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議論文,表達方式要合理,應該把多種表達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合力,從而形成議論文的獨特魅力。記敘用得好,作文往往更有說服力;描寫用得好,則更生動形象;說明用得好,則條理更清晰;抒情用得好,則更有感染力。
1.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議論生動形象
議論文以其嚴密的邏輯思維和深邃的哲理來說服人,但優秀的議論文并不光靠精辟透徹的理論說服讀者,還注意議論的藝術性,借助形象化的說理,把抽象的道理說得具體生動、深入淺出。清人劉大魁說:“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即是說道理不可以直接指明,而應借助事物來說明。因此,我們在作文中借助記敘、描寫等手段,能把抽象的道理說得生動可感、深入淺出。
2.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觀點深刻有力
好的議論文,在于觀點深刻有力。而議論文的深度,常常來源于作者對事理的深刻理解和分析,同時,還來源于語言的表達和內在的邏輯力量。許多優秀的議論文,不僅發揮邏輯力量進行分析論證,而且善于寓理于具體形象之中,借形象分析說理,運用記敘、描寫、說明等多種表達方式,揭示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挖掘事物的內涵和底蘊,從而強化論證的力量。
3.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議論充滿情感
優秀的議論文不僅以其精辟透徹的議論取勝,而且還注意借助情感的力量,以理曉之、以情動之。理性的概念是枯燥乏味的,缺乏感染力。冰冷的說教、枯燥的議論很難說服人。如果議論文做到情理相融,理中有情、情中有理,讀者在感情共鳴的情況下會心悅誠服。
4.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使作文充滿文采
議論文要講究文采,就要在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時,對語言進行錘煉:或議論蘊含哲理,賦予議論的語言以思辨的色彩,讓人咀嚼品味;或記敘老練圓熟,用語注意分寸,推斷進退自如,言辭懇切,令人信服,顯示出思想的成熟;或描寫樸實無華,下筆不事雕琢,捧出生活中原汁原味的大眾話語,給人一種“一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淳”的風味。
【文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有這樣一則數據:川渝兩地汽車產業鏈協同配套能力已達80%以上。通俗地說就是,川渝協同,可以完成一輛汽車的80%。重慶整車發展優勢明顯,四川產業鏈優勢突出,川渝優勢互補,同奏汽車產業“交響曲”。“重慶造”“四川造”融合成“川渝造”,攜手沖刺“世界級”。可見,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把握優勢互補的辯證法。
以上材料對當代青年具有啟示意義,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維分析】
這道作文題意在引導考生對優勢互補的原因、優勢互補的意義作深層次的挖掘,表達自己個性化的見解。做到優勢互補,前提是找準自身的特色優勢,這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摸清家底的同時,還要善于因時因勢審視整體發展。做到優勢互補,關鍵要有“高站位”,在大局下思考,在全局中行動。聯系不同的生活情境,優勢只有通過比較才能準確“定位”:橫向看,要和別人比,找出基礎優勢;縱向看,要和自己比,考慮如何轉型升級,做到“人有我優”。
考生在寫作過程中,必須對“優勢互補”作辯證分析,一分為二地進行客觀全面的剖析。就這篇議論文的寫作來看,表達方式的運用以議論為主體,但是適當記敘、說明、抒情更有助于議論的生發。
參考立意:優勢互補,各展其長;優勢互補,合作共贏;優勢互補謀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