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2—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在俄羅斯喀山舉行,這是金磚合作機制實現歷史性擴員后舉行的首次峰會,標志著金磚國家正式開啟“大金磚合作”新階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并發表題為《登高望遠,穿云破霧 推動“大金磚合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指出“擴員是金磚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國際格局演變的標志性事件”,要“把金磚打造成促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的主要渠道、推動全球治理變革的先鋒力量”。“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世界大變局的鮮明特征。金磚合作機制由傳統的“金磚五國”轉向“大金磚合作”,將為“全球南方”團結自強注入新動能,通過匯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隨著更多的成員加入金磚合作機制,“大金磚合作”推動國際格局調整的能力也將隨之提升。長期以來,美國主導的七國集團憑借先發優勢占據世界經濟體系的中心地位,塑造了自由主義的霸權秩序,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則處于邊緣地位,這種不平等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對發展中國家探索現代化道路、實現自身發展造成嚴重制約。“大金磚合作”依靠新興經濟體的集體力量,不僅成為國際格局多極化發展的關鍵驅動,而且正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金磚國家由五國擴員成十國后,“大金磚”按購買力平價計算在全球GDP中的占比從31.6%提高到35.6%。金磚國家在世界原油出口中的占比從15%提高到36%。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4—2029年,美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1.6%,七國集團貢獻率約為18%,而金磚國家中的中國和印度,貢獻率分別為21.7%和14.8%。顯然,未來的世界經濟增長將更加依賴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而不是西方國家。
在南北鴻溝依舊、南北合作乏力背景下,“大金磚合作”將為深化南南合作帶來更大機遇。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全球南方”國家期待加入金磚合作機制的原因。“大金磚合作”通過“金磚+”合作模式、伙伴國形式等機制,將“經貿財金、政治安全、人文交流”三輪驅動的功能合作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拓展,從而為新時代南南合作賦予新內涵。習近平主席指出,“‘全球南方’國家共同邁向現代化是世界歷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史無前例的壯舉。”長期以來,“全球南方”國家探索現代化道路深受西方國家干預之害,它們利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及由其主導的智庫、媒體、社會組織等,向廣大發展中國家兜售西方式現代化“藥方”,并對一些敢于與之抗爭的國家動用外交孤立、封鎖制裁甚至武力干涉等“大棒”,導致“全球南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充滿曲折。
隨著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崛起,“全球南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明顯加速,他們通過參與和融入“大金磚合作”,不僅可以在中國式現代化等非西方現代化道路探索中汲取經驗,還可以為其提升現代化水平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無論是業已運行的新開發銀行、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伙伴關系創新基地,還是中國在此次峰會上提出將要建立的金磚國家深海資源國際研究中心、金磚國家工業能力中國中心、金磚國家數字產業生態合作網絡等,這一系列合作平臺和機制都將為“全球南方”國家共同邁向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
誠然,金磚國家在國家治理、文化價值和經濟發展水平上存在諸多差異,但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向公正合理方向發展上有著共同訴求和相似主張,這既是金磚合作得以持續深化的重要原因,也是金磚合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事實上,金磚合作機制成立本身就是全球治理體系向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具體體現。金磚國家不僅積極推動聯合國、世貿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傳統的全球治理機構改革,還在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治理領域表達共同立場,同時通過創設新開發銀行等新型多邊開發銀行為全球金融治理貢獻力量。這一系列舉措的一個重要目標是糾正全球治理體系的不平等性,提高“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大金磚合作”的開啟無疑有助于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正如《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喀山宣言》所指出,金磚國家“重申通過推動建立更加敏捷、有效、高效、反應迅速、更具代表性、合法性、民主和負責任的國際和多邊體系,致力于改善全球治理”,“呼吁確保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及最不發達國家,特別是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國家能更廣泛、更有意義地參與全球決策過程和結構,使其更好適應當前現實”。
面對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變化和世界秩序陷入動蕩變革的現實,一些西方國家扛起保護主義大旗,試圖依靠“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繼續維護自身優勢地位。在此背景下,“大金磚合作”秉持互尊互諒、主權平等、團結民主、開放包容、深化合作、協商一致的金磚精神,致力于發揚真正的多邊主義,更加彰顯獨特的時代價值。金磚合作機制歷經多年發展邁向“大金磚合作”新階段,必將為“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提供更加寬廣的舞臺。中國作為“全球南方”的天然成員、金磚合作機制的重要一員,將以中國式現代化及“一帶一路”倡議等中國理念引領和助力“全球南方”國家現代化,攜手各國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系天津大學全球南方研究院、外國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