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葡萄種植過程中,品質提升是一大挑戰。傳統的大水大肥管理方式雖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葡萄品質提升,但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浪費和環境壓力等問題。相比之下,葡萄盆栽技術展現出了諸多優勢,然而其管理方式與傳統種植存在顯著差異。本文通過介紹盆栽“玫瑰香”葡萄的水肥管理、枝葉修剪、花期及果期管理等關鍵措施,旨在為葡萄種植戶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啟示。
關鍵詞:葡萄盆栽技術;玫瑰香葡萄;栽培管理;水肥管理
在當前農業生產中,為了提升葡萄品質,許多種植者傾向于采用大水大肥的傳統方法。然而,這種做法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還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小的負擔。相比之下,推廣葡萄盆栽技術不僅有助于提升葡萄果實的品質,還能實現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節約。以下,將以成功實踐的玫瑰香葡萄盆栽技術為例,分享其種植經驗,以期推動葡萄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1 盆栽玫瑰香葡萄的優勢
盆栽玫瑰香葡萄果實品質高,葡萄糖與果糖含量顯著高于傳統大田栽培。以2024年揚州本地盆栽玫瑰香為例,在轉色完成后盆栽玫瑰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可達19.8%,果糖葡萄糖含量均在75g/L以上,而傳統大田栽培的玫瑰香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僅為16%~18%。
2 限根器的選擇與扦插苗種植方法
在選擇限根器的大小時,需綜合考慮葡萄樹體的生長勢與營養供給情況。過大的限根器容積可能導致根系過于粗壯,進而搶占地上部樹體的營養,影響樹體的生殖生長;過小的限根器容積則會限制根系的生長,進而影響樹體的發育和營養生長。玫瑰香葡萄樹勢中庸因此選用限根器直徑65cm、高60cm,每盆行距2.0m較為合適。
在填土后,應先將竹竿插入盆中央,隨后將扦插苗種植于限根器的中央位置。在扦插過程中,需確保根系均勻散布。對于盆栽葡萄的新梢綁蔓綁稍工作,需注意力度控制。由于盆栽葡萄的新生枝桿較為脆弱,容易折斷,因此可以等待其生長到一定長度、硬度適中時再進行綁蔓綁稍操作。
3 水肥管理
盆栽葡萄的灌水時期選擇與傳統栽培保持一致,同樣需遵循澆水澆透的原則。但盆栽葡萄灌水時需控制水流量大小,以避免過大的水流導致盆內根系裸露。若采用滴灌方式,也需時刻關注是否澆透,確保土壤濕潤均勻,避免出現上濕下干的情況。
對于幼樹和花期盆栽葡萄,其蓄水量與傳統葡萄栽培的需水量相當。然而,在結果期,特別是果實轉色前,盆栽葡萄可以適當減少水分供給,通過造成一定的干旱脅迫來促進果實品質的提升。
由于盆栽葡萄的種植環境與傳統大田葡萄不同,難以挖小溝進行施肥。因此,在施肥方式上,盆栽葡萄只能選用水溶肥或使用水肥一體化設備進行滴灌施肥。在幼樹階段,應著重增加氮肥的投入,以促進樹體的生長。而在結果期,則應根據葡萄的長勢表現,每隔7~15天施肥一次,以保證樹體所需的養分供應。
4 枝葉修剪
盆栽葡萄的地下根系在受到物理脅迫時,會分泌脫落酸和細胞分裂素,這些激素會對樹體地上部的枝干生長產生影響。觀察發現,無論是幼樹還是結果期的玫瑰香盆栽葡萄,其主梢與副梢的生長量相較于傳統栽培均有所減少,但副梢的數目卻更多。
在進行盆栽葡萄修剪時,不宜簡單地直接進行抹芽處理,而應根據實際情況,留下部分副梢,以增加植株的總葉面積,促進冬芽的發育,從而有利于花芽的分化,提高葡萄漿果的含糖量。
對于幼樹的修剪,原則與傳統栽培一致。在保留2~4個副梢的基礎上,通過不斷擴大架面,培養結果母枝,使幼樹能夠及早投產。
在花期時,應對新梢進行摘心處理,營養枝上的副梢留2片葉為宜,以保證對花的營養供給。結果期時,修剪的重點在于剪除與果實爭搶營養的副梢以及遮蔽果實營養葉的副梢。但果實正上方宜留少量副梢,并保留1~2片葉,以遮蔽陽光直射,防止日灼現象的發生。
冬季修剪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凍旱害,減小樹體的蒸騰面積。玫瑰香葡萄盆栽時結芽能力強,因此修剪時可以較為大膽。冬剪通常在落葉后進行,剪下的零散碎葉、碎枝等雜物應及時清理出盆中,以防止有害菌群或蟲卵對樹體造成危害。
5 花期與結果期管理
盆栽玫瑰香葡萄的花芽分化能力強,成花力較為旺盛。由于盆栽環境的特殊性,盆栽玫瑰香葡萄在花期時花朵數量眾多,但同時也容易出現落花落果的現象。
為了優化花果質量,應在仔細分析樹勢生長情況的基礎上,對花朵進行修剪。修剪時,應選擇保留較強壯結果枝上的花序,并適當進行剪穗處理。具體來說,應保留主穗,剪去副穗及前兩個小穗,同時去除花序下部部分枝葉,使果穗更加齊整美觀。
由于盆栽玫瑰香葡萄易落花落果,因此在花期修剪時應盡量采取保守策略,留下一定的待修剪空間,待坐果后再進行進一步的修剪。在坐果階段,可以使用赤霉素處理果穗,以提高坐果率。坐果后的管理與常規栽培的玫瑰香葡萄類似,但需特別關注病毒病等病害的潛在影響,及時采取防治措施,確保葡萄的健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