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倏忽秋色盡,紅葉滿澴溪。在大別山南麓的澴水河畔,隱匿著一座古韻悠長、煙火漫卷的千年古鎮——孝感市孝昌縣小河鎮。縱橫交錯的穿鎮水網孕育了小河古鎮,流水潺潺、石橋蜿蜒,仿若一見如故鄉的夢里花園。
古鎮老街,歷久彌新。小河鎮以厚“底子”、美“面子”、強“里子”為重點,全域擘畫鄉村振興澎湃活力,將村美民富書寫在希望的田野上,使千年古鎮煥發別樣風姿。
清爽潔凈美家園
深秋時節,層林盡染,疊翠流金,走進小河鎮環東街,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道路和整齊劃一的門窗。今年64歲的胡玉林親眼見證了整條街的“蛻變”,內心頗有感觸。
“以前集鎮空地上都是堆放的垃圾雜物,現在路面整潔干凈,種了很多花草樹木。”胡玉林說,“看見家鄉越變越好,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小河集鎮共有三橫三縱九條街道,商戶密集。今年以來,小河鎮開展“清潔家園”百日攻堅行動,整治集鎮面貌,改善人居環境,用“美顏”模式扮靚小河,讓群眾轉角遇見美。
“清潔家園”是一場內外兼修的改變,村民人人都是清潔員,個個都是監督員。10月30日,小河鎮開展新一輪“清潔家園”行動,鎮黨委工作專班動員全鎮黨員、志愿者與村民,共同參與環境衛生“大掃除”工作。
現場,大家自覺分組分工,手持掃帚、鐵鍬、垃圾袋,清整主干道路兩側各類雜草,協作清理水溝淤泥、塘面浮萍等河道垃圾,各村灣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與此同時,各村通過線上網格微信群、線下黨員走訪入戶,宣傳“清潔家園”活動,讓清潔理念深入人心。村民們也自發收拾屋子、打掃院子,清除亂堆亂放雜物,家家戶戶門前庭院整潔有序。
“如今環境變好了,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們也要自覺愛護家鄉環境,維護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干凈整潔。”胡玉林說。
和合善治繪安瀾
“請鎖好車門,關好車窗”“電動車一定要貼好反光貼”……每當夜幕降臨,小河鎮總有一支治安巡邏隊伍穿梭在鎮街小巷,叮囑鄉親們注意夜間出行安全。
這支治安巡邏隊正是小河鎮以“小單元”筑牢“大平安”的縮影。巡邏隊對村民房屋、沿街店鋪、交通路口等重點區域進行夜間巡邏,查找各類安全隱患。同時,以拉家常的方式向商店店主、攤販、散步村民等宣傳防溺水、安全用電、反電詐等知識,構建農村治安防控“天羅地網”。
“我們將各村自治組織納入平安建設體系,組建包含‘一名村干部+兩名輔警+N種共建志愿力量’的聯防義務巡邏隊。”小河鎮黨委書記魯亮介紹,巡邏隊日常采取分片分組的形式,常態化開展安全巡邏,消除安全隱患。
“做好隱患問題排查,矛盾糾紛化解,是村警的職責。”河西村專職輔警張家驥說,村灣經常有許多家長里短的矛盾問題,如不及時化解,往往會鬧出大矛盾。
今年以來,小河鎮探索全域維穩和基層治理工作機制,建立最小化應急處突單元,以自然灣為單位,形成“一名中心戶長+兩名群眾代表”的灣級工作小組,負責聯絡處理自然灣的矛盾糾紛、突發事故等情況,為基層治理筑起安全新防線。
“目前,我們共動員183名中心戶長和396名群眾代表,由各村(社區)黨支部進行調度協調,有力提升了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魯亮說。
滿畈迭香“土特產”
走進小河鎮國慶村的迷迭香深加工廠房,一位村民正在制作線香。經過液壓成型機的擠壓,迷迭香香泥變成一根根線香,在木板上晾干后,用火點燃,便可發出陣陣香氣。
“迷迭香聞起來非常淡雅,能夠提神醒腦、凈化空氣,在瑜伽室、會議室等特定場合使用較普遍。”孝昌縣葆田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田雙峰介紹。
迷迭香是一種高效多用途的特色經濟作物,原葉原枝可作香料、調料,深加工可提取精油及天然抗氧化劑,也可用于日化、食品的保鮮保質。2018年,在村黨支部動員下,田雙峰經多方考察,發現家鄉的沙質土壤非常適合種植迷迭香,于是選擇返鄉流轉荒坡荒地,發展迷迭香產業。
“一開始以銷售鮮葉為主,1500元一噸,一年可以采收兩茬,每畝毛收入7500元。”田雙峰說,迷迭香對種植的技術要求不高,一次栽植可多年采收,效益可觀。
嘗到甜頭后,田雙峰逐漸擴大種植規模至1000畝,用工需求也隨之增加。“迷迭香基地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不僅解決了全村土地撂荒問題,同時也吸納周邊近百名村民就近務工,村民也從中獲得了額外收入。”國慶村黨總支書記陳銀舟介紹。
為進一步提高產業附加值,促進一二三產全鏈條融合發展,2022年,在小河鎮黨委支持下,田雙峰建設深加工產業園,打造迷迭香全產業鏈。4年間,由最初的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到深加工并創立“青迭”品牌,迷迭香產品種類越來越豐富,產業鏈日趨完善。
“迷迭香基地將探索燒烤露營、研學教育等新業態,打造小河鎮精品產業、特色產業,帶動更多鄉親就業增收。”田雙峰對未來充滿信心。
近年來,小河鎮紅蔸菠菜、沙窩蘿卜、玉皇李等地標性果蔬、中藥材農特產品種植面積已達2100余畝。
產才融合促發展
“歡迎大家來到直播間,看我們的雞鴨跑得多歡樂……”正在鏡頭前直播的“雞蛋姐”王素美,熱情地向粉絲介紹雞鴨養殖基地。
王素美是小河鎮仙雨砦村人。2018年,在外從事建材行業的王素美和愛人劉全國響應小河鎮回鄉創業號召,做起了養殖業。
創業初期,在航天三江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王素美流轉近百畝土地,搭建7個養雞大棚,養殖土雞1萬余只。隨著土雞蛋、土雞的供不應求,養殖基地逐漸打開市場。
2020年6月,仙雨砦村新建電商綜合服務站,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更加便利。村“兩委”推薦王素美等返鄉能人參加孝昌縣電商產業園培訓,學習直播帶貨。自此,王素美變身農民主播,搭上電商快車。
如今,隨著農村寄遞物流平臺建設暢通,王素美每月帶貨上萬斤農產品,不僅有土雞蛋、水果,還有各種禽肉、蔬菜等,遠銷全國各地。去年,直播間帶貨銷售額達300多萬元。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近年來,小河鎮黨委實施人才回鄉工程,通過暢通土地、金融、技術渠道,建優基礎配套設施,先后動員青年能人回鄉創業176人,發展種植養殖等各類專業合作社及市場主體155家。
“學明白、想清楚、干到位,為進一步放大小河區位、文化與環境優勢,吸引、留住鄉土人才,我們結合全域旅游示范創建,先后舉辦文化美食節、鄉村音樂節、古鎮旅游節共11場次,激勵更多鄉土人才展作為、顯身手,為鄉村全面振興造血蓄能。”魯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