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蹦洋迪!云想衣裳花想容,墨鏡三弦Rock"and"Roll(搖滾樂)……”視頻中,褚琪桂梓身著漢服,戴著墨鏡,手抱三弦,站在江西南昌一家茶館二樓的窗前彈奏英文流行歌曲。
從阮到三弦
90后褚琪桂梓出生于“曲藝之鄉”天津,她自小便對傳統樂器感興趣。讀小學時,學校組織了一場以民樂為主的音樂會。褚琪桂梓被阮的聲音所吸引,想嘗試學習它。于是,7歲的她從阮入手結緣民樂。每周,她都會去上一次大課,這一學就是幾年。
小學畢業時,褚琪桂梓憑借藝術特長考入天津市實驗中學,“學校里有一個非常大型的民族管弦樂團,各個聲部都由初高中的學生組成。我在其中負責阮的彈奏。”
彼時,學校樂團想拓展三弦聲部,恰好褚琪桂梓師從天津音樂學院阮和三弦演奏家劉慧,學校老師便希望褚琪桂梓轉學三弦。作為中國傳統彈撥樂器,阮相較于琵琶等屬于小眾的一類,三弦更甚,且門檻較高。三弦沒有品,想要準確找到某個音的位置,只能依靠耳朵的靈敏度和純熟的手上技法。此外,三弦需要用指甲彈奏,這要求每個手指都有較高的靈活度和能動性。
在褚琪桂梓和家人的軟磨硬泡下,劉慧同意讓她先試試。因為要兼顧學業和練琴,褚琪桂梓每周只能上一節幾十分鐘的一對一專業課,主要還是靠平時練習。有時,褚琪桂梓在家練一些片段,反復地彈,但怎么都彈不出來老師要求的樣子,她就會急哭。一旁陪練的媽媽總是耐心勸導:“欲速則不達,不要著急。”
指上數不清的凹痕見證著她的付出,雖然沒有專業院校的學生練習時間長,但憑借民樂基礎,加上比較高的悟性,劉慧建議褚琪桂梓走專業的音樂道路,并且給出了合理規劃。
2011年,褚琪桂梓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天津音樂學院中國樂器演奏三弦專業,成為科班學生。
成為非遺傳承人
上大學后,褚琪桂梓一如既往地刻苦。大一即將結束時,因表現優異,褚琪桂梓獲得“優秀大學生”稱號,隨之迎來一次重要的匯報演出,那是她人生中第一個正式的舞臺。她要用三弦演奏《話今昔》,練習獨奏的同時,還要和老師排練鋼琴伴奏曲目,很長一段時間里,她起早貪黑、廢寢忘食。“那次演出我超級緊張,因為下面全是老師、同學,大家都在看我彈得怎么樣。”正式演出十分順利,一首曲子彈完,就像給褚琪桂梓的演藝生涯拉開了帷幕。
從那之后,褚琪桂梓登臺演出的機會越來越多,不僅在天津本地參加各種演出,還隨天津音樂學院青年民族管弦樂團在國家大劇院進行專場演出。2013年,她獲得北京國際青少年音樂節金獎。
大學畢業后,褚琪桂梓選擇創立一所樂器培訓機構,教授三弦,同時招募了不同專業的老師,如琵琶、古箏等科目。但三弦太冷門,招來的學生很少,最慘淡時甚至招不到人,這讓她意識到,想讓三弦走入大眾視野,還需要走很長的路。
褚琪桂梓讀大學時聽古琴專業的同學說,他們的老師是非遺傳承人,會參加很多非遺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古琴。三弦能不能也成為非遺項目?得知可以申請后,褚琪桂梓非常開心。
“申請非遺項目有一個要求,即向上追溯至少有百年傳承。我正好是第四代,為此要準備很多資料,包括樂器的來源、分布、歷史和演奏風格等,都要進行統計、梳理和總結。”褚琪桂梓說。2022年,“音樂大三弦演奏技藝”終于成為天津市河東區非遺項目,褚琪桂梓也成為該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成為非遺傳承人后,褚琪桂梓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決定“進軍”短視頻平臺。但早期中規中矩、溫婉傳統的短視頻風格并沒有給她帶來多少流量。之后,她經歷了漫長的摸索期,直到2023年偶然嘗試演奏了電影《銀河護衛隊》里的一首插曲。音樂歡快,和三弦的音色意外相合,這條視頻很快出圈,收獲了上萬點贊。
讓更多人認識三弦
褚琪桂梓發現,傳統和現代的碰撞更能吸引網友關注,于是,她開始自己扒譜,嘗試不同風格的潮曲,造型上也愈發大膽。視頻里的她穿漢服、戴墨鏡,在不同城市的地標性建筑演奏時下熱門歌曲。網友紛紛調侃,“禮崩樂壞,明日上朝我必參你一本”“老祖宗:算了,好歹傳下來了”。接著,褚琪桂梓開始嘗試到全國各地進行直播,她有了一個“帶著三弦走全國”的計劃。演出后,她就會去當地比較有特色的景點演奏三弦。
褚琪桂梓不斷挑戰自我,嘗試用更多方式進行創新。她的演奏既有傳統三弦的韻味,又融入了現代流行的元素,在古老樂器與現代時空的對話交流中呈現出全新的風格。2024年8月4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音樂頻道精心策劃并播出了一期特別節目音樂公開課——《談“彈”音樂班》,褚琪桂梓因用獨特方式推廣三弦文化受邀參加。
在今年9月17日的中秋之夜,褚琪桂梓的國潮電音燃爆金陵。在秦淮河畔充滿歷史韻味的老門東與巍峨壯觀的明城墻下,一場特別的陽臺國潮電音快閃拉開帷幕。褚琪桂梓三弦的古韻、電音的潮流與城墻的厚重交融,讓傳統與現代的界限變得模糊。
經過幾年的努力耕耘,褚琪桂梓讓傳統樂器三弦走入更多人的視野,累計超過兩千萬的全平臺播放量見證著大眾的認可和贊譽。對于褚琪桂梓來說,被大家看到只是第一步。作為一名創作者,她更希望能創作出屬于自己的音樂。未來,褚琪桂梓將致力于展現傳統樂器的文化魅力,讓三弦技藝更加年輕化、大眾化。
編輯 曹宏萍
27182866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