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優化集體經濟組織結構,創新融資模式,推動地區經濟以及產業環節實現高質量發展,闡述了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進而以菏澤市為例,從深化特色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旅游發展、優化村集體經濟組織結構、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總結了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以期為類似地區提供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分析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政策方向,旨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背景下,推動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也是提升鄉村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村集體經濟作為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力量,承擔著促進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村經濟多元化、提升農民收入等多重任務。以菏澤市為例,這一地區在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潛力方面都具有獨特優勢。如何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充分發揮菏澤地區的資源優勢,推動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探索適合地方實際的發展路徑,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 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性
1.1 提升農村經濟水平
高質量的村集體經濟發展能夠帶動農村地區的經濟增長,改善村莊的經濟基礎,增加村集體和農民的收入。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和多元化經濟活動,可以有效提升經濟效益,實現可持續增長,在建設期間推動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通過提升農村經濟水平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的生活條件,進而縮小與城市之間的差距,推動城鄉協調發展[1]。
1.2 推動農業現代化
隨著現代化經濟以及設備的進步,在高質量集體經濟發展建設期間,結合地區的實際建設需求,積極引進和應用現代農業技術,推動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智能化和科技化,實現在高質量的集體經濟建設中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升級,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附加值的農業產品和服務,提升整體農業競爭力。
1.3 保護生態環境
不斷推動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不僅能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現,還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推動綠色農業和可持續發展,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應用現代化的相關技術以及設備可以持續推動環保技術的應用和生態農業的推廣,促進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統一。
2 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以菏澤市為例
2.1 深化特色產業發展
2.1.1 發展特色農業
菏澤市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如大蒜、花卉和蔬菜,這些都是具有較高市場需求和經濟價值的特色產品。一方面,為了提升這些特色農業的市場競爭力,可以通過引進和選育優質品種,提高大蒜、花卉和蔬菜的產量和品質。例如,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產量高的品種,確保穩定地生產和供應。另一方面,為了發揮優質品種在生產中的優勢,可以進一步結合品種的生產需求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如精準施肥、智能灌溉和溫室種植等,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通過科技手段實現精準管理,減少資源浪費,提升農業產值[2]。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鼓勵建立合作社或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整合資源和力量,進行規模化種植,通過集約化經營,形成從種植到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的產業鏈條,提高整體效益。
2.1.2 加強品牌建設
要加強品牌建設。一是為如“大蒜”“花卉”“蔬菜”等菏澤地區的特色農產品創建獨特的品牌形象,設計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場辨識度的品牌標識,包括品牌名稱、logo、包裝設計等,增強品牌的識別度和吸引力。二是在進行品牌建設期間,地區建設組aylDA6y7k0Spspr8Y8mHL5XaWdhiCxB54VGDDen1yxI=織要積極爭取申請國家或地方的認證和資質,如“有機認證”“綠色食品認證”等,提升產品的市場信任度和競爭力。認證不僅能夠增強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信心,還能拓展市場銷售渠道,如與大型超市、連鎖店、餐飲企業等合作,開設專門的銷售窗口和配送服務,確保產品能夠順利進入市場并滿足消費者需求[3]。
2.1.3 包裝設計和市場營銷
科學合理的包裝設計不僅要考慮產品的保護和保存,還要體現品牌的特色和定位。設計高質量、環保、具有吸引力的包裝,有助于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要深入開展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趨勢。根據調研結果調整產品定位和營銷策略,確保品牌推廣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幫助菏澤地區提升特色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為后續的經濟發展環節提供基礎。
2.2 推動鄉村旅游發展
作為“中國牡丹之都”,菏澤最具特色的文旅IP無疑是牡丹。隨著第33屆菏澤國際牡丹文化旅游節、2024世界牡丹大會的成功舉辦,讓世界看到了菏澤牡丹之美、感悟當地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積淀。基于此,可以利用地區的文化旅游優勢,集中開發地區的鄉村旅游經濟,推動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2.1 開發鄉村旅游資源
集中開發以田園風光為主題的觀光項目,設置觀光車、步道和觀景臺等設施,讓游客能夠欣賞到美麗的田園風光。組織農田采摘、花卉觀賞等活動,增強游客的參與感。進一步創建以生態保護為主題的旅游項目,如濕地公園、自然保護區等;設置生態教育中心,向游客普及生態知識,提升環保意識,同時保護當地自然環境[4]。
2.2.2 發掘歷史文化資源
菏澤古稱曹州,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傳說是伏羲之桑梓、堯舜之故里,先為商湯之京畿,繼屬曹國之疆土,孫臏、吳起、范蠡、曹植、黃巢、宋江等歷史人物都同此地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可以挖掘具有歷史價值的遺址和古建筑,如古城墻、寺廟、傳統民居等,通過修復和保護,使這些歷史文化遺址成為游客了解地方歷史和文化的窗口;并在這一過程中組織開展傳統文化活動,設置文化展覽館和體驗中心,如古樂表演、民俗節慶、手工藝展示等,讓游客可以親身參與和學習傳統技藝,體驗到菏澤的優秀傳統文化。
2.2.3 建設旅游基礎設施
結合地區實際情況,建設并完善旅游基礎設施,集中改善通往旅游景點的道路條件,修建鄉村公路,確保道路暢通;設置清晰的交通標識和指引,方便游客的出行;為外來旅客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務,如鄉村公交、租車服務等;設置旅游咨詢點,提供交通信息和幫助游客規劃行程。同時,建設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民宿,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和優質的服務。民宿建設風格可以融入當地文化元素,如傳統建筑風格、地方特色的裝飾等,增強游客的文化體驗感。此外,在這一期間還可以發展農家樂項目,為游客提供具有本地特色的餐飲服務和休閑活動。例如為旅客提供當地傳統美食,組織農田體驗活動,如喂養動物、采摘果蔬等,讓游客體驗到地區鄉村生活的田園樂趣,進而促進村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2.3 優化村集體經濟組織結構
2.3.1 完善組織形式
在菏澤市,當地的經濟組織結合村莊的具體情況,建立農民合作社或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合作社形式可以是生產合作社、服務合作社、銷售合作社等,具體選擇取決于村莊的產業特色和發展需求;要明確合作社的功能和目標,如農業生產、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設定合理的組織架構,包括理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確保各部門職責明確,運作高效。
2.3.2 推動股份合作社發展
建立股份合作社,允許村民通過認購股份的方式參與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既可以增強村民的參與感和歸屬感,又可以整合資源,實現規模化經營。同時,要制定公平合理的股份分配方案和管理制度,股份合作社的利益分配應透明、公正,確保每個股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2.3.3 推動規范化管理
制定和實施規范的管理制度,包括財務管理、項目管理、人員管理等,確保各項管理活動有章可循,減少管理中的隨意性和不規范行為。建立透明的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村民公示經濟活動和財務狀況,增強村民對集體經濟組織的信任感和支持度。
2.3.4 提升管理能力
積極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包括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設立專門的監督部門或崗位,負責對經濟活動、財務管理等進行監督和檢查,定期進行財務審計和經濟審查,公開審計結果,接受社會監督和反饋,確保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加強對于經濟組織中人員的能力培訓,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涵蓋管理技能、財務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不斷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為鄉村地區經濟組織的有序運行提供有力支持[5]。
2.4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
近幾年,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完善了鄉村基礎設施,改善了鄉村環境并修建休閑廣場、文化長廊,顯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未來鄉村地區發展中的經濟建設,仍要不斷加強完善基礎設施。
2.4.1 提高物流效率
建設或升級鄉村的交通設施,如停車場、貨物集散中心等。設置標識清晰的交通指示牌和交通信號系統,提升交通管理和安全水平。持續鼓勵使用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電動三輪車、貨車等,以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和便利性。支持農村交通運輸企業或合作社的發展,提升運輸服務的專業性和可靠性。
2.4.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方面,健全建設和維護可靠的供水系統,包括自來水管網、污水處理設施等,改善水源條件,確保村民能夠獲得安全、潔凈的飲用水。另一方面,提升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覆蓋面,建設電力配電網絡,確保每個家庭和生產單位都能穩定地獲得電力供應;支持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同時建設燃氣管網系統,推廣液化石油氣(LPG)或天然氣的使用,提供更安全、便利的能源選擇,并提升燃氣設施的管理和服務水平,確保燃氣供應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2.4.3 健全公共服務設施
一是針對鄉村地區的公共設施建設,如建設和升級學校設施,包括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確保學校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充足的教育資源,提升教學質量。二是教育中涉及的實踐活動,可建設運動場、文化活動中心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活動和社團活動場所。三是針對醫療設施,要加大資金投入,采購優質醫療設施,引進和培訓專業醫療人員,提高醫療服務水平。四是不斷加強建設文化活動中心、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并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戲劇演出、講座、展覽等,豐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鄉村居民的整體素養和文化能力,為后續地區的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可持續
的動力。
3 結語
在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下,菏澤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資源整合,更需要創新思維和實際操作的落實。通過明確方向、細化措施,菏澤市在新時期實現鄉村經濟質的飛躍,不僅提升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還能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有益的經驗和示范。
參考文獻
[1] 古潔.優化農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管理的探討[J].當代農村財經,2024(8):44-48.
[2] 孟菲.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集體經濟會計制度建設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24(22):125-128.
[3] 趙志國.基于鄉村振興下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選擇[J].山西農經,2024(14):74-76.
[4] 李純娜,楊軍,劉文成.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 全面激發和美鄉村振興[J].河北農業,2024(7):10-11.
[5] 鄭巖巖.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筑牢鄉村振興“基座”[J].村委主任,2024(14):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