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達到1400萬輛,其中中國的銷量占比超過50%,全球光伏70%以上的產能也由中國制造。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推進,中國企業在“新三樣”領域的優勢不斷擴大,出海布局成為必然趨勢。經過筆者調研和觀察,眼下越來越多的中國新能源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包括摩洛哥在內的新興市場。
摩洛哥不僅是非洲的門戶,同時與歐洲市場聯系緊密,這一地理優勢使其成為中國產業出海的關鍵。此外,該國新能源政策、工業基礎設施及對外資開放態度也為中企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然而,文化差異、政策風險、人才短板和市場競爭也給雙方合作帶來了新挑戰。
歷史上,摩因位于歐洲、阿拉伯—伊斯蘭及非洲三大文明的交界處,成為文化的十字路口。該國先后與歐盟、美國在21世紀初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又于2019年加入非洲大陸自貿區,在貿易方面發揮著樞紐作用。該國在交通運輸上具有明顯優勢,加之其政局穩定以及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的政策扶持,企業通過摩可以便利地將產品出口至歐洲和非洲市場,甚至進入中東市場。
另外,摩洛哥是世界磷酸鹽大國,已探明的磷酸鹽儲量高達500億噸,這一數字占據了全球磷酸鹽儲量的71%。磷酸鹽不僅是農業中重要的肥料成分,還在新能源領域發揮著關鍵作用,尤其是作為電池的原料之一。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磷酸鹽在成本和供應穩定性上展現出顯著的優勢。這使得摩磷酸鹽產業在全球新能源產業中具備了極大的潛力,能夠支持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的持續發展。
汽車產業是摩政府發展的重心,近年來吸引外資發展很快,已連續七年成為摩出口創匯第一大產業。2023年,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額為111億美元,同比上升33%,成為繼磷酸鹽及衍生物后摩第二大出口產品。目前已有超過250家汽車制造和零部件公司在摩運營。摩通過擴建港口、自由貿易區和公路,為自身打造獨特優勢。政府還為汽車制造商提供可觀的產業補貼。中國、日本、美國和韓國的外資工廠都紛紛在該國丹吉爾汽車城落戶。近年來,摩政府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以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和碳排放。
摩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比率達到52%,其中太陽能占據重要地位。摩洛哥通過大規模的光伏、風電和水電項目,實現了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快速增長,并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和氫能源技術的應用。因地處沙漠地帶,摩擁有世界上日照最豐富的太陽能資源之一。這些自然資源優勢為該國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中國對外貿易的商品結構經歷了顯著變化。截至2023年底,中國電動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出口總額同比增長了41.7%。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表現亮眼。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出口量從2018年的104.1萬輛增長到2023年的491萬輛,增長勢頭穩定。美歐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快速增長深感不安,采取打壓政策。美國將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關稅提高至100%,歐盟也實施了“針對性關稅”,試圖通過貿易限制政策將中國新能源汽車排除在市場之外。面對這樣的“逆風”,全球南方國家尤其像摩洛哥這樣具備產業優勢和政策支持的非洲國家,可能會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新的增長區域。
2023年,摩經濟總量達1468.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約4000美元,正逐漸成為北非的重要市場。摩政府致力于推動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使新能源汽車市場具有廣闊的成長空間。與其他國家相比,摩具備不錯的新能源汽車工業發展能力。在車輛補貼和進口關稅方面,該國政策優勢也較為明顯。摩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3年取得了顯著進展,市場份額有明顯增加,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市場份額增長了50%。
今年暑期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的調研團隊對摩進行了深入調研,采訪了當地學者、政府官員和企業界人士。調研結果顯示,摩正將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視為國家發展的重點產業,政府也期待中摩兩國能在這些領域開展更廣泛的合作。調研過程中還發現,近年來眾多新能源企業紛紛前往摩考察并進行投資,摩已經展現出作為準高端市場的特點,無論是產業需求還是政策力度,都顯示出巨大的潛力。

盡管面臨廣闊機遇,但中國“新三樣”產業順利開拓摩洛哥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首先,該國消費文化與中國顯著不同。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較低,企業在進入市場時應根據本地需求制定推廣方案,提升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其次,建立本地化運營模式是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關鍵,通過雇傭本地員工和本土合作伙伴,能更好地適應摩文化和市場環境,推動企業更深入地融入當地。同時,企業應積極開展技術合作與培訓,與摩高校和職業院校合作培養本地高質量技術人才,以實現雙贏。另外,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化不僅僅是產品出口,更涉及產品服務和維護維修,這對于基礎設施和產業鏈尚不完善的非洲國家來說,是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中國企業還應關注摩洛哥的稅收政策和投資法規的動態變化,建立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除了與政府保持良好的關系外,企業還需重視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標準,積極融入當地社區。同時,面對來自歐洲和美國企業的激烈競爭,中國企業可以通過差異化產品和優質服務來提高市場份額。
摩洛哥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資源和適應市場發展的政策為中國“新三樣”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提供了巨大便利,該國也成為中國“新三樣”出海的重要市場。展望未來,中國的“新三樣”不僅可以為摩經濟多元化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也將為全球新能源市場的變革提供新的范本。
(作者為北京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