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對國企提出新要求與新挑戰。國企積極推行與落實三項制度改革,通過促進人事、勞動、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國企的管理水平與競爭實力。因此,國企應提高對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視程度,通過績效考核激發內部活力與發展動力?;诖?,文章簡述了三項制度改革與績效考核等基礎理論,分析了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人員績效考核的重要價值,立足于國企績效考核現狀提出了強化績效考核意識、制訂科學的績效考核計劃、建立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機制、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采取多樣化績效考核方法等策略,以此促進國企人員績效考核工作順利開展,推動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三項制度改革;國有企業人員;績效考核
國企績效考核涉及廣泛、內容頗多、流程復雜,是一項長期工程。對此,國企應立足于戰略發展目標與運行需求,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體系,通過績效考核了解員工需求與工作情況,促進員工與企業協同發展。
一、基礎理論概述
(一)三項制度改革的概念
2001年,我國發布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內部人事、勞動、分配改革的意見》,代表著三項制度改革正式提出與實施。隨后相繼發布了《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關于開展 2019 年中央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的通知》等政策規定,繼續推行與落實三項制度改革,將其視為重要的改革目標并且制定相應部署方案與要求。三項制度改革以國企為主體,主要分為勞動、人事、分配改革,是我國國企改革升級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三項制度改革并非新改革與新要求,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堅持推進、探索、優化國企三項制度改革。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速度加快、成果頗豐,再次提高了國企三項制度改革的地位,符合我國深化國企改革部署、促進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增強綜合國力等要求。
(二)績效考核的概念
績效考核指的是企業在戰略發展目標的導向下,通過一定標準與指標評估員工工作行為與業績,并且根據考核結果正向指導員工行為與業績。績效考核既是企業績效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常規管理手段之一,具有系統性等特征。 績效管理是我國三項制度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能夯實國企三項制度改革基礎,也能促進國企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對此,我國國企應提高對績效管理的重視程度。
二、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人員績效考核的原則
(一)三公原則
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國企實施績效考核能進一步肯定員工的工作付出與成果,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國企創新與優化績效考核模式,能促進國企與員工共同進步。因此,國企應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公平、公正地改革,公開考核結果,提高國企員工的信任度,從而實現績效考核價值。
(二)實際原則
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國企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時應深入員工群體,通過面對面訪談與調查等方式了解員工的需求、問題等,隨后根據調研資料針對性制定解決方案,增強績效考核的實際性與有效性。
(三)主次原則
國企實施績效考核不能盲目而行,應堅持主次原則,根據國企長期與短期目標制定績效考核方案,并且針對性設計考核指標,確保績效考核重點適宜,能符合國企戰略發展目標及長期發展要求。
(四)價值原則
對于國企來說,雖然員工是最微小的組成單位,但是員工能幫助企業獲取經濟效益,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因此,國企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目標必須提升員工的地位,促進員工長期進步與發展。國企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時,應鼓勵員工參與其中,最大程度發揮績效考核的作用。國企應尊重員工的主體地位、維護員工的根本利益,在員工價值導向驅動下實施績效考核。
三、國有企業人員績效考核現狀
(一)績效考核意識薄弱
當前,國企績效考核不能固步自封,應根據國企內外部環境變化而變化,但現實情況是,多數國企的績效考核模式單一、固化,未能及時創新與靈活優化。究其原因,國企績效考核意識較為薄弱。
首先,國企管理層未能認識到績效考核的重要性,重視經濟效益,忽視員工成長與價值。國企管理層制定績效考核目標與制度時脫離國企實際、外部政策與環境,導致績效考核制度、指標、流程等與國企發展需求不符,既無法直接反映員工工作態度、成果,也無法促進國企長期穩定發展,反而增加了國企運行成本。
其次,國企基層員工對績效考核的認同度較低。當前,國企建立績效考核模式、設計績效考核指標時未能深入部門崗位實際與員工群體,導致基層員工不能正確認識績效考核工作,無法積極配合與落實相應工作。
最后,國企績效溝通不到位。如今,多數國企的績效考核指標具有統一性,主要由中高層人員按照主觀想法與經驗進行考核評估,員工無法表述自身工作與反饋考核結果,只能被動接受考核結果,從而打擊了員工的工作熱情。
(二)制度體系不夠完善
國企績效考核具有復雜性、系統性等特征,易受國企內外部多種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多數國企沿用傳統的績效管理制度,績效考核指標過于主觀、標準過于籠統,脫離國企戰略發展目標與業務實際等。同時,國企績效考核機制缺乏靈活性,存在命令式、指標式等特性,忽視結果導向、減緩信息傳遞速度,無法根據國企發展需求及風險等進行靈活調整。
(三)績效考核指標不合理
績效指標在國企績效考核工作中占據重要地位,直接關系著績效考核質量與效果。立足于國企績效考核實際,其績效考核指標設計及內容不夠合理。一方面,國企設計績效考核指標時,未能了解績效考核指標的實質內容與價值意義。同時,雖然國企制定了科學的考核制度,但是未能根據現實情況進行調整,或者根據部門崗位實際設計差異化指標,降低了制度執行效率與質量。另一方面,國企設計績效考核指標內容時,內容的針對性不強,常常出現內容模糊、細化不足等問題。例如,國企考核員工業績時,將指標籠統設計為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等,通過打分形式進行考核,無法真正衡量員工的貢獻,阻礙量化考核工作順利開展。
(四)績效考核結果形式化
受上述因素影響,國企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流于形式,國企未將考核結果與員工福利待遇、晉升機會等掛鉤,相同層級的員工擁有相同薪酬待遇,國企整體績效是員工績效的總和,由此導致國企員工忽視績效考核結果應用,認為無論績效考核如何,薪酬福利待遇不會改變。同時,國企未能針對績效考核結果針對性建立激勵機制,機制措施單一,無法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幫助員工實現個人價值。
四、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人員績效考核方法
(一)強化績效考核意識,優化考核目標
1. 強化績效考核意識
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國企要順利推進與落實績效考核工作,必須先從思想層面入手,認識到績效考核的重要性,能主動、積極地配合績效考核工作開展,其具體措施如下。
第一,國企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績效考核融到文化體系中,為促進國企履行社會職責、實現社會價值夯實基礎。國企基于績效考核進行文化建設能營造科學、嚴謹、公正的內部考核氛圍,讓國企管理層與基層職工認識到績效考核的重要價值,從而主動參與、積極反饋。對此,國企應先建立宣傳機制,通過定期培訓教育、舉辦會議等方式講解國企戰略發展目標,讓各部門及其員工了解自身崗位職責,強化自我管理與優化能力。
第二,待績效考核制度及內容落實后,國企應定期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向員工講解績效考核體系的目的、內容、價值等,以國企戰略發展目標為導向詳細講解各項績效考核指標,深化績效考核的價值,讓員工了解績效考核同自身成長、發展、利益之間的密切關系,從而強化員工的績效考核意識。其間,國企應引進現實案例,結合員工崗位職能與一線工作進行講解,將抽象的知識內容立體化、豐富化,從而激發員工的參與積極性。
2. 制訂科學的績效考核目標
除了強化國企管理層與基層員工的績效考核意識,國企還應制訂與優化績效考核目標,科學引領方向,確保績效考核工作順利開展。國企應堅持戰略發展目標引領,分層設計部門與基層員工的績效考核目標,考慮各部門運行與員工工作現狀、內部協調情況等,通過舉辦員工大會進行詳細講解,以此加深各部門及其員工對績效考核目標的理解。
為保證績效考核目標、方向正確,各部門高效參與,國企還應建立完善的溝通反饋機制??冃Э己擞媱潓嵤┑某跗陔A段,國企應深入員工群體,了解員工需求,激發員工熱情。實施的中期階段,國企應促進領導層、管理層、基層員工緊密聯系,通過記錄員工工作情況等,解決業務問題,提升工作效率。實施的末期階段,上述各層級人員應針對考核結果進行深入溝通,以此搜集考核問題、疑惑并且合理解決,增強員工的歸屬感。
(二)制訂科學的績效考核計劃,健全制度體系
國企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時,需要制訂績效考核計劃,確定制度規范與相應流程,增強績效考核結果科學性。
第一,國企需健全績效考核組織機構,成立專門的績效考核小組,研究企業戰略發展目標、部門崗位職責、員工專業素養與能力等,保證績效考核計劃規范合理、指標精準有效。國企制訂績效考核計劃時,可將其分為年度、季度或月度計劃,逐步推進績效考核工作,根據考核情況針對性調整考核方法,如KPI、OKR方法等。同時,國企應優化績效考核流程。國企績效考核具有長期性、持續性,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國企不斷完善與優化,針對三項制度改革情況與現實狀況進行靈活調控。
第二,國企應健全績效考核制度體系,為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提供相應規范與保障。制定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規控方案制定與實施、績效考核開展等工作。成立專門的監管小組,監管各環節并且制定相應規章,規范績效考核各流程,保證績效考核公平、公正、公開;制定獎懲制度,將其融到績效考核結果應用等方面,針對績效考核結果優秀的員工提升薪資福利待遇水平,針對績效考核結果不良的員工降低薪酬或調整崗位。此外,國企還應制定培訓制度等,向員工講解崗位職能、考核指標、獎懲內容,規范績效考核相關目標、內容等,幫助基層員工了解績效考核工作及方案,幫助專門的績效考核人員了解具體方法,以此提升績效考核水平。
第三,國企應建立與優化執行保障機制。當前,國企績效考核的重點在于推動企業戰略目標實施與完成,確保企業獲得理想的發展成效與經濟效益。對此,國企開展績效考核工作時應重點關注績效考核時間、周期等,建立與推行執行保障機制。首先,國企應科學設定考核周期,簡化考核流程,以免出現重復考核等情況。國企可根據自身經營發展情況等設定周考核、月考核、年考核等,并且還要做好日常考核工作,采取智能出勤技術等考核員工的出勤、休假情況,監督員工的著裝及日常行為等,并且據此獎懲。其次,國企可使用強制分布法,增強考核結果的差異性與層次性。各部門及其員工相互打分時,或將員工相對比,或劃分考核結果,避免出現關系好而酌情、虛假評價等情況,讓各部門及其員工能了解真實情況并且針對性改進。
(三)建立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機制,推進成果轉化
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是國企績效考核體系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直接影響著績效考核工作的效率與質量,若成果應用不合理,難以促進員工與企業協同發展。對此,國企應建立績效考核結果應用機制,嚴格應用與監督,通過正向激勵和處罰相結合,形成積極向上的內部氛圍,提升員工的信任度。一方面,國企應確定績效考核結果運用范圍,若員工考核結果良好,可根據考核文件精神提高薪酬福利待遇并且提供晉升機會,若考核結果不佳可適當降低薪酬福利待遇等。同時,國企應拓展結果運用,如獎勵員工股權、給予員工外出培訓的機會、調整員工崗位、實施開發培訓等。例如,當前多數國企的崗位較為固化,員工缺少調崗與晉升機會。對此,國企可根據員工考核情況動態調崗,最大程度挖掘員工的潛能,發揮員工的作用。同時,國企還能將績效考核結果應用于后備人才儲備與培養中,幫助員工尋找合適的崗位,針對性調整員工教育培訓內容與形式等,確保員工能長期持續發展。關注員工發展的長短期需求,既要促進員工長期發展,也要助力于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實現。另一方面,國企應為員工提供申訴機會,若員工不認可考核結果,可提交申訴,由績效管理部門調查研究并將結果提交給績效管理委員會,隨后同員工協商解決,保障員工的民主管理權,激發員工參與績效考核的熱情。
(四)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堅持分層考核
受內外部環境影響,我國國企常常出現重視經濟效益忽視績效考核等情況,即使開展績效考核工作也過于關注財務指標,忽視員工個人成長與價值實現。因此,國企應健全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兼顧員工個人發展與企業協同發展,既要科學設計績效考核指標,也要堅持實施分層考核。
績效考核指標方面,國企應堅持三公原則、平衡互補原則等,在企業戰略發展目標的導向下,根據企業業務特性與員工素養能力等針對性設計。例如,工作成果層面,可設計工作效率與質量等指標;員工發展層面,可設計員工成長、職業素養、專業能力等指標;工作業績層面,可設計業績完成情況等指標;員工行為層面,可設計員工態度、隊伍配合等指標。同時,國企還應不斷優化績效考核指標權重。設定與確定績效考核指標后,國企需針對性分配權重。過去,其多通過專家評分明確估值范疇及其權重,但是此種方法極易受主觀因素影響,難以保證估值及權重精準。由此,國企可采取兼有定性與定量分析優勢的層次分析法,先建設層次分析模型及判斷矩陣,將影響績效考核的各類因素引入其中,最終確定考核指標并且優化其權重,通常情況下其財務維度與客戶維度的指標權重會產生一定變化,內部流程維度指標權重較為穩定。
分層考核方面,國企應針對不同層級特性設計不同的考核指標,選擇不同的考核方法。例如,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國企針對中層管理人員可設計關鍵業績指標、能力素養指標等。國企可根據戰略發展目標、年度計劃等提取與研究關鍵業績指標,重點關注企業利潤、收入、資源耗損等方面,還應考慮降本增效、應收賬款等工作,指標數量在7~10個,設定相應指標分數;國企可根據實際情況設計能力素養指標,如職業道德、基本素養、專業能力等,以及參考企業價值觀念、所需技術能力等??刹扇》旨壛炕椒?,將上述指標細化分為優秀、良好、一般、不合格等層級,確定各層級內容與要求,專業績效考核小組定期舉辦評議會議,匿名考核與評分,取平均分,以此保證績效考核結果科學合理。
(五)多樣化績效考核方法,增強績效考核的有效性
隨著績效管理長期、持續發展,績效考核領域逐漸形成了豐富的理論與方法。對此,國企應針對運行實際與需求選擇合適的績效考核方法,提升績效考核質量。
1. KPI
若需要內部高效溝通、高質操作,一次性傳達績效考核信息并且降低相應費用成本,可選擇KPI法,即關鍵績效指標。此種方法是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可將國企戰略發展目標拆解為可操作的目標,通過設計取樣、計算研究輸入與輸出端的指標評估績效。KPI法未對被考核對象提出較高要求,僅需要按部就班地接受考核即可,隨后企業根據考核結果實施相應獎懲,以此增強被考核對象的凝聚力,幫助其找到工作方向。
2. OKR
要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最大程度發揮員工的工作價值,可選擇OKR法,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此種方法具有獨特的管理目標與方法,能定義與管控績效考核目標及其實施情況,通過分析階段性工作實施情況,幫助員工形成目標意識等,具有靈活性、統一性、可操作性等特征,能同時關注多個目標與靈活調整多項工作,增強被考核對象與企業之間的協調性,提升業績水平。
此外,國企還應引進先進的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與績效考核系統等,廣泛搜集與整合員工信息,智能化、自動化考核,最大程度消除主觀因素的影響,確??冃Э己烁咝?、高質。
近年來,我國國企發展速度加快,內部情況愈發復雜,國企想要提升績效考核水平應聯合使用多種績效考核方法,多層面、多維度地考慮問題,促進績效考核工作順利開展。
五、結語
三項制度改革背景下,促進國企績效考核創新優化是增強內控實力、激發發展活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國企改革升級的關鍵任務之一。因此,國企應從意識、制度體系、方法等方面入手,綜合考慮企業內外部環境與影響因素,動態監督績效考核工作并且靈活調整相應指標,提升績效考核結果利用率,助力企業實現戰略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董海虹.國企員工績效考核現存問題及改進對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11):157-160.
[2]孫如軍.國企員工績效考核結構性改進的著眼點及實踐策略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社會科學,2023(09):105-108.
[3]張鵬.國企人力資源績效考核問題及對策研析[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06):44-46.
[4]薛嵩.構建國企干部量化績效考核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3,25(03):47-53.
[5]汪琦,熊雄,石琴,張春旭,趙寧.國企績效考核管理應用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3(04):31-34.
[6]郭成耀.基于多維系數和強制分布的平臺型國企績效考核實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3(05):100-102.
[7]余同濤.國企員工績效考核結構性改進的著眼點及實踐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3,26(04):150-152.
(作者單位:山東高速物流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