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巴西在全球豬肉生產和貿易中的作用常常被低估。2022年,該國以約500萬t的產量排名第四,僅次于中國、美國和西班牙。豬肉出口額以26億美元位居第七。2012-2022年,巴西的豬肉生產和貿易發展如何?
關鍵詞:巴西;豬肉市場;出口量;份額
中圖分類號:S8-1 "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1-0769(2024)06-0014-04
2015年,由于嚴重的經濟危機,在經歷了3年的停滯后,巴西的豬肉產量開始快速增長,從2015年的360萬t增加到2022年的近500萬t。從圖1可見,2019年以后巴西的豬肉產量快速增長。這種變化是出口量迅速增加的結果。
巴西養豬業具有較高的地區集中度(表1)。幾乎三分之一的生產集中在Santa Catarina,其中87.3%的生產集中在圣卡塔琳娜州、南大河州、巴拉納州、米納斯吉拉斯州、馬托格羅索州5個州。生產中心和飼料基地之間的空間一致性很明顯。
1" 出口量快速增長
巴西豬肉出口情況與豬肉產量情況非常相似。在經過了3年的經濟蕭條之后,豬肉出口從2016年開始緩慢復蘇,一直持續到2020年,當時經濟再次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沖擊。這一波動在圖2中可見。2012-2014年,豬肉出口量下降了6.5萬t(13.0%),隨后兩年增加了22.7萬t,然后再次下降直到2018年。隨后豬肉出口量出現持續上升趨勢,到2021年達到高峰,出口量為110.0萬t,自2012年以來相對增長了92.0%。烏克蘭戰爭和幾個主要國家經濟的不景氣對全球貿易流動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巴西豬肉出口量下降也反映了這一點。出口量的波動與出口額也有相似之處。2014年,每噸豬肉出口額達到了最高值3 175美元,這顯然是全球供應短缺的結果。2018年,由于經濟呈下行趨勢,即股票市場巨額虧損,許多國家平均收入下降,每噸豬肉出口額僅達到1 875美元。隨后幾年,每噸豬肉的平均價格穩定在2 300美元(表2)。
2" 國家或地區層面的動態
目標地區出口份額的變化反映在國家或地區層面的動態上(表3):2021年,61.5%的出口以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為目的地,中國內地占主導地位,與新加坡、越南、菲律賓、日本共占74.0%。這證明巴西出口份額依賴于東亞國家或地區。2022年,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進口量比2021年減少了13.0萬t以上,占巴西出口量份額的11.7%。但巴西的出口量卻僅下降了7.0萬t,因為增加了對亞洲、南美洲、非洲、中東甚至歐洲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出口。如表3所示,菲律賓的進口量增加了45 900 t,新加坡增加了9 800 t,日本增加了7 300 t。安哥拉、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的進口量也大幅增加。有關2023年中國進口量的第一批數據顯示,盡管產量增加,但進口量與2022年相似。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限制措施的取消,國內需求增長將導致進口量穩定。
3" 分割肉
與其他主要豬肉出口國類似,過去10年,巴西的產品構成也發生了變化。分割肉已經成為出口成功的產品。丹麥是第1個減少胴體出口的國家,并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轉向“量身定制”的分割肉出口。在過去10年,分割肉已經是巴西的主要出口產品,胴體的份額從2013年的2.0%進一步下降到2022年的0.4%,內臟的份額從12.1%下降到6.8%,而分割肉的份額則從82.7%上升到90.1%(圖3)。
與2021年相比,2022年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分割肉進口總量減少了10.42萬t。大幅減少的16.5%主要通過向東亞國家的大量出口以及歐洲國家的少量出口來彌補。
絕對增幅最高的是菲律賓、泰國和日本;相對增幅最高的是泰國、菲律賓和韓國(表4)。
從2019年開始,菲律賓、泰國和韓國暴發了大規模的非洲豬瘟,導致這些國家的進口量大幅增加。據私營行業估計,菲律賓暴發的非洲豬瘟疫情導致400多萬頭豬死亡或被撲殺。而官方數據顯示,在疫情期間,只有43.1萬頭豬被撲殺。400多萬頭豬的損失占了整個豬存欄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這也是進口量大幅增長的原因。
韓國在2019-2021年暴發的21起非洲豬瘟疫情給養豬業造成了巨大損失,迫使該國增加進口。泰國也發生了類似情況,該國從2022年1月開始正式報告非洲豬瘟病毒傳播情況,最早發現時間在2021年11月。到2022年,泰國從北到南都證實存在非洲豬瘟病毒。
顯然,巴西的主要出口公司從東南亞的流行病形勢中獲益,從而彌補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進口量的大幅減少。巴西保持其出口量,要歸功于這些國家或地區對巴西所提供的分割肉的額外需求。
4" 總結和展望
上述分析證明了巴西在全球豬肉生產和貿易中的重要作用。2012-2022年,豬肉產量從360萬t增長至510萬t,增長了42.9%。與此同時,豬肉出口量從58.2萬t增至112.0萬t,增幅達92.0%。
到2021年,巴西對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出口份額超過61.0%。到2022年,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進口量下降了13.0萬t,僅占49.8%。然而,對其他幾個東亞國家或地區的出口增長可以彌補這種急劇下降。特別是菲律賓、泰國和韓國,由于嚴重的非洲豬瘟疫情,其生豬存欄量大幅減少,被迫增加進口。針對這些國家的需求定制的分割肉是巴西在這些市場取得成功的原因。巴西豬肉生產和出口的未來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進口。美國農業部在其《2030年農業預測》中預測,巴西的豬肉出口量將增加44.5%,達到180萬t。這一假設主要基于對中國、菲律賓、韓國和墨西哥進口發展的預測。
另一方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共同發布的《2024-2033年農業展望》對2030年進口量的估計僅為150萬t,似乎過低。這顯然是以疫情減少和產量增加為前提。進口量在270萬~330萬t更為現實。墨西哥的進口量預計將大幅增加28萬t,達到128萬t。該國將成為巴西豬肉出口的主要市場之一。可以認為,由于巴西已經取得了穩固的市場地位,它在其他東亞國家或地區的進口增長中也將占有相當大的份額。
原題名:Underestimated: Brazil's role on the pig meat market (英文)
原作者:Em Hans-wilhelm Windhorst (德國費希塔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