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國鯤鵬”運-20,到“海上巨無霸”深中通道;從小區入駐了動物新朋友,到600余年歷史的“原住民”;從追空投的小孩長成投空投的大人,到“看臺觀戰選手”潘展樂在水中展臂如風……2024年9月上映的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以“可愛的中國”為主題,立足多個角度,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想盛宴。不同于相對程式化的常規課程,“開學第一課”盡管其容量有限,發揮空間卻不可謂小。綜觀各地的“開學第一課”,除了“安全課”“健康課”等活動,有的讓學子“與AI同行”,有的讓“數字人校長”加持開學典禮,科技感拉滿,盡顯“開拓”之義。
作為一種經典的儀式教育,在集體在場的展演中,“開學第一課”的特殊意義不僅在于情感的傳遞,更在于價值的認同。比如,廣州一小學就邀請了巴黎奧運會跆拳道女子49公斤級銀牌得主郭清作為特別嘉賓,以一場火炬傳遞儀式開啟“開學第一課”,播撒向上向善的種子;武漢某寄宿學校讓學長學姐一對一幫助,陪伴式入學,以“自礪教育”第一課幫助新同學快速適應,既有溫度又有傳承;廣州某校的開學典禮還聘任了百名校外思政輔導員,為家校社協同育人作出積極嘗試。此外,“開學第一課”上課的地點也不囿于校園,不少學校讓學生深入田間地頭,體驗勞動艱辛;走近革命圣地,觸摸紅色血脈;參觀博物館,一眼閱覽千年……
素材解讀
“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開學第一課”觸及靈魂,為學生人生新的起點“蓄能充電”。“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愿更多的“開學第一課”化作火把,照亮新的學期,讓每個學子都能以元氣滿滿的狀態,去播種光明未來。
適用話題
思想盛宴、價值認同、啟迪心智、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