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當前,神農架林區正錨定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目標定位,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神農架篇章。作為管黨治黨的重要職能部門,我們將高舉改革創新旗幟,深刻答好“全面深化改革組織工作怎么干”這個課題,切實推動“組織力量”成為深化改革“最強力量”。
堅持事業為上、選賢任能,鍛造改革發展過硬隊伍。注重因事擇人、人事相宜,把選賢任能作為根本性、長期性、關鍵性工作來抓,著力鍛造一批保護與發展事業需要的時代新軍、實干力量。堅持凝心鑄魂先行。實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訓計劃,分領域、分層級開設培訓輪訓班次10期,完善讀書班、交流研討等制度機制,引導黨員干部學清楚、想明白。充分運用官門山博物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生態環境部科普基地、古水紅色教育基地“一館三基地”教育資源,完善“紅、綠、特”三色教育培訓體系,打造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基層培訓主陣地??茖W統籌干部資源。完善領導班子配備模型,聚焦保護與發展需要選配干部,推動“供”與“需”、“人”與“事”的精準匹配。深入實施“三為干部”計劃,繼續選派干部到省直單位、北京門頭溝、隨州等地掛職學習,開闊眼界、提升能力。激發擔當作為動力。落細落小關心關愛基層干部十項舉措,逐步提高鄉鎮、生態保護等一線干部評先評優、職級晉升比例,全面完成鄉鎮“五小”、林場管護站所建設。探索實施干部多維考核、急難險重一線考察識別干部等機制,推動“年輕干部到基層去、優秀干部從一線來”。推動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制度化,著力解決干部亂作為、不作為、不敢為、不善為的問題。
錨定發揮作用、強基固本,夯實改革發展戰斗堡壘。聚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持續抓基層、打基礎,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深化改革、推動保護與發展的強大力量??椕芙◤娊M織體系。扎實推進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確保每個村都有1—2名成熟可用的后備干部。深入推進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對村(社區)減牌子、減臺賬開展“回頭看”,拓展村級減負成效??偨Y推廣“強村帶弱村”、農旅融合等模式,加快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增長。激活黨員先鋒作用。圍繞貫徹《神農架林區自然生態保護和統籌發展規劃》,實施黨員“一崗兩隊”建設,引導黨員在推動保護與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聯系服務群眾中有位有為。開展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設置護林員、環保倡導員等6類生態管護崗位,引導黨員主動認崗、認真履責。發揮黨建特色優勢。構筑完善林業管理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國有林場(管理處)—護林站(管護中心)的三級管護組織體系,持續推動黨組織進生態保護網格、進管護站所、進巡護路線。健全鎮村黨組織與基層管護站所的黨建聯建機制,搭建協商共治平臺,不斷增強村鎮居民對生態文明理念的認同、對生態保護規則的遵守。深化“綠海黨旗紅”活動,細化黨支部整體提升標準,選樹 “紅旗黨支部”,讓黨旗在華中屋脊高高飄揚。
緊盯發展需要、招才引智,匯聚改革發展智力支撐。對標破解人才發展瓶頸、激發人才活力,持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著力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健全體制機制廣泛聚才。迭代升級人才政策矩陣,完善保護、教育、科技、旅游、農業、林業、醫療等7個領域人才政策,著力構建“1+N”人才政策體系。堅持需求導向柔性引才。繼續發揮生態資源的科研價值優勢、氣候景觀的休閑療養優勢,靈活采取兼職、掛職、客座、遠程合作等方式,柔性引進使用高端人才、急需緊缺人才。深化與專家人才的交流合作、聯絡服務,強化生態保護、農林產業、生命健康等相關科研成果轉化,推動生態保護提檔升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辦好關鍵小事以誠留才。精準對接人才需求,打造全方位服務體系,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嚴格落實區領導聯系服務專家制度,加強院士專家企業行、科技副總、博士服務團等項目人才服務保障,扎實開展人才周活動,建好用好“神才碼”,為人才提供出行、落戶、教育、醫療、住房等一站式便捷服務,以誠待才、用心留才。
(作者系神農架林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