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新聞出版署自2018年開始組織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到2022年已成功舉辦了五屆,153種入選項目兼具思想性、知識性和藝術性,代表了當下我國有聲讀物的最高水準。隨著活動的持續發展,行業參與熱情不斷高漲,申報作品數量與內容質量均有了顯著提升,充分發揮了國家工程的引導引領作用,有效推動了有聲讀物行業健康、持續、有序發展。另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的數據,2023年,有聲閱讀市場展現出蓬勃生機,整體營收規模達到116.35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21.60%;其中訂閱、版權、廣告三種主要營收方式的總營收規模分別為59.21億元、15.5億元和41.64億元,其中訂閱收入占比超過50%,版權收入占比略有增長,約為13%,廣告收入占比則達到35.79%。通過對比近三年各類型營收情況,可以看出不止訂閱收入仍在增長,而且版權收入和廣告收入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這說明有聲閱讀市場營收模式正處于不斷演變中,隨著內容商業化程度、廣告及版權模式的成熟,版權收入和廣告收入逐漸成為重要的營收模式。同期的數據表明,我國有聲讀物用戶基數和年齡覆蓋范圍逐年擴大,用戶閱讀時長增長快速,進一步凸顯了有聲讀物市場的廣闊前景。
在政策環境、技術創新和用戶擴張的驅動下,出版單位紛紛推出精品力作,技術企業和互聯網平臺不斷進行服務模式創新,我國有聲讀物市場在保持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精品化路徑也在穩步推進,對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數字閱讀需求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保障作用。
近年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席卷全球,新業態、新模式對全球數字出版業形成強大的創新賦能。在此背景下,中國出版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更具挑戰,有聲讀物如何優化技術創新路徑、更好服務人民群眾數字閱讀新需求亦成為需要面臨的新課題。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調研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將“新質生產力”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任務。“學習貫徹新質生產力理論、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已成為中國出版業推進出版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使命。2024年972708607707ba6e5b3d32ec4fec38eec181651df76e999021c8f2e3645a20dd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提出必須增強文化自信,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快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新形勢,培育形成規模宏大的優秀文化人才隊伍,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
為此,中國有聲讀物出版者和服務者應緊密圍繞國民經濟發展、社會文化建設以及教育科技發展的多元需求,加快科技應用創新體系建設,不斷強化出版流程創新、出版組織創新和出版機制創新,持續推進產品形態創新、傳播體系創新和服務模式創新,形成內容更豐富、服務更全面、場景更多元的有聲讀物出版與服務體系,以新質生產力為引擎,助力我國有聲讀物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從2015年開始,中國數字閱讀大會(年會)便將有聲閱讀作為數字閱讀的重要形式予以推廣,全國有聲讀物精品出版工程更是以內容高質量、技術創新化、服務體系化為導向,形成了廣泛的數字出版影響力和數字閱讀傳播力。
我們相信,在政策指引下、在新技術推動下、在市場需求的牽引下,中國有聲讀物行業將會向陽而生、乘“聲”飛揚!
(作者系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