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時代;自信自立;精神品格
所謂自信自立,就是指要始終相信自己,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新時代、新征程中必須要堅持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之所以要堅持自信自立,是因為我們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從深重的苦難走向民族復興的光榮偉大前景,必須要在中國人民自己的實踐中,獨立自主地探索出一條符合我國基本國情的發展道路,沒有任何現成的答案和教科書讓我們參考,必須要獨立自主地探索推進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偉業的戰略安排。因而,堅持自信自立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品格。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們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進而不斷去解決矛盾,而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中華民族的復興偉業之路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但同時也是具有光明前景的道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確地認識到這條道路是沒有現成模板可供我們去參考的,同時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和其他任何國家都不一樣,我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因而我國的發展模式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我們所走的道路也是與我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要建成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就要依據我們國家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問題,具體分析我們該走什么樣的道路以及我們該怎樣走這條道路。由此可見,堅持自信自立的要求,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唯物辯證法基因。
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條件,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據及根本力量,這就要求我們要善于抓住內因,并合理解決外因。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堅持自信自立,就是說中國的發展方向以及如何發展只能由中國人民自己說了算,要始終堅持獨立自主地決定我國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找到我國發展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繼續牢牢掌握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國發展的自主權,堅定地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獨立自主地解決前進道路上出現的新問題,而要走好這條道路,最終實現復興夢想,就必須要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帶領下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必須要依靠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去實現偉大夢想,要充滿自信、獨立自主地去完成民族復興偉業,因而唯有如此,才能夠充分彰顯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由此可見,堅持自信自立的要求,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蘊含的內因外因辯證法。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歷史發展是決定性與選擇性的統一。所謂歷史發展的決定性,就是在說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由客觀規律決定的,歷史發展的選擇性是指推動歷史發展的主體可以依據自己的主觀意圖、目的、理論和思想等來選擇和確定自己的行動方式及方向。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尊重客觀規律,同時也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自信自立,就是說要從我國現實的國情出發,依據我國的現實情況,在充分尊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等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獨立自主地選擇適合我國發展的道路。因為歷史唯物主義認為,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每一種可能性的實現,都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人民對具體形式的選擇,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新時代要在正確認識和把握新征程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堅持自信自立,始終做到堅持信仰、堅守信念,選擇最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進而樹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的自信,而堅決不能刻舟求劍、封閉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新時代堅持自信自立,就要在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獨立自主地解決好我們國家自己的事情,就是要在堅持自信自立的基點上,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我國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民族復興偉業。一方面,在堅持自信自立中推進民族復興偉業,就要始終堅持“三個務必”。堅持自信自立,就必須要堅定信仰信念,而要堅定信仰信念,就要不斷加強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要筑牢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之基。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始終堅持“三個務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千秋偉業,要推動人類社會和平發展,全黨同志就必須做到“三個務必”。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求我們廣大黨員補足精神之鈣,永葆初心使命,筑牢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信念;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就是要求我們要端正工作作風,永遠謙虛謹慎,在艱苦奮斗中共創偉大夢想;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就是要求我們要發揮黨的光榮傳統,在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發揮歷史主動精神,在偉大斗爭中充分贏得歷史主動性。只有做到這“三個務必”,中國共產黨人才能更加自信自立地推進民族復興偉業,應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另一方面,在堅持自信自立中推進民族復興偉業,還要堅持“四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帶領人民獨立自主探索出來的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是符合中國實際需求,符合中國未來發展方向的正確道路,因而,在新征程上,要實現偉大目標、共赴復興偉業,就必須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實踐中不斷得來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也是在新時代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中來的,是新時代中國人民實踐智慧的結晶,這一智慧結晶可以為今后的實踐繼續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由此可見,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篇章是適合中國各個階段發展實際要求的,因而必須堅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自信;我國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都是中國人民獨立自主的探索出來的,實踐證明,這些制度是符合中國國情、適合中國發展的,因而要繼續堅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文化是對一個民族影響最為深刻、最為深遠的精神力量,中華文化凝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基因,同時在發展過程中依據我國時代的變化實現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凝聚了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氣節和精神面貌,因而要實現民族復興偉業,必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
總的來說,新時代堅持自信自立的精神品格,就是要在科學把握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礎上,運用其立場、觀點和方法獨立自主地解決好新時代我國在發展進程中所面臨的新問題、新情況。唯有堅持自信自立,才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可見,自信自立內蘊著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光輝,因而在新征程新挑戰中,要求我們必須要堅持自信自立。
項目基金:2023年度昌吉學院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新疆高校思政課在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的作用及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3JYYB039)。
(作者單位:昌吉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