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前,英語教學存在碎片化的趨勢,教師應借助大概念,優化教學實踐。通過分析與整合單元語篇材料、建立內在邏輯關系、提煉重要概念、明確教學目標、搭建教學框架及設計相關活動等策略,有助于提升單元教學的整體性和關聯性,推動學生知識結構的搭建和知識應用遷移,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關鍵詞】大概念;單元整體教學;教學設計
作者簡介:祁天樂(1983—),女,江蘇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學。
大概念(big ideas),又稱為大觀念,是指跨越特定學科領域并深入其本質、核心的概念或思想。這些概念具有較廣泛的適用性和解釋性,能夠準確反映學科的核心觀點和思維方式,揭示學科的本質特征[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首次使用了“大概念”一詞,強調教學內容和教學思維的更新,提出“重視以學科大概念為核心,使課程內容結構化,以主題為引領,使課程內容情境化,促進學科核心素養的落實”[2]。
目前,圍繞大概念進行單元教學設計已成為英語教學研究的熱點。這種趨勢的興起可歸因于其有助于應對以課時為單位所帶來的知識“碎片化”問題。在當前英語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受制于時間和空間,而導致教師往往局限于單節課的教學內容完整性,缺乏課與課之間的連續性和深層次的關聯意識。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這導致課堂教學常被限制在簡單的知識點羅列和傳授中,學生缺乏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機會。這種局面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理解,也阻礙了他們形成扎實的分析思維和探究方法。
通過基于大概念設計單元教學目標和計劃,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結構化的學科知識網絡,促進他們培養自主研究問題的思維方法。在后續知識學習和解決具體問題過程中,學生將能夠自發、主動地遷移已有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學科能力素養。以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Unit 2“Sports culture”的教學為例,本文詳細探討教師應如何基于大概念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一、圍繞單元主題意義,梳理語篇內在關聯
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第二冊的主題為Modern life,整本書包含四個單元,依次聚焦大眾傳媒、體育賽事、醫學進展和科技突破領域,旨在幫助學生更詳細地了解當代世界。第二單元的主題為Sports Culture,涵蓋新課標中所分類的三大主題語境“人與社會”主題下的子主題“人與體育活動、大型體育賽事、體育與健康及體育精神”。
本單元涵蓋多個板塊,共包括8種不同類型的語篇,如視頻、網站文章、雜志文章、博客文章和事實檔案等。在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中,通過介紹流行運動項目的視頻并提出思辨性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深入了解單元話題;在Reading板塊中,通過兩篇網站文章闡述了奧運會和青奧會的歷史、創建目的和中國取得的成就等內容,這兩篇文章為學生提供了拓寬視野的機會,幫助他們初步了解體育精神和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演變歷程;而Grammar and usage板塊中的兩篇博客文章分別講述了作者參與半程馬拉松比賽和志愿者服務的經歷,通過心理描寫激發了學生的自我挑戰與成就感,并在語篇中深入探討、歸納和舉例了過去進行時和過去完成時被動語態的語法規則;Integrated skills板塊通過聽、說、讀、寫、看等活動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體育精神的理解,其中的閱讀文章探討了輸贏觀,為學生的口語和寫作提供基礎;Extended reading板塊則是一篇關于運動習語的雜志文章,幫助學生對比中西方體育語言,豐富閱歷;Project板塊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關于國家女排主教練郎平的生平事實檔案,作為本環節學生合作實踐活動的范例。
在單元話題sports culture的統領下,上述板塊所提及的8個語篇看似各自獨立,然而它們內部有著緊密的聯系,涉及體育運動的方方面面。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之前,教師需要深刻把握本單元主題意義,梳理語篇內在關聯,并通過多角度呈現語篇,在不同層次的活動中幫助學生深入研究主題內容,促使他們深度學習。
二、挖掘語篇育人價值,提煉單元大、小概念
在構建單元大、小概念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單元主題,并探索8個語篇之間的共同主題和內在聯系。本單元的導語引用了美國著名網球運動員Billie Jean King的名言:“Sport teaches you character, it teaches you to play by the rules, it teaches you to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to win and lose. It teaches you about life.”
這句話體現了本教材編寫者在選編單元語篇時的深刻意圖。通過進一步閱讀語篇,可以發現本單元的各個語篇圍繞單元話題展開,從微觀層面個人知識的拓展和意志的磨煉,到宏觀層面人類多元文化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樹立,旨在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這種融合貫穿于每一個語篇之中。
綜合以上內容,本單元的大概念可概括為“體育精神與體育文化”,進一步提煉兩者之間的關系,可歸納單元小概念為“個人對體育的理解”“體育精神對個人的塑造”“體育對于世界整體的意義”三個方面。“個人對體育的理解”體現在Welcome板塊中的流行體育項目及reading板塊中對奧運會和青奧會的闡述,以及本單元各個環節中涉及的一些體育著名人物。“體育精神對個人的塑造”體現在Reading板塊練習友誼與分享,Grammar and usage板塊中堅持與自我突破、團結與幫助他人,以及Integrated skills板塊中輸贏觀和公平競爭意識。這些都是青少年所應該具備的品德素養,體現了英語教學立德樹人的功能。“體育對于世界整體的意義”既體現在Reading板塊中閱讀語篇所傳達的奧運精神—更高、更快、更強的理念,也體現在Reading板塊的練習語篇中青奧會搭建不同文化和種族之間的文化橋梁的目的,以及通過兩項賽事舉辦所實現的不同文化之間和平相處。這些內容有助于學生形成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此外,Extended reading板塊中的體育習語也突顯了體育文化對語言的影響,有助于培養學生多元文化的視野。
通過對單元各個語篇內容的梳理和整合,使得單元的語篇不再呈現零散、孤立的狀態,而是形成了相互關聯、互補的單元框架。建立大、小概念有助于教師在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將碎片化的內容整合為系統化的整體,有助于學生逐步構建整體概念。
三、搭建單元內容框架,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在提煉出單元大、小概念后,教師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設計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以確保在各個語篇的教學中貫徹大觀念[3]。基于本單元的大、小概念統領的單元整體教學內容,筆者梳理了各個教學環節的內容、課時安排、銜接方式和教學目標,兼顧了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綜合發展要素,旨在通過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形成有關體育文化和體育精神的思維鏈條,從而幫助他們構建單元的主要概念。具體詳見表1。
四、圍繞單元大、小概念,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在制訂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明確單元整體框架后,教師需要圍繞具體語篇,根據該語篇在單元中的定位,梳理學習的重點、確定課時教學目標,建立本課時與整個單元教學之間的聯系,設計一體化的教學和評價活動[4]。
以“Sports culture”單元的語篇為例。Welcome to the unit板塊教學計劃用時0.5個課時。本板塊的小概念為個人對體育的了解,主要語篇是介紹頂級體育賽事的視頻,旨在培養學生的聽力和觀察能力,使其能夠理解視頻中非文字信息所傳達的意義,并能夠從視頻材料中獲取和記錄關鍵信息。首先,教師通過播放東京奧運會的宣傳片,引導學生進入感知注意階段。該視頻采用日本浮世繪風格的動畫串聯了多種奧運項目。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記錄視頻所涉及的體育項目,并用英文進行匯報,以喚醒學生現有知識結構中的相關內容,為后續語言學習奠定基礎。其次,學生需要對其記錄的答案進行驗證,并開展應用實踐類活動。通過回答課本練習中的討論問題,學生得以向其他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運動及原因。在準備的過程中,學生必然會借鑒視頻介紹體育賽事所采用的語篇結構,并回顧視頻的語言組織方式。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內化,從而實現對體育賽事內容的闡述,是“知識學習—個人內化—同伴分享”的過程。最后,學生可進行遷移創新活動。該活動包括思考單元卷首語中引用的美國著名運動員BillieJeanKing的名言,探討體育對個體的影響。此外,通過引導學生探討Reading板塊的話題,他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奧運會和青奧會對世界的
影響。
再如,本單元的Extended reading板塊計劃用時2個課時,其中的閱讀語篇主要介紹英語體育習語的相關內容。初步觀之,此文與本單元內容的關聯主要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展知識和詞匯。與Reading板塊介紹奧運會的語篇相比,本板塊只是在視角上進行了拓寬,卻缺乏深度的延伸。此外,在前一板塊Integrated skills中,學生經歷了一系列涉及聽、說、讀、寫、看的活動,加深對體育精神sportsmanship的理解。相較之下,本板塊在表層上似乎缺乏深刻意義。然而,通過深入研讀本語篇并結合本單元的主題,可以發現本文表面是在學習英語習語,實際上是在探討中英文習語之間的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通讀文章,使用思維導圖整理文章結構并列舉與足球、棒球和拳擊相關的習語及其含義;隨后,通過制作表格梳理習語在日常生活和體育運動中的含義差異,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體育文化對語言的影響。
在應用實踐類的教學活動中,首先,學生將通過完成課本練習A來解釋習語并構造例句,以展示個人對習語的理解。其次,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作者如何解釋每一個習語,如提出問題“How did the writer explain each idiom?”再次閱讀課文時,學生需著重關注作者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特征。通過對文體特征的分析,學生將會發現作者采用小標題對習語進行分類,并在介紹每個習語時將其置于實際語境中,向讀者展示習語的使用情境及含義,并對比日常生活和體育運動中的含義。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尾處連續運用前文所介紹的例句串聯成句,使語言生動且豐富。最后,教師為學生提供一系列語境,要求他們選擇適當的習語填空,完成句子并將所學內容應用到具體情境中(練習如下所示)。
Life is fair, so it will never treat others .
If you have a hard time, do not .
If you are in good times, keep cautious. Only by keeping a clear head, can you not experience .
在遷移創新類活動中,學生需要完成課本練習B,任務包括系統地列舉與體育相關的中文習語,并按課文結構介紹這些中文體育運動。學生還需要思考問題“What is the purpose of introducing of these sports idioms?”。在思考的過程中,教師可適時加以引導,幫助學生領會本板塊的小概念,以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以大概念為核心的單元教學方法,并從不同的維度和深度圍繞單元主題展開教學,有助于教師通過多元化教學活動整合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將零散知識融入知識體系并持續完善。值得注意的是,教材設計并不是單向上升的過程,而是呈螺旋式漸進推進。因此,在提煉單元大概念過程中,教師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能力水平,設定循序漸進、不斷拓展的進階性目標。此外,課堂評價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教師應致力于檢驗學生是否理解和運用大概念,以及解決新問題和挑戰的能力,以調整和指導后續教學步驟,確保核心素養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頓繼安,何彩霞.大概念統攝下的單元教學設計[J].基礎教育課程,2019(18):6-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王薔,周密,蔡銘珂.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44(1):1-7.
[4]張伊娜.新課程背景下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江蘇教育,2013(18):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