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下半年,代碼為600611的大眾交通股價強勢起飛,成為了行業龍頭熱股。這是因為在投資者眼里,智能出行等高科技新質生產力,正在為這家以出租車行業起家的傳統交通企業打開新的利潤想象空間。
“大眾交通曾是一家傳統企業,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賦予了它新的內涵,主要聚焦大數據產業。”在大眾交通董事長楊國平看來,智能出行只是大眾交通踐行數字化轉型的“冰山一角”,而公司發展新質生產力有一個關鍵詞:大數據產業。
其實早在1999年,大眾交通便投身浦東新區大數據建設,發起成立上海數訊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上海數訊”),致力于服務張江、浦東乃至整個上海,成為上海大數據行業的先行者。經過25年的發展,上海數訊已經逐步成長為數云網融合的、服務金融及500強企業的高品質數據中心品牌和行業標桿,也是大眾交通在大數據產業賽道奔馳的新動能。
1999年,在浦東郊外待開發的田野草地間,上海市政府描繪了新興高科技產業園區的“聚焦張江”戰略。面積25平方公里的張江高科技園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保障高科技企業順利落戶張江,為入駐企業解決通信網絡服務難題,浦東決定成立一家公司,為張江打造一套先進的寬帶網絡系統。由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紫江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眾交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電信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注資成立的上海數訊應運而生,負責這項被稱為“張江新網”的關鍵網絡通信項目的建設任務。
2000年,張江浦東軟件園第一個園區——郭守敬園的一期工程剛剛完工沒多久,上海數訊就作為第一批入駐者“舉家”搬了進來。經過數訊人創業搶工、緊鑼密鼓地奮進拼搏,2000年6月,張江園區成為全國首個實現光纖到樓的高科技園區。當年年底,作為浦東新區2000年十大信息化重點項目之一,上海數訊開發的“張江新網”正式開通,標志著張江擁有了高水平的全新網絡。
WWtUtg9PgGScBvTgM60RXFmoie8WSYr0iJ3CzVYwCXo=在此基礎上,2004年,上海數訊研發并首家推出了BGP優質網絡線路,有效解決了南北地域網絡互聯互通問題,為大型多分支企業提供連接穩定且負載均衡的線路服務,還成功構建了遍及整個張江地區的通信管網和光纖資源,為外資企業、研發機構等現代企業提供了高水準的通信服務。
彼時,全球眾多財富500強企業正逐漸進入中國市場,它們迫切需要在中國、在上海復制它們在海外的數據運營模式,這就需要國內建設與海外同品質的基礎設施來存儲和管理關鍵的業務數據。
然而,當時國內的數據中心在品質上難以滿足這些全球頂尖企業的需求,上海數訊敏銳洞察到了這個巨大的市場機遇:互聯網數據中心,將是行業發展的風向。于是,上海數訊的一支調研團隊深入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地考察之后,于2007年在張江建設了一座大型IDX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是分等級的,國際上分Tier 1到Tier 4四個等級。數訊信息是國內第一個把Tier 4機房概念從海外引入國內的企業,開國內行業先河。這座國內首家以國際最高標準Tier 4建設的大型數據中心,滿足了世界500強客戶的嚴格要求。
北京奧運組委會也對上海數訊的高可靠高標準的數據中心服務連連“點贊”,國際奧委會也對其進行了嘉獎。“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組委會在全國僅選擇了兩家公司負責票務數據的托管,其中一家就是上海數訊。” 上海數訊總經理裴影杰頗為自豪地說。
上海數訊IDX數據中心的出現,也填補了金融數據中心市場的空白,為陸家嘴前臺的金融中心,提供了后臺數據保障,開業即吸引了眾多外資銀行、保險、支付等金融機構紛至沓來入駐。目前,已有200余家金融機構進駐數訊IDX數據中心,其中包含證券、基金、保險、期貨、銀行、支付等行業機構。
此后數年間,上海數訊不斷擴展其業務版圖,已在上海和北京兩地運營著7座符合Tier4標準的IDX數據中心,總建設面積超 50000平方米,機架總數近10000個,滿足高保障等級用戶的“同城、異地、兩地三中心”等不同規劃需求。
隨著云時代的興起,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各項技術接踵而至。上海數訊不斷與時俱進,時至今日已形成了以數據中心為主、云計算和網絡服務為翼的“一主兩翼”業務布局,并為客戶提供業內領先的“數云網融合”一體化解決方案。
裴影杰介紹,“我們不僅致力于打造高標準的數據中心,還提供以私有云為代表的云計算服務,以及包含SDWAN、IVI、SKYline等前沿網絡服務方案”。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而來的當下,數據中心業務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當然,上海數訊同樣也感受到了機遇和挑戰。業內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同行間開始打“價格戰”。這不僅影響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也影響著相關產業鏈的價格體系。
就以今年為例,3月,阿里云首先宣布降價開啟“瘋狂星期四”,京東云連夜跟進宣布再便宜10%。更早之前的去年5月,騰訊云已對多款核心云產品降價,價格降幅最高將達40%。華為云也在去年618推出了各類上云禮遇、優惠力度超過90%。今年4月,阿里云更是在海外市場全線降價,覆蓋全球13個地域節點部署的核心云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涉及計算、存儲、網絡、數據庫、大數據五大類主營產品,平均降幅23%,最高降幅59%。
在這樣的市場化競爭壓力面前,上海數訊沒有盲目跟進,而是堅持走差異化的發展道路——采用“高端零售”為主的商業模式。這與行業內普遍采用“定制批發”為主的模式截然不同,“高端零售”模式旨在以高標準服務為高端客戶提供定制化技術解決方案。
“我們提供的數據中心服務具備‘三高’的特征,以高標準的數據中心,對照行業的高標準,服務全球的高端零售客戶。”
作為國內最早開展Tier 4數據中心業務的公司,憑借公司超20年服務高端客戶積累下的豐富經驗,裴影杰對“高標準服務”有著獨特的見解。“雖然許多國內數據中心的可靠性標準設定在4個9,即99.99%,但我們始終堅持更高的標準,即4個9加上一個5,達到99.995%。這看似微不足道的0.005%的提升,實則需要我們投入巨大的成本以及努力,這標志著我們的服務質量遠超一般水平。”
高端零售客戶需要什么,上海數訊總能迅速及時地予以滿足解決。同時,上海數訊還通過面向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一對一定制方案,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的個性化需要。
有一次,一家致力于國產芯片研發產業并取得多項關鍵技術突破的AI計算芯片及系統研發商,為實現進一步技術突破而花費巨資投入建設一個Palladium硬件仿真系統項目。由于該系統獨特的液冷及高電量特性,需要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提供商為其定制相關機房的環境,以適配該系統運行。了解到這種背景與需求,上海數訊通過與客戶及廠商的多輪技術溝通,攻克了多項技術壁壘,并單獨為水冷環境開設一個全新的機房模塊,在保證標準機房運營合規的同時,又能滿足水冷設備的托管,從而完美地滿足了該客戶的Z2托管需求,保障客戶芯片研發戰略的順利實施。
高端客戶對服務的要求很高,響應要及時,需要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運維過程要合規,并且用英語流利交流等。為此上海數訊還組建了一支高度專業和標準化的骨干運維團隊,采用7X24小時的全天候雙語服務,滿足不同行業客戶對業務及運維的多樣化要求。
“比如一些外資銀行客戶,每年各種大大小小的審計,包括銀行內部發起的風控檢查,監管機構的合規性審計等,都需要支持響應。另外有些高端客戶每月或每季度需要定期召開運維交流會,在周期性服務報告的基礎上對過去一段時間的線路或機房業務的運營狀態進行分析復盤。” 上海數訊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上海數訊對高端客戶的服務或故障報修有專門的機制和綠色通道,做到處理快,升級及時。每年都會提前一年制定各種場景的應急預案,并按計劃進行演練和形成報告,做到安全可靠,確保達到客戶要求。針對高端客戶還配備了專職CSM(大客戶服務經理),提供專業可靠的一條龍服務支持。
不少世界500強企業在挑選數據中心合作伙伴的時候,往往指派第三方進行市場調研,涉及價格、服務和品質等多個方面。經過重重考核,許多世界500強已經成為了上海數訊的長期客戶。
高標準高質量數據服務,讓上海數訊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優勢,贏得了眾多國際知名客戶的口碑,包括金融機構以及科創領域,如生物醫藥、智能制造、集成電路等賽道的不少行業頭部企業。尤其是許多國內外大型金融客戶紛紛選擇上海數訊作為數據中心的合作伙伴,這些金融客戶一直是上海數訊業務的核心部分。
自創立以來,上海數訊獲得了一系列資質和榮譽,除在業務專業領域取得全業務的經營許可、全方位的ISO 27001、ISO 20000、ISO 22301等十余項行業認證資質外,還取得了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企業技術中心、上海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等資格認定。同時上海數訊還榮膺入選多個榜單,如多年蟬聯中國IDC數據中心TOP30;2021年企業服務、科技互聯網案例TOP100;2023年度金融數據中心10強;2023年度科創獨角獸100強;2023年綠色數據中心;2024年新質生產力標桿企業TOP100等。
上海數訊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控股股東大眾交通(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大眾交通(集團)公司目前持有上海數訊90.20%的股權。“大眾交通(集團)是新中國證券市場最早上市的企業之一,機制靈活,決策迅速,管理規范。公司籌劃發展的項目只要方向正確,能滿足投資回報的標準,集團便會給予充分支持,確保項目順利施行。” 裴影杰說。
目前,發展步入快車道的上海數訊,已經構建起一個高質高效、共創共贏的數云網生態圈,其服務已經走出中國輻射全球,網絡資源覆蓋海內外近50個主要城市。據悉,上海數訊的數據中心還將擴容升級,除了現有的上海和北京,未來還將在深圳、廣州等城市擴展,邁向全國更廣闊的市場。
“過去,企業對數據的需求主要是存儲和調度,但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企業對數據應用產生了新需求。”大眾交通董事長楊國平表示,例如,高科技和人工智能企業尤其需要相關的配套服務,民營企業在“走出去”后也亟需數據支持。
近三年來,上海數訊的銷售額始終保持在6億元以上的高位,凈利潤也逐年水漲船高,去年超過了6800萬元。楊國平表示,大眾交通以上海數訊為抓手,加強與公司各產業的聯動發展,通過跨界營銷和跨業合作,成功開拓了新業務領域。目前,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3.68%,未來有望成為公司強有力的業績增長點。
可以預見,誕生于上海浦東,服務并成長于信息化浪潮的上海數訊,在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科創中心”雙創的背景下,將繼續大有作為,邁向更宏偉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