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五岔溝鎮天源冷水魚養殖場里,一排排整齊的魚池在秋日陽光的照耀下,魚池波光粼粼,魚兒在池中游弋。
天源冷水魚養殖基地負責人董秀蓮正提著一大包魚飼料快步走向魚場,一把魚飼料撒下,哲羅鮭、金鱒魚、哲鯉魚等多種冷水魚瞬間聚攏起來。
“養殖冷水魚不僅對水質的要求高,而且要嚴控水溫,水源要選擇泉水和水質較好的河水,投喂魚飼料的比例也很講究。”說起冷水魚養殖,董秀蓮打開了話匣子。
靠水吃水,挖掘資源優勢。阿爾山市地處大興安嶺林區腹地,擁有豐富而優質的冷水資源。天源冷水魚養殖基地位于洮兒河國家濕地的下游,養殖水源均來自洮兒河,這里的水溫常年保持在4至18攝氏度之間,水質清澈,富含礦物質,為冷水魚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現在,基地冷水魚養殖2萬斤左右,年產冷水魚苗10萬余尾,年銷售額30余萬元。冷水魚不僅在阿爾山及其周邊市場供不應求,還遠銷北京、沈陽等地,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今年8月,阿爾山冷水魚更是入圍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進一步提高了阿爾山冷水魚的產品知名度。
近年來,基地尋求產業融合發展,將冷水魚與鄉村旅游完美結合,通過政府扶持實現總投資2000萬元。目前,基地不僅擁有大規模的冷水魚養殖場,還配套建設了風味餐飲農家樂、民宿、釣魚平臺和木棧道等設施。建成了集“特色養殖、旅游觀光、風味餐飲、特色住宿”為一體的示范基地。游客們可以在這里品嘗到鮮美的冷水魚美食,還可以體驗垂釣的樂趣,感受鄉村的寧靜與美好。這種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不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還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