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美競合背景下東盟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重塑研究

2024-12-11 00:00:00潘玥
東南亞縱橫 2024年6期
關鍵詞:戰略

[摘要] 東盟國家在中美戰略競爭的地緣政治大背景下,面臨重塑自身在“印太”地區地位的重大機遇和挑戰。伴隨美國及其盟友在“印太”地區推動諸如美國—東盟峰會、“印太經濟框架”和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等小多邊組織,東盟國家越來越意識到自身在該地區和中美競合中的關鍵地位,因此積極調整對美國“印太戰略”的參與度和議程塑造力度,努力在中美競合中尋求平衡。中美競合實際上成為推動東盟國家地位重塑的重要動力。一方面,東盟國家的地區影響力在不斷增強,外交渠道和合作網絡持續拓寬,地區合作及聯盟建設進程加快,在安全、經濟及地緣政治等領域的戰略選擇日益多元。通過在美國主導的“印太”地區小多邊機制中發揮作用,東盟國家得以提升在地區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另一方面,東盟國家也在積極尋求一種相對平衡的立場,既避免過度靠攏某一方,又努力在中美競合中博弈以獲取更大的利益空間。不可否認,東盟國家的地位重塑之路并非完全坦途。東盟不僅需要平衡中美和其他大國利益、維護東盟內部團結統一、避免受波及分化,而且東盟整體實力仍有待增強,區域一體化程度有待加深,尚未能夠更主動有為地參與塑造地區秩序。同時,中美競合態勢的不確定性,以及“印太”地區的其他新興動蕩因素,都將給東盟地位重塑帶來諸多不穩定性。當前,東盟國家正面臨重塑自身地區地位的重大機遇期。東盟需要保持戰略定力,既與中美等大國通過多種合作渠道保持良性互動,又堅持以東盟為“中心”,通過提高綜合實力、凝聚團結一致,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為積極的建設性作用,為維護地區和平與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 中美競合;東盟—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地位重塑

[中圖分類號] D871.2;D814.1"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1003-2479(2024)06-040-11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美國一直在加強與東盟的聯系,試圖在“印太”地區建立小多邊組織,以加強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然而,隨著自身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也在加強與東盟的聯系,試圖在該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中美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作為亞洲的重要區域組織和多邊組織,東盟面臨來自美國在政治、經濟和安全的影響,也面臨美國將其視為遏制中國的工具而損害其戰略自主性的影響,因此在中美競合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當前,東盟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變化,這已引起學界對東盟在中美競合背景下地位重塑問題的關注。

基于此,本文提出的研究問題是:在中美競合背景下,東盟在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重塑對其地區利益和角色有何影響?本文將基于小多邊理論,通過案例研究法,對東盟國家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參與和行動進行詳細地分析和比較,揭示東盟國家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地位重塑的動態過程,探討中美競合對東盟在小多邊組織中地位重塑的影響因素和機制,從而解釋東盟地位重塑對其地區利益和角色的影響,包括在經濟、安全和地緣政治等方面的變化。研究東盟在中美競合背景下的地位重塑,有助于深入理解中美競合對東南亞地區秩序和東盟自身的影響,拓展小多邊理論在中美競合背景下的應用,為東盟國家制定更具策略性的外交政策提供參考,為推動區域和平與發展提供政策建議。

一、文獻綜述

在國際關系中,小多邊理論是指由少數國家或地區組成的多邊組織,其目的是在特定領域內解決共同問題或實現共同目標。其中,數量并非界定“小多邊”的唯一指標1,而是強調其具有明顯排他性、明確的問題導向和功利性2,組織成員具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和優先事項。這種小多邊組織相對于全球性的大多邊組織來說,較好地規避了大多邊機制中經常出現的集體行動困境,更具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國際關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小多邊理論的研究范式也從功能性考量轉向規范性思考。傳統觀點常常關注小多邊機制在解決具體問題中的工具性作用;當前的研究則更多重視其在體現規范和促進價值認同等方面的潛在影響,顯示出更加宏觀的戰略思考視角。同時,當前的研究也從單向因果關系轉向多種因素綜合分析:早期常常強調某一單一因素(如大國影響力和制度設計等)對小多邊機制效力的決定作用;現在則更多地強調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復雜性,探討內部動力和外部環境等多重變量的交互作用。隨著中美戰略競爭程度的持續加深,小多邊機制成為兩國博弈的新舞臺,其影響力和未來走向備受關注。

近年來,中美競合對東盟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的影響引發熱議。冷戰后,以經濟合作與安全合作為導向的小多邊主義合作形式在亞太地區不斷發展。小多邊經濟合作以冷戰后的東南亞地區為代表3。近年來,隨著中美競合的白熱化,美澳印日“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重啟,澳英美三邊安全伙伴關系(AUKUS)建立,甚至出現了“印太小多邊”或“亞太小多邊”的概念4。一些學者認為,這種組織可能會加強這些國家的經濟和安全合作5,但也可能會引發一些其他國家的擔憂和不安,引起亞太地區乃至全球政局的動蕩6。在此背景下,中美關系以及東盟與美國的合作方式,都對東盟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安全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這種影響表現在,一方面,中國是東盟的重要貿易伙伴,雙方在經貿、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另一方面,美國是東盟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在反恐、維和及人道主義援助等領域有著密切的合作。然而,中美競合給東盟帶來戰略空間,也加大了東盟內部的協調壓力,而東盟內部團結對維護其在地區架構中的影響力至關重要7。

在美國“印太戰略”中,東盟被視為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在過去幾十年里,東盟作為地區性組織在“印太”地區扮演了重要角色。在經濟上,東盟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關系密切,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在政治上,東盟積極推動地區安全合作,成為處理地區爭端的重要力量。同時,東盟也在加強與周邊國家以及世界大國的經濟、安全和政治合作。美國希望通過“印太”戰略加強與東盟及小多邊組織的合作,以遏制中國的發展。中國則積極發展與東盟的合作,維護現有的地區秩序。然而,隨著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東盟作為地區的重要力量,在中美戰略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其在小多邊機制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漸發生變化。在美國推動的“印太”地區小多邊機制中,東盟地位有所提升。但東盟內部在應對中美競合時存在分歧,影響了東盟的整體行為能力。東盟努力維護在區域事務中的“中心地位”,試圖尋求在中美戰略競爭中保持平衡,避免被邊緣化1,但實際上在諸多議題上很難完全置身事外,而是被迫做出選擇。除了中美兩個大國,其他外部大國(如日本和印度等)在小多邊機制中的作用也值得關注,其與東盟的互動也影響著東盟的地區地位。

隨著近年來中美競合博弈程度的日益加深,為應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QUAD等美國及其盟國在“印太”地區主導的小多邊組織/機制明顯增多, 相關研究也日益成熟。以東盟為例,一些研究認為,中國正在逐漸取代美國在該地區的主導地位,美國則試圖通過與東盟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來保持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多方位的交流與合作,在建立了多種“大多邊”以及雙邊安全合作機制的同時,也涌現出多個小多邊安全機制2。對美國而言,自大國競爭回歸美國國家安全戰略中心以來,防止中國主導東南亞成為其在該地區的核心關切3。因此, 美國在傳統安全、 經貿投資和非傳統安全等領域的小多邊外交行動正使得其亞太戰略更具立體性, 其對中國產生的打壓和圍堵效果已經變得更加明顯, 中國也因此承受著強度更大、來源更廣、持續性更強的外部壓力4。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東盟研究中心于2024年4月2日發布《東南亞態勢報告:2024》,連續第6年針對東南亞各國知識精英對中美等主要國家的觀感與信任度,以及本區域地緣政治課題的看法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若被迫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有50.5%的受訪者選擇中國,49.5%選擇美國,其中,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文萊和老撾的受訪者選擇中國的比例均超過70%。這是2020年這項調查增設這道問題以來,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首選。但中國優勢甚小,僅與美國相差一個百分點5。

另有一些研究則認為,中美在東南亞地區的競合日益激烈,日益多樣的小多邊組織只是中美競合的表現之一。由于東盟國家在該地區具有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中國和美國都需要東盟的支持6,因此,中美通過小多邊組織爭取東盟國家,也是看重東盟在亞洲的地位和作用。比如,為了爭取湄公河流域國家的支持和響應,美國主導了“湄公河下游倡議”(Lower Mekong Initiative),旨在介入下湄公河地區事務,伺機打壓中國;中國與湄公河下游國家所開展的瀾滄江—湄公河小多邊合作機制,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穩定和繁榮發展7。

此外,隨著東盟成員國之間經濟聯系的加強以及與外部世界的互動增多,東盟在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正在重塑。一些學者還指出,東盟國家在中美競合中的地位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和戰略選擇來改變的8。例如,東盟正在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多邊合作,如自由貿易區、反恐合作等。此外,東盟還積極參與其他地區性合作,如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這些合作將有助于增強東盟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進而為其地區利益和角色帶來積極影響。東盟國家可以通過加強內部合作,提高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地緣政治地位,在中美競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但現有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是缺乏就中美競合對東盟在小多邊組織中地位重塑的影響而進行深入探討,往往側重于中美競合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影響,對東盟在小多邊組織中的具體地位重塑效應的研究則較少。二是研究局限于描述和分析現象,缺乏理論框架和深入分析。三是缺乏對東盟地區利益和角色的綜合分析。現有研究往往集中在東盟作為區域合作組織的角色上,未充分考慮東盟成員國的個別利益和角色變化,以及其在小多邊組織中的不同表現。總體而言,未來研究需要進一步關注中美競合與東盟小多邊組織地位變化的內在機制,構建系統理論框架,并充分考量東盟成員國的差異性,以提升研究的指導意義。

因此,本文結合強調權力、利益與制度之間相互作用的小多邊理論,解釋東盟國家參與小多邊組織的動機和行為,以期有助于理解東盟成員國在小多邊組織中地位的變化對其地區利益和角色塑造的影響。

二、核心概念與理論框架

東盟國家的戰略自主性在中美競合的動態中是可塑的,且受到外部大國關系和小多邊組織內部互動的共同影響1。中美競合的強度和性質也將影響東盟國家在小多邊組織中的參與程度和議程塑造能力。因此,東盟國家對小多邊組織的參與,能夠增強其地區影響力、拓寬其外交渠道,并加強地區合作與聯盟建設。

在中美競合的復雜背景下,東盟國家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重塑可以通過一個多維度的理論框架來分析(見圖1)。該框架以東盟的戰略自主性為核心,圍繞外部大國關系和內部決策過程展開,進而探討東盟國家如何通過小多邊組織的參與來塑造議程及提升地區影響力。

首先,東盟的戰略自主性是其在中美競合中保持獨立并有效參與國際事務的基礎。這種自主性受到中美兩國在“印太”地區競爭與合作關系的影響,也受到東盟內部成員國間協調一致決策機制的制約2。東盟國家必須在維護自身利益與響應外部大國壓力之間找到平衡點,這要求東盟在中美間進行精細的戰略調整。

其次,東盟在小多邊組織中的參與程度和議程塑造能力是其戰略自主性的具體體現1。東盟國家通過積極參與小多邊組織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強自身的地區影響力,還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為統一和有力的聲音。通過對這些組織的參與,東盟有機會推動符合自身利益的議程,如經濟合作、安全對話和維護地區穩定等,同時也能夠對中美競合背景下的地緣政治動態做出響應。

再次,東盟通過小多邊組織擴展外交渠道和合作網絡,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還能夠為其成員國帶來經濟和安全上的實際利益2。東盟國家通過這些網絡加強與中美及其他大國的合作,從而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最后,東盟在重塑自身地位的過程中須處理好內部團結與外部壓力之間的平衡。東盟國家需要加強內部協調,確保在對外政策上形成統一戰線,同時也要應對中美競合帶來的外部壓力。東盟的戰略自主性和地區合作的深化將有助于其在中美之間保持中立,維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綜上,東盟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重塑是一個動態且復雜的過程,涉及戰略自主性的維護、小多邊組織的積極參與、地區影響力的提升以及內部團結與外部壓力的平衡。東盟國家通過這一理論框架的指導,可以在中美競合的大背景下,有效地維護自身的利益,促進地區的穩定與發展。

三、東盟國家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參與和行動

在當前中美競合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東盟國家對美國及其盟友在“印太”地區推動的小多邊合作機制反應熱烈,積極參與其中。這些機制主要包括美國—東盟峰會(US-ASEAN Summit)、“印太經濟框架”(IPEF),以及QUAD和AUKUS等。

值得注意的是,東盟國家在上述機制中的參與程度和身份地位存在差異。在某些組織中,東盟整體或部分成員國為重要參與方,甚至扮演核心角色;在其他一些機制中,東盟則未直接參與,僅以旁觀者或利益相關方的身份介入。這種參與狀態的多樣性,實際上反映了東盟在應對中美競合、重塑地區角色定位的過程中,所做出的審慎考量和靈活策略調整。一方面,東盟致力于通過多渠道參與,提升自身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東盟也在權衡利弊,避免過度靠攏某一方,以保持必要的戰略自主性和平衡態勢。

美國與東盟國家舉行定期峰會,旨在加強雙邊戰略對話與務實合作。美國將中國定位為強勁的經濟和軍事競爭對手,視東南亞地區為實施“印太戰略”的核心區域,因此積極加大在該地區的戰略投資及外交努力。2022年,在美國—東盟系列峰會期間,美國宣布了在“印太”地區約1.5億美元的投資新計劃3,涉及清潔能源、海事安全和健康監測等領域,意在阻遏中國在該地區擴大影響力。同年11月,美國總統拜登在東盟峰會上強調,美國與東盟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將有助于雙方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和衛生安全等重大挑戰,并期許建立“自由開放、有彈性的‘印太’地區”4。根據小多邊理論,東盟國家參與美國—東盟峰會主要是出于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相較于美國意在加強在東南亞地區的話語權、遏制中國的戰略意圖,東盟國家更為關注該機制為其帶來的實質性經貿利益。

在經貿領域,美國牽頭的14個國家于2022年啟動IPEF,旨在加強數字貿易、供應鏈和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合作,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1。其中,東盟有7個成員國參與其中,因此被視為該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美國希望通過該框架,填補其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后的空白,應對《全面與進步跨太平伙伴關系協定》(CPTPP)簽署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所帶來的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結構性轉變,提升其在“印太”地區的經濟影響力,并加強與中國的全面競爭。

為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形成戰略競爭,美國特別強調了通過IPEF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發展。此前,美國已推出“藍點網絡”和QUAD基建計劃等,并與七國集團(G7)推出“重建美好世界”(B3W)倡議,加大對發展中國家基建投資力度,同時將價值觀、標準、貿易和氣候等因素納入其主導的全球基建計劃中。

IPEF的議題較好地滿足了東盟國家發展高附加值和環保型產業的需求。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等國家對基建互聯互通高度重視,期待通過IPEF推動區域一體化與合作。其中,自2014年總統佐科上任至2023年2月,印度尼西亞已在基建方面投入超過3309萬億印尼盾2。通過促進物流、貿易和人員流動的便利化,印度尼西亞為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合作提供了推動力,并在小多邊組織中展示了自身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尤其是新首都努山塔拉的建設項目不斷推進與落地,基礎設施在印度尼西亞經濟發展的比重和地位將日益提高3。但由于IPEF遲遲未見實質性進展,加之對其內在矛盾及可能削弱東盟“中心性”的顧慮,大部分東盟國家對其仍持謹慎態度4,更希望美國借助現有機制深化經貿關系。越南外交部發言人黎氏秋姮指出,IPEF應作為“現有經濟聯系的補充”而存在5。因此,如何平衡大國競爭與自身發展需求,將是東盟面臨的一大課題。

而美國在“印太”地區推行的“印太戰略”,除了涉及經濟領域的IPEF,還包括五大支柱:強調安全外交的QUAD,以及強調軍事合作的AUKUS等具有明顯排他性質的小多邊安全組織,這些舉措無疑將進一步強化美國主導下的小多邊安全合作對區域安全格局的影響。

在AUKUS中,澳大利亞計劃建造核潛艇的行為引發了東盟國家的廣泛憂慮。從潛在核擴散到可能引發新一輪地區軍備競賽,這一系列安全隱患均會嚴重影響區域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的安全利益。其中,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對美國的安全依賴程度較低,但將地理上鄰近的澳大利亞視為重大安全威脅,并且擔心域外大國過度介入致使東盟陷入“選邊站”困境,因此反對最為強烈6。相比之下,菲律賓、新加坡和越南對AUKUS雖略有批評,但總體較為支持或歡迎。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曾指出,新加坡與AUKUS三國締結長期的雙邊和多邊合作關系,他希望“‘印太’安全聯盟”能對區域和平及穩定做出積極貢獻,同時與區域架構相輔相成,提出“區域和平穩定才是最大公約數”7。此外,或由于利益相關程度較低、相互依賴程度較弱,泰國、緬甸、老撾和文萊等其他東盟國家尚未就AUKUS表態。盡管東盟國家對上述機制反應不盡相同,但美英企圖加強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已成定局,“印太”核心區域的角力大幕隨之拉開。

2023年2月,美國發布新版《印太戰略報告》,多次提及東南亞和東盟,將“加強賦能和統一的東盟”列為十點行動計劃之一,并探討AUKUS與東盟合作的可能性。這一政策走向反映出美國更加重視東盟在“印太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1。新版《印太戰略報告》突出關注東南亞和東盟,體現了東南亞地區在未來區域安全和經濟格局演變中的重要性。東盟自成立以來,在維護地區穩定、促進經濟發展、推進區域合作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其一體化進程、多邊主義原則、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努力以及與各方對話合作平臺等特征,使其在地區內外交往中具有重要影響力。但東盟在處理區域事務時也面臨著來自內部各國分歧和外部大國壓力的挑戰,如何在維護自身利益與地區穩定之間尋求平衡將是東盟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總的來說,東盟對美國推動的“印太”地區小多邊機制的參與程度雖有差異,但都體現了東盟基于自身利益的理性抉擇,其目的在于,在中美競合的大背景下,重塑區域影響力,維護地區和平穩定,實現包容性發展。這一舉措無疑將深刻影響未來“印太”地區的戰略格局演變。而IPEF、QUAD和AUKUS的提出,則是相互補充、相互聯系。比如,IPEF將QUAD框架下有關技術、供應鏈安全和基礎設施伙伴關系等議題整合到IPEF框架下,這有助于AUKUS將議題議程集中在安全外交領域,還有助于美國整合“印太”地區眾多雙邊合作機制。一個由美國主導的IPEF將與QUAD、AUKUS一起,提高美國及其盟友和伙伴在“印太”地區的集體行動能力,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固有影響力。這些小多邊組織的建立及推進,在為美國“印太戰略”奠定新的外交、經濟和軍事基礎的同時,也使得東南亞地區和中國的周邊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多變。

四、東盟國家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的地位重塑過程

在當前中美競合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東盟國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的不斷涌現和推動下,東盟國家逐漸加深對自身在“印太”地區和中美競合中戰略重要性的認識。中美競合、“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博弈以及東盟國家自身的戰略考量,共同導致了當前東盟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這種環境對東盟國家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們需要積極應對,同時也需要尋求更多的合作與發展機會。基于此,東盟國家積極調整其對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的立場及參與,由簡單的回應轉向更加主動地塑造自身在其中的地位。

這種重塑階段的出現既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源于東盟國家對地區地緣政治格局的深刻思考。在中美競合的影響下,東盟國家認識到其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不容忽視,包括經濟利益、地緣政治和地區穩定等因素。東盟作為東亞地區主要的區域性組織,擁有龐大的人口和經濟規模,具備重要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在這一背景下,東盟國家不僅是中美爭奪的對象,更成為中美博弈的重要參與者。中美之間的博弈對東盟國家的安全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它們需要在平衡與折中之中尋求最佳解決方案。

隨著東盟國家戰略意識的日益覺醒,其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開始發生轉變。過去,東盟國家對這類組織的回應相對被動,主要是出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考慮,但如今它們開始尋求更加積極的角色定位。在許多美國及其盟國倡導的“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建立初期,東盟國家無論在話語權還是影響力方面,均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東盟作為亞洲地區重要的多邊組織,其在“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可能會發生變化。在中美競合的背景下,東盟國家可能面臨來自中美兩個大國的政治、經濟和安全壓力,而其在“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和話語權可能會發生相應的調整。比如,在應對IPEF方面,東盟國家會面臨來自美國、日本和韓國等域外國家的影響和壓力,此外,還可能會受到東盟內部的影響和壓力。而在對待QUAD和AUKUS時,雖然東盟各國都沒有直接參與其中并對此立場不一,但是“印太”地區安全小多邊組織的存在,讓人不得不質疑東盟的有效性及其提供的安全利益,懷疑東盟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其滿足大國戰略需求的能力1。畢竟東南亞地區本身就存在一些歷史悠久的安全小多邊組織,比如1971年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西蘭、新加坡和英國之間的《五國防務安排》。在這個階段,東盟國家的參與可能相對被動,更多地是對美國及其盟國倡議的響應。這可能與東盟內部存在分歧、協商決策機制緩慢以及東盟對外部干涉的謹慎立場有關。

隨后,東盟國家意識到在中美競合的復雜環境中,不能僅僅依賴于被動應對,而應主動參與和影響相關組織的決策和議程,以捍衛自身的利益和地區的穩定。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東盟國家進入認知與學習的過程。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綜合實力較強的東盟國家逐漸意識到小多邊組織對地區合作與利益追求的重要性,它們開始積極學習和適應小多邊機制的規則和工作方式,提高參與能力,并尋求在組織內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比如,東盟國家通過參與美國—東盟峰會,逐漸認識到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重要性。美國—東盟峰會為東盟國家提供了與美國高層官員進行面對面對話和交流的機會,使它們更深入了解美國的政策和利益。再比如,美國—東盟經濟部部長會議為東盟國家提供了與美國經濟部相關官員就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等議題進行交流的平臺。通過參與上述會議,東盟國家可以深入了解美國的經濟政策、商業機會和投資環境,從而提高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認知水平。當然,這一過程可能涉及加強內部協調、提升談判能力和戰略規劃,以更好地代表東盟國家的利益。

最后,東盟國家進入自主性和領導力發展的階段。東盟國家在中美競合背景下可能會調整其參與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的參與程度與議程塑造。東盟國家可能會重新評估自己在這些組織中的利益和地位,并根據自身戰略需要來塑造“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的議程。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東盟國家逐漸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發展出更強的自主性和領導力,它們開始在小多邊組織中提出自己的議程、倡議及合作項目,并積極推動其實施。以新加坡在美國—東盟峰會中的推動作用為例。當作為東盟輪值主席國或峰會的主持國時,新加坡能夠引導討論,促進雙邊交流與合作。通過主持對話,新加坡能夠確保討論的順利進行,并推動協商和決策的達成。作為東盟國家與美國之間的重要橋梁,新加坡還在美國—東盟峰會上促進各方的溝通和理解。新加坡開放、中立和多邊的外交政策使其能夠在不同利益方之間進行平衡,并促進建立信任、增進相互了解。這一階段的重要特征是東盟國家通過塑造組織議程、引領合作方向,來強化自身的地位和影響力。

與此同時,東盟國家也在不斷反思參與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對東盟“中心性”的影響,并對此進行必要的調適。比如,東盟所代表的區域合作“東盟方式”與QUAD和AUKUS所凸顯的美式跨區域小多邊合作理念及方式之間形成規范競爭,美國及其盟國倡導的“印太”安全小多邊組織的理念與東南亞區域安全合作所一再強調的主權、發展、生態和人民的綜合安全等內容背道而馳2。這種情況也出現在美國倡導的“美國—東盟網絡政策對話”(US-ASEAN Cyber Policy Dialogue)中——東盟在網絡安全治理合作中聚焦于區域主義指導下的危機事件響應與合作治理中的具體事項管理,而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則更關注對合作主導權的掌控1。

這種重塑階段也代表了東盟國家對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的審視及重新定位。東盟國家開始關注這些組織在地區經濟、安全及合作等方面的實際影響力,并力圖通過積極參與及合理訴求的提出,塑造這些組織的運作機制和政策取向,使之更加符合自身的利益和愿景。在這一過程中,東盟國家的外交策略也有所調整,更加注重協調一致的立場,形成在重要議題上的共同聲音,提升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盟國家逐漸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重塑自身地位,通過積極參與及有效合作,爭取在組織內獲取更重要的地位和話語權。這可能包括在決策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擔任重要職位和領導角色,以及參與制定和推動符合東盟國家利益的合作議程。同時,在中美競合中,東盟國家也尋求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保持平衡,盡可能努力維護與中美兩國之間的合作關系,以確保自身的利益得到平衡和尊重。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東盟國家也可能面臨中美之間的博弈和利益沖突,需要尋找適當的平衡點。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階段和過程并非嚴格的線性發展,而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東盟國家的地位重塑是一個動態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地緣政治與利益平衡、經濟依賴與合作、安全關切、內部協調、外部壓力、外交策略以及對外政策調整等。比如,東盟國家的地緣政治地位和利益平衡也會影響其在中美競合中的地位重塑,它們需要在中美之間尋找自己的利益點,調整本國的外交策略和對外政策,并努力平衡各方的關切和需求。這可能涉及在國際舞臺上提出自己的倡議和立場,以維護自身的地位和利益。另外,東盟國家與中美兩個大國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它們依賴中國和美國的市場和投資,同時也通過與兩國的合作獲得經濟利益。中美兩國的競爭與合作對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地位產生直接影響,也可能導致東盟在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重塑。同時,中美競合涉及地區安全利益和影響力角逐。東盟國家希望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因此在安全領域中,與中美兩國的合作及參與變得至關重要。中美在地區安全事務中的角色和爭端的處理方式可能對東盟的地位及所能發揮的作用產生影響。

五、中美競合與東盟地位重塑對其地區利益和角色的影響

在當前中美競合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東盟國家清醒意識到自身在“印太”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面對美國大舉推動的小多邊組織不斷涌現,東盟審時度勢、主動作為,積極回應并參與相關機制的建構,切實表達和維護自身利益訴求,引導小多邊合作機制朝著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這種轉變不僅是對外部環境的回應,更體現了東盟在地緣政治格局變遷中的自我思辨與適應,東盟在此重塑階段的積極參與及合理訴求將對地區穩定發展乃至整體地區利益和角色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東盟國家在美國“印太”小多邊組織中的主動參與和相關行動,有助于提升其在區域事務中的地位和發言權。通過與美國及其盟友的合作,東盟國家可就重大區域議題表態發聲、提出倡議,并參與決策制定,為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奠定基礎。在中美競合格局下,東盟需在小多邊機制中尋求適當定位,在中美之間保持平衡、中立,維護自身利益。參與美國倡導的小多邊組織成為東盟確保區域發言權、避免過度倚重單一大國的途徑,因此其或將調整對中美兩國關系,在小多邊機制中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

其次,參與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使東盟國家能與地區內的其他國家建立更加廣泛的外交網絡。東盟不僅能與美國直接對話,還可與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接觸交流,拓展外交關系、增強自身影響力。例如,通過與美國及其盟友開展對話,東盟國家有機會就重大議題表達立場、尋求共識,進而影響國際政策走向。東盟可靈活運用外交策略,推動自身利益最大化,促進地區及全球合作共贏。

再次,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為東盟提供了加強地區合作和聯盟建設的平臺。通過與美國及其盟友協作,東盟能在安全、經濟和人文等領域與其深化合作,加強區域一體化進程,與其他國家共同應對地區挑戰。上述機制還可與歐盟等相關倡議對接,形成跨大洲區域合作網絡,聯合舉辦高層論壇探討全球議題,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

最后,參與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使東盟拓寬了戰略選擇和外交政策多元性。除了中國等合作伙伴,東盟可通過與美國及其盟友協作,獲得更多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的選擇權,增強外交靈活性和回應能力。東盟可根據不同國家利益關切,靈活調整對外政策取向,如在與中國合作時強調地區和平穩定,與美國合作時則側重經濟發展和科技合作等,從而更好地應對國際事務中的機遇和挑戰。在中美競合背景下,東盟還可在小多邊組織中發揮推動區域穩定發展的作用,通過參與合作項目、倡導多邊對話協商、推進經濟一體化等努力,維護和促進“印太”地區的和平繁榮。

可見,中美競合格局推動了東盟在美國“印太”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重塑進程。東盟在安全、經濟和地緣政治等層面采取了一系列應對舉措,以提升自身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在中美之間尋求相對平衡。地位重塑過程為東盟提供了更多參與和發揮作用的機會,加強了地區影響力與合作,拓寬了外交渠道和戰略選擇空間。然而,這樣的地位重塑過程仍面臨諸多挑戰,東盟需要平衡各方利益、維護內部團結,并持續加強自身實力建設,方能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東盟提供了大量投資和貿易機會,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關系越來越緊密,中國也發起倡議在地區內建立一系列小多邊機制,這些變化使東盟在美國“印太”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受到一定挑戰。因此,美國有意加大與東盟的合作力度,加強雙邊經濟政治聯系,以維持其在該地區的影響力。

六、結語

中美競合是當前國際關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東盟作為“印太”地區的重要地緣政治角色之一,在中美競合中處于敏感且重要的地位。對東盟國家而言,它們需要在“東盟中心性”的基礎上,認真思考如何在這種競合格局下,靈活調整自身在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以應對復雜多變的地區局勢。具體而言,東盟國家可以通過在小多邊組織中協調區域利益,尋求在中美競合中的平衡,維護地區的整體利益和穩定。它們還可以加強經濟合作,促進貿易、投資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積極參與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和實施。此外,通過參與美國倡導的“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倡導和推動國際規則和共同的價值觀,積極參與制定和推動相關規則和標準,以促進包容性、開放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地區秩序。

此外,面對復雜多變的地區局勢,東盟國家需要制定靈活多樣的應對策略。首先,東盟國家可以推出開放和包容的合作倡議,與中美雙方及其他國家在各領域開展合作,兼顧不同國家的利益訴求。這既可以增進東盟內部團結,也可以通過增強東盟與外部大國的戰略互信,拓展東盟的對外影響力。其次,東盟國家可以學習其他國際組織的成功經驗,改革和優化東盟的內部協商與決策機制,提高協商與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和效率。這可以增強東盟在外部事務中的發言權,提升其在區域事務中的主導地位。最后,東盟國家可以積極推動在小多邊合作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并爭取在規則制定和框架構建等方面增加話語權。這既能夠維護東盟共同利益,也使東盟在應對地區挑戰中發揮關鍵作用。總之,東盟需積極作為、靈活應變,才能在復雜的地區關系中維護自身利益、促進地區穩定。

在中美競合的背景下,東盟國家在美國“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參與和行動將涵蓋多領域的合作和努力,旨在維護地區穩定、促進經濟合作、協調利益、倡導規則和推動共同發展。這種參與和行動將有助于東盟國家應對中美競合帶來的挑戰,并在地區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東盟國家需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地緣政治重要性和戰略機遇,在中美競合中增強自身的策略定力和合作智慧,更好實現在“印太”地區小多邊組織中的地位重塑與發展。

(責任編輯:顏" 潔)

On Reshaping of ASEAN's Role in Minilateral Organizations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Under the Sino-U.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Pan Yue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 In unprecedented global changes, ASEAN countries face significa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reshaping their position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strategic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U.S. and its allies promote various minilateral organizations in the Indo-Pacific, such as the U.S.-ASEAN Summit, the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IPEF) and the 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QSD), ASEAN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their critical role in this region and in the U.S.-China competitive dynamics. Consequently, they are actively adjusting their participation and agenda-setting efforts in response to U.S. initiatives, striving to maintain a balance in the U.S.-China rivalry. The U.S.-China competition has become a key driver in reshaping ASEAN's status. On one hand, ASEAN's regional influence is steadily growing with expanded diplomatic channels and cooperation networks, accelerated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alliance-building processes, and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strategic choices in security,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fields. By engaging in U.S.-led minilateral mechanisms, ASEAN countries have enhanced their voice and influence in regional affairs. On the other hand, ASEAN countries are also actively seeking a relatively balanced stance, avoiding excessive alignment with any one side while manoeuvring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to gain greater benefits. It is undeniable that the path to reshaping ASEAN's status is not entirely smooth. ASEAN must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China, the U.S. and other major powers, maintain its internal unity and avoid divisive impacts. Additionally, ASEAN's overall strength needs to be enhanced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deepened. ASEAN must increase more proactive participation in shaping regional order. The uncertainty of U.S.-China competition and other emerging instabilities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also pos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ASEAN's efforts to reshape its status. Currently, ASEAN countries are facing a crucial opportunity to reshape their regional position. ASEAN needs to maintain strategic composure, engage in positive interactions with major powers such as China and the U.S. through various cooperation channels, and uphold ASEAN centrality. By enhancing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fostering unity, ASEAN can play a more active and constructive role in regional affairs, contributing its wisdom and power to regional peace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ASEAN-United States; minilateral organizations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position reshaping

[作者簡介] 潘玥,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研究員、印度尼西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廣東 廣州 510632

[基金項目]廣東省社科規劃2024年度常規項目“‘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對印尼投資及其‘安全化’問題研究”(GD24YHQ01)

1蘇長和.全球公共問題與國際合作:一種制度的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38-239.

2王曉文.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背景下的小多邊主義——以美印日澳四國戰略互動為例[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20(5):57-85.

3王曉文.特朗普政府印太戰略背景下的小多邊主義——以美印日澳四國戰略互動為例[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20(5):57-85.

4參見KOGA K. A new strategic Minilateralism in the Indo-Pacific[J]. Asia policy,2022(4):27-34;TARAPORE A,TAYLOR B. Minilaterals and deterrence: a critical new nexus[J].Asia policy,2022(4):2-7;LIN J,LEE L.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in ASEAN may help it overcome challenges in Multilateralism[EB/OL].(2023-03-08)[2024-10-12].https://www.iseas.edu.sg/wp-content/uploads/2023/02/ISEAS_Perspective_2023_16.pdf;RAJAGOPALAN R P. Explaining the rise of Minilaterals in the Indo-Pacific[EB/OL].(2021-12-01)[2024-10-12].https://www.orfonline.org/wp-content/uploads/2021/09/ORF_IssueBrief_490_Minilaterals-IndoPacific.pdf.

5趙明昊.美國構建亞太“小多邊”機制的進展、特征與影響[J].當代世界,2023(3):39-45.

6劉得手.美國“小圈子”外交的排他性本質和霸權邏輯[J].人民論壇,2023(21):76-81.

7李皖南,姚丹揚.東盟“中心地位”的建構和維續——基于復合相互依賴理論的國際組織模式[J].東南亞縱橫,2023(5):11-23.

1EMMERSON D K. ASEA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is it time to try horsing the cow?[J].Trans-regional and national studies of Southeast Asia,2017(1):1-23.

2王勇輝,余珍艷.中國與東盟小多邊安全機制的構建現狀——從公共產品供給的視角[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15(4):1-18.

3楊悅.東盟對中美競爭的認知與應對[J].國際問題研究,2021(4):42-60.

4陳柏岑.冷戰后美國亞太戰略轉變下的小多邊外交研究[D].北京:外交學院,2022.

5黃小芳.東南亞年度調查結果出爐 受訪者選中國比率首次超越美國[EB/OL].(2024-04-02)[2024-10-15].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40402-3248356.

6傅聰聰.東南亞國家對中美的外交政策趨于分化[J].國際政治科學,2018(3):142-145.

7陳柏岑.冷戰后美國亞太戰略轉變下的小多邊外交研究[D].北京:外交學院,2022.

8CONNELLY A L,ed. 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on US–China competition[M].Sydney:Lowy Institute,2017:9.

1楊悅.東盟對中美競爭的認知與應對[J].國際問題研究,2021(4):42-60.

2POOLE A. Ambitions versus capacity: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ASEAN[M]//Importing EU norms: conceptual framework and empirical findings. Cham:Springer,2015:157.

1張潔.東盟中心主義重構與中國—東盟關系的發展[J].國際問題研究,2021(3):118-119.

2Cheng-Chwee K.Multilateralism in China’s ASEAN policy: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spiration[J].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2005(1):105-106.

3美國東盟峰會召開,拜登外交政策再次聚焦中國[EB/OL].(2022-09-13)[2024-09-19].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20513/biden-asian-nations-china/.

4柬埔寨東盟峰會:中美在東南亞角力 拜登G20前確立與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EB/OL].(2022-11-13)[2024-09-19].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63614160.

1楊澤瑞.“印太經濟框架”貿易議題發展動向及對亞太區域合作的影響[J].東南亞縱橫,2024(4):48-58.

2Herdi Alif Al Hikam.Jokowi Pamer Habiskan Rp 3.309 T Bangun Infrastruktur,Ini Daftarnya[EB/OL].(2023-02-27)[2024-09-24].https://finance.detik.com/infrastruktur/d-6590769/jokowi-pamer-habiskan-rp-3309-t-bangun-infrastruktur-ini-daftarnya.

3楊曉強,李迪娜.多重挑戰下的穩健發展——印度尼西亞2022年回顧與2023年展望[J].東南亞縱橫,2023(3):20-30.

4邢瑞利.東盟國家對“印太經濟框架”的認知與反應——基于經濟預期與威脅認知的解釋[J].東南亞研究,2023(1):42-61.

5IPEF should be based on open,inclusive,transparent principles: spokesperson[EB/OL].(2022-05-26)[2024-09-19].https://en.vietnamplus.vn/ipef-should-be-based-on-open-inclusive-transparent-principles-spokesperson/229237.vnp/.

6邢瑞利.東盟六國對AUKUS的反應差異分析——基于非對稱安全依賴與威脅認知的解釋[J].國際論壇,2022(6):46-63.

7社論:區域和平穩定才是最大公約數[EB/OL].(2021-09-18)[2024-09-19].https://www.zaobao.com.sg/forum/editorial/story20210918-1194764.

1楊亞非.美國戰略重心東移:戰略變遷、戰略邏輯與戰略影響[J].東南亞縱橫,2024(2):1-26.

1LIN J,LEE L.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in ASEAN may help it overcome challenges in Multilateralism[EB/OL].(2023-03-08)[2024-10-12].https://www.iseas.edu.sg/wp-content/uploads/2023/02/ISEAS_Perspective_2023_16.pdf:3.

2薛亮,鄭先武.東盟國家對AUKUS的認知與反應——“小多邊”與區域多邊的張力[J].國際展望,2023(2):57-78.

1景麗娜,唐小松.“五眼聯盟”與東盟網絡安全治理合作的不對稱性分析[J].情報雜志,2023(1):42-51.

猜你喜歡
戰略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實施農村“黨建護航”戰略的創新實踐思考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0:56
戰略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戰略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略
導致戰略失敗的三大迷思
解放戰爭戰略考
軍事歷史(2002年4期)2002-08-21 07:47:44
清代初期兩次對臺作戰的戰略指導
軍事歷史(2000年1期)2000-12-06 05:54: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综合第一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日韩在线1| 在线99视频|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天堂777|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久久免费看片|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日韩无码视频播放|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国产噜噜噜视频在线观看| 色有码无码视频| 青青草综合网|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日韩中文精品亚洲第三区|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日韩专区欧美|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欧美不卡视频在线|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巨熟乳波霸若妻中文观看免费| 热热久久狠狠偷偷色男同| 不卡视频国产|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日本一区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黄网在线| 久久一级电影|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青青青草国产| 日本国产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不卡网| 亚洲免费三区|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欧美成人区|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亚洲免费黄色网| 美女免费黄网站| 99人体免费视频| av午夜福利一片免费看| 国产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欧美精品xx|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日韩无码黄色|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99| 午夜福利网址|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高清不卡| 青青草久久伊人|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1区2区在线观看|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三级影院|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成人第一页| 福利国产微拍广场一区视频在线| 成人蜜桃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欧美日韩| 男人天堂伊人网| 日韩色图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jjzz在在线播放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