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也是對高校黨建以及各項事業的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深入研究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協同發展,既是加強黨對高校全面領導的內在要求,也是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高校推進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協同發展,就必須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組織保障和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加強頂層設計,突出辦學特色,打造品牌矩陣,實現黨建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協同創新。
一、高校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協同發展的價值意蘊及關系分析
高校基層黨建和業務工作協同發展包含豐富的價值意蘊和辯證關系。二者相互依托、相互促進,共同推動高校事業的發展,只有認清二者互為依托、相輔相成的關系,把握其協同作用的機理,才能在推進高校各項工作中實現深度融合。
(一)高校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協同發展的價值意蘊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時強調,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不斷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推動高校黨建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確保黨的教育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在高校有效貫徹落實。因此,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建設貫穿到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各個方面,全面提升學校師生干事創業的精氣神,匯聚推動高校發展壯大的強大動能。
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堅持高校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校高質量發展是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賦予高校的時代命題。只有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思想保證、政治保證、組織保證,黨建引領作用才能充分發揮,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使高質量發展根基筑得更牢。
建設教育強國重要任務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要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水平的建設者。
(二)高校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協同發展的辯證關系
一方面,基層黨建在業務工作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通過加強黨的理論學習和思想引領,確保業務工作始終沿著正確的政治方向前進,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一致。通過加強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黨員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并帶領群眾積極投身工作,形成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合力。通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強化對業務工作的監督和保障,防止和糾正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確保業務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
另一方面,新時代業務工作高質量發展成果給黨建工作提出了新課題,對高校基層黨建起到促進作用。高校業務工作為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實踐載體,搭建了發揮作用的平臺,并成為黨建工作開展成效的試金石。業務工作的豐碩成果和日新月異的發展不斷給黨建工作提出新課題,促使黨建工作要適應不斷變化著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而推動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此外,業務工作也能為黨建工作提供著力點,當各職能部門力量分散、治理效能低下時,黨組織發揮組織引領作用,使各職能部門在協作中凝聚人心、共謀發展,共同服務于學校黨委的中心工作。
二、高校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存在的現實困境
當前高校高質量黨建推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整體趨勢向好,很多領導干部對破解“兩張皮”問題有一定的舉措,但在深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還存在融合困境。
(一)黨建和業務用“物理拼接”代替“化學反應”
基層黨建和業務工作協同推進發展是一門技術活,需要花時間潛下心來研究二者的邏輯關系和融合點。在二者協同推進的過程中,有的黨員干部遇到難題就退縮,看不到效果就放棄,用黨建和業務簡單的“物理拼接”代替復雜的“化學反應”,應付了事;有的黨員干部干事能力不足,跟不上新形勢新變化,對黨建與業務的融合工作還停留在“物理拼接”的理解層面,簡單地在業務工作前面加上一個“黨建”的名頭,搞形式上的生拼硬湊,沒有花時間花精力去思考黨建和業務協同發展的邏輯關系,不研究黨建和業務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產生“化學反應”帶來的“幾何效應”。
(二)黨建引領業務工作仍然存在“無效創新”
黨建與業務協同發展、不斷創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動發展,然而一些“創新工作”是無中生有創造出來的,常常因為基層工作繁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就通過“標新立異”美化文字、“捕風捉影”創造概念,或是照抄照搬的創新,表面上是“亮點”,實際卻是常規工作,沒有品牌特色,不過是“新瓶裝舊酒”。這種創新不僅沒有提高工作成效,反而把時間精力用在絞盡腦汁創造不切實際的“亮點”上,不但起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反而給人有一種黨建工作“形式化”的錯覺。這種“偽創新”背后折射的是政績觀不正、作風不實、黨性不強的問題,完全背離了黨建與業務協同發展的初衷。
(三)黨建工作推動業務工作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
黨建工作推動業務工作的協同發展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現實中,一些黨組織在會上探討黨建與業務協同推進的方式時討論得很熱鬧,會后卻不注重總結觀點和落實意見。有的基層黨組織將業務成果代替黨建成果,缺乏黨建創新亮點,難以發揮高校機關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導致高校機關黨建的“空化”。還有的基層黨組織將這項工作做成了“新形式”的“務虛”,口號喊得震天響,落實起來輕飄飄,業務工作代替支部活動,行政或教學會議代替黨的會議,不能很好彰顯黨建工作的政治優勢。
(四)黨建工作壓力層層遞減的情況仍不同程度存在
近年來各高校黨委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決心下大力氣層層傳導壓力,將黨建責任壓緊壓實,在增強高校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有力地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但我們也要看到仍有部分基層黨委、黨支部、黨小組對黨建工作還存在不理解、不重視的情況,表現為重視程度逐級遞減。基層黨建的戰斗力執行力逐級弱化帶來的結果是,黨建與業務不能發揮出協同發展的最大效應,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最后一公里”不到位的問題在有些地方仍較為突出。
三、深入推進基層黨建與業務工作協同發展的實踐路徑
新時代新征程,高校基層黨組織要以黨建促業務,以業務強黨建,真正做到黨建與業務工作“兩手抓”“一股勁”,為高校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一)強化政治引領,構建融合機制,形成整體布局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做好頂層設計,統籌謀劃黨建和中心工作。基層黨委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切實履行政治責任,時刻保持“趕考”的清醒和堅定,持續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升政治引領力,精準把握“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的科學內涵,把增強黨組織的戰斗力作為重要目標,深入挖掘黨建資源和優勢,更好服務學校發展大局。構建融合機制,完善黨建與業務工作相互融合、協同發展、統籌兼顧、一體推進的工作機制,確保黨建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以科學機制推動“一融雙高”戰略部署落地生根。
(二)強化思想引領,統一思想行動,實現目標融合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抓組織帶隊伍,抓陣地強基礎,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校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強化組織育人功能。通過主題教育、“三會一課”、在線學習等形式開展培訓,不斷提升黨員教師自身的政治素質、理論水平、黨性修養和黨務工作能力;通過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組織教研室研討、黨員教師輻射帶動群眾教師等方式,帶動提高全院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在教學方面,引導廣大教師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增強價值判斷、選擇、塑造能力,把個人的理想、奮斗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之中。
(三)提供組織保障,凝聚發展力量,提高政治“三力”
落實黨建主體責任,強化組織保障,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聚焦組織優勢,堅持和完善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黨建工作保障。廣泛匯聚各類資源力量,從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雙向發力”,聯動師生黨支部、各教研室、各工作室、各志愿服務團隊,實現資源共享、項目共商、活動共建,推動鏈上企業從各自為政向融合發展轉變。跟進組織服務,聚攏政策、資源、人才各方面優勢,促進黨建與業務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事業優勢,以堅強組織力服務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加快推動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四)“雙帶頭人”領航,勇立時代潮頭,激勵擔當作為
將黨支部與基層教學組織統籌建設,建立“教研室-課程組/教學團隊”模式、“黨支部+教研室”共建基層組織模式,讓黨旗在教學一線飄揚。聚焦師德師風、人才培養、課程建設等內容,開展黨建、教學、科研團隊建設,將專業建設與黨的建設深度融合。支部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找準師德師風建設的切入點、著手點,圍繞“三聚三實”努力培育“四有好老師”。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高水平師資隊伍,堅持以激發活力為核心、以學科建設為統領、以黨的領導為保障,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切實增強政治引領力。
(五)打造品牌矩陣,突出辦學特色,深化協同創新
深入開展黨建“項目化”工作,推動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融合發展。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打造黨建品牌矩陣,持續放大品牌效應。強基礎、重特色,科學謀劃、持續推進學科專業調整優化。深入挖掘和發揮學科特色,借鑒一流專業和學科建設經驗,實現專業建設質量提升。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術研究能力,優化課程育人機制,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專業課程有機融合,深化協同創新的大樞紐和主陣地,為高校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扎實推動教育強國建設[J].求是,2023(18).
[2]倪桂英.高校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路徑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學報,2023(4):69.
[3]張芷若,邱娟.推動高校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研究[J].世紀橋,2024(5):43.
[4]徐潤,吳凌堯,鳳啟龍.高校教師黨支部“6+7”工作機制助推黨建與業務雙核驅動——以東南大學為例[J].高教學刊,2022(20):192.
[5]寧先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發展的系統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6):118.
【基金項目】2023年度遼寧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立項課題:“黨建‘雙創’培育下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創新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3GXDJ-YB028)。
(作者系沈陽理工大學副教授)
責任編輯/黃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