展現他們對創作細節的精準追求;有些幼兒勇于運用豐富的色彩,自由地在木板上創作,創造出獨特的紋理和視覺效果;有些幼兒繪制出形態各異的動物圖案;還有一些幼兒則試圖通過抽象的線條和色塊表達情感……每位幼兒都在充分發揮創造力。教師在一旁靜默觀察,給予適當的引導和鼓勵,盡可能地讓幼兒自由發揮創造潛能。隨著活動的進行,一幅幅充滿童趣和創意的版畫作品逐漸呈現。當最后一位幼兒完成自己的作品時,整個教室仿佛變成了一個小型藝術展覽廳,幼兒們興奮地展示著自己的作品,分享創作過程中的樂趣和體驗。通過這次版畫活動,幼兒們不僅學會了版畫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們在自由創作的氛圍中釋放了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體驗到了藝術創作所帶來的無限樂趣和成就感[2]。
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創作氛圍,有助于促進其心理放松和思維拓展,從而激發其創造力。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應巡回指導并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對于創作進度較慢的幼兒,教師應耐心引導、善于啟發。對于創意獨特、有些“奇怪”的作品,教師應保持開放的心態,避免刻板標準評判或強行糾正,而是要積極與幼兒進行對話交流,深入了解其創作理念和情感表達。全力支持和鼓勵幼兒展現個性,確保其每次創作都受到應有的尊重和重視。
三、教學精研,深耕創造力的田野
在傳統的版畫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采用口頭示范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創作。然而,這種教學方式可能導致幼兒過度依賴教師指導,缺乏自主實踐和創新機會,甚至失去對版畫創作的熱情和主動性。因此,教師有必要探索更為開放、多元的教學途徑,在版畫教學中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創造力,鼓勵他們從自身經驗和觀察中獲取靈感,并勇于嘗試新的創作思路和表現技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實地考察、故事講述、角色扮演等,有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引導他們積極探索版畫藝術的魅力。
以“四季之樹”為主題的版畫教學活動為例。教師精心設計了一系列互動與實踐環節,旨在激發幼兒的自然觀察力和創造力,引導他們在創作過程中實現自由表達,而非僅扮演模仿者的角色。在觀察與實踐階段,教師引導幼兒們走出教室、踏入自然,開展一次有關“四季之樹”的實地考察。幼兒們環繞大樹,仔細觀察樹干的紋理、樹枝的形態及樹葉的顏色和形狀。教師適時引導,使幼兒們關注樹木在不同季節中的變化,如春季新綠、夏季蓬勃、秋季金黃和冬季裸露的枝椏。同時,教師可運用事先準備的圖片和視頻資料,補充展示那些幼兒可能無法親眼目睹的景象,如深秋的楓葉林、初春的櫻花樹等,以促使幼兒對“四季之樹”的變化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認識。回到教室后,教師鼓勵幼兒們運用畫筆或彩色鉛筆,在畫紙上記錄他們對樹木特征的觀察,以將所見現象轉化為視覺語言。隨后,教師組織了一場版畫作品分享會,旨在為每位幼兒提供展示自己作品和講述在觀察過程中的發現和感受的機會。這種分享活動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還促進了他們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在充分觀察和記錄的基礎上,教師提出一系列開放性問題,如“你心中的春天之樹是什么樣的?是盛開的鮮花還是嫩綠的新葉?”“如果讓你用版畫來表現秋天樹葉的飄落,你會選擇什么樣的顏色和線條?該如何表現樹葉飄落的動態之美?”這些問題激發了幼兒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他們構思個人心中的四季之樹。有的幼兒設想春天樹上掛滿了絢麗的風鈴,與微風共舞搖曳;有的幼兒則想象秋天樹葉如金色蝴蝶般翩躚飛舞。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們開始探索如何將自身想象轉化為版畫作品。教師鼓勵他們根據觀察和想象自由創作,而非單純地依照教師的示范進行創作。當幼兒創作版畫遇到困難時,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和支持。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們不僅掌握了版畫制作的基本技巧,還學會了如何以獨特的方式表達和創造。最后,教師讓他們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紹自己的創作靈感和創作過程,教學活動在歡聲笑語中結束[3]。
在版畫教學中,教師通過個性化指導、提供多樣化創作平臺、鼓勵幼兒自主探索等方式,有助于提升幼兒的藝術審美能力,增強其自信心與成就感,激發持續創作的熱情與動力。
四、評價細分,綻放創造力的花園
考慮到每位幼兒具備獨特的個體能力和美術天賦,在版畫創作中所展現的才華和想法各不相同。因此,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一概而論的做法,而應采用更為詳細、個性化的分層化評價策略。通過仔細觀察,教師能夠準確把握每位幼兒在版畫創作中的優勢和不足,從而針對其個人能力領域進行客觀且鼓勵性的評價。
以“創意帽子”為主題的版畫創作活動為例。在實施分層化評價策略時,教師需充分考慮幼兒個體能力和美術天賦的差異,以促進每位幼兒的創造力發展。對于基礎層幼兒A,盡管其作品在帽子形狀和線條刻畫方面顯得簡單,但其專注和努力嘗試的態度值得肯定。因此,教師應在評價中側重肯定其參與度和努力,并給予適當建議以提升其作品的趣味性。于是教師評價道:“小朋友A,老師看到你非常認真地完成了這幅作品,你的參與度和努力是值得表揚的!你的帽子雖然簡單,但每一筆都畫得很認真。下次我們可以一起嘗試讓帽子變得更有趣一些,比如加上一些小裝飾,你覺得怎么樣?”。對于進階層幼兒B,其色彩運用和圖案設計能力表現出色,教師應對其大膽運用多種顏色和設計有趣圖案的能力予以肯定,同時鼓勵其嘗試更復雜的設計。教師可給出以下評價:“小朋友B,你的作品真是太棒了!你用了很多漂亮的顏色,讓帽子看起來非常鮮艷。而且,你還設計了這么多有趣的圖案,真是太有創意了。下次我們可以嘗試設計一些更復雜的圖案,讓你的作品更加獨特?!睂τ谔魬饘佑變篊,教師應強調其作品的創意性和獨特性,激勵其繼續保持創作熱情,創作更令人驚嘆的作品。教師的評價是這樣的:“小朋友C,你的作品真是太讓人驚喜了!你設計的帽子形狀和圖案都充滿了創意和想象力,老師都沒有見過這么獨特的作品。你的勇氣和創造力值得所有人學習。希望你能繼續保持這種創作熱情,創作出更多令人驚嘆的作品[3]?!?/p>
通過采用分層評價方法,教師可以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和自信心,促進其創造力的全面發展。這種方法還有助于避免忽視基礎層幼兒的創造潛能,并避免過度夸贊處于挑戰層的幼兒。
結語
作為幼兒藝術素養培育的重要途徑,版畫活動在幼兒創造力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版畫活動不僅是藝術教育的啟蒙,還是對幼兒內心世界成長的重要滋養。參與版畫活動有助于幼兒釋放創造力,展現個體獨特的藝術魅力,為個人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些成就的取得離不開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情投入、對幼兒成長過程的關懷,以及對版畫教育專業技巧的不懈探索與追求。
【參考文獻】
[1]王穎.基于陶行知創造教育思想的幼兒版畫創新[J].基礎教育論壇,2021(13):83.
[2]郭佳.版畫融入兒童美術教育,煥發創作新體驗(上)[J].幼兒美術,2021(2):22-29.
[3]郁紅玲.讓幼兒的想象在版畫藝海中展翅[J].時代教育,2015(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