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船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精神表征和集中表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紅船精神”的制度形態和力量保障。二者內在契合又相互統一。
面對新時代“四大考驗”日益嚴峻復雜、“四種危險”更加尖銳凸顯的階段特點,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若要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就要始終牢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使命,保持創業初期勵精圖治的精神狀態,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這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現實背景,也是弘揚“紅船精神”的價值旨歸。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兩個偉大革命,要充分凝聚革命精神的磅礴偉力,釋放制度建設的強大效力。“紅船精神”作為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推進“兩個偉大革命”的重要驅動,更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的精神引領,應在回應時代挑戰的實踐中得到大力弘揚。
紅船明初心,初心耀紅船。“紅船精神”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是內在契合又相互統一的。“紅船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精神,是初心使命制度的精神表征和集中表達。初心使命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黨內制度的重要組成,是“紅船精神”的制度形態和重要保障。弘揚“紅船精神”的目的是做到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有利于弘揚首創、奮斗和奉獻的“紅船精神”。二者統一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統一于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統一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新時代大力弘揚“紅船精神”,既有賴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形態提供力量保證,又在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中煥發生機與活力。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要繼續堅定初心使命,推進初心使命制度化發展,為弘揚“紅船精神”提供政治保障、力量保證和制度保障,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的新局面、新氣象。
初心使命制度緊扣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了黨“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東西南北中,黨政軍民學,黨是領導一切的”。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最根本保證。紅船是我們黨誕生的地方,黨的一大既已表明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弘揚“紅船精神”,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體現了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也為弘揚“紅船精神”提供了政治保障。
初心使命制度緊扣“為了誰”和“依靠誰”,體現了黨“立黨為公 忠誠為民”奉獻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實現好維護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紅船是我們黨出發的地方。黨的一大提出“把工農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表明了力量基礎。弘揚“紅船精神”,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共產黨人“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體現了黨“立黨為公 忠誠為民”奉獻精神,體現了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弘揚“紅船精神”,必須發揮黨的制度優勢,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國家體制機制的全面深化改革與創新,國家治理制度的頂層設計與完善,國家法律規紀的制定與執行,必須依靠推進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現代化和科學化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必須依靠人民而創新,國家治理能力必須為了人民而提高,人民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力量源泉,更是弘揚“紅船精神”的力量保證。
初心使命制度緊扣黨的“章程”和“理想”,體現了黨“堅定信念 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章就是黨的根本大法,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紅船是我們黨最早立規矩的地方,《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奠定了我們黨的前進方向和基石。弘揚“紅船精神”,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必須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的優良傳統和時代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偉大斗爭。這就需要發揚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付出更為艱巨的努力。弘揚“紅船精神”,必須切實加強黨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建設,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有效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激發人民創造力,不斷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奮斗目標和弘揚“紅船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弘揚“紅船精神”,要利用好紅船的陣地優勢、講好紅船的時代故事、堅守紅船的品質標準,融貫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化進程中,為其凝聚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發揮紅船陣地優勢,有利于提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教育效能。“紅船精神”常學常新,“上海黨的一大會址、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寶貴精神財富的重要載體,也是一部常學常新的生動教材,它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地位特殊、意義深遠,絕不應只限于作為博物館里的一架模型被觀賞,也不應只限于作為課本中的一個地名而宣揚。將“紅船精神”融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之中,需要充分重視南湖紅船在黨性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利用好信息化和新媒體提供的新載體、新平臺,創新教學方式和傳播策略,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強化黨性修養;需要充分重視南湖紅船作為紅色文化資源的重要優勢,以融媒體平臺為依托做好“南湖+”文章,最大化南湖紅船的聚合效應和示范效應,加深黨員干部對初心與使命的理解,全方位提升主題教育的教育效能。
講好紅船時代故事,有利于豐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學習教育內容。“紅船精神”在血與火的淬煉與砥礪中,融為中國共產黨的血脈基因,鑄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回顧百年征程,正是依憑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共產黨人才能始終保持和發展自身的先進性,以不斷的自我革命為驅動,引領中華民族劈波斬浪,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一次又一次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正是依憑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共產黨人才能用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熔鑄風骨氣節,引領中華民族奮然前行。風云激蕩,不改初心;篳路藍縷,斗志昂揚。國家和人民面貌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正是依憑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中國共產黨才有底氣把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寫到旗幟上,以強烈的宗旨意識和為民情懷,激勵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團結奮進,引領中國巨輪向復興彼岸遠航,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鑄就中華民族的新輝煌。精神激勵實干,實干維系精神。在“紅船精神”的時代實踐中,誕生了一批可歌可泣的紅船故事、一批可敬可嘆的紅船人物,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提供了生動案例和豐富素材。
堅守紅船品質標準,有利于提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實效。“紅船精神”光照四方,精神能否得到有力維系,依賴于相應的制度設計。制度是否得到落實,成效是其最大的檢驗標準。弘揚“紅船精神”,是因為其承載著中國共產黨的理想信念和精神信仰,表征著中國共產黨人的風骨氣節和政治品格。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實質上就是要“加強黨性鍛煉和政治歷練,不斷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從這個意義上說,“紅船精神”所宣揚的品質標準既是制度動力,又是制度目標,應當成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實效的品格觀照。以紅船標準檢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實效,就是要求黨員干部要時刻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激勵自己,干事創業、改革創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秉承開拓新局、奮勇爭先的信心和勇氣;就是要求黨員干部要時刻以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激勵自己,不畏艱險、艱苦奮斗,把牢理想信念“總開關”,及時修枝剪葉、補鈣壯骨,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就是要求黨員干部要時刻以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的奮斗精神激勵自己,時刻叩問初心使命意識,在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中,維護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正視問題的勇氣和刀刃向內的自覺,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在關鍵時刻讓黨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積極倡導并深入弘揚蘊含首創性、奮斗意識與奉獻精神于一體的“紅船精神”,是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一初心使命的必然要求。以激活“紅船精神”的生命力,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體制機制的構建與完善,也能有效捍衛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強化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持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蓬勃發展。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WK2200000009);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文科基金項目資助(項目編號:FSSF-S-230102)。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