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7~14日,2024年諾貝爾獎陸續揭曉。10月7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醫學院教授維克托·安布羅斯(Victor Ambros)與哈佛大學醫學院遺傳學教授加里·魯夫昆(Gary Ruvkun),以表彰他們在發現微小 RNA(micro RNA)及其在基因調控中的作用方面做出的開創性貢獻。這項突破性發現揭示了生命調控的一個全新維度,對我們理解生命過程具有深遠影響。
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和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杰弗里·辛頓(Geoffrey E. Hinton)榮膺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他們通過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而作出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霍普菲爾德創造了一種關聯記憶,它能夠存儲和重構圖像以及其他模式類型。辛頓發明了一種能夠自主發現數據中屬性的方法,并執行任務,如識別圖像中的特定元素。辛頓將霍普菲爾德網絡的想法應用于一種新網絡,這種新網絡使用另一種方法:玻爾茲曼機。玻爾茲曼機可以學習給定數據類型的特征元素,可以用來分類圖像或創建新材料。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大衛·貝克(David Baker)、戴米斯·哈薩比斯(Demis Hassabis)和約翰·江珀(John M.Jumper),以表彰他們在蛋白質設計和蛋白質結構預測領域作出的貢獻。諾貝爾獎委員會評價稱,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的貝克成功完成了構建全新蛋白質這一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來自谷歌的英國科學家哈薩比斯和江珀則開發了一種名為AlphaFold2的人工智能模型,這種模型解決了一個已有50年歷史的難題,能夠預測大約兩億種已知蛋白質的復雜結構,并且已被全球200多萬人使用。
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韓國女作家韓江,以表彰她“用強烈的詩意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人類生命的脆弱”,她也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韓國作家。諾貝爾委員會表示,韓江在作品中對肉體與靈魂、生與死之間的聯系有著獨特認識,并以詩意和實驗性風格成為當代散文的創新者。據了解,韓江出生于1970年,其代表作《素食者》在2007年出版后,在國際上獲得巨大成功。
10月11日,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了“日本原子彈氫彈爆炸受害者團體協議會”,以表彰該團體“為實現無核武器世界所做的努力,以及通過證人證詞表明絕不能再使用核武器”。據了解,該組織成立于1965年,多年來,該組織呼吁國家和地方政府擴大和改善對核爆受害者的救濟措施,還通過原子彈爆炸幸存者的證詞舉辦展覽并發起請愿書,不斷呼吁廢除核武器和禁止核試驗。
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達龍·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西蒙·約翰遜(Simon Johnson)和詹姆斯·羅賓遜(James A. Robinson),以表彰他們在“研究制度如何形成及其對繁榮的影響”上的貢獻。聲明稱,他們幫助我們了解國家之間繁榮的差異。據了解,阿西莫格魯出生于1967年,目前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擔任教授;約翰遜于出生于1963年,在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任職;羅賓遜則出生于19rSfDdB5tv3p0tFzhPeoglcUz8Vj46W7Q76U++ElRa1c=60年,在芝加哥大學哈里斯公共政策學院任教。

10月9日,據報道,印度當代最富盛名的富豪、被印度媒體譽為“人民工業家”的塔塔集團前董事長拉坦·塔塔去世,享年86歲。塔塔集團董事長錢德拉塞卡蘭稱拉坦·塔塔為“一位真正不同尋常的領袖,他的巨大貢獻不僅塑造了塔塔集團,也塑造了印度的國家結構”。印度總理莫迪稱,拉坦·塔塔是一個富有遠見和同情心的商業領袖,并對他的逝世表示哀悼。
據了解,拉坦·塔塔于1937年出生于一個傳統的帕西家族。他早年赴美深造,畢業于康奈爾大學,獲得建筑學和結構工程學位,并在哈佛商學院完成了高級管理課程。1991年,他接替其叔父賈姆謝特吉·塔塔,成為塔塔集團新一代掌門人,引領集團走向全球化。在他的領導下,塔塔集團收購了包括英國汽車品牌捷豹路虎、英國泰特利茶葉公司和歐洲鋼鐵公司Corus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企業。
塔塔集團創立于1868年,總部位于印度孟買,是印度最大的綜合企業集團之一,涉及能源、汽車、鋼鐵、消費品和信息技術等多個業務領域。

10月13日,肯尼亞選手露絲·切帕蒂奇在美國芝加哥馬拉松賽以2小時09分56秒的成績打破2小時11分53秒的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贏得女子組冠軍。她成為馬拉松歷史上第一位跑進2小時10分的女子運動員,直接將女子馬拉松帶入了“209時代”。
2小時10分曾被認為是女子馬拉松參賽者難以逾越的極限,一直與男子馬拉松的“2小時大關”相提并論。在此之前,世界紀錄是由埃塞俄比亞選手蒂吉斯特·阿瑟法在2023年柏林馬拉松上創造。彼時,她跑出的成績已將此前的世界紀錄提高了近兩分鐘,不少專家認為,該紀錄在短時間內難以再次被改寫。
據了解,露絲·切帕蒂奇出生于1994年,2018年,她參加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行的馬拉松比賽,跑出2小時18分35秒的成績,成為馬拉松歷史上第十位跑進2小時19分的女性運動員。一戰成名后,切普恩杰蒂奇繼續提速,在2019田徑世錦賽上獲得女子馬拉松冠軍。2021年和2022年,她曾兩次奪得芝加哥馬拉松冠軍。

近日,以哥特暗黑美學、前衛設計聞名的美國設計師瑞克·歐文斯與妻友參觀故宮,事后與歐文斯同行友人、歐文斯品牌模特Fecal Matter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故宮安保人員因服裝問題勸離他們,并“要求他們卸妝、換成正常服裝”再來,但他們拒絕了安保人員要求,因為對他們而言,造型裝扮象征著自我認同。
相關發文引發中外網友熱議,部分網友支持其“穿衣自由”,但也有網友則稱需尊重當地歷史文化。有網友稱,“我去高級西餐廳吃飯也能穿拖鞋嗎”“這可是故宮,大家去教堂也能穿著打扮成這樣嗎”。還有網友分析稱,此事應更多從文化和歷史角度來看,而不僅僅是表達自我,東亞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關于對前輩和傳統的尊重,在西方,你也會發現類似的規則,比如進入宗教場所時不能露膝蓋和肩膀,作為對該場所的尊重。
對此,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表示,故宮對于游客服裝沒有特別要求,“只要不要太夸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