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其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召開座談會,可以說,座談發言質量直接決定著調查研究質量。調研座談,看起來簡單,實則有不少門道,要做到“六忌”。
一忌文不對題,脫離提綱自說自話。為加強調研的針對性,調研者一般會提前給出調研的主題和提綱,防止參加座談者不準備、不調研,所談內容與調研主題無關。參加座談,首要的問題就是搞清楚調研主題,緊緊圍繞調研目的發言,談經驗、說問題、提建議才能有的放矢。當然,按照調研提綱發言,也不是簡單照綱答題,可以結合實際有取舍、有調整,但千變萬變不能離開調研主題。
二忌空話連篇,繞來繞去大談道理。日常工作調研不同于理論研討,調研者希望更多了解實際情況,推動解決問題。調研中談點兒認識和體會是可以的,但不宜長篇大論。有的講起道理頭頭是道,談到實際問題卻云里霧里說不清楚;有的把上級文件和領導講話翻抄一遍,沒有一點兒活情況、活材料。調研座談最好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不要穿靴戴帽、泛泛而談,要實實在在地介紹情況、反映問題。
三忌急于表現,一味推介自身經驗。調研往往是奔著問題去,目的是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因此,不要老想著介紹本地本單位探索的所謂經驗做法。發言還是要緊扣調研主題,不要跑偏。如果真有好的經驗和特色做法,且調研者對此也感興趣,可以為其準備專門的材料,會后也可以進一步加強交流溝通。
四忌避諱問題,隔靴搔癢、蜻蜓點水。有些參加座談者,談成績做法高談闊論,說問題時往往避重就輕、遮遮掩掩。有的怕暴露問題多顯得自身工作沒做好,有的怕引起領導不快而欲言又止,有的怕提問題過于尖銳得罪上級,導致有問題不敢談、談不透。其實,調研就是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參加座談應珍惜這樣的機會,多說一些關起門來的話,多說一些掏心窩子的話,多說一些實事求是的話,讓調研者了解真實情況,這樣才能達到調研的目的。
五忌本位主義,謀求特殊政策傾斜。有些參加調研者站位不高,見到上級調研組往往先倒苦水、再講特殊,所提的意見建議總是圍繞要錢要人要政策,希望上級給點兒額外的照顧和支持。因此,提意見建議要著眼大局,從宏觀角度出發推動問題整體性解決,自己的困難也能順勢解決。當然,如果此次調研就是專門為解決當地的某個特定問題,就另當別論了。
六忌篇幅太長,只顧自己不顧他人。調研座談時間非常寶貴,每個人的發言時長也是有限制的。但經常出現先發言者不顧后面的人,占用大量時間,導致后發言者沒有時間發言。一般調研是要聽取方方面面的意見和建議,人員設定也是有代表性的。因此,參加座談發言者要有時間觀念,用好用足規定時間,但不宜占用他人時間,讓每個參會者都能聚焦重點有針對性地發言,盡量說“干貨”,講自己的切身感受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