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2023年的馬來西亞:實現政治穩定、保持經濟增長、延續平衡外交

2024-12-11 00:00:00傅聰聰
東南亞縱橫 2024年6期

[摘要]2023年是馬來西亞走出動蕩、恢復政治經濟與社會穩定的一年。安瓦爾領導的團結政府在“綠色浪潮”沖擊下憑借聯盟間合作、“反跳槽法”、東馬政黨聯盟支持、王室“背書”,在州選后實現了“罕見”的政治穩定。作為具有全球視野的穆斯林政治家,安瓦爾成功實現外交“平衡”,與東盟、伊斯蘭世界和大國開展務實經濟外交,塑造了“中立不結盟”、經濟優先、捍衛人權的對外政策。經濟上實現3.7%的溫和增長,貿易持續表現良好,推行“昌明經濟”框架、新工業規劃并加速向數字經濟轉型。展望未來,盡管政治穩定或許能夠延續,但聯合政府面臨政治兩極分化加劇、馬來穆斯林民粹主義上升風險。在內部需求強勁和外部需求改善的條件下,經濟有望實現持續增長。對外政策將根植于“積極中立”原則,維持東西方“平衡”,鞏固與其他國際組織和中等強國的經貿合作,推動宗教與人權外交。安瓦爾政府能否推動結構性改革及經濟增長、打擊貪腐、實現社會公平與平等、提升馬來西亞國際影響力,取決于其是否能整合國內不同的五大政治力量。

[關鍵詞]馬來西亞;“昌明大馬”;政治極化;“昌明經濟”;“平衡外交”

[中圖分類號] D733.8"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文章編號]1003-2479(2024)06-051-19

2023年,面對“馬來選民海嘯”壓力、政治兩極分化、地緣政治危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挑戰,安瓦爾·易卜拉欣(以下簡稱安瓦爾)領導的團結政府在“內憂外患”中成功維護了政府和聯盟內部的團結,實現了國內政局的重新穩定,塑造了新的政治格局,并推出“昌明大馬”執政理念,引領國家發展與改革。全年國內經濟實現溫和增長,頒布“昌明經濟”發展框架和《2030年新工業總體規劃》,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外交上延續“平衡”策略,務實推動與大國、東盟和伊斯蘭世界的經濟外交,逐漸恢復和擴大馬來西亞的國際影響力。

一、政治:推出新執政理念,實現政治穩定,重塑政治格局

第15屆大選并未如往屆一樣選舉出真正的勝者,安瓦爾所組建的包括傳統競爭對手的政府看似團結一致,實則是一種“奇怪的結合”。其包括了奉行多元文化和社會自由主義的希望聯盟(以下簡稱希盟),而希盟內的華基成員黨1、民主行動黨(以下簡稱行動黨)贏得最多議席,在實際主導地位上占據優勢;另一個伙伴國民陣線(以下簡稱國陣)主要依靠馬來民族統一機構(以下稱巫統)這一傳統的馬來族群特殊權利的捍衛者;此外,還有來自東馬的兩大區域主義政黨聯盟。這種“同床異夢”的伙伴關系使安瓦爾的政治回旋余地受到限制,如果政府遇到政治阻力,其面臨的挑戰將顯著增加。

盡管如此,安瓦爾憑借其政治智慧成功保持了內部的“團結”,恢復了國內政治穩定和民眾對民主制度的信心,也推出了新的執政理念。2023年,馬來西亞國內政治發展主要表現在關鍵選舉、政治格局重塑、最高元首輪替等方面,一系列變化不僅考驗現任政府和執政聯盟的韌性,也反映出馬來西亞政治結構的動態性質。

(一)安瓦爾推出“昌明大馬”執政理念

2023年伊始,安瓦爾在行政首都布城推出了“昌明大馬”(Malaysia Madani)新執政理念并將其作為國家發展的愿景與目標。“昌明大馬”是安瓦爾構建的國家發展藍圖,基于六大核心價值觀——“永續”(Kemampanan)、“繁榮”(Kesejahteraan)、“創新”(DayaCipta)、“尊重”(Hormat)、“信任”(Keyakinan)和“關懷”(Ihsan),旨在將六項原則融入馬來西亞的社會框架中,引領國家朝向和諧且有尊嚴的全球地位邁進1。早在20世紀70年代求學于馬來亞大學時,安瓦爾就開始宣傳“文明”(Madani)概念。20世紀90年代擔任副總理時期,他曾提出“文明社會”(masyarakat Madani)理念,提倡構建以道德為基礎、個人自由和社會穩定相平衡的社會制度。第15屆大選前,安瓦爾再度出版《建立文明國度:“烈火莫熄”施政愿景與框架》一書推介上述政治理念2。

安瓦爾的“昌明大馬”理念與前幾任總理頒布的政府愿景有較大差別,不再局限于口號式的發展理念3,而是超越傳統增長與發展指標,囊括政治、經濟、社會和文明的全面戰略。其倡導的不僅是物質上的繁榮,更將人民的福祉與尊嚴放在首要位置,希望馬來西亞能夠成為公正、繁榮、有關懷的社會之典范。安瓦爾對“昌明”的論述和詮釋,挑戰了僅以經濟增長和投資數據作為成功衡量標準的既有范式。他批評了對數據增長過分關注而忽視人類社會的發展質量,提倡將以人為本的經濟模式與透明、有效的國家治理相結合。在此背景下,團結政府于2023年下半年頒布的“昌明經濟”框架和“人民昌明計劃”等具體政策舉措都是從上述理念衍生而出的。

(二)六州選舉“平分秋色”,六場補選凸顯分化

2023年8月12日,在世俗的多元族群治理與保守的族群宗教意識形態治理相對立的競選宣傳敘事中,雪蘭莪、檳城、森美蘭、吉打、吉蘭丹和登嘉樓六州的州立法議會選舉拉開帷幕,245個州選區歷經一天的投票計票,最終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公布的投票結果顯示六州現執政政府維持不變,對團結政府而言喜憂參半4。

選舉結果反映出各州選民偏好的細微差別,有些地區渴望延續現狀,有些州屬則渴望變革。“希盟+國陣”組合在雪蘭莪、檳城和森美蘭的勝利標志著其在城市與城鄉混合選區的優勢,其治理模式和進步政策在這些州屬引起了選民的共鳴。而在野陣線國民聯盟(以下簡稱國盟)取得了“道義”上的勝利,不但席卷了登嘉樓、吉蘭丹和吉打幾乎全部的州議席,更在“希盟+國陣”執政的三州有進一步的“斬獲”——國盟使雪蘭莪州政府失去了議會中三分之二的多數議席優勢,剝奪了其修改州憲法的“絕對權力”,并讓森美蘭州議會中沒有任何聯盟能掌握50%的半數優勢。

2023年的六場補選同樣備受關注,其意義遠遠超出了選舉的直接結果,成為第15屆大選后執政聯盟民望的“試金石”。選舉成績顯示,伊斯蘭黨成功捍衛了東海岸的勢力范圍,在瓜拉登嘉樓、甘馬挽選舉中以極大優勢獲勝;國家誠信黨(以下簡稱誠信黨)代表希盟贏下柔佛雙補選(埔萊國席和新邦二南州議席),繼承了該黨已故署理主席的政治遺產。巫統候選人阿米扎延續了該黨自1986年以來對彭亨柏朗埃選區的主導權;沙撈越政黨聯盟候選人依斯干達則在日拔補選中以壓倒性優勢獲勝。值得關注的是,國盟在上述五場補選(于馬來西亞半島舉行)中的所有選區得票率都有所上升,反映出馬來選民進一步拋棄巫統領導的國陣轉向支持國盟尤其是伊斯蘭黨。

經歷近五年的政府動蕩后,馬來西亞如今面對“罕見”的政治穩定,這也是安瓦爾執政以來最大的政績。六州選舉后,安瓦爾的聯合政府得以“幸存”并憑借“反跳槽法”、沙巴和沙撈越政黨聯盟的支持、馬來王室“背書”等支柱,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政治穩定。盡管如此,團結政府仍然面臨包括政治格局重塑、政治兩極分化等問題,現尚無法判斷安瓦爾能否實現其政治改革的長期目標,這也反映出馬來西亞政治在未來的不確定性。

(三)最高元首實現輪替,柔佛蘇丹展露雄心

近年來,馬來西亞最高元首虛位角色日益實權化,2023年的元首輪替也成為各方關注的政治焦點之一。10月27日,統治者會議宣布任命柔佛州蘇丹易卜拉欣為馬來西亞第17任最高元首,他接替于2024年1月結束任期的第16任最高元首蘇丹阿卜杜拉。盡管此次最高元首更迭屬于正常輪替,但是,易卜拉欣在就任前的表態讓各界預測未來馬來王室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或將更大,在行政事務上也將更為主動。

2023年12月,易卜拉欣作為候任最高元首在接受《海峽時報》專訪時就曾表示,無意在國家王宮擔任“傀儡元首”,并計劃利用自身影響力在國家層面“撥亂反正”,監督政府、打擊貪腐1。他強調,馬來西亞必須繼續捍衛多元文化價值觀,這是國家團結的重要力量;同時必須維護社會穩定,使聯邦政府有空間恢復國家經濟2。由此,他出任國家元首后的主要任務是維持政治穩定,只有穩定的政府才能擬定解決經濟問題所需要的可持續政策。易卜拉欣還提出要求獲得更大的元首職權,包括監管反貪委員會和國有石油公司,認為這兩個機構應該向元首匯報;他認為法官的任命也應避免受到行政干預,當前司法委任機制應當改革,元首不應是政府的“橡皮圖章”。易卜拉欣還提出總理與元首應密切合作,所談國務將保持透明;如果元首不愿意接受總理覲見,就表明已經是很大的問題34。

作為君主立憲制國家,馬來西亞最高元首的象征意義大于實質職權。過去幾十年,人們對王室權力關注較少。然而,王室在過去五年的政治動蕩中扮演了“仲裁者”的角色,改變了民眾對國家元首的傳統認知。對此,安瓦爾表示,對易卜拉欣的言論可以進行建設性討論,但不能損害議會民主制原則和聯邦憲法關于君主地位的詮釋。

(四)2023年馬來西亞政治格局的塑造

2023年,馬來西亞不同地區的州選和補選一度使其國內政治氣候升溫,引發政黨與聯盟之間的磋商、辯論和戰略調整。選舉結果顯示,馬來西亞政治格局進入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

首先,安瓦爾的團結政府通過六州選舉的慘淡勝利基本“駁斥”了國盟推翻現政府的呼聲,而六場補選也基本折射出當前馬來西亞各政黨聯盟間的關系及地理空間權力格局。希盟成功地改變了與宿敵國陣的競爭關系,雙方達成了良好的政治同盟關系,并與東馬的沙撈越政黨聯盟、沙巴人民聯盟和沙巴人民復興黨(以下簡稱民興黨)維持互信合作關系。最大的在野陣線國盟則繼續維持土著團結黨(以下簡稱團結黨)與伊斯蘭黨的合作,但由于伊斯蘭黨崛起為下議院第一大政黨,國盟主導權已經逐漸從團結黨向伊斯蘭黨轉移,前總理穆希丁對國盟的控制力不斷下降。

空間上,希盟保持著對馬來西亞半島中北部州屬的控制,包括雪蘭莪、檳城、霹靂和森美蘭,形成“希盟走廊”。國民陣線逐漸退踞半島南部,緊守馬六甲、彭亨、柔佛三州。國盟則憑借伊斯蘭黨強大的基層政治實力,牢固控制著半島東海岸延伸至北部的登嘉樓、吉蘭丹、吉打和玻璃市四州,打造所謂的“綠色走廊”。同時,在馬來選民和年輕選民支持下,國盟憑借“綠色浪潮”1(主要是伊斯蘭黨的支持者)不斷擠入希盟和國陣的空間,使得霹靂和彭亨兩州在此前的州選中都形成了“懸置議會”,并在雪蘭莪州選中贏得近五分之二的議席。希盟與國陣依靠合作,才得以在霹靂與彭亨兩州組建聯合政府。東馬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州則分別由各自本土的政黨聯盟控制。其中,沙撈越政黨聯盟掌握最多的沙撈越州議席;沙巴州兩大聯盟競爭激烈,沙巴人民聯盟以微弱優勢在州議席數量上領先于“民興黨+”聯盟。

其次,傳統的實力格局在聯盟和州層面均已瓦解,政黨聯盟間實力對比呈現“多強并立”的格局。2023年,馬來西亞聯邦下議院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政黨聯盟掌握超過一半甚至三分之二議席數量的壓倒性優勢,這種情況在2018年第14屆大選前是不曾出現過的。“政黨聯盟碎片化”導致沒有任何一個政黨或選舉聯盟能夠獨立組建政府,敵對政黨必須從競爭轉向合作,不同黨派聯盟之間只能通過重新結盟或開展合作,才能獲得政治優勢。

與此同時,主導型政黨“缺位”也使馬來王室成為政黨政治外的關鍵力量。自2020年以來,馬來王室尤其是最高元首和統治者會議在維護國家穩定、保證政治秩序和決定總理任免等關鍵性政治決斷(如2020年“二月政治危機”,2021年8月“緊急狀態”宣布、“政府更迭”,2022年“團結政府”組建)上均扮演了重要角色,國家元首作為曾經的虛位君主已經日益“實權化”。

二、外交:維持對外政策的“平衡”,務實推動經濟外交

在過去3年中,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經濟下行壓力、政黨斗爭與政府頻繁更迭等問題使得馬來西亞政府將外交事務置于次要位置。然而,隨著安瓦爾成為第10任總理,人們普遍對這位經驗豐富的外交家如何改變馬來西亞在國際事務上的“靜音模式”、重新提升馬來西亞的國際影響力和領導力,并通過外交實現和維護國家利益等寄予厚望。

2023年的馬來西亞外交明顯更加積極有為。安瓦爾就職后的前6個月開展了高強度、高頻次的密集外交,以“昌明大馬”執政理念為核心,秉持前瞻性和實用主義原則,積極推動經濟外交、人權外交、“平衡”大國關系并著力建設馬來西亞的外交軟實力,有效地推動了經貿合作并吸引外國投資,有力地鞏固了與大國的關系,加強了與周邊國家和伊斯蘭世界伙伴的關系。

(一)周邊外交:團結政府的重要基石

影響馬來西亞外交政策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其在東南亞的戰略位置,由此,以東盟作為外交政策基石是其維護主權和國家利益的重要方針。安瓦爾上任后,將培養與東盟成員國領導人的密切關系作為首要任務,在第一年便訪問了除緬甸之外的所有東盟國家,并在2023年9月的東盟峰會期間與東帝汶總理夏納納舉行會晤。安瓦爾如此密集的周邊外交活動是馬來西亞領導人前所未有的,凸顯其對周邊尤其是東盟成員國的重視。

經濟合作尤其是數字經濟、貿易與投資是安瓦爾出訪東盟國家的核心議題。2023年1月,安瓦爾連續訪問了馬來西亞“周邊核心三國”——印度尼西亞、文萊和新加坡,與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圍繞馬來西亞對該國新首都努山塔拉的潛在投資以及印度尼西亞移民工人的保護和就業問題舉行磋商,并見證兩國私營部門8份總價值為11.6億林吉特備忘錄的簽署;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共同見證《促進數據、網絡安全和數字經濟合作備忘錄》及數字經濟、綠色經濟兩個合作框架的簽訂。在安瓦爾訪問泰國、菲律賓、柬埔寨、老撾和越南等國期間,馬泰雙方圍繞經濟合作、邊境地區發展和跨境互聯互通項目等重點領域進行討論,并在能源合作與數字經濟領域簽訂了4份備忘錄;馬菲雙方在清真產業、伊斯蘭金融、數字經濟等領域確定了優先合作項目;訪問東盟輪值主席國老撾期間,馬老兩國同意加強經濟合作并在交通、能源領域簽訂備忘錄;在馬越建交50周年之際,安瓦爾見證了馬來西亞全國總商會與越南工商會簽署備忘錄,探討兩國在農業、清真產業等領域合作并積極邀請越南商界赴馬來西亞投資。

緬甸問題也是馬來西亞與東盟國家外交中最為關切的議題之一。安瓦爾在多個不同場合都表達了馬來西亞在人道主義問題上的一貫強硬立場——在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領導人的會晤中,安瓦爾均強烈表達了東盟需持續介入緬甸問題,設法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其解決。在菲律賓大學演講時,安瓦爾進一步指出,東盟應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但不干涉內政不是“冷漠的許可證”。東盟不應該在“可能影響區域發展、特別是嚴重違反《東盟憲章》行為的成員國自身問題上”保持沉默1。在第42屆東盟峰會上,安瓦爾認為談判、建設性交流對解決緬甸問題沒有幫助,必須有新的方式平息局勢,并呼吁東盟更加果斷地解決危機。9月,在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會晤中,安瓦爾重申馬來西亞將與聯合國和東盟密切合作,尋求實現緬甸國內和平。2023年年底,在日本出席東盟—日本友好合作關系50周年紀念峰會期間,安瓦爾在接受《日經亞洲》專訪時表示,東盟協助緬甸走向和平的方式及成效已備受批評。馬來西亞在緬甸問題上采取非常強硬的立場,由于該國有超過20萬的緬甸難民,解決相關問題迫在眉睫2。

(二)大國關系:團結政府外交的關鍵

近年來,大國外交尤其是推動與主要大國的關系發展一直是馬來西亞對外政策中隱藏的關鍵著力點。但是,正如安瓦爾在獲得第15屆全國大選勝利后的首個新聞發布會上所表示的,“平衡”與中國、美國、歐洲、印度、東盟的關系至關重要,這些都是當前“印太”地區主要的利益相關方。馬來西亞不會冒著陷入大國戰略競爭的風險與任何一個大國結盟,而是會與所有伙伴保持友好合作關系。

2023年,馬來西亞積極推進與中國、日本和美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首先,在中馬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10周年之際與中國頻繁互動,不斷深化雙邊合作。馬來西亞前幾屆政府均高度重視中馬關系并將發展對華關系作為馬來西亞外交的優先方向,堅定支持并愿意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互利共贏合作3。因此,安瓦爾將鞏固和加強中馬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作為馬來西亞本年度大國外交的重要議題之一。安瓦爾年內兩度訪華,兩國高層互訪頻繁,引領雙邊關系提質升級并就共建中馬命運共同體達成共識,開啟兩國關系新的歷史篇章。同時,兩國政府持續提升雙邊經貿合作水平,安瓦爾首訪便收獲高達1700億林吉特的投資承諾,創下歷史新高1。在9月的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之行中,安瓦爾再次見證兩國企業簽訂總投資額近200億林吉特的合作諒解備忘錄2。兩國在建交50周年之際還不斷深化防務合作,在中國廣東湛江舉行的“和平友誼—2023”多國聯合演習標志著中馬防務合作邁向新高度。馬來西亞武裝部隊總司令、空軍上將阿芬迪在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舉辦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6周年招待會上積極評價中馬兩軍關系,并表達加強雙邊合作,促進和推動區域和平、穩定和安全的愿望3。11月,安瓦爾在與中國公安部部長王小洪的會談中還就加強執法安全等各領域務實合作達成共識4。此外,文明互鑒和人文交流也成為中馬雙邊關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安瓦爾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極富遠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與馬來西亞政府提出的“昌明大馬”理念高度契合5。兩國領導人的交流不僅聚焦于戰略與經濟議題,也涵蓋了哲學、文化乃至中華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交流等內容,體現了雙方對文明交流互鑒的高度重視。2023年,中馬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層面的密集互動為2024年紀念兩國建交50周年奠定了良好基礎,也反映出兩國高層戰略互信已達較高水平。

其次,利用紀念日本與東盟建立友好合作50周年的契機,提升與日本的戰略關系并加強雙邊安全合作。馬來西亞與日本政治經濟關系緊密,日本是馬來西亞第四大貿易伙伴,馬日雙邊貿易額占馬來西亞貿易總額的6.4%(2022年)6。截至2023年6月,日本企業在馬來西亞實施的項目共有2778個,投資總額達918.9億林吉特7。2023年11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首次對馬來西亞進行工作訪問,旨在加強兩國業已建立的良好關系,協調官方安全援助(OSA)實施,并探討在貿易投資、教育、國防、能源安全及信息通信等領域開展雙邊合作的可能性8。12月,安瓦爾對日本進行為期5天的工作訪問并出席東盟—日本友好合作關系50周年紀念峰會,此訪為馬日雙邊關系翻開新的篇章。一是在雙邊關系水平上,兩國領導人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將雙邊關系正式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兩國同意進一步在五大重點領域(和平與安全合作,各級持續參與并推動經濟繁榮,科學、技術、創新與環境,社會、文化與人文交流,以及區域與全球合作)加強合作。二是在防務安全層面,兩國決定繼續開展防務部門對話,推動日本自衛隊與馬來西亞武裝部隊之間的聯合訓練和交流。日本將通過“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援”(Official Security Assistance)框架向馬來西亞提供價值4億日元的包括救援艇和小型無人機在內的警戒監視設備,馬來西亞也成為繼菲律賓和孟加拉國之后第三個接受該援助的國家。此外,兩國還計劃推動日本海岸警衛隊與馬來西亞海事執法機構之間開展進一步合作。三是在經貿合作上,馬日雙方擬加強在信息通信和清真產業等領域的合作,安瓦爾此訪還成功吸引65.6億林吉特的潛在投資。四是在人文交流層面,雙方慶祝日本筑波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建立并將于2024年9月正式招生。五是在區域與全球合作上,兩國就巴以沖突、烏克蘭局勢、朝核問題及緬甸問題等交換了意見并表達了對東海和南海局勢的關切。當前,馬來西亞雖然致力于與日本開展全方位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提升兩國長期的伙伴關系,但是,安瓦爾更注重與日本的經貿、投資和科技合作,并謹慎地處理與中日兩國之間關系的“平衡”。安瓦爾在接受《朝日新聞》采訪時表示,馬來西亞長期以來將日本和韓國作為經濟發展的典范,并在40年的時間里實施“向東看政策”,如今應該秉持開放態度,對這項政策進行調整,“向東”應該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地區”。對于日本援助的國防設備,安瓦爾強調,相關設備不包括任何潛艇或大型飛行器,接受援助的目的是滿足馬來西亞自身的安全需求,保護本國領海而非用于進攻或侵略1。

再次,馬美關系總體穩定,外交成果乏善可陳。安瓦爾就職一年多來尚未與美國任何高級別官員舉行會晤。2023年年內,安瓦爾曾兩訪美國,一次是9月出席聯合國第78屆大會一般性辯論,另一次是11月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3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兩次赴美國的外交活動集中于多邊場合及經濟與商業領域,并非對美國的正式訪問。出席聯合國第78屆大會期間,安瓦爾出席了《財富》世界500強峰會圓桌會議和紐約投資馬來西亞交流會;參加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安瓦爾宣布從美國主要科技巨頭——包括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以及億滋國際(Mondelez International)、安施德鐵路集團(Amsted Rail)、Hematogenix、珀金埃爾默(Perkin Elmer)、福特汽車、波音、亞馬遜云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泛林集團(Lam Research)、谷歌、Enovix公司、微軟、TikTok和TPG等公司——獲得總價值630.2億林吉特的投資承諾2。

總體來看,與中馬關系相比,馬美關系缺乏活力,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這一方面是由于美國政府對馬來西亞的態度并沒有人們想象的那樣積極,美國總統拜登、副總統哈里斯和國務卿布林肯的東南亞之行優先選擇了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表明美國更重視與該地區其他國家的關系。另一方面,巴以沖突上的立場差異也導致馬來西亞對美國有所“疏離”。2023年10月,安瓦爾在議會辯論中曾透露美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三度發出照會施壓,試圖讓馬來西亞不再堅持其在巴以沖突中的立場。美國還召見馬來西亞駐美國大使,對馬來西亞立場表示質疑。對此,安瓦爾表示,馬來西亞將堅定地出于人道主義考慮,譴責以色列非法占領巴勒斯坦土地的行為。安瓦爾在參加APEC會議期間還就巴以沖突問題當面向美國總統拜登表達馬來西亞的立場,要求以色列停止殺害婦女和兒童,強調停火止戰刻不容緩。

(三)伊斯蘭世界:團結政府外交的重要舞臺

作為一個穆斯林人口占多數的國家,馬來西亞重視烏瑪(Ummah)3的團結和伊斯蘭合作組織(OIC)的精神,并由此尋求促進伊斯蘭世界的合作。中東是繼東南亞之后安瓦爾2023年訪問最多的地區,其中包括土耳其(2月和10月)、沙特阿拉伯(3月和11月)、阿拉伯聯合酋長國(10月,以下簡稱阿聯酋)、埃及(10月),并出席OIC緊急會議(11月)和東盟—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東盟—海合會)首屆首腦峰會(10月)。

安瓦爾的伊斯蘭世界外交最初旨在加強馬來西亞與阿拉伯國家的經貿關系。3月的沙特阿拉伯之行中,盡管由于外交部安排偏差未能與沙特國王、王儲實現會晤,但仍折射出安瓦爾對加強與中東國家關系的重視。5月,阿聯酋阿布扎比王儲兼阿布扎比執行委員會主席哈立德·本·穆罕默德訪問馬來西亞并宣布啟動兩國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在阿聯酋外交部部長阿卜杜拉6月訪問馬來西亞推動經貿合作的基礎上,安瓦爾于10月正式訪問阿聯酋,與總統穆罕默德會晤并就經濟、貿易、投資、可再生能源和糧食安全等領域合作舉行會談,見證了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與阿聯酋國際投資理事會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的簽署,并在能源、航空航天和物流領域確定了總價值406億林吉特的投資承諾。2024年1月,馬來西亞投資、貿易與工業部和阿聯酋投資部在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簽訂諒解備忘錄,旨在建立數據中心開發戰略伙伴關系,并致力于將馬來西亞打造成東南亞乃至亞太地區的數據中心。

隨著10月7日巴以沖突爆發,馬來西亞對伊斯蘭世界的外交主題轉變為聲援巴勒斯坦和解決巴以沖突。安瓦爾多次在國內外聲援巴勒斯坦,并出訪多個中東國家就緩解巴以沖突問題開展磋商。10月8日,馬來西亞外交部發表聲明,對巴以沖突升級造成人員喪生表示關切,呼吁停止沖突并緩和局勢,指責以色列的“掠奪政治”。安瓦爾在OIC特別峰會、東盟—海合會峰會上呼吁停火并加快提供人道主義援助;在APEC領導人會議后與文萊、印度尼西亞就立即、持久和可持續地在加沙地帶實施人道主義休戰發表聯合聲明;安瓦爾還對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埃及快速開展工作訪問,就巴以沖突和捍衛巴勒斯坦權利進行磋商。安瓦爾自20世紀70年代起一直是巴勒斯坦人民權利的堅定支持者和捍衛者,此次其政府在巴以沖突上的堅定立場一方面是為了在國內與“綠色浪潮”爭奪伊斯蘭話語權并爭取馬來族群社會的支持;另一方面,安瓦爾在巴以沖突議題上的穿梭外交能夠提升其在伊斯蘭世界的形象,并提升馬來西亞在全球的政治影響力。

(四)安瓦爾“中立不結盟”的“平衡”外交政策

2023年3月6—7日,馬來西亞外交部舉行主題為“昌明大馬視域下全球化世界中的外交”的務虛會。會議共七項議題,其中包括馬來西亞對外政策的未來方向、外交部的未來方向、作為增長引擎的積極經濟外交;提升馬來西亞軟實力的潛力、塑造“昌明大馬”國際敘事等。此次務虛會是馬來西亞對外政策走向的重要基礎,將為團結政府和外交部的戰略制定提供智力支持1。然而,時隔一年,仍未看到團結政府發布或推出任何對外政策框架文件。鑒于馬來西亞外交的“精英驅動型”特征,內閣總理作為政策制定的核心,其外交行為成為分析新政府對外政策的重要依據。

安瓦爾主導的第一年馬來西亞外交圍繞東盟、阿拉伯、大國三大重點,其對外政策有如下四個顯著特征。第一,政策上維持“中立不結盟”,“平衡”并加強伙伴關系。一方面,安瓦爾繼續秉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在中美日之間謹慎“平衡”,避免“選邊站隊”、成為地緣政治競爭的棋子。馬來西亞既不將中國視為威脅,積極推動對華全方位合作并將中國納入“向東看政策”,又不因海洋權益爭端而妥協,并積極與日本開展海上安全合作。同時,安瓦爾強調馬來西亞外交具有自主性,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執政前后,馬美關系保持良好,而中美失和不應影響馬來西亞的對外政策,馬來西亞有表達自身觀點和立場的自由。另一方面,安瓦爾積極加強與所有戰略伙伴尤其是東盟和伊斯蘭世界的關系,這也反映其希望在地區和國際組織中構建更強大的領導力,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第二,外交著力點放在促進貿易、吸引投資上,旨在推動馬來西亞的經濟繁榮。鑒于團結政府的首要任務是提振國內經濟,“招商引資”也成為安瓦爾出訪的重中之重。2023年年底,安瓦爾在議會中指出,2023年,政府和貿易投資代表團出訪成果豐碩,獲得總價值3470億林吉特的投資承諾1;同時,政府在2023年批準的投資總額達3295億林吉特,比2022年增長23%,其中外國投資占比57.2%2。相關數據均可反映安瓦爾在外交中“推銷”馬來西亞取得的成績。

第三,人權是安瓦爾對外政策中的重要議題。馬來西亞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人權也是其外交政策框架中的重要原則之一。緬甸問題和巴以沖突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成為安瓦爾2023年與各國領導人會談及大會發言中的“高頻詞”。安瓦爾的人權外交一方面延續了既有的外交框架,同時與其“昌明大馬”執政理念中“建設一個文明、有道德、以人為本的國家和包容的社會”相呼應,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其在國內政治中吸引馬來族群社會支持的需求。

第四,努力構建新外交軟實力。“昌明大馬”是安瓦爾的執政核心理念,包含了其國家治理、經濟繁榮、社會發展及宗教融合等多方面的思想。安瓦爾通過在不同的外交場合如聯合國大會演講推介其治國理念,以思想交流和互鑒的方式,在國際層面構建新的敘事內容,打造新的國家身份。同時,通過“神圣資本”的路徑,在伊斯蘭世界構建馬來西亞的宗教軟實力3。結合“昌明大馬”敘事、“文明大馬”國家身份和宗教軟實力,安瓦爾正嘗試恢復馬來西亞在國際影響力和地區領導力。

三、經濟:國內經濟溫和增長,政府推出重大經濟政策

2023年,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氣候變化加劇,發達經濟體增長緩慢,經濟表現參差不齊。由于緊縮的貨幣政策和通貨膨脹(以下簡稱通脹)率上升,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雖然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和供應鏈狀況正常化使全球總體通脹有所緩和,但核心通脹率仍處在高位。發達經濟體與新興經濟體經濟前景的差異使全球利率路徑不同步,導致債券收益率上升、金融狀況收緊,新興市場貨幣面臨巨大壓力。由于主要央行實施大幅加息政策,馬來西亞林吉特兌換美元和其他主要貿易伙伴的貨幣匯率貶值。在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下,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至3.1%(2022年和2021年分別為3.5%和6.3%),同時,全球貿易增速也放緩至0.4%(2022年和2021年分別為5.2%和10.9%)。

馬來西亞央行在《2022年經濟與貨幣評論》中預測,2023年馬來西亞經濟增長將放緩,但是受強勁的國內需求推動,就業和收入狀況進一步改善,多年投資項目的持續實施以及旅游活動增加,特別是中國出境旅游恢復,將帶動私人消費和投資增長,經濟增速預計為4%~5%4。面對外部環境持續挑戰,馬來西亞經濟在2023年仍然保持增長。盡管面臨外部需求疲軟,以及大宗商品生產中斷和生活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但得益于國內需求韌性和旅游業的復蘇,勞動力市場狀況改善和支持性政策措施推動家庭支出,私營部門尤其是信息技術和電子電氣行業的資本支出帶動整體投資活動,馬來西亞經濟仍然實現溫和擴張。

(一)國內需求支撐經濟溫和增長

2023年,持續的外部不確定性考驗馬來西亞經濟的韌性。上半年,在強勁內需的支撐下,國內生產總值(GDP)實現4.2%的增長。服務業是經濟最大的貢獻者,游客數量增長和消費者支出增加帶動了經濟增長1。然而,由于外部需求狀況放緩,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支出持續從商品轉向服務、全球技術下行周期,以及上年全球商品需求強勁帶來的高基數效應,2023年,馬來西亞出口總額收縮,中間產品和國內需求疲軟導致進口總額也有所下降,但游客人數恢復至2020年前水平的77%,旅游業改善和消費持續復蘇部分緩解了上述影響。

2023年年底,失業率下降至3.4%,與2019年的3.3%基本持平,勞動力參與率達到70%的歷史最高水平。多年期項目的持續進展和企業產能擴張推動了投資活動。由于政府固定資產支出增加,以及國有企業資本支出持續擴張,公共支出有所增加。隨著2021年和2022年各項政府政策措施的效果消退,私人消費在2022年強勁復蘇(11.2%)后,2023年放緩至4.7%。總體上,馬來西亞經濟繼2022年(8.7%)強勁反彈后,2023年最終實現3.7%的溫和增長2。

由于寬松的成本環境和穩定的需求,馬來西亞總體通脹率在2022年達到峰值(3.3%)后于2023年有所緩和。核心與非核心通脹率下降推動了馬來西亞通脹率減緩(尤其是燃料和食品及非酒精飲料的通脹率下降),使得2023年平均通脹率為2.5%3。基礎通脹率(由核心通脹率衡量)在2023年仍然保持在平均3%的水平。

(二)貿易表現持續良好,外國直接投資有所減少

2023年,受全球需求疲軟、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高通脹率、半導體行業下行周期,以及2022年高基數效應影響,馬來西亞貿易總額較上年下降7.3%,但仍然表現良好。貿易總額連續第三年突破2萬億林吉特大關,達到2.637萬億林吉特。出口總額達到1.426萬億林吉特,雖較上年下降8%,但仍然連續3年超過1萬億林吉特,并達到“十二五”規劃中期審查目標的82.4%;進口總額里程碑式地第二次突破萬億林吉特,達到1.212萬億林吉特,同比下降6.4%。此外,2023年貿易順差額達2141億林吉特,自1998年以來連續26年實現貿易順差4。

從主要市場貿易表現看,東盟、中國、美國、歐盟和日本作為馬來西亞主要貿易伙伴,雙邊貿易額占馬來西亞貿易總額的67.7%。但是,馬來西亞對上述伙伴的貿易總額均呈現下降趨勢。中國自2009年起連續15年成為馬來西亞最大貿易伙伴,2023年馬來西亞對華貿易額達4508.4億林吉特(同比下降7.3%),占貿易總額的17.1%。由于電子電氣產品、棕油及棕油基礎農產品和鋼鐵產品出口下降,馬來西亞對華出口額下降8.7%至1922.1億林吉特。然而,紙及紙漿產品、金屬礦石和金屬廢料、加工食品以及凝析油和其他石油產品的對華出口仍呈現增長趨勢。中國也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進口來源,主要進口產品包括電子電氣、機械、設備和零件以及化學與化工產品,占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21.3%。2023年,馬來西亞自中國進口下降6.2%至2586.3億林吉特1。

此外,2023年,馬來西亞對美國出口額創歷史第二高值,達到1613億林吉特(同比下降3.5%)。自2015年以來美國是馬來西亞的第三大貿易伙伴。自2015年起,日本連續9年保持馬來西亞第四大貿易伙伴地位,2023年馬日雙邊貿易額達1566.4億林吉特(同比下降13.8%)2。盡管如此,馬來西亞對韓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土耳其、新西蘭等自由貿易協定市場的出口取得了增長。面向肯尼亞、巴西、尼日利亞、坦桑尼亞、也門、摩洛哥、波多黎各、納米比亞和吉爾吉斯斯坦等新興市場的出口也有所擴大。

從主要行業出口表現看,制造業產品出口連續3年突破萬億林吉特大關,達到1.217萬億林吉特,占馬來西亞出口總額的85.4%。排名前五的制造業產品是電子電氣(5754.5億林吉特),石油產品(1434.9億林吉特),化學及化工產品(714.6億林吉特),機械、設備及零件(572.8億林吉特),金屬制品(563.3億林吉特)。進口方面,按最終用途劃分的三大進口類別占2023年進口總額的70.5%:一是中間產品,二是資本貨物,三是消費品。自2011年以來,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進口來源地,其次為新加坡、美國、中國臺灣地區和日本,相關市場進口額占馬來西亞進口總額的53.3%,從東盟國家進口占比24.8%,自歐盟進口占比7.7%3。

2023年,直接投資賬戶凈流入46億林吉特(2022年為159億林吉特)。其中,外國直接投資(FDI)凈流入395億林吉特(占GDP的2.2%;2022年為746億林吉特,占GDP的4.2%),反映出外國投資者對在馬來西亞擴大產能的持續興趣。外部需求疲軟影響了投資者的意愿,導致全年FDI流入減緩。2023年,FDI流入主要來自新加坡(占比55.7%)、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39.2%)和日本(12%)。馬來西亞的外資流入將持續受益于當前技術變革的大趨勢,對數據中心和云服務相關活動的外資增長尤為明顯。全球貿易活動放緩則導致制造業外資流入減少至26億林吉特(2022年為316億林吉特)4。

(三)頒布“昌明經濟”發展框架

國內經濟問題從第15屆大選前就一直是馬來西亞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2023年7月27日,也就是六州選舉前夕,為了進一步提高公眾對團結政府的認可度、提升個人經濟領導力,安瓦爾作為總理兼財政部部長頒布了其政府的首個全面經濟框架——“昌明經濟”發展框架。在主題為“昌明經濟:賦權人民”的政策宣介會上,安瓦爾指出,當前國家面臨人民生活成本上升、經濟結構失衡、缺乏善治等問題,亟需一個全新而完善的經濟政策。新發展框架以共同建設更美好的馬來西亞為愿景,旨在為馬來西亞在發展軌道上實現提升并重拾“亞洲四小虎”地位奠定基礎。

新發展框架源自安瓦爾提出的“昌明大馬”執政理念,其核心是利用馬來西亞先天優勢增強國家競爭力,兩大主要目標是重組經濟和提高馬來西亞人民的生活質量。在實施過程中,政府的兩個主要著力點包括“推高經濟天花板”以加強經濟并增加國家財富,“提高經濟地板”以確保發展質量及所有人的公平利益(見表1)。團結政府計劃舉全國之力,秉持團結和善治的精神,在靈活和協作的公共服務系統支持下,推動整體經濟增長。

“昌明經濟”發展框架設置了短期和中期不同的目標。短期措施旨在解決直接影響人民和經濟的緊迫問題,如通過增加撥款、簡化采購程序、權力下放等加快老舊學校和診所改造項目的實施,通過“人民收入行動”扶貧減貧,通過“憐憫之傘”理念減輕人民經濟負擔。中期措施則側重于提高國家在各個方面的表現,對此,政府為未來十年設定了七項雄心勃勃、可量化的關鍵績效指標(見圖1)。

總體而言,“昌明經濟”發展框架以“昌明”執政理念為基礎,是安瓦爾為團結政府打造的新的國家經濟敘事,取代了此前的“2030共享繁榮愿景”。同時,該框架還將作為2023年推出的系列政策的基礎與補充,包括《國家能源轉型路線圖》(NETR)、《2030年新工業總體規劃》(NIMP 2030)和《馬來西亞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21—2025)》(12MP)中期審查。新發展框架短期內無法使安瓦爾的經濟領導力得到提升,但是隨著社會各種需求的平衡,這一政策未來將繼續調整完善并更加清晰。

(四)推出《2030年新工業總體規劃》

面對全球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增強、供應鏈向東南亞轉移、數字化和可持續發展等新形勢,2023年9月,團結政府頒布《2030年新工業總體規劃》(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2030,簡寫為NIMP2030,又稱2030年新工業大藍圖)。這項規劃旨在為國家工業轉型提供戰略方向,為投資者和其他經濟體提供馬來西亞的工業定位和發展方向1。NIMP2030本應于2021年啟動,但是由于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和政府更迭而遲遲未能頒布。

這項規劃以創新突破、舉國路徑和戰略交叉為指導方針,包含打造經濟復雜性高的競爭力行業、高收入熟練勞動力、加強國內聯合、發展新產業集群、平衡與包容式參與、可持續發展六大愿景。六項愿景與“國家投資愿景”(National Investment Aspiration)的目標相匹配,下面細分為四大使命——提高經濟復雜性、以技術升級構建數字化國家、推動零排放、保障經濟安全與包容性——新規劃注重最終實施落地,由此,四大使命下囊括了21項具體戰略和62項行動計劃,涉及五大關鍵產業——電子電氣、化學、制藥、醫療設備和航空航天。每項行動計劃由特定部門負責實施。

與以往的工業規劃不同,第一,NIMP2030首先打破了按工業部門進行計劃的傳統,其規劃的四大使命需要各個部門都參與進來,在實施過程中交叉協同。第二,NIMP2030的出發點是保障經濟安全而非經濟發展,這反映出大國戰略競爭加劇背景下利用產業政策滿足國家經濟安全關切的趨勢。第三,NIMP2030引入了行動計劃,這些計劃與其他部委的規劃保持一致,較容易協調推進。第四,NIMP2030通過基于特定任務的項目推動使命的落地,這些在NETR和《2030化學工業路線圖》等政策文件中也同樣采用。第五,為解決NIMP2030的融資問題,政府擬設立兩個基金——NIMP2030工業發展基金和NIMP2030戰略聯合投資基金,預計整體規劃實施期間需要950億林吉特的投資。第六,為避免政策出臺后遲遲無法落地,NIMP2030中詳細闡述了管理和監督機制。NIMP 2030的實施由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下設的交付管理單位(Delivery Management Unit)負責監督和衡量,該部門直接向由總理擔任主席的國家2030工業規劃理事會定期報告2。

作為馬來西亞“再工業化”的重要政策舉措,NIMP2030的最終目標是:制造業附加值從3641億林吉特(2022年)增長至5875億林吉特(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6.5%);就業人數從270萬人(2022年)增加至330萬人(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 2.3%);月工資中位數從1976林吉特(2021年)上漲至4510林吉特(2030年,復合年增長率 9.6%)3。

(五)數字經濟快速發展

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數字技術、創新和知識的融合推動了國家的經濟增長和競爭力,這為馬來西亞成為高收入國家帶來寶貴的新機遇。數字經濟為馬來西亞實現公平、包容和可持續增長提供了重要動力。2021年,數字經濟對馬來西亞GDP的貢獻率高達23.2%。12MP中期審查指出,2024年,數字經濟的占比將至少為25.5%,并于2030年使馬來西亞成為區域數字經濟的領導者4。數字服務業是馬來西亞增長最快的行業之一。馬來西亞統計局報告指出,2022年,信息、通信和科技(ICT)對經濟的貢獻率為23%(2021年為12.2%),創造價值4123億林吉特。ICT行業就業人口在2022年也增長了1%,達到122萬人,占總就業人數的7.9%。其中,就業機會主要由ICT制造業創造(占比36.1%),其次是ICT服務業(29.3%)和ICT貿易(21.7%)1。

為增強馬來西亞經濟應對信息、通信和科技快速擴張的能力,政府盡一切努力打造和扶持高科技行業。首先,12MP、《馬來西亞數字經濟藍圖(2021—2030)》《國家第四次工業革命政策》和NIMP2030等國家政策為數字化轉型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其中,《馬來西亞數字經濟藍圖(2021—2030)》(以下簡稱《藍圖》)于2021年發布,描繪了數字經濟對馬來西亞經濟的貢獻軌跡,并為推動全國數字化奠定了基礎。《藍圖》強調數字經濟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數字政府、數字人才、數字包容性社會和安全可靠的數字環境,并通過數字技術推動經濟發展。《藍圖》還將農業、建筑業、制造業和服務業作為4個主要發展部門,并在服務業領域確定了10個子行業以推動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價值。其次,成立專門機構,為數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除了成立專門協調投資發展局與數字經濟局的數字投資辦公室,在2023年12月的內閣改組中,安瓦爾還專門將原通信和數字部拆分為通信部和數字部,這標志著團結政府積極應對數字化轉型挑戰,并為馬來西亞打造數字經濟生態系統做好準備。再次,大力推動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與投資。2021年至2023年9月期間,政府共批準了396個與數字經濟相關的項目,涉及數據中心、云計算、數據托管、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投資額達1289億林吉特,預計將創造36553個本地就業機會2。2023年11月,政府宣布與谷歌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培訓不同規模的企業,通過技能提升計劃、數字基礎設施投資、人工智能創新和云優先政策來提高其數字競爭力。2024年5月,政府成功獲得科技巨頭微軟公司22億美元的投資。未來4年,微軟公司將在馬來西亞建造人工智能(AI)和云計算基礎設施,為20萬人創造AI技能培訓機會,支持軟件開發者,并合作建立國家AI卓越中心,增強馬來西亞網絡安全能力3。

四、2024—2025年馬來西亞發展趨勢與展望

在安瓦爾宣誓就職第10任總理一周年之際,馬來西亞多名政治學者對其執政后維護國內政局穩定、在國際舞臺發揮應有影響力表示認可,肯定其善治原則、接受不同意見與批評、成功贏得人民對政府的信心等表現4。同時,2023年11月22日,馬來西亞智庫默迪卡中心(Merdeka Center)發布的10月民調結果顯示,將近一半的(48%)受訪者不滿意政府表現,這一比例遠高于2022年11月24日安瓦爾就職一個月后的數據,當時僅有19%的受訪者對政府表現不滿。同時,安瓦爾執政一年來,其支持率已經從68%(2022年12月)下跌至50%,跌幅達18個百分點(見圖2),團結政府的支持率也從54%下跌至41%(見圖3)。78%的受訪者認為,經濟是當前馬來西亞的首要困境。默迪卡中心指出,這一調查反映了選民對政府在重振經濟、解決通脹和增加薪資等問題上乏力的不滿,民生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選民的情緒變化5。

盡管安瓦爾在不確定性和兩極分化政治氣候下成功地鞏固了政治穩定和政府權力,然而國內改革步伐緩慢、人民生活成本上升意味著政府仍面臨持續的經濟挑戰。2024年2月,新任最高元首蘇丹易卜拉欣在下議院開幕的施政御詞中曾敦促政府采取積極措施落實改革議程、提高國家競爭力,但多黨組成的聯合政府內部不同的意識形態使改革勢頭變緩。雖然黨際緊張關系有所緩和,但政府低迷的支持率預示著選民的耐心逐漸喪失。2024年可能是團結政府展現其“勇氣”的一年,現實中存在一個不會持續太久的、實施結構性改革的窗口,然而安瓦爾是否有創造力、能力和決心,愿意付出必要的政治資本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政府,抑或僅僅維持另一個版本的漸進主義政府,尚有待繼續觀察。

(一)政局延續穩定,政治極化是重大挑戰

希盟領導人安瓦爾在2023年年內逐步鞏固了其權力,團結政府是馬來西亞近5年來最穩定的一屆政府,這為應對2024—2025年不斷變化的政治局勢與挑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一,政府內部政黨雖有分歧但關系逐漸緩和,巫統表示堅定捍衛團結政府,支持安瓦爾在下屆大選中繼續連任;六州選舉后基本政治格局已經形成,團結政府掌握下議院三分之二的議席優勢,“反跳槽法”限制議員支持其他陣線;馬來王室支持政治穩定,反對顛覆行為;年底內閣改組進一步鞏固了“團結”;2023年各主要政黨完成了黨內選舉;尤其是,2024年缺少能夠左右政局方向的政治事件,例如,2027年的第16屆大選前還有四場州選舉,最早的沙巴州選在2025年才會舉行,以上因素將確保馬來西亞政治整體上延續較為穩定的態勢。

第二,國盟內部凝聚力下降,伊斯蘭黨崛起和團結黨內部分裂埋下在野陣線崩潰隱患。隨著團結黨6名議員“倒戈”支持團結政府,國盟主席穆希丁的領導力在2023年年底急劇下降,而黨內哈姆扎、法依扎、阿茲敏等派系林立,內部裂痕明顯。國盟有可能因團結黨內斗而崩潰,團結黨本身在缺乏伊斯蘭黨基層動員和支持者的情況下在選舉中“單打獨斗”,面臨巫統、誠信黨和伊斯蘭黨在馬來族群多數選區的激烈競爭。2024年將考驗團結黨的改革能力,尤其是如何繼續維系國盟,塑造自身作為馬來族群和伊斯蘭教捍衛者的形象,在下屆大選前做好基層黨建,并在黨內選舉中實現代際更替。

第三,2022—2023年選舉中出現的“綠色浪潮”凸顯了身份政治因素,并預示著政治兩極分化的加劇和馬來穆斯林民粹主義上升的風險。盡管身份政治和族群的社會分裂長期存在,但是,近年來馬來選民關注的馬來族群權益和政治尊嚴與華裔、印度裔選民爭取的平權,或至少是在就業、教育、商業領域的公平對待愈發走向“零和”關系,尤其是巫統“一黨獨大”時代的結束后,馬來族群政黨競爭馬來選票并主導了一個保守傾向的政府,造成選民不再相信原有的各族群“協和式”的政治協商模式。公共衛生危機導致國內經濟衰退、家庭收入下降助推了國盟“綠色浪潮”的崛起。如果現任政府不能認真應對這一情況,馬來西亞社會的兩極分化將進一步加劇,社會將不斷“右傾”,族群和宗教極端化現象頻現,馬來人和非馬來人的權利和自由都將面臨限制甚至被剝奪1。

兩極分化的政治環境還將阻礙建設性對話和彼此妥協,造成“我者與他者”的對立,加深彼此的不信任和分歧,并可能弱化政府解決緊迫問題的政策能力。例如,議會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討論是否舉辦音樂節和醫院護士服裝問題,而非關注更重要的衛生白皮書。大量的精力被用于討論保守派所謂的“優先事項”2。

在政黨和選舉方面,國盟正在努力爭取(尤其是鄉村地區的)馬來族群選民,他們更加支持民粹主義政策,如賦予土著更多權利和捍衛穆斯林身份。身份政治和政治極化將加劇族群間的緊張關系,以及日益重要的沙巴、沙撈越政黨與半島政黨的關系。以即將舉行的雪蘭莪州新古毛補選為例,希盟和國盟兩大陣營臨時“變陣”——國盟棄用民政運動黨,改為推舉團結黨的馬來族群候選人,反映了放棄爭取華人選票、全力爭奪馬來族群選票的策略;而希盟也沒有派出之前盛傳的馬來族群候選人莎麗巴,而是推出行動黨副主席倪可敏的新聞秘書彭小桃,顯示了希盟決心鞏固華人基本盤,避免重蹈2014年安順補選“藍海未開,紅海先死”的覆轍。安瓦爾的團結政府缺乏回旋余地,他可能需要在維護聯盟多元性、政策包容性、吸引馬來族群選票、推動政治與經濟改革方面有所選擇。有學者認為,經濟改革和收入增加不一定能緩解希盟支持者對治理、公民自由和改革的渴望,但是切實的經濟改善至少可以在下一屆大選前保留一些馬來族群的支持和信任3。

第四,2024—2025年,安瓦爾可能難以實現其“打擊腐敗”的選舉承諾。從2023年對副總理扎希德貪腐案件的撤銷到2024年年初對前總理納吉布的有條件特赦,過去16個月,第15屆大選前的“反貪斗士”安瓦爾在打擊腐敗上的成績乏善可陳,反貪污委員會的大部分行動都是針對在野黨領袖,如前總理穆希丁、穆希丁的女婿阿德蘭、前總理馬哈蒂爾,以及最近的玻璃市州州務大臣、伊斯蘭黨領袖蘇克里等,而針對巫統領袖的大部分指控最終都被撤銷。盡管行動黨主席林冠英夫婦涉嫌貪污濫權的申訴被最高法院駁回,但是,團結政府是否確實能在消除腐敗上實現透明和改革,仍有待觀察。

第五,安瓦爾在2024—2025年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在政局穩定后實現馬來族群政治、政治伊斯蘭1、馬來王室、華人政治和東馬政治的協調共進。隨著馬來西亞政黨政治格局的改變和主導性力量的缺失,上述五大政治力量分別由不同的群體和政黨所主導。如果安瓦爾能如巫統時代一樣順利、成功地整合上述政治板塊,將有助于其推動政治制度和經濟結構改革、恢復國民經濟增長、打擊貪污腐敗、兌現選舉承諾、振興多元社會文化、實現社會公平與平等,并提升馬來西亞的國際影響力。倘若安瓦爾不能整合甚至無法避免五股力量的斗爭與分裂,那么,未來馬來西亞政治將再度陷入動蕩之中。

(二)國內經濟保持增長

經濟方面,由于通脹緩和、勞動力市場韌性和全球貿易反彈等支撐因素,將緩解持續緊縮的貨幣政策和取消財政支持帶來的阻力,全球經濟預計將持續增長。全球技術升級周期、旅游活動進一步復蘇,以及2023年低基數效應將推動全球貿易增長反彈。發達經濟體的通貨緊縮將導致全球通脹繼續放緩,這為主要國家央行在2024年放松貨幣政策創造了空間。盡管如此,高于預期的通脹、金融狀況收緊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升級使全球增長前景面臨下行風險,大國競爭也可能導致全球貿易進一步碎片化。在這一背景下,2024年馬來西亞經濟增長率預計保持在4%~5%2,這主要依靠內部需求強勁和外部需求改善推動。在外部,全球貿易復蘇和技術升級周期將推動出口總額增長,總體消費增加和游客來源多元化也將提振旅游經濟。所有行業的出口總額預計將增長5.1%。部分增長歸因于貿易協定即《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和《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的批準,這將使馬來西亞的產品能夠進一步進入更廣闊的市場34。

內需預計仍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在收入加快增長和有針對性的政府援助等勞動力市場條件改善的支持下,家庭支出預計將以更快的速度增長。由于多年期項目持續實施,以及自動化、數字化的擴張,私人投資預計將增長6.1%。同時,近年來,政府總體規劃下批準的項目也將支持公共投資增長,預計將連續第三年超過2020年前的平均增長率(2024年預期增長率為6.2%)。在供給側方面,預計大多數行業將實現增長,服務業和制造業將是整體增長的關鍵驅動力。然而,全球增長低于預期、地緣政治沖突進一步升級可能會影響馬來西亞的貿易表現,惡劣天氣和經濟周期可能對大宗商品生產帶來嚴重沖擊,相關風險將影響馬來西亞的增長前景。高利率環境也將給馬來西亞國內經濟活動造成壓力。馬來西亞央行已經完成加息,隔夜政策利率目前維持在3%,已累計上調125個基點,這是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此外,全球供應狀況寬松帶來的成本壓力有限的情況下,2024年,馬來西亞的總體通脹率將保持緩和(平均為2%~3.5%)5。

馬來西亞的長期增長取決于其吸引科技行業高質量投資以刺激部門增長并創造高薪就業機會的能力。如能實現,惠譽國際(Fitch)預計未來十年平均增長率可達4.7%。2024年2月,總理兼財政部部長安瓦爾宣布馬來西亞2023年批準投資同比增長23%,批準投資總額達3295億林吉特,創歷史最高紀錄,但更大的挑戰來自于將投資審批轉化為實際投資。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2022年,只有26%的批準投資最終成為實際投資。此外,這些投資中有一半以上屬于基礎設施投資,而非發生在信息和通信技術等高質量投資領域1。

(三)延續“平衡”策略,推動實用主義外交

2024—2025年的馬來西亞外交仍將植根于“平衡”原則,采用實用主義路徑,旨在與絕大多數國家保持良好關系。

首先,在東西方之間繼續采取“平衡”外交方針,避免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安瓦爾就職以來在多個場合反復表示,中美都是馬來西亞的“盟友”,馬來西亞在中美之間持“中立”態度:既尋求與美國保持良好穩定的關系,也視中國為重要伙伴。一方面,在“選邊”壓力下,安瓦爾譴責西方國家日益高漲的“恐華癥”,反對他國干涉馬來西亞外交。他表示,中國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不會因為美國而改變與中國的關系。另一方面,安瓦爾否認向中國“靠攏”,并強調馬來西亞能獨立自主地決定與哪些國家保持良好關系234。2024年4月參加世界經濟論壇時,安瓦爾表示,馬來西亞非常明確不會采取任何被視為對東方或西方挑釁的立場。馬來西亞與西方的美國及歐洲國家接觸,并依賴他們的支持、合作和投資,同時與中國、韓國和日本保持良好的雙邊關系56。2024年6月,安瓦爾在第37屆亞太圓桌會議上再次強調,馬來西亞與中美一直維持牢固而富有成效的關系,始終保持獨立和不“選邊”7。

面對國內外不確定性因素的嚴峻挑戰,安瓦爾作為一位經驗豐富、人脈廣泛、具有全球視野的穆斯林政治家,在未來一至兩年是否能夠通過“積極中立”的外交策略維護馬來西亞國家經濟利益、提高馬來西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這對安瓦爾及其團隊是重要考驗。2024年是中馬建交50周年,兩國將進一步加深經濟、貿易、互聯互通、教育、青年等領域的合作。馬來西亞可以利用雙邊緊密的經濟聯系推動自身再工業化和綠色經濟等轉型戰略。馬來西亞還將尋求利用東盟輪值主席國和2024—2027年中國—東盟對話伙伴協調員的角色,展示其在東盟共同體建設及中美競爭等關鍵問題上的作用8。馬來西亞與其他東南亞國家一樣視中國為重要的經濟伙伴,然而在安全和國防問題上,馬來西亞似乎仍傾向于美國及其盟友。2023年,馬來西亞與日本簽署了安全援助協議,旨在增強自身海岸巡防和海洋監測及預警能力。安瓦爾坦言,作為小規模新興經濟體,馬來西亞要實現“平衡”并非易事,因其是一個“在復雜世界中掙扎求存的小國”,希望專注在對自身最有利的事務上。有鑒于此,馬來西亞還可能探索深化與日美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聯系,以“平衡”其與中國日益密切的關系;同時,在東盟范圍內保持“中立”的前提下,嘗試通過“創新外交”的方式,緩解大國之間的緊張關系。

其次,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馬來西亞將繼續加深與國際組織和其他中等強國的務實合作,包括東盟、阿拉伯國家、中亞國家、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安瓦爾認為,鑒于主要經濟體常常會附加條件或表現出居高臨下的姿態,馬來西亞不能“單打獨斗”,需要與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和中東進行更廣泛的接觸1。未來,馬來西亞將圍繞RCEP和CPTPP重點深化與各國的貿易關系與商業合作,由此能夠擴大馬來西亞進入加拿大、墨西哥和秘魯等新興市場的機會,同時使馬來西亞成為更具吸引力的貿易中心。此外,基于國內“十二五”、能源、工業等總體規劃,馬來西亞還將積極推進與相關各國在綠色經濟、數字經濟及能源轉型等方面的合作。

最后,安瓦爾還將利用穆斯林政治家的身份,積極在伊斯蘭世界開展宗教外交,通過尋求政治、經濟實用主義與宗教之間的平衡,推動馬來西亞與伊斯蘭國家的外交關系與經濟合作,將馬來西亞打造為東盟與海合會聯系的關鍵中間人,并在全球“穆斯林問題”上積極發出聲音,尤其是在巴以沖突及其引發的人道主義危機上繼續堅持強硬立場。同時,馬來西亞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之際,安瓦爾還將全力推動緬甸政治危機的解決2。

(責任編輯:顏" "潔)

Malaysia in 2023: Political Stability, Economic Growth and Balanced Diplomacy

Fu Congcong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Abstract:" The year 2023 marked a significant phase for Malaysia as it emerged from turbulence to restore socio-political and economic equilibrium.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Anwar Ibrahim, the Unity Government has achieved a\"rare\" political stability with the inter-coalition cooperation, the Anti-Hopping Law, the support from Sabah and Sarawak political parties and endorsement from the Malay monarchy after sixstate elections amidst challenges from the \"green wave\". Anwar, a globally minded Muslim politician, adeptly maintained a diplomatic balance through pragmatic economic diplomacy with ASEAN, the Islamic worldand major powers, thus sculpting a foreign policy characterized by non-alignment, economic prioritizationand the defence of human rights. Economically, Malaysia implemented the Madani Economy Framework and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NIMP2030), hastened the transition to a digital economy and continued to perform well in trade, achieving a modest growth of 3.7%. Despite the potential continuation of political stability, the Anwar Administration will face challenges such as escalating political polarization and the rise of Malay-Muslim populism in the future. With sustained domestic demand and improved external demand, economic growth is expected to continue. The foreign policy will remain rooted in \"active neutrality\" to 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reinforce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iddle powers, and promote religious and human rights diplomacy. The success of the Anwar administration in structu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economic growth, anti-corruption, social equity and Malaysia's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will depend on its ability to integrate the nation's five key political factions.

Keywords: Malaysia; Malaysia Madani; political polarization; Madani Economy Framework; balanced diplomacy

[作者簡介]傅聰聰,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副教授、區域與全球治理研究院研究人員,北京 100089

[基金項目]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印太戰略下‘東盟中心地位’重構與中國—東盟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20amp;ZD145)、北京外國語大學校級專項項目(2022年以后)“‘一帶一路’與印太戰略競爭下的東南亞國家對華戰略選擇”(2023ZX025)

注:感謝駱永昆研究員、顏潔副主編、廖博聞博士在本文撰寫中提供的建議和幫助,文中疏漏由筆者負責。

1注:華基成員黨或華基政黨,指黨內主要領袖、黨員為華人,主要面向華人社會和華人選民的政黨。相關政黨并非單一族群政黨(如巫統或印度人國大黨),對外宣傳貫徹多元族群路線。當前,民主行動黨、馬華公會均為華基政黨,其中馬華公會吸收非華裔公民為附屬黨員。

1Laman Web Malaysia Madani[EB/OL].(2023-01-19)[2024-09-26].https://malaysiamadani.gov.my/.

2See: IBRAHIM A. Membangun Negara Madani: Visi dan Kerangka Dasar Reformasi[M]. Selangor: IDE Research Centre. 2023.

3馬來西亞歷屆政府都曾推出自己的執政口號,如第6任總理納吉布的“一個大馬:以民為本,績效優先”(1 Malaysia:Rakyat Didahulukan Pencapaian Diutamakan),旨在宣傳政府對社會團結與國計民生的關注;第7任總理馬哈蒂爾提出“新馬來西亞”(Malaysia Baharu)理念,標志著對前任政府的摒棄和新政府的意識形態轉變;第8任總理穆希丁推出“關懷馬來西亞”(Malaysia Prihatin)口號,強調政府對人民福利的承諾;第9任總理伊斯邁爾推出“大馬一家”(Keluarga Malaysia)口號,激勵人民共同面對新冠疫情挑戰。

4傅聰聰.馬來西亞經濟復蘇、聯盟競爭與團結政府的建立[J].東南亞縱橫,2023(5):60-78.

1柔蘇丹:撥亂反正阻政客謀私拒當傀儡元首 [EB/OL].(2023-12-10)[2024-09-26]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31210/nation/5188051.

2柔雪蘇丹同聲強調捍衛多元文化價值觀 [EB/OL].(2023-12-10)[2024-09-26].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31210-1455362.

3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明年任馬國最高元首 [EB/OL].(2023-10-27)[2024-09-26].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31027-1446279.

4曾表明不愿當“傀儡元首” 柔佛蘇丹宣誓就任馬國第17任國家元首 [EB/OL].(2024-01-31)[2024-09-26].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40131-1465519.

12022年11月舉行的第15屆全國大選中,由團結黨和伊斯蘭黨領導的國盟以34.7%的得票率贏下74個下議院議席(共222個議席),尤其是獲得了54%的馬來族群選民支持,伊斯蘭黨更取代巫統成為下議院第一大馬來族群政黨;2023年8月的六州選舉中,國盟再度贏得146個州議席(六州共245個議席),其中伊斯蘭黨在106個選區獲勝。國盟尤其是伊斯蘭黨的崛起標志著馬來西亞國內政治秩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一政治現象也被媒體和學界稱為“綠色浪潮”。

1 30 years after the Asian Renaissance: strategic takeaways for ASEAN[EB/OL].(2023-03-02)[2024-09-26].https://up.edu.ph/30-years-after-the-asian-renaissance-strategic-takeaways-for-asean/.

2不與中國敵對" 安華:堅持維護領海主權 [EB/OL].(2023-12-18)[2024-09-27].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31218-1456838.

3駱永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國—馬來西亞關系[J].東南亞縱橫,2022(6):49-57.

1 Malaysia raihkomitmenpelaburan RM170 biliondari China, tertinggidalamsejarah.[EB/OL].(2023-04-01)[2024-09-27]. https://www.bharian.com.my/berita/nasional/2023/04/1084683/malaysia-raih-komitmen-pelaburan-rm170-bilion-dari-china-tertinggi.

2 Anwar, menterisaksipertukaran MoU RM19.84 bilion [EB/OL].(2023-09-17)[2024-09-27]. https://www.bharian.com.my/berita/nasional/2023/09/1153891/anwar-menteri-saksi-pertukaran-mou-rm1984-bilion.

3張戈:深化防務軍事交流充實中馬戰略伙伴關系 [EB/OL].(2023-08-02)[2024-09-27].https://www.enanyang.my/%E8%A6%81%E9%

97%BB/%E5%BC%A0%E6%88%88%EF%BC%9A%E6%B7%B1%E5%8C%96%E9%98%B2%E5%8A%A1%E5%86%9B%E4%BA%8B%E4%BA%A4%E6%B5%81-%E5%85%85%E5%AE%9E%E4%B8%AD%E9%A9%AC%E6%88%98%E7%95%A5%E4%BC%99%E4%BC%B4%E5%85%B3%E7%B3%BB.

4 PM Anwar Terima Kunjungan Hormat Penasihat Negara[EB/OL].(2023-11-03)[2024-09-27]. https://www.pmo.gov.my/ms/2023/11/pm-anwar-terima-kunjungan-hormat-penasihat-negara-china/.

5習近平會見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EB/OL].(2023-03-31)[2024-09-27]. https://www.mfa.gov.cn/zyxw/202303/t20230331_11052760.shtml.

6Elevation of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Malaysia and Japan to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16 December 2023)[EB/OL].(2023-12-16)[2024-09-27].https://www.kln.gov.my/web/guest/-/elevation-of-bilateral-relations-between-malaysia-and-japan-to-comprehensive-strategic-partnership-16-december-2023.

7Elevation of Bilateral Relations between Malaysia and Japan to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16 December 2023)[EB/OL].(2023-12-16)[2024-09-27].https://www.kln.gov.my/web/guest/-/elevation-of-bilateral-relations-between-malaysia-and-japan-to-comprehensive-strategic-partnership-16-december-2023.

8Prime Minister Fumio Kishida’s visit to Malaysia (November 4 and 5)[EB/OL].(2023-11-05)[2024-09-27]. https://www.mofa.go.jp/s_sa/sea2/my/page1e_000801.html.

1向東學習政策" "安華:如今包括中國 [EB/OL].(2023-12-19)[2024-09-27].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31219/nation/5207686.

2安華:87%來自一對一會議美科技巨頭630億投資馬[EB/OL].(2023-11-18)[2024-09-26].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31118/international/5136429.

3注:烏瑪是阿拉伯語Umma的音譯,是伊斯蘭教的重要觀念之一,意為“穆斯林社團”或“穆斯林公社”,指一種社群的總體,該社群包括了穆斯林以及構成伊斯蘭世界的每一個分子。烏瑪是全體穆斯林的統一體,在理論上包含世界每一個民族或種族的穆斯林。通過伊斯蘭會議組織及其附屬機構這樣的超國家組織,伊斯蘭教確保穆斯林民族國家以及全球少數民族在烏瑪的框架內彼此接觸并緊密團結。

1Diplomacy in globalised world from the lens of Malaysia MADANI [EB/OL].(2023-03-06)[2024-09-27]. https://www.kln.gov.my/web/guest/-/wisma-putra-retreat-2023-6-7-march-2023-diplomacy-in-a-globalised-world-from-the-lens-of-malaysia-madani.

1任相1年出國官訪" 安華:為大馬帶來3470億投資承諾[EB/OL].(2023-11-29)[2024-09-27]. 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31129/nation/5161240.

2安華:2023年激增23% 批準投資額3295億新高 [EB/OL].(2024-02-22)[2024-09-27].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0222/nation/5411940.

3安瓦爾積極推動馬來西亞作為伊斯蘭知識中心的身份構建,廣泛邀請全球有影響力的穆斯林知識分子和宗教人士到馬來西亞參加“文明知識大會”。這種將宗教資源轉化為外交軟實力的方式被學者稱為“神圣資本”路徑。如果這種知識聯系能夠轉化為經濟和文化利益,馬來西亞將有潛力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重要參與者甚至領導者。See: ALKAFF H B O, JANI M H B. Malaysia Madani and the Muslim world: Anwar Ibrahim’s soft power strategy [EB/OL].(2023-07-07)[2024-09-27]. https://thediplomat.com/2023/07/malaysia-madani-and-the-muslim-world-anwar-ibrahims-soft-power-strategy/.

4Bank Negara Malaysia. Economic and monetary review 2022 [EB/OL].(2024-03-20)[2024-09-27].https://www.bnm.gov.my/documents/20124/10150285/emr2022_en_book.pdf.

1Ministry of Finance. Economic outlook 2024 [EB/OL].(2023-10-13)[2024-09-27] https://belanjawan.mof.gov.my/pdf/belanjawan2024/economy/economy-2024.pdf.

2Bank Negara Malaysia. Economic and monetary review 2023 [EB/OL].(2024-03-20)[2024-09-27]. https://www.bnm.gov.my/publications/emr2023.

3王勤.2023—2024年東盟國家經濟分析與預測[J].東南亞縱橫,2024(3):55-61.

4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Malaysia external trade statistics: trade performance for Year 2023 and December 2023 [EB/OL] .(2024-01-19)[2024-09-27] .https://www.miti.gov.my/miti/resources/Trade%20Performance%20Media/Trade_Performance_Press_Release_December_2023.pdf.

1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Malaysia external trade statistics: trade performance for Year 2023 and December 2023 [EB/OL].(2024-01-19)[2024-09-27].https://www.miti.gov.my/miti/resources/Trade%20Performance%20Media/Trade_Performance_Press_Release_December_2023.pdf.

2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Malaysia external trade statistics: trade performance for Year 2023 and December 2023 [EB/OL].(2024-01-19)[2024-09-27].https://www.miti.gov.my/miti/resources/Trade%20Performance%20Media/Trade_Performance_Press_Release_December_2023.pdf.

3Ministry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Industry. Malaysia external trade statistics: trade performance for Year 2023 and December 2023 [EB/OL].(2024-01-19)[2024-09-27].https://www.miti.gov.my/miti/resources/Trade%20Performance%20Media/Trade_Performance_Press_Release_December_2023.pdf.

4Bank Negara Malaysia. Economic and monetary review 2023 [EB/OL].(2024-03-20)[2024-09-27] https://www.bnm.gov.my/publications/emr2023.

1王勤. 2023—2024年東盟國家經濟分析與預測[J].東南亞縱橫,2024(3):55-61.

2Tham Siew Yean. Malaysia’s new industrial master plan: clear-eyed on implementation[EB/OL].(2023-09-12)[2024-09-27]. https://fulcrum.sg/malaysias-new-industrial-master-plan-clear-eyed-on-implementation/.

3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Malaysia Investment Performance Report 2023[EB/OL].(2023-09-01)[2024-09-27]. https://www.mida.gov.my/wp-content/uploads/2024/04/MIDA-IPR-2023_FINAL.pdf.

4Ministry of Finance. Economic outlook 2024 [EB/OL].(2023-10-13)[2024-09-27] .https://belanjawan.mof.gov.my/pdf/belanjawan2024/economy/economy-2024.pdf.

1Malaysian Investment Development Authority. Malaysia Investment Performance Report 2023[EB/OL].(2024-02-29)[2024-09-27].https://www.mida.gov.my/wp-content/uploads/2024/04/MIDA-IPR-2023_FINAL.pdf.

2安華:2023年激增23%批準投資額3295億創新高 [EB/OL].(2024-02-22)[2024-09-28].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0222/nation/5411940.

3布局東南亞" 微軟投資馬國22億美元[EB/OL].(2024-05-02)[2024-10-02].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40502-3554658.

4安華任相將滿一年 表現受馬國學者肯定[EB/OL].(2023-11-21)[2024-10-02].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31121-1451512.

5安華支持率跌18百分點 學者:問題出在經濟[EB/OL].(2023-11-23)[2024-10-02].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31123-1451996.

1One year after GE15: PM’s approval rating at 50%, government 41%, country direction 31% [EB/OL].(2023-11-22)[2024-09-29].https://merdeka.org/.

1例如,2023年6月25日,吉蘭丹州哥打巴魯對一名華裔女性業主開出罰單,原因是她在自己的店里穿T恤和短褲;11月19日,一家“穆斯林友好”餐廳的廚房員工頭戴宋谷帽,但同時佩戴了十字架項鏈,引發爭議并遭解雇,激起了關于非穆斯林就業權利的爭論。這類事件在社交平臺的廣泛傳播引發了非穆斯林群體對悄然蔓延的保守主義的不滿和挫敗感。2024年3月24日,雪蘭莪州一名男子因穿短褲和拖鞋,違反了穿著指南而被保安禁止進入一棟政府大樓的視頻在網上瘋傳;2024年3月發生的“真主襪”“真主鞋”等事件更點燃了社會情緒并引發族群關系的緊張。其中,“真主襪”事件指的是,在KK連鎖便利店(以下簡稱KK)出售的一款印有“安拉”字樣的短襪引發了馬來西亞穆斯林群體和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由于觸及敏感的宗教問題,KK的創始人(一位華商)被依法起訴,同時巫統青年團十分強硬地呼吁全國抵制KK。這也是繼麥當勞、肯德基和星巴克之后不斷升級的抵制事件。非穆斯林的企業和產品在當前保守主義上升的社會中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真主襪”事件還引發了公共安全危機,霹靂州一家KK分店遭到汽油彈襲擊。最高元首易卜拉欣不得不表態要求民眾停止利用或操縱宗教議題,維護國家團結,并召見巫統青年團團長和KK創始人。

2SHUKRI S. Malaysia’s identity politics will perpetuate exclusivity if left unchecked [EB/OL].(2023-12-20)[2024-10-03].https://fulcrum.sg/malaysias-identity-politics-will-perpetuate-exclusivity-if-left-unchecked/.

3SUFFIAN I, WEISS M. Assessing Anwar Ibrahim’s administration’s first year [EB/OL].(2023-12-09)[2024-10-03]. https://eastasiaforum.org/2023/12/09/assessing-anwar-ibrahims-administrations-first-year/.

1注:政治伊斯蘭或伊斯蘭主義是指伊斯蘭不僅僅為宗教信仰,更是一套政治體制的意識形態,是馬來西亞政治中的重要議題。

2王勤.2023—2024年東盟國家經濟分析與預測 [J].東南亞縱橫,2024(3):55-61.

3Bank Negara Malaysia. Economic and monetary review 2023 [EB/OL].(2024-03-20)[2024-09-28]. https://www.bnm.gov.my/publications/emr2023.

4Ministry of Finance. Economic outlook 2024 [EB/OL].(2023-10-13)[2024-09-28] https://belanjawan.mof.gov.my/pdf/belanjawan2024/economy/economy-2024.pdf.

5Bank Negara Malaysia. Economic and monetary review 2023 [EB/OL].(2024-03-20)[2024-09-28] .https://www.bnm.gov.my/publications/emr2023.

1BMI. Malaysia:Country Risk Report Q3 2024[R/OL].(2024-04-01)[2024-09-28].https://store.fitchsolutions.com/country-risk/malaysia-country-risk-report.

2安華:馬不與最大貿易伙伴過不去譴責西方“恐華癥”[EB/OL].(2024-02-25)[2024-09-29].https://www.sinchew.com.my/news/20240225/nation/5419067.

3安華指西方國家“恐華”強調不會與中國對立[EB/OL].(2024-02-25)[2024-09-29].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40225-1470338.

4安華:中美都是馬來西亞盟友[EB/OL].(2023-11-15)[2024-09-29].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31115-1450165.

5“We adopt balanced foreign policy”[EB/OL].(2024-04-29)[2024-09-29].https://www.thestar.com.my/news/nation/2024/04/29/we-adopt-balanced-foreign-policy.

6大馬采取平衡外交政策,與東西方國友好而不挑釁[EB/OL].(2024-04-28)[2024-09-29].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703875.

7安華:馬國不選邊與中美保持成效關系[EB/OL].(2024-06-06)[2024-09-09].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40606-3834238.

8PARAMESWARAN P. Malaysia’s leader sets an active foreign policy vision despite headwinds[EB/OL].(2024-03-28)[2024-09-29].https://www.gisreportsonline.com/r/anwar-ibrahim-active-foreign-policy/.

1大馬采取平衡外交政策,與東西方國友好而不挑釁[EB/OL].(2024-04-28)[2024-09-29].https://www.malaysiakini.com/news/703875.

2馬國明年任亞細安主席國" "致力推動結束緬甸危機[EB/OL].(2024-06-06)[2024-10-09].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40606-383862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97在线国产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黄色片中文字幕| 91精品情国产情侣高潮对白蜜| 99热亚洲精品6码| 综合色婷婷| 久操中文在线|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网|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2午夜福利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五月激情综合网|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欧美色图第一页|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网址| 99re精彩视频|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色婷婷丁香|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91在线精品免费免费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少妇精品视频小电影| 欧洲高清无码在线|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久久亚洲天堂| 久久国产精品夜色| 超碰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秋霞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久久|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五级|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亚洲天堂久久新|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丝袜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 日本午夜影院| 色综合中文| 99成人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日韩精品| 久久先锋资源|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观看|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亚洲天堂网2014| 免费毛片a|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视频亚洲欧美| 国产a网站|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片| 欧美高清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最新国产成人剧情在线播放| 91精品专区国产盗摄| 国产亚洲现在一区二区中文| 欧美一区二区人人喊爽| 国产精品夜夜嗨视频免费视频|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一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