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點鼠標,便能實現遠程監控,仿佛身臨現代化的養殖場,畫面一轉,即可全方位瀏覽、近距離觀察養豬場內的每一處細節。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忻州市河曲縣九隆牧業養豬場(以下簡稱“九隆豬場”)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成功實現了規模化、智能化轉型,場內采用數字化、智能化養殖技術,實現了養殖管理和養殖環境雙提升,激活了生豬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12月14日,《科學導報》記者走進九隆豬場智能化生產車間,一套套智能系統緊張有序地運轉著,豬舍內布設了高清監控攝像頭及多元化傳感裝置,全天候實時關注豬群的行為習性、攝食動態以及健康指標,依據這些實時反饋的數據,豬場管理人員能夠靈活高效地調整飼養策略,提早預防并有效遏制疾病的爆發與傳播。同時,豬場引進的智能環境控制系統,可根據豬群各個生長階段的需求精確設定豬舍內的溫度、濕度條件,確保適宜的通風換氣節奏,以保持畜舍空氣清新,顯著降低了豬群患病風險,進一步提升了肉品質量。
“過去,養豬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飼養員需要根據經驗來判斷豬的生長階段和營養需求,不僅耗時耗力,而且難以保證飼料的精準投放和營養均衡。現如今的飼料車間內,技術人員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根據生豬生長周期精準配比營養飼料,確保不同生長階段的生豬都能得到科學合理的營養供給。全自動喂養系統將每一勺精心調制的飼料準確送至各個豬圈及智能調控環境的產房內,確保每一頭小豬在科學飼喂和防疫程序下茁壯成長,提高了生產效率。”九隆豬場場長劉祿介紹道。
養豬要發展,環保要先行。2023年,九隆豬場積極響應政府的環保法規要求,獨立構建了一套嚴苛標準的污水處理系統,所有生產活動中產生的污水廢物均被納入封閉式循環處理流程,嚴格執行零排放原則,確保九隆豬場全程綠色無污染。面對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的嚴峻挑戰,九隆豬場全力響應畜牧業穩產保供的戰略要求,緊隨政策導向,在加大產業投入力度、升級技術裝備的同時,建立了一套嚴謹完善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確保豬肉品質和供應穩定。
“你看,經過格柵+集水池+固液分離+預沉+厭氧UASB+好氧兩級AO的先進處理工藝,原本可能成為污染源的糞便被轉化成了沼氣、沼液和沼渣。”技術員指著狹長輸送管說道。經過廢物處理后產生出的沼氣被用于養豬場發電,實現了能源的循環利用,通過有機肥發酵罐設備進一步將糞渣加工成有機肥料半成品,通過沼液水肥管道輸送和沼液車輛運輸等形式,為周邊田地和農作物提供了肥水營養,建立種養結合新模式。
作為傳統農業模式與現代農業發展相結合的典范,九隆豬場通過科技賦能與綠色發展戰略,成功實現了現代化升級,在保障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了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