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四川省某國道大修工程,深入探討進度管理在項目實施中的關鍵作用。通過文獻綜述、案例分析、信息化技術結合等多個方面開展研究,結果表明:精確的前期規劃與準備、實時動態進度管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以及靈活應對的現場管理是工程進度管理優化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提出了一套系統的進度管理優化策略,為類似復雜環境中的公路大修工程提供了可參考的管理思路。
道路工程; 線性進度管理; 現場管理; BIM; 工程要素
TU723A
[定稿日期]2024-08-30
[作者簡介]謝焱(1987—),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公路工程、交通規劃。
0 引言
道路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城市的交通、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道路工程建設一般具有施工規模大、施工環節多、技術應用復雜的特點,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一系列影響工程進度與施工質量的問題[2]。施工單位唯有實施全面的施工現場管理與進度管理,準確把握各個施工環節的要點,以各工程要素為抓手,提高施工現場管理水平與進度管理能力,及時發現并排除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隱患,才能確保道路工程建設施工的較高質量與較快進度。通過有效的現場管理,可以第一時間發現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也有助于提高項目工程進度管理水平,提高施工專業性,優化施工技術應用的合理性,切實保障道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更好地為社會經濟與民生發展提供保障。
復雜公路大修工程的進度管理不僅影響工程的工期和成本,還關系到工程質量和安全。通過研究進度管理的優化方法,能夠為類似的工程項目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參考,進而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確保項目按期高質量完成。本研究選取四川省某國道大修工程為案例,旨在探索復雜公路大修工程中進度管理的有效策略,為未來相關項目提供指導。
1 研究背景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工程項目管理進行了大量研究,進度管理作為其中的關鍵環節,受到廣泛關注[3]。傳統的進度管理方法,如甘特圖、網絡圖等,已經廣泛應用于工程項目中。然而,在復雜的公路大修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工期緊、施工環境復雜等因素,傳統方法往往難以應對[2]。許多研究指出,進度管理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施工組織不合理、工序銜接不暢、資源配置不均、場地和環境條件影響等[4-5]。
2 工程背景
四川省某國道某路段由于使用年限長、超重車輛碾壓,導致路面破損嚴重,需要對全長5 km,寬度20 m的瀝青混凝土面層、雙向四車道的路面進行大修。該項目計劃半年完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僅用40天時間全面完工。本研究通過現場施工過程數據收集與分析,揭示其進度管理的實際情況(圖1)。
3 前期規劃與準備
項目時間表制定應根據工程的總體規模和工期要求,制定詳細的項目時間表。包括各階段的起止時間、關鍵節點、資源配置等。
資源配置計劃應根據項目需求,配置足夠的人力、設備和材料,并確保其在需要時能及時到位。
風險評估與應對預案應分析可能影響進度的風險,如天氣變化、材料供應不及時等,并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
4 動態進度管理
進度計劃的動態調整,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施工進度計劃,確保項目按計劃推進。
關鍵路徑法應用,即利用關鍵路徑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識別工程中的關鍵工序,確保這些工序按時完成,以避免整體工期延誤。
里程碑管理中通過設立多個里程碑節點,通過完成每個節點來檢查工程進度,確保各階段目標的達成。
5 現場進度管理
對于道路施工而言,現場施工的合理安排、科學管理尤為重要,直接關系到工程進度管理的方方面面。道路工程工序銜接是復合的科學管理的過程,合理控制整體進度是公路項目有效實施的關鍵。而道路施工規模一般較大,現場進度管理存在較大難度,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圖2)。
5.1 人員因素管理
人員因素在建設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實體工程施工方面,如果管理存在漏洞,不僅僅會影響工程進度,還有可能誘發工程質量問題[6]。而道路工程的施工人員一般具備較強的流動性,管理制度體系不完善的話,會使得現場秩序十分混亂。因此,做好人員考核管理,對準入、履職、到崗情況加強控制,提高項目管理人員對于施工人員人數、作業量的掌握,對于提高進度管理水平尤為重要;同時,為減少因人員眾多產生的管理失誤,應不斷優化施工作業的組織與布局,合理安排人力資源。
5.2 材料因素管理
材料是道路工程實體的基本組成部分,如水泥、混凝土、砂石、鋼材等。材料的數量與質量直接影響著工程的進度與質量。在實際工程中,由于施工材料管理不規范,亂堆亂放、施工產生的建筑垃圾未能及時處理、材料進場缺乏把控等造成的進度管理失誤屢見不鮮。這不僅增加了項目的經濟成本,還增加了安全隱患。線性工程施工必須作好充分準備,抓好材料,厚積薄發。
由于工程數量的計算以帶有工程專業屬性的結構化數據(Elastic Block Store, EBS)為基礎,本工程在初期便基于公路工程各專業的結構化數據(EBS)使用BIM進行了工程量計算,對于施工材料的數量與進場時間進行了初步的掌握。并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隨時獲取最新的施工進度信息,快速作出決策(圖3)。
5.3 機械因素管理
道路工程應用的機械設備較多,常見的有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平地機、沖碾機、攤鋪機、攪拌機及各種運輸車輛等。在道路工程的建設施工中,機械設備是基礎,大量的工作都是通過機械設備完成的。由于道路工程現場施工空間較小,如何合理安排工程機械入場與施工便是直接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因素之一[10]。
本項目組在項目開始前便制定了完善的設備管理制度,加強了設備的管理,通過對機械作業方案進行反復地優化設計,充分發揮不同機械設備的組合作業優勢,并且落實到實際的生產管理中。
5.4 技術因素管理
隨著道路標準的提高,對施工技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制定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施工圖紙與操作規程等,確保技術應用的準確性與可靠性,對于提高進度管理能力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11]。在本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建立施工過程實時質量檢查制度,實時、分段進行質量控制,最大程度降低交接環節產生的負面影響。工作人員也要作好現場施工環節的監督,抓緊壓實度等參數的檢查與監督,得到確切的壓實度參數后,及時反饋項目部,與要求參數進行對比,及時作出改進和調整[12]。現場施工人員要按調整后的參數施工,如碾壓設備噸位、壓實遍數、碾壓速度等,確保碾壓效果,滿足方案要求,減少返工,保證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的要求。此外,優化施工作業流程,由于道路工程施工面較為狹窄,面對一些局限性問題,特別是在交叉作業時,要合理安排施工作業流程,盡快形成長的工作面,使工作區域擴大。
5.5 場地及環境因素管理
為保證施工進度,交叉作業情況不可避免,因此對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和精細化作業要求比較高,當施工場地管理不規范,會導致現場較為混亂,增大管理成本,影響工程進度,進而也會影響施工質量,增加施工的安全隱患。同時,溫濕度環境變化較大的施工現場容易影響道路結構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導致變形、開裂、沉降等一系列問題[13]。在施工開展之前,應全面評價環境的影響程度,優化設計。在制定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環境因素的影響,防止因為場地及環境因素導致的返工與窩工。
同時,本項目組利用無人機進行現場踏勘,加強現場施工管控,同時結合視頻監控系統進一步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場地及環境風險管理。
6 總結
通過對四川省某國道大修工程實踐中所運用的進度管理方法與取得的成效進行總結分析,得出結論:
(1)進度管理的科學性與系統性是復雜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通過精準的前期規劃,實現對工程關鍵節點、可能風險的把握;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和實時的進度監控,實現對影響工程進度的人員、材料、機械等關鍵性要素的有效控制;通過先進的現代化技術,實現進度管理的靈活性與有效性。能夠有效降低項目延誤風險。
(2)信息化管理工具的引入,如BIM、進度管理軟件、移動終端等,可以顯著提升進度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幫助管理人員更好地掌控項目全局,針對關鍵節點與關鍵問題,做出更及時更有效的調整。
(3)動態管理是應對復雜環境下工程進度不確定性的有效手段,通過靈活的施工組織和及時的應急響應,可以將突發風險因素對工程進度的影響降至最低。
把握進度管理關鍵因素,靈活使用先進技術,是實現進度管理優化的有效路徑。前期做好儲備,實施做好管理,后期做好歸納,能夠逐步提高工程管理人員的管理技術與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志雷, 道路工程施工階段風險管理措施分析[J]. 交通建設與管理, 2024(1):113-115.
[2] 鄭華杰, 市政道路建設中的工程質量控制與風險管理研究[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24(2):231-233.
[3] Baocheng Zhang.,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BIM Key Technology i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J].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21.
[4] 黃志祥,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進度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房地產世界, 2023(19): 133-135.
[5] 姜鵬飛, 海外公路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管理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 2022(23): 232-234.
[6] 王鑫, 道路橋梁施工要點及現場管理方法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24(5): 60-62.
[7] 王磊, 楊潔, 宋路兵,等. 基于BIM的工程量自動化統計研究[J].山西交通科技, 2024(1): 134-137.
[8] 錢超, 李帥, 李虎雄, 等. 基于BIM的公路隧道結構狀態可視化系統[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4, 44(3):116-124.
[9] 何小紅,劉凡. BIM技術在道路工程的應用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 2024(4): 159-162.
[10] 張芳艷, 淺析公路機械化施工和養護管理[J].中國設備工程, 2024(3): 93-95.
[11] 林樹濤, 市政道路施工中瀝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術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23(20): 105-107.
[12] 李君平,廖宇. 路面基礎層注灌漿補修養護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 2021(32): 119-120.
[13] 石惠, 道路工程施工質量缺陷的預防和處理[J].居業, 2024(3): 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