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賬號“云社”主編趙巍巍的腦海里,每天都要上演“穿越”戲碼——魯迅和林黛玉一起說相聲是什么樣?捧哏、逗哏站定,驚堂木一響,引來一陣掌聲,林妹妹捏著嗓子先道:“這掌聲是單給我一個人的,還是其他人都有?”魯迅仰頭叉腰回說:“在我面前有兩份掌聲,一份是我的,另一份也是我的。”一出“從紅樓夢到三味書屋”開演了。而魯迅一旦碰上周樹人,會對當今社會怪象極盡諷刺之能事,百萬播放量猶如探囊取物。
趙巍巍是“95后”,讀著魯迅長大,一畢業就進了自媒體行業,把愛好當職業,迷茫過,焦慮過,但最終讓他篤定的是,“年輕人要像炬火一樣有一分光發一分熱”。
2022年4月,趙巍巍翻到網上一條關于“魯迅文學”和“林黛玉文學”的段子?!邦愃埔粡埧头奶祉撁娼貓D,賣家用魯迅口吻,買家用林黛玉口吻,兩個人就發貨問題開始對話。例如,別的妹妹都發貨了,怎么獨獨少了我的?”趙巍巍回憶,“越看越有意思,轉頭一想,做成視頻會不會更好呢?”已在自媒體行業摸爬滾打5年的他說干就干,一周后,第一期視頻《如果魯迅和林黛玉說相聲》新鮮出爐。
畫面中,只見紅色的幕布拉開,林黛玉穿著件淺紫色襦裙, 略施粉黛, 施施然登場,旁邊是穿著青色長衫,留著標志性平頭短發和一字胡的魯迅,臺下坐著身著現代裝的“吃瓜群眾”。畫風簡單粗糙,寥寥幾筆,人物勝在神似。
只見,林黛玉一努嘴,嗔怪逗哏魯迅覺得她不如別的捧哏。魯迅波瀾不驚,開口道:“我聽人說,比較并不是缺點,總是和人比不和自己比,這才是缺點?!薄?喲, 那是我愛比較了?!绷主煊駴]好氣了。“這固然不是你的錯,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比較。一旦想到比較,就想到差距,想到差距就想到不愛,想到分手,或許不幸就是比較出來的罷?!贝颂幓昧唆斞傅摹耙灰姸绦渥?,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的論證技巧,可謂精妙??闪置妹貌⒉毁I賬:“我知道你是信口開河,哄我開心罷了。”魯迅不緊不慢地辯解道:“我大約的確說的是真心話?!薄按蠹s”與“的確”連用,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魯迅體,臺下的“吃瓜群眾”會心地哈哈大笑,鼓起掌來。
“剛開始做視頻純粹是為了搞笑。取名‘云社’意思是云上相聲社?!睉{著幾千粉絲的小賬號,撐起了第一條視頻的百萬級播放量,大量新粉絲涌入評論區催更——“想看林黛玉和孫悟空”“讓魯迅和周樹人說一段”。兩個月后,由“魯迅”和“周樹人”出演的相聲《你們那好好說中文判幾年》刷新賬號播放量紀錄,達到1000余萬次,成為該賬號迄今為止最叫座的視頻。
“每每看到‘無語子’‘絕絕子’‘寂寞子’,都不免好奇起來,他們那里好好講中文須得判幾年?”魯迅開門見山,談論起當今中文使用怪象,“我常常想,倘若蘇軾生在現代,真該‘跺腳腳’找個地縫了。他的詞大抵被迫寫成:遙想瑜瑜子當年,喬喬子初嫁了。”這次捧哏從林黛玉換成了周樹人。兩人插科打諢后,進入正題,魯迅說:“我向來是不愛如此說話的,也警惕如此說話?!薄按_實如此,但有時我又覺得, 說幾句YYDS( 永遠的神)、絕絕子好像并沒有大礙。流行詞也就一些人用嘛,而且最終都會不流行。”周樹人說出了一些人的看法。魯迅正色道:“這些流行詞看似非主流,但傳染性極強,當使用的人迅速增多后,便會反噬主流。蓋因當使用的人足夠多時,主流便忍不住開始從流,而主流一用,又會引來更多人跟風效仿,結局就是,大規模感染。”末了他又補充道:“文字乃文化之根本,對文字的改造,即是對人思維最本質的一部分的改造——對文化的改造。長此以往,不堪設想?!?/p>
這期視頻是“云社”轉型成功的標志,自此,“云社”不再只輸出段子,博人一笑,更重要的是發現當今社會種種怪象——國產劇怪象、小區名怪象、暢銷書怪象……由這些怪象引申出鞭辟入里的觀點,引人發笑的同時更引人深思。
如今,“云社”在全網已經累積了300余萬粉絲,他們和趙巍巍一樣大多是“Z 世代”。這是渴望自由、追求自我、不墨守成規的一代人,喜歡上“橫眉冷對千夫指”“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革命斗士魯迅,對他們來說就像呼吸一樣簡單?!棒斞覆恢皇敲駠嗄辏彩俏覀冞@代人無可取代的‘精神愛豆’?!壁w巍巍說。
高考那年,趙巍巍本來打算報考文科相關專業,但最后在家人建議下學了材料專業。本科4 年,他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愛。那會兒,他趕著風口開了微信公眾號寫書評,也給雜志社、文學刊物投稿,發表的文章越來越多。臨近畢業,同濟大學給了他保研名額,還有雜志社拋來橄欖枝。但思來想去,最后他把這些機會都放棄了。
2017年,剛畢業的趙巍巍來到一家自媒體工作室,一干就是7年?!跋肟颗d趣、熱愛闖出一條路,被更多人看到,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壁w巍巍感慨。
做“云社”這兩年,趙巍巍最怕一件事——被叫作“魯迅嘴替”?!啊粕纭聿涣唆斞赶壬!壁w巍巍解釋,“能夠聊一些網友們感興趣也值得討論的話題,幫大家把想說的話說出來,成為網友們的嘴替就已經滿足了。如果還能順便讓人喜歡上文學和閱讀,那是榮幸?!?/p>
為什么100年前的人讀魯迅,100年后我們還在讀?“雖然社會的經濟、科技水平提高了,但人性中最根本的東西不會變。魯迅先生的文字放在今天依然適用?!壁w巍巍最喜歡的魯迅先生的文章,是《吶喊》的自序。魯迅在這篇文章中寫下自己從給父親抓藥,后來學醫,又以筆為槍,在《新青年》發表《狂人日記》的人生轉變。曾經的困頓青年,最終扛起新文化運動的大旗。放在今天,網友們大概會說,迅哥兒踐行了“人生是曠野”這句話。
而對100多年后的現代青年來說,人生還是不是曠野?“云社”最近發布的一條視頻談了這個話題。“魯迅一定會告訴你,從來如此便對嗎?一個人是否要走大多數人走過的路,過模板化的人生還是追求自由,這些問題都需要自己去思考。他不會給出一個具體的方案,對100年前的青年也是如此,他鼓勵他們自主地選擇。當青年人站在命運的十字路口,他總是在后面,輕輕地推一下,讓他們往前邁,‘因為希望是在于將來’?!?/p>
(摘自《環球人物》2024年第19期,巷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