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稅務局企業所得稅處黨支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政治機關定位,緊緊圍繞“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干部隊伍強、作用發揮強”標準,堅持黨建引領,立足主責主業,促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高質量推進全市企業所得稅現代化建設。
著重突出“政治功能強”,自覺踐行“兩個維護”
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
一是強化理論武裝。以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引導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二是強化宗旨教育。嚴格落實支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基本制度。前往解放公園紀念碑前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主題活動,與武昌區局所得稅科黨支部聯合開展“喜迎二十大建功英雄城”創意支部主題黨日,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和革命傳統教育。
三是強化作風建設。持續推進“四抓四促提效能”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思想破冰大討論。開展作風大競賽活動,評選出四個季度作風標兵,促進干部思想作風轉變和效能提升。常態化開展黨風廉政警示教育,以案示警、以案促教,教育引導黨員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規范自身言行,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
堅持錘煉“支部班子強”,提升支部內在活力
把支部班子錘煉成夯實黨建基礎的“先鋒隊”,支部書記走在前當好“舉旗人”,支部委員跟得緊做好“護旗手”,堅持統籌協調,扎實工作,不斷提升黨支部內在活力。
一是把支委班子建“強”。選優配強支部班子,細化支委職責,明確使命分工,不斷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支委會議事決策機構作用,嚴格按要求研究支部建設,處理支部日常事務。
二是把主體責任壓“實”。緊緊牽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積極履行“一崗雙責”,建立工作責任清單、任務清單、問題清單,確保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三是把人員思想聚“齊”。做實做細思想政治工作,班子成員經常主動同黨員干部談心談話,坦誠相見、交流思想,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憂、心理上解壓、生活上解難,支部全體黨員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進一步加強。
持續打造“黨員隊伍強”,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充分發揮支部教育幫扶和示范引領作用,凝聚處室干事創業合力,促使干部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過程中以優良的作風和振奮的精神在本職崗位建功立業,打造素質過硬的黨員隊伍。
一是嚴格管理樹立標桿。牢固樹立標桿意識,嚴格黨員管理,教育引導全體黨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職能工作崗位爭先鋒、做表率,大力培樹宣傳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優秀公務員”“優秀共產黨員”等示范引領作用,讓黨員干部學有榜樣、行有示范、趕有目標。
二是加強干部能力建設。拓展宏觀視野,定期組織開展政治理論集中學習;組織黨員干部學習宏觀經濟、財會等業務知識及法律法規,強化對宏觀經濟基本原理的認識和理解;積極選派人員參加省內外黨務和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干部綜合能力。

三是強化黨員身份意識。抓牢理想信念“總開關”,牢固樹立黨章意識。創新“黨員先鋒崗”,鼓勵黨員干部積極承擔改革任務,在實踐鍛煉中增本領、長才干,做到嚴管厚愛相結合,堅持重點節點提醒制度,確保隊伍純潔性。
重點聚焦“發揮作用強”,促進黨建業務融合
堅持將黨建融入業務工作之中,做到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構建以“互融”為特色的黨建與業務共謀發展的新機制,以黨的全面領導推動企業所得稅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圍繞收入中心,扛牢主責主業。企業所得稅處切實做好稅種第一責任人的征管責任,通過全市企業所得稅工作會議、走訪調研、實地督導等方式,督促各區局所得稅部門承擔起主管稅種抓收入的主體責任,積極落實組織收入保障工作職責,對全市稅收收入的貢獻率達24.05%。
二是主動擔當作為,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政策輔導、簡化稅收優惠辦理流程、加強對優惠政策落實跟蹤問效等措施,推動稅收優惠、便利化舉措惠及更多市場主體。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為企業提供“定制化”“精準化”方案,實現優惠政策宣傳輔導向政策找人轉變。2022年度,全市共有12.85萬戶納稅人享受稅收優惠減免政策,與2021年相比,戶數增加了7655戶,優惠金額大幅增加,為促進武漢經濟發展、調整經濟結構、鼓勵創新和研發,實現跨越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是強化風險防控,提升管理質效。深度融合企業所得稅和風險管理資源,加強部門協作,強化稅種聯動,研判分析做好一體化風險防控工作。2022年重點選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非營利組織免稅收入”“高新技術企業”“軟件企業稅收優惠”等優惠事項2887條開展后續核查,同時針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網簽收入與申報預售收入不符”“匯算清繳退稅綜合風險較高”“兩稅比對不符”“核定征收企業少申報收入”“虛列成本費用”“股權轉讓風險”等風險疑點開展風險核查,向管理要績效。
四是規范日常管理,夯實征管基礎。大力推進征收方式轉變,將全市核定征收的企業全部轉為查賬征收,加強對“核轉查”企業的后續跟蹤監控;規范總分機構管理,定期清理匯總納稅總分機構登記、備案等異常數據;摸清非營利組織底數,對照清理近三年市區兩級認定“非營利組織納稅人名單”;加強清算注銷管理,對全市已注銷稅務登記納稅人的企業所得稅異常申報開展核實整改,把好企業所得稅征管最后一道關口;依托企業所得稅日常管理平臺,對企業預繳申報和匯算清繳數據定期掃描,及時處置異常數據,夯實申報質量。
五是發揮治數優勢,積極爭先創優。圍繞“以數治稅”,積極打造“智慧稅務”,初步搭建起以“企業日常管理系統”為核心,以市區兩級聯動管理為保障,以“研究開發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實戰訓練系統”“稅前扣除憑證管理系統”為支撐,以“智匯退”“智匯審”“智繪稅圖”“智匯清”為抓手的企業所得稅“一平臺兩聯動三系統四品牌”智能化管理體系。其中,“智繪稅圖”“智匯退”先后作為爭先創優精品項目參與總局“賽馬”展曬,獲得稅務總局通報表揚;“智匯審”還作為市局主題教育推動發展重要項目進行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