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顧名思義,痛得像一陣風,來得快去得也快。在古代,痛風被稱為“帝王病”,王權貴族天天沉迷于酒池肉林,是痛風的高發人群;痛風也被稱為“疾病之王”。現代醫學發展之前,痛風并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痛風一旦發作,病人痛不欲生,痛得死去活來。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發生的基礎,正常膳食狀態下,非同日2次檢測空腹血尿酸水平>420微摩爾/升,即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血液里面過飽和的尿酸鹽晶體沉積于關節、軟組織等部位,引發急性或者慢性炎癥,臨床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關節處紅、腫、熱、痛)、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等,嚴重者出現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
近年來,我國高尿酸血癥發病呈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中國高尿酸血癥的總體患病率為13.3%,患病人數約為1.77億,患病人口已經超越了糖尿病,成為繼“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據統計,我國18-35歲的年輕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占就診人群的60%。筆者在痛風專病門診,也經常碰到還在初中或高中上學的孩子在父母的帶領下前來就診,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只有13歲,血尿酸高達660微摩爾/升。越來越年輕化的痛風,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高尿酸血癥是痛風的發病基礎,當尿酸沉積在關節里并引起相應的炎癥以及關節和骨損傷,就發生了痛風,也叫痛風性關節炎。痛風并不總是像字面含義那樣來去匆匆,每一次痛風發作,都是機體炎癥狀態的激活,炎癥反應會對全身多個臟器造成損傷;痛風反復發作的多重打擊之下,會造成不可逆的組織損傷。因此,每一次痛風發作,都是來有影去有蹤。高尿酸引起痛風性關節炎,在關節以及皮下形成痛風石,造成關節變形,合并感染嚴重的甚至需要截肢。另外,尿酸鹽結晶如果沉積在腎小管和腎間質,還可以引起急性尿酸鹽腎病及慢性尿酸鹽腎病,影響腎臟的濃縮稀釋功能和腎小球的濾過功能。急性尿酸鹽腎病通過治療是可以恢復腎功能的,但如果急性尿酸鹽腎病不能得到及時的診斷治療,就會轉變成不可逆的慢性腎損傷,最終引起慢性腎功能衰竭,嚴重的需要透析或者腎移植。當尿酸鹽結晶沉積在腎臟,結晶聚少成多,就容易形成尿酸鹽腎結石;腎結石一旦增大或者堵塞輸尿管,就會引起肉眼血尿以及劇烈疼痛,嚴重的會引起腎盂積水和輸尿管擴張,發生腎功能衰竭。尿酸鹽結晶還會沉積在心臟、血管、胰腺等臟器,引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疾病。
目前國內專家的共識:當患者血尿酸水平大于540微摩爾/升,即使無癥狀也需要開始啟動藥物治療;血尿酸高于480微摩爾/升且有下列并發癥之一:腎功能損害、尿酸性腎石病、腦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脂代謝異常、肥胖,建議開始降尿酸治療。
痛風患者血尿酸≥480微摩爾/升時,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血尿酸≥420微摩爾/升且合并下列任何情況之一時,開始降尿酸藥物治療:痛風發作次數≥2次/年、痛風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腎結石、慢性腎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和發病年齡< 40歲。
很多人認為痛風只要止痛治療,不痛了就不需要繼續治療。其實,痛風是個慢性病,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需要長期治療。痛風的病程分急性期和緩解期,急性期的治療只是痛風治療的第一步,其治療原則主要是抗炎止痛。常用的急性期治療藥物包括非甾體消炎藥(如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秋水仙堿;如果上述兩種藥物效果不好或者無法耐受,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控制病情。緩解期則需要長期降尿酸治療,常用藥物包括別嘌呤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只有把血尿酸維持在理想范圍,才能降低痛風發作的頻率,把尿酸對臟器的損傷風險降到最低。隨意停用降尿酸藥物,會造成血尿酸濃度波動,誘發痛風發作,也會加重腎臟以及心血管損傷的風險。降尿酸的目標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有所區別。目前推薦痛風持續藥物治療,血尿酸達標值< 360微摩爾/升。對痛風發作次數≥2次/年、痛風石、慢性痛風性關節炎、腎結石、慢性腎臟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腦卒中、缺血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發病年齡< 40歲的患者,建議血尿酸水平達到< 300微摩爾/升。
需要強調的是,如果從未服用過降尿酸藥物的患者出現了痛風急性發作,應該先止痛抗感染治療,此時不建議服用降尿酸藥物。血尿酸驟然下降容易引起關節的尿酸結晶溶解以及向血中轉移,出現關節痛加劇或者疼痛時間延長,這種情況也被稱為“溶晶痛”;待關節的急性炎癥得到控制,關節紅腫熱痛緩解后再小劑量服用降尿酸藥物,根據復查的尿酸水平調整用藥劑量。一旦開始服用降尿酸藥物,就不要輕易停藥,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定期復查肝腎功能及隨訪,保持尿酸水平的穩定。
痛風的治療包括生活方式干預和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是藥物治療的基礎,總結下來,就是九個字:管住嘴,邁開腿,多喝水。
管住嘴痛風急性期和尿酸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要禁用含酒精飲品,避免食用葷湯、動物內臟、貝類及甲殼類海鮮(蛤蜊、生蠔、龍蝦等)、火鍋等高嘌呤飲食,同時要限制食用高果糖的飲料和水果(棗、榴蓮、無花果等)。在考慮食物嘌呤和果糖含量的同時,也要注意總體熱量的攝入,通過蒸、煮等烹飪方式降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也很重要。
邁開腿除了痛風急性期間,建議緩解期的患者適度運動。很多痛風患者同時合并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等疾病,適度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消耗熱量,有利于尿酸的控制和痛風的緩解。建議以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為主,因為大量無氧運動可以通過無氧糖酵解產生大量的乳酸堆積在體內,而乳酸能抑制尿酸的排泄。同時要保證運動期間充足的飲水。
多喝水人體的尿酸2/3是通過是腎臟排泄的,因此,充足的飲水(包括茶和咖啡)可以幫助痛風患者排出更多的尿酸,降低尿中尿酸的濃度,避免尿酸結晶的形成。建議患者每天保證2 000毫升的尿量,尤其避免在天氣炎熱、運動的時候脫水;如果尿常規中尿液的pH值小于6,可以通過喝蘇打水或者口服碳酸氫鈉保證尿液pH在6.2-6.9。尿液pH值在這個范圍內尿酸溶解度最高,不容易形成尿酸結晶。
總而言之,痛風的患病率日益增高,發病年齡趨于年輕化,建議大家定期健康體檢,發現高尿酸血癥時及時到相關??茖Σl癥進行全面和專業的評估。我們希望通過對痛風的科普,使民眾對痛風以及痛風相關的腎臟、心血管等多臟器的損傷引起足夠重視,科學認識痛風。痛風可防可治,很多新型降尿酸藥物的研發給廣大痛風患者帶來希望,我們有理由相信,痛風的防治和管理終會有柳暗花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