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作出了“三個務必”的新論斷。在理論邏輯層面,“三個務必”之間存在緊密的辯證關系,對于公安隊伍建設而言,“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方向指引,“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作風保證,“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精神力量;在實踐邏輯層面,公安隊伍在新征程中牢固踐行“三個務必”,必須永葆政治本色,必須加強作風建設,必須踐行職責使命。本文研究了公安隊伍牢固踐行“三個務必”的理論邏輯,指出了新征程公安隊伍踐行“三個務必”的重要意義和實踐路徑。
關鍵詞:公安隊伍;“三個務必”;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中圖分類號: D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8122 (2024) 11-0012-04
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熱點專題研究”(2022yjskcjs010);黨的二十大精神研究專項(2022ZX1016)。
一、引 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1]“三個務必”的新論斷,既是對新征程中全體公安干警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務,同時也是開展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寶貴資源。
二、公安隊伍牢固踐行“三個務必”的理論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務必”的新論斷,是新時期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建設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三個務必”之間具有相互支撐、相互聯系、內在統一的辯證關系,是一個缺一不可的有機整體。
(一)“三個務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務必”中,“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處于核心地位,是“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與“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大方向、總旗幟、總歸宿,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新征程取得新勝利指明了方向;“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與“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相互支撐、協同發力、相輔相成,是“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實現路徑和實踐要求,為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新征程取得新勝利保駕護航。“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傳統和踐行“三個務必”的邏輯起點,側重于從世情國情黨情發生的變化出發,基于黨和人民奮進新征程的時代使命,回答了靠什么奮斗之問,體現了黨以高度的歷史清醒和深刻的安危意識不斷奮斗的精神,表明了黨在新的歷史征程中賡續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鮮明態度與信念信心。“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傳承弘揚黨的偉大斗爭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踐行“三個務必”的現實邏輯要義和綜合能力要求,側重于從展望民族復興偉業的光明未來中汲取攻堅克難的磅礴力量,回答了如何奮斗之問,體現了黨不避艱險、直擊挑戰,為肩負各時代各階段重大歷史使命而不懈奮斗的魄力。只有二者并駕齊驅、同時發力,才能保證在新時代新征程的趕考路上取得總體規劃的最大效益。因此,“三個務必”之間具有內在的統一性和整體性,三者之間相互支撐、相互聯系、缺一不可,貫穿于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實踐之中。
公安隊伍牢固踐行“三個務必”,首先要厘清“三個務必”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公安隊伍的不同要求。“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新時代公安隊伍從事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貫穿于公安隊伍保障國家安全與政局穩定、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維護人民合法權益之職責使命的始終。公安隊伍只有牢固踐行初心和使命,才能在履職過程中真正做到對黨忠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抵制各種誘惑保持底色不變,才能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和“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踐行打下堅實的思想根基,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其次,要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既是提高自我防腐拒變能力和加強自身隊伍建設的內在要求,也是勇于迎接風險挑戰,護航黨和人民奮進新征程、書寫新的歷史答卷的必然要求。因此,公安隊伍在牢固踐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和“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過程中,必須同時并舉、共同發力,為人民公安初心與使命的踐行和遠航提供安全保障以及動力支撐。
(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方向指引
人民性和人民立場是黨固有的本質屬性和根本立場,是黨的初心所在、根基所在、血脈所在、力量所在。“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黨的各項事業建設提供了總的方向指引,要求黨始終站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想問題、做事情、做決策,為中國人民謀取更大的幸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在新征程中,黨要牢固踐行“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為主體的思想理念,著力于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著力于充分調動并發揮人民群眾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建設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中的創新創造精神和歷史主動精神,這是保證黨在新征程取得新勝利的核心密碼和動力源泉。
“人民公安”是黨對公安隊伍政治屬性的定位和要求,也是廣大群眾對公安民警的親切稱謂,這一稱謂完好地詮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公安隊伍來源于人民、根植于人民,表明了公安機關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刑事司法和治安行政機關。在黨的堅強領導和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下,人民公安與人民群眾逐漸形成同呼吸、共命運、魚水情深的警民和諧關系,在全社會營造了“人民公安竭誠為民、人民群眾竭力助警”的良好氛圍。公安隊伍紀律嚴明、作風過硬,用行動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用熱血守護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用生命捍衛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用血肉之軀與忠誠信仰構筑了平安中國的鋼鐵長城。2017年5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指出:和平年代,公安隊伍是一支犧牲最多、奉獻最大的隊伍,大家沒有節假日、休息日,幾乎是時時在流血、天天有犧牲[3]。公安隊伍敢于犧牲、甘于犧牲的關鍵在于他們篤定初心、勇擔使命,一直將“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記在心上,一直將“人民的安寧、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全”之偉大使命扛在肩上,這一初心和使命也是公安隊伍建設和公安事業發展的方向指引和核心密碼所在。
(三)“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是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作風保證
在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存在一些深刻的歷史教訓,給黨的建設和人民群眾帶來了較為沉重的打擊。盡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進行的反腐斗爭取得了關鍵性、壓倒性勝利,黨內風氣得到了有效整頓,但是,當前反腐敗斗爭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黨的作風建設仍需進一步加強。在新征程中,黨必須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持續加大反腐力度,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倡廉機制,以過硬的紀律作風和飽滿的精神風貌揚帆起航,以奪取更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在艱難竭蹶的革命年代,我們黨形成的三大優良傳統作風成為深化黨群血肉關系、凝魂聚氣的力量之源和珍貴法寶。作為黨和人民的“刀把子”,公安隊伍根據黨的要求和指示,在長期的工作實踐與經驗總結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公安特色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包括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發揚民主,依法辦事;廉潔奉公,遵紀愛民;立場堅定,敵我分明;機智勇敢,團結戰斗;嚴格執法,熱情服務;文明辦案,接受監督等。前五種優良傳統作風是1980年10月公安部為切實加強全國公安隊伍的紀律作風建設而提出的五項要求;“嚴格執法,熱情服務”是江澤民同志為公安機關的題詞;“文明辦案,接受監督”是公安機關在時代發展中自身優良傳統作風的不斷豐富。這些極具公安特色的優良傳統作風,也成為當下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和提高警營文化建設質量的寶貴資源。在新征程中,公安隊伍務必保持和發揚自身的優良傳統作風,在“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作風保證和精神風貌的指引下接續書寫好新時代公安隊伍履職擔當,護航黨和人民取得新勝利、新輝煌的公安答卷。
(四)“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加強公安隊伍建設的精神力量
黨在百年奮斗光輝史中形成的偉大斗爭精神,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厚植于中華民族精神之中,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歷程中勇于斗爭和不斷自我革命而逐漸培育、涵養和鑄就的強大精神力量和高尚精神品質。在新征程中,中國共產黨要不斷應對來自各種國際敵對勢力的斗爭、來自國家治理難題的斗爭、源于自我革命的斗爭,黨的偉大斗爭極具挑戰性、廣泛性、復雜性、艱巨性和長期性。因此,黨必須充分發揚偉大斗爭精神,切實增強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思想意識、堅強意志和過硬本領,利用好“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這一策略利刃,在邁向新征程、奪取新勝利的過程中一路斬妖除魔、化險為夷。
國家安全,公安系于一半;社會安定,公安系于一半;人民安寧,公安系于一半。公安隊伍自誕生起就是一支肩負重擔、英勇斗爭、不負使命的英雄隊伍,斗爭精神是人民公安隊伍的精神之核,已經成為我國公安干警的精神之魂。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黨領導下的公安鐵軍理應具備的政治品格和政治特質,是廣大公安干警戰無不勝的強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力量,也是公安隊伍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直面風險、攻堅克難的斗爭策略和制勝密碼。面對國家層面日益嚴峻復雜的安全形勢,面對社會層面日益多樣化、復雜化的新型違法犯罪活動和犯罪手段,面對新時代黨和人民的新要求、新期盼,面對新征程加強公安隊伍高標準建設和推動公安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課題,廣大公安干警務必在工作實踐中強化斗爭意識、磨練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鍛煉斗爭能力、提煉斗爭藝術,切實增強敢于斗爭的勇氣和善于斗爭的志氣。
三、公安隊伍牢固踐行“三個務必”的實踐邏輯
作為黨和人民的“刀把子”,公安隊伍必須時刻牢固踐行“三個務必”,這是在新征程趕考路上永葆政治本色、加強作風建設、履好職責使命的必然要求。
(一)永葆政治本色
公安姓黨,對黨忠誠是公安隊伍最根本的政治立場,是公安隊伍最鮮明的政治本色,是公安隊伍最崇高的政治靈魂,也是公安隊伍與生俱來的政治血統。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是黨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這就要求公安各項工作必須無條件地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4]。公安機關自成立以來,在黨和國家的謀篇布局與各項偉大建設中發揮著保駕護航的重要作用,取得了突出的歷史性成就,這得益于公安隊伍全體干警的協同努力與辛勤付出,得益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黨的絕對領導和正確的方向引領。作為國家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機關在新征程中必須繼續堅持黨的統一領導、堅決服從黨的英明指揮,根據黨的意志、旗幟和方向來確定自身的意志、旗幟和方向,堅持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到實處,深入貫徹從嚴治警的政治方針,牢固鑄就忠誠警魂,永志不忘對黨絕對忠誠、對黨絕對純潔、對黨絕對可靠的政治本色。公安隊伍只有永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政治底色,才能保證自身的黨性、人民性和斗爭性絲毫不動搖、不松懈,才能推動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加強作風建設
嚴肅的紀律作風是公安隊伍固有的政治品性。公安隊伍在維護社會治安和打擊違法犯罪過程中能夠迅速有效反應、應急高效處置、精準有力打擊,正是得益于其嚴肅的紀律作風。公安隊伍歷來都是一支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聽黨指揮、服從命令、忠誠純潔的政法隊伍,嚴守政治紀律、嚴格紀律意識、嚴明紀律作風是重要的優良傳統,也是新征程上加強隊伍自身高質量、高凝聚、高素質、深層次建設的作風基礎。在新征程中,公安隊伍必須牢固踐行新時代黨中央從嚴治黨、管黨的總要求,堅決落實全面從嚴治警方針,堅持加強公安隊伍紀律建設,全力打造一支具有鐵一般紀律作風和能勝任新時代使命任務的公安鐵軍。但是,公安隊伍接觸的社會誘惑較多,也面臨著權力被腐蝕和濫用的風險。因此,各級公安機關必須高度重視公安隊伍的紀律建設和防腐拒變工作,與此同時,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強化警營文化建設,構建紀律意識淡薄和權力腐敗風險預警處置機制。公安隊伍必須始終牢固踐行“三個務必”,將“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力加強作風建設,堅持廉潔奉公,保證忠心向黨、公心為民的底色不變。只有這樣,才能在黨和人民邁向新征程的道路上充分發揮護航作用。
(三)踐行職責使命
我國公安機關基本的職責使命在于踐行專政職能和民主職能。一方面,有依法對蓄意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犯罪勢力實施打擊、鎮壓、懲罰的社會效能,另一方面,有依靠人民、保護人民,用民主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為人民服務,充當人民公仆與衛士的社會效能[5]。在國家和社會發展中一直發揮著打擊犯罪、懲惡揚善的專政職能和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解憂的民主職能,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的偉大成就中一直發揮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護航作用。在新征程道路上,公安隊伍通過牢固踐行“三個務必”在實際工作中勇擔重任、不負使命,保證對黨忠誠的黨性特質和始終服從命令、聽黨指揮的政治自覺,不斷增強斗爭精神、提高斗爭能力與戰斗力,以應對各種新風險和新挑戰,及時把握新機遇,切實發揮致力于打擊和懲治干擾、破壞新征程各項偉大事業順利開展的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之專政職能,有效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偉大事業順利進行。同時,還要在黨的領導下接續艱苦奮斗、砥礪前行,增強公安隊伍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牢固踐行“人民公安為人民”的初心,始終致力于解決人民群眾最痛恨、最迫切、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才能傳承好、發揚好、踐行好“為民服務解難題”之民主職能。
四、結 語
公安隊伍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必須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必須服從黨的頂層設計、戰略部署,必須以牢固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務必”為方向引領,向“三個務必”要思想力、凝聚力、戰斗力,扎實履行黨和人民重托的護航使命任務,將自身打造成為一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低調務實、團結奮斗、勇于斗爭的紀律過硬、專業過硬、素質過硬的黨和人民永遠信賴和依靠的忠誠部隊,與黨和人民一道以滿腔熱血和高昂斗志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在護航黨和人民新時代趕考路上奪取新勝利的過程中貢獻公安智慧和公安力量。
參考文獻:
[1][2]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N].人民日報,2022-10-26(01).
[3] 習近平在會見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范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代表時強調始終堅持人民公安為人民做到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J].黨建, 2017(6):4+6.
[4] 對黨忠誠是公安隊伍的政治靈魂[N].人民公安報,2018-05-14(01).
[5] 王大中,魏佩華,汪勇.《公安學概論》題解[J].公安大學學報,1988(3):75-80.
[責任編輯: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