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
我從九歲起就有一個夢想:長大后成為一名歌唱家。這個夢想源于我母親對音樂的熱愛。自我記事起,家里就無時無刻不充滿音樂。耳濡目染之下,我也愛上了唱歌。
和母親一樣,我也愛唱民歌,我的歌聲也總能得到母親的夸贊。日子久了,我便在心中種下了成為一名歌唱家的夢想。但由于家里人竭力反對我走不安穩的藝術之路,因此我未能進入藝校就讀,萬般無奈之下選擇了自己尚能接受的英語專業。
進入大學后,我不知何故又重拾了對音樂的興趣,并萌生了去培訓機構學習聲樂的想法。經過“貨比三家”后,我選擇了這名聲樂老師。聲樂老師教了我一年零五個月,按照她的說法,我進步飛快,是一個被耽誤了的音樂人才,大器晚成。
經過權衡與考慮后,我決定選擇聲樂作為我人生的主攻方向,并重拾了最初的夢想,幻想自己能登上星光閃耀的舞臺,唱出天籟之音。
聲樂老師也非常贊賞我的滿腔熱血,并在精神上全力支持我追求音樂夢。在她的鼓勵下,我第一次參加了唱歌比賽,但卻因為氣息薄弱、聲音不實而被淘汰。賽后,我并不氣餒,因為我執著地相信我會有贏的時候,執著地相信我的聲樂老師會把我培養成一個合格的歌唱家。
夢醒
2019年4月,我參加了《中國好聲音》節目的海選初賽。賽前,我按照聲樂老師的指導,選好了參賽歌曲,又練了聲。比賽現場,排在我前一位的選手也是一個大學生,年紀與我相仿,盡管她沒有任何聲樂基礎,卻博得了全場評委的一致好評。我當時看著她的表演,心想:我也會像她這樣完成精彩的表演。
然而,輪到我時,我剛唱完一段便被評委打斷了。
“你有沒有學過正確的唱歌方法?”評委問道。
“有。”我答道。
“剛學沒多久吧?”
“學了一年多了。”
臺下一片嘩然。
評委追問道:“是跟誰學的呀?”
“這附近的一個培訓機構。”
評委很體面地淘汰了我,我成為那場比賽中唯一沒有忘詞,也正兒八經學過聲樂,卻被淘汰的選手。
我沒有像其他被淘汰的選手那樣直接離開,而是一直在臺下坐到散場,足足等待了一個多小時,為的就是問評委一個問題。
“評委老師,我想問您,剛才您的意思是不是說,我學了一年多不應該是這個水平?”散場后,我即刻問評委道。
“不應該是這個水平。”評委皺著眉頭,“啪”的一聲把文件夾丟到桌上,“你是怎么學的呀!”
交流了幾分鐘后,我獨自頂著暮色,回到了學校。
此后,我多次與聲樂老師交流,她除了說我“氣息不穩”,再順便批評賽制和評委,就是一味地熱情鼓勵。然而我已經發現了,她對比賽缺乏最基本的端正的態度,對我存在的嚴重問題視而不見,只是一味地鼓吹“滿腔熱血”和“堅持不懈”。曾經令我起過疑心的諸多細節此刻終于涌進我的腦海中,它們吵嚷著告訴我,必須重新考慮該老師的資質與教學能力。
在及時退課止損后,我通過多方打聽聯系到了我們學校音樂系的一位知名音樂老師,請她鑒定我的歌聲,她給出的評價與比賽評委說的如出一轍。此刻,我的音樂夢終于醒了。
我這才意識到,一年多以來,我對自身音樂水平的認知,僅局限于那所謂的“聲樂老師”的評價。我不但從未與除她之外的專業人士交流過,還無視了業余人士給出的批評與意見。那一年自以為是的付出,終究造就了一事無成、學xFkmbnUbk5xzmU/RH8p/jmsgV+SI9RHmJrOByNFEkXU=無所長的我。那時,我已近大三。
棄樂
在此期間,我有幸結識了真正專業的音樂人士,并從他們口中收獲了讓我受益一生的建議和意見。他們建議,若我執意要走音樂專業的道路,一定要先考慮清楚走這條路所需要的東西,以及將來會面對的一切,勸我想好了再去找他們學習。這些專業人士發出的聲音幫助我從虛無縹緲的高空中安全地降落到堅實的地上。
于是,我暫停了音樂學習。按下暫停鍵后,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可能是有問題的。長久以來,我一直以為,離開了音樂我是不能活的。那么,我的“自我”又在哪里?人生來就是自由的,為何要作繭自縛于一個所謂的“事業”之中呢?我漸漸地悟了。
我回憶起自己的唱歌生涯,一段被我遺忘了的記憶忽然在我腦海中浮現。
那是我剛喜歡上唱歌沒多久的時候,我的兩個同學當著我和我母親的面轉述了旁人對我的歌聲的意見,隨即引來了母親的指責。我清楚地記得,我母親大聲制止了她們,讓她們不要亂說話。
正是回憶起這段往事,我才明白了這兩個同學和她們的伙伴為何再也沒有對我的歌聲提出過任何意見,而是說得委婉而敷衍。而我,長期以來把她們委婉的評價夸大成了贊美,用這虛假的贊美和母親每日對我的夸贊給自己造了一座泡沫之城,以為世界就是這座泡沫之城,以為我的歌聲就是天籟之音,以為我離成為歌唱家就只差一個聲樂老師。
最終,我決定終止音樂學習,回歸英語專業學習之路。
從文
我從未想到,這棄樂回歸英語專業的決定竟促使我走上了文學之路。
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班群里學委轉發的全國大學生文學作品大賽的比賽通知,一時興起,便根據自己追逐音樂夢的經歷,一氣呵成寫了一篇散文,提交了上去。沒想到,這篇文章竟然獲得了二等獎。受此鼓勵,我走上了寫作之路。
后來,我因專業需要,自主學習了許多與歐美文學有關的線上課程,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由于我對“以寫作謀生”缺乏信心,因此我決定考研,打算讀博去做大學老師。但在考研的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自己并不適合做科研,于是我決定,以寫作為主攻方向,同時兼顧繼續深造,給自己留一條保底的路。
經過了一場磕磕絆絆的考研之旅,我通過調劑,確定了就讀學校,我的人生總算是安穩地步入了下一段路途。我一刻不停地投入寫作,雖然途中遇到了很多坎坷,也尚未形成一部作品,但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內心日益豐盈,狀態日漸積極,更在寫作的過程中堅信自己的直覺是正確的。
吸取了音樂夢破碎的教訓,我一直堅持學習專業的寫作課程,避免閉門造車。同時,我也不局限于寫作,在讀研期間積極嘗試了多種職業,但最終還是回歸了符合本心的寫作之路。
回憶過往的這些歲月,我曾追逐著虛幻的太陽,在所謂的“坦途”上耗費了太多時間,所幸,迷途未遠,夢醒歌臺。但是,我從不后悔當初做出的“追逐太陽”的決定:只有親身實踐過,才知曉自己適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