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推進鄉村振興,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秭歸實現華麗轉身。
續寫振興篇章,從何下筆?堅持黨建引領,擘畫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宏偉藍圖,接續實施三輪“村集體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消除空殼、鞏固提升、提質增效“步步走”,壓實責任、扶持項目、政策激勵“條條優”。
截至去年底,全縣167個行政村集體經營收益全部超過10萬元,總收益達4328.21萬元,村均25.92萬元,涌現出1個100萬元以上的村、16個50萬—100萬的村。
從“負”到富、從有到優,山區縣村集體經濟跨越發展的腳步漸行漸穩、越走越實。
咬定青山填“空殼”
打開兩河口鎮兩河村村委會的檔案柜,數十份泛黃的舊合同,用手一量,整整一拃。
“有價格過低的,有從未履行的,甚至還有當人情送出去的‘一元合同’?!贝妩h總支書記周志偉說,這些“五花八門”的爛合同,嚴重侵害了村集體利益。
身為種橙大村,原兩河村村集體的百畝臍橙園,早先“賤租”給了村民。2018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不足1萬元,還欠下不少外債。
村集體“三資”,是集體經濟的“活之始”。如果管理不好,也會成為“亂之源”。
2019年,原兩河村、牌樓村、宋家村合村并組,合村后的兩河村臍橙種植面積超萬畝,村集體的臍橙園也規模倍增。
面對新機遇,清違糾偏勢在必行。
周志偉反復向司法、財政、農業農村等相關部門咨詢,重新制訂臍橙承租合同。從當年開始,根據不同租種類別,租戶按每畝500元、300元、150元三種價格向村集體支付租金。
新合同要簽,舊時賬也要算,不難想,租戶們拍起了桌子:“打我們的主意,怕不是以權謀私?”“敢明目張膽要我們掏錢,簡直是個村霸!”
租戶譚某罵得更難聽:“換屆選舉時虧我還投了你一票,真是養了條白眼狼!”當著周志偉的面,他撕毀了租金補繳通知書。
攻堅克難,黨員先行。“我們本來就理虧,這錢補得不冤枉?!痹邳h員、村民代表的帶動下,大部分租戶補繳了欠款,并簽下新合同。
還剩好幾家“釘子戶”,怎么啃下硬骨頭?周志偉請來律師,咨詢相關法律法規后,接連贏下16場官司,通過法律手段剜去了“三資”頑疾。
直至2020年,租戶共補繳租金28萬元。此后,村集體臍橙園的租賃收入終于實現“顆粒歸倉”。
家底厚了,債務清了,兩河村著眼臍橙種植、配套服務、農資經營等發展路徑大干快上。今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保守預計達30萬元。
實現共同富裕的路途中,“空殼現象”一直是秭歸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近年來,該縣立足“三資”管理,全面清理明家底,產權移交增家業,大力化債消掣肘,共核實集體資產22.3億元、集體土地317.13萬畝,依法糾正問題合同524份,全縣4572萬元村級非經營性債務實現清零。
廣開門路壯產業
村集體經濟發展之路任重道遠,前半程要補短,后半程更要揚長。
最高海拔1888米的香龍村,是兩河口鎮典型的高山村。擁有良好的氣候生態資源,卻常年困在傳統產業的“一畝三分地”。
為此,鎮黨委培優建強各村干部隊伍,鎮村兩級深度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道路。2022年年初,香龍村定下發展新路子——農旅融合。
發展旅游,從何下手?上下協同,開源節流——政策、資金等“硬條件”,由鎮黨委向上級組織部門、農業農村部門爭取“第一桶金”;設計規劃、項目運營的“軟實力”,靠村干部自學自謀。
不到半年,以集聚區為核心,沿東西兩側帶狀延伸的一幅旅游度假區規劃圖,驚艷出爐。
今年“五一”,集溯溪營地、風情民宿、親子樂園、特色種養、采摘觀光等業態的香龍峽谷度假區建成迎客。
“資金資源匱乏,求人不如求己?!眱珊涌阪傸h委組織統戰委員梅浩熙說,這個由村集體統一管理、村民參與運營的度假區,成功入選宜昌首批微度假地。根據預計,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將突破100萬元。
秭歸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探索出服務創收型、資源盤活型、清違糾偏型、自主經營型等十類符合山區實際、操作性強、可復制推廣的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
與香龍村相鄰的白廟嶺村,走上了產業發展型的道路,以艾草產業為抓手,采取“龍頭企業+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通產業鏈壁壘。
與此同時,全縣各村按圖索驥,共繪藍圖。
去年,水田壩鄉嚴坪村在集鎮開張的“嚴坪嚴選”等三家實體經營店面,成了該村集體經濟高速發展的窗口。
走進該店,琳瑯滿目的村產土貨吸引線下流水客,店內就地打造的直播間,更是在線上引來大批客源。
“當村茶掛上網店,一個月就能賣出20萬元,不僅讓全村茶葉種植面積和周期得以增加延長,還帶動了800余村民務工就業。”該村黨總支書記鄭敏之說,有了經濟實體的引流,村集體創辦了企業,還爭取項目和資金配建了冷庫和加工廠,“村集體收入增加,我們也能為村民辦更多實事?!?/p>
共享成果促治理
秭歸運用“五共”理念,將以人為本的鮮明底色貫穿壯大村集體經濟全過程,發展成果人人共享。
“一根打杵,一個背簍,一趟就是上百斤?!辈烧瓦\輸,歷來都是臍橙生產中最苦最累的環節,也最早涉及勞務服務。在中國柑橘現代典范村——郭家壩鎮王家嶺村,民間采果隊伍早已形成。
2022年,王家嶺村黨總支將村民自發組成的采果隊納入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開始進行專業孵化。
“從單一的采摘,到修枝、包裝、飛防、物流等領域,如今已培育了10多類臍橙產業服務隊伍?!痹摯妩h總支書記馬尚軍介紹,去年,村集體還為社會化服務隊統一打造品牌,目前已吸納常駐隊員300余名、靈活務工人員500余名。
一件紅馬甲,走遍大山間。近年來,該隊走出鄉村、走出湖北,在重慶、四川、江西的橘地橙園廣泛提供農業服務。村民既富了腦袋,也鼓了口袋。
“我們儼然成了企業職工,年年有活干,月月有單接?!痹摯迳鐣贞犘拗Ψ株犼犻L張登明說。
社會化服務成了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新動力,還帶來積極的社會效應。
“全體都有,今天上午8點,帶上無人機去各自區域巡查!”7月19日,水田壩鄉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巡排查工作,青蒿峪村第三黨小組長、社會化服務隊飛防分隊隊長宋宏彩向18名隊員作出動員,通過低空巡防手段,短短兩天便將近20平方公里的村域、近18000畝山林排查完畢。
秭歸山大人稀,如何串起散居村戶參與鄉村治理?廣泛推選社會化服務隊的骨干成員納入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并將其發展成為黨小組長、村小組長、村民理事會理事長,在矛盾調處、民情報送、政策宣傳、事務動員中發揮重要作用。
“讓更多農戶加入農業服務隊等集體經濟組織中通過這樣的利益聯結,讓鄉村發展與治理并駕齊驅。”秭歸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