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學校黨委的關心和信任,面對新崗位,我將全力以赴。”11月12日,黃岡師范學院干部邱浩在任前談話會議上表示。
兩年時間,邱浩已完成兩次身份轉變。從校黨委組織部副部長任上,主動請纓駐村擔任工作隊長,得到群眾和組織認可,被提拔為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再到擔任標桿院系音樂學院、黃梅戲學院黨委書記——邱浩的個人履歷伴隨著學校高質量發展歷程,也見證了該校干部考察工作成效。
政治素質是干部的第一素質。如何考準考實干部政治素質?黃岡師范學院黨委把政治素質作為干部履職的首要條件,著力解決“考什么”“怎么考”“如何用”的問題,推動考察內容從“有形”向“有效”,考察時段從“八小時內”延伸至“八小時外”,考察方式從“傳統”到“多元”,考察機制從“單向”向“綜合”,考察結果從“孤立”向“結合”,為選人用人“把好關”“守好門”。
建立清單 精準識別
“是否存在貫徹中央、省委和校黨委決策部署搞變通、打折扣,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行為”“是否存在擔當精神不足,新官不理舊賬,工作推諉扯皮”……在黃岡師范學院,每位干部都要對照評價指標進行自我審視。
“正負面清單對我們提出了具體要求,提醒我們要時刻監督和約束自己。”音樂學院、黃梅戲學院副院長金白穎說。
音樂學院、黃梅戲學院黨委堅持“師生共育,教學相長”理念,黨建引領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社會服務、國際交流,學院事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2023年,黃梅戲文化傳承與創新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政治素質考察重在把準政治標準,政治標準相對抽象,如何使其更具象化、更有可操作性?黃岡師范學院黨委書記陳向軍介紹,學校研究制定考察辦法和工作方案,圍繞政治忠誠、政治定力等5個方面,結合工作實際,從正反兩個方向細化政治標準,進一步明確正向高線、反向底線,形成了具有高校特色的干部政治素質考察正面清單和反面清單。
“以前考察干部政治素質,考察內容籠統,容易把不準。”黃岡師范學院黨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王基家表示,18類評價內容,50項正面清單和36項負面清單,清晰明了,為精準考察干部政治素質提供標尺。
某干部重業務輕政治傾向明顯,經過綜合研判,決定對其進行提醒談話。談話過程中,談話人指出了該干部的不足,認真分析了問題原因。談話后,該干部有了明顯改變,自覺將政治和業務融為一體。
據了解,黃岡師范學院堅持以事見人、知事識人,突出個人談話聽其言、會議測評察其表、日常考察觀其行、深入一線考其績、運用各方成果析其理,全方位考察識別干部政治表現。
“政治素質好不好,不能只看一張表。”王基家介紹,學校加強組織部門與紀檢監察、巡察督查、信訪、審計等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對干部政治素質深入分析研判,讓考察結果更科學、更精準、更可靠。
多維評價 立體考核
不打招呼、推門就進、坐下就聽。5月6日,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漆昌柱隨機走進《形勢與政策》課堂聽課,任課教師是馬克思主義學院思修形策黨支部書記蔡瀟。
“教學緊扣主題,思想性強,案例豐富,注重課堂師生互動與學生參與。”課程結束后,漆昌柱這樣評價道。
這一評價,與組織部門平時掌握的情況大體相同。思修形策黨支部順利通過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驗收。蔡瀟在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同時,還引導黨員履職盡責,已納入后備干部人才庫。
黃岡師范學院建立定期“全面訪”、隨機“印證訪”、突擊“抽查訪”的考察機制,“長線”跟蹤干部在不同崗位不同階段的綜合表現,將政治素質考察考在經常、融入日常,和平時考察、換屆考察、選任考察等深度結合,推行“一線考察法”,定期到基層一線,了解干部曾經做、正在做的事。
麻城二中是黃岡師范學院對口幫扶單位。2023年,教育學院副教授沈勝林到該校掛職副校長。
“校領導和院領導多次到麻城二中調研,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和我們談心談話,幫助發現解決問題,推動幫扶工作走深走實。”沈勝林說。
“在基層一線,我們聽幫扶學校領導和老師的評價,能夠多方位檢驗干部政治素質。”校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周俊飛介紹,沈勝林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掛職工作,推動麻城二中在教育科學研究上取得突破。
不久前,沈勝林所在的小學教育系黨支部,入選全省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強國行”專項行動團隊。作為黨支部書記,他說:“將進一步把掛職鍛煉與服務地方發展結合起來,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黃岡師范學院通過拉長“時間線”、提升“融入度”、拓寬“考察面”等形式,打破僅靠民主測評、個別訪談等傳統考察方式,發現了一批政治過硬、專業過硬、能吃苦、富有開拓創新精神的干部隊伍。
考用結合 樹立導向
2023年,學校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從二級學院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政法學院輔導員蔡柳由于工作表現優秀被選中。
“該同志政治素養高、學習能力強、文字功底扎實、工作踏實嚴謹。”抽調期間,蔡柳主要負責文稿起草校對工作,得到了同事和領導的一致認可,工作鑒定為優秀等次。今年9月,蔡柳從學院輔導員轉崗到學校辦公室職員,負責重要文稿起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鮮明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大力選拔政治過硬、敢于擔當、銳意改革、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干部”。
黃岡師范學院堅持“考”是基礎,“用”是關鍵,建立干部“一人一檔”,把真正靠得住、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選出來,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
“周學君老師為了學院的發展,在關鍵的時刻挺身而出。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和師范專業認證時,他放棄休息時間,主動加班完成相關工作,真正做到了德才兼備。”調研談話時,周學君的同事說。
數學與統計學院教師周學君專注教學和科研,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擔任多個SCI期刊的審稿人,主持市廳級以上項目7項,指導學生多次獲國家級、省級大獎。今年,他被任命為該學院院長助理。
黃岡師范學院強化成果運用,將考察結果運用到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拓展結果運用方式,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
2022年以來,學校晉升職級、提拔重用59名政治素質過硬、工作實績突出的干部,5名干部被談話提醒,打造了一支更高素質、更專業化干部隊伍,營造了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推動學校教學科研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學校成功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48項,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9個,教師在全球頂尖雜志上發表論文,7人入圍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1個學院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獲批“全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