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電除塵器;電氣系統改造;高壓供電;低壓控制;振打系統
[中圖分類號]X7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2024)11–0064–03
1電除塵器工作原理
電除塵器是一種利用靜電場去除煙氣中粉塵顆粒的設備,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壓靜電場使煙氣中的粉塵顆粒帶電,并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沉降于集塵極上,從而實現粉塵的收集。當煙氣進入電除塵器后,會經過高壓電場,高壓電場由帶負電的電暈極和接地的集塵極組成。電暈極通常由尖銳的金屬線或金屬棒制成,在高壓的作用下,其周圍會產生大量帶負電的離子,形成電暈放電現象,當煙氣中的粉塵顆粒經過電暈放電區時,會與電暈極產生的負離子發生碰撞,從而吸附負電荷,最終使粉塵顆粒帶負電。帶負電的粉塵顆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會向帶正電的集塵極運動,并最終沉降在集塵極表面,隨著時間的推移,集塵極表面會積累大量的粉塵。為了保證電除塵器的正常工作,需要定期對集塵極進行清灰,可以利用機械振動裝置,使集塵極產生振動,從而使沉降在集塵極上的粉塵脫落,可以通過壓縮空氣或其他氣體,以一定壓力從集塵極的反向吹入,將粉塵吹落,或者利用電磁脈沖裝置,使集塵極產生瞬間的強磁場,從而使粉塵脫落。
2電除塵系統改造的研究
2.1改造范圍
此次電除塵器電氣系統改造,目標是提升除塵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并增強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改造的核心在于對電除塵器的電控系統進行全面升級,采用節能脈沖供電技術,替換老舊的傳統供電方式,降低能耗,提升供電效率,同時,更換整流柜、上位機、料位柜、低壓控制柜等核心設備,為系統注入新的活力。為了確保電除塵器在改造過程中及改造完成后安全運行,保留原有的安全聯鎖箱,并對其進行維護和升級,保證安全聯鎖功能的正常運行,防止系統出現危險事故。
2.2"IPC系統
發電廠IPC系統即智能電除塵器控制系統,取代了原有的模擬控制系統,實現了對電除塵器運行參數的實時監測和智能化控制,大幅提升了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運行效率。IPC系統包含上位機、監控機組、高壓硅整流設備TR、卸灰設備、輸灰設備、低壓振打設備、加熱設備等多個關鍵部件。通過對這些設備的實時監控,上位機可以準確掌握電除塵器的工作狀態,并根據煙道出口采集到的數據,如粉塵濃度、煙氣溫度等,進行反饋閉環控制。例如,當煙道出口粉塵濃度過高時,IPC 系統會根據預設的控制策略,自動調節高壓整流設備TR 的輸出電壓,改變電場強度,以提高除塵效率;當集塵極積灰過多時,系統會自動啟動振打設備,清除集塵極上的粉塵,保證除塵器正常工作。IPC系統還具備故障自診斷功能,能夠及時發現系統故障,并發出警報,方便操作人員進行維護和處理。同時,IPC系統還支持遠程監控,操作人員可以通過遠程終端,隨時查看電除塵器的運行狀態,并進行相應的操作。
IPC系統硬件架構由主機、高壓/ 低壓控制系統、傳感器和通訊接口等構成,形成一個完整的智能控制平臺。高壓系統由硅整流設備構成,可通過上位機實現遙控啟停,并向上位機傳送運行參數,如電壓、電流等信息。上位機可根據這些數據判斷高壓系統的運行狀態,并進行相應的調整。低壓系統包括卸灰、振打、電加熱等子系統,向上位機發送工作參數和運行狀態,如振打頻率、卸灰速度等。上位機根據這些信息,可以判斷低壓系統的運行是否正常,并進行相應的控制。主站由計算機、打印機等構成,具有信號輸入/ 輸出接口,負責處理來自各個子系統的運行數據,并進行分析、存儲和展示,主站還可提供歷史數據查詢功能,方便操作人員了解電除塵器的歷史運行狀況。接口設備支持Modbus 協議,提供RTU和TCP/IP 接口,可與各個子系統進行數據交互,通過建立局域網,上位機可以方便地接收來自各個子系統的數據,并發送控制指令,實現對電除塵器運行的實時監控和智能化管理。
2.3電除塵高壓供電設備
改造后的電除塵高壓供電設備采用節能型高壓直流電源,結合反饋信號實現智能控制,形成與煙氣和粉塵性質相適應的脈沖供電系統,并與電極等進行配合,構成成套高壓靜電除塵設備,實現高效的煙氣除塵。而傳統電除塵器高壓電源通常采用恒壓供電方式,無法根據煙氣和粉塵性質的變化進行實時調整,導致除塵效率不高,能耗較大。改造后的高壓供電設備具備故障報警功能,能夠及時監測設備運行狀態,一旦出現故障,會自動發出警報,提醒操作人員及時處理,避免事故發生,保證電除塵器安全運行。為了降低能耗,高壓供電設備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間歇供電控制。當煙氣中粉塵濃度較低時,可以降低供電頻率,減少能耗,同時保證除塵效果。電除塵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火花放電現象,影響除塵效果。高壓供電設備可通過火花跟蹤控制,實時監測火花放電情況,并及時調整電壓和電流,抑制火花放電,提高除塵效率。
高壓供電設備還具有臨界火花控制功能,能夠監測火花放電強度,一旦達到臨界值,會自動切斷電源,防止火花放電導致設備損傷。高壓供電設備也具備自檢和自恢復功能,能夠定期檢測自身運行狀態,并及時修復故障,保證設備穩定運行,減少維護成本。高壓供電設備還能夠進行火花檢出和響應,實時監測電場內火花放電情況,并根據火花放電的位置和強度,調整電場強度,進一步提升除塵效果。
2.4低壓控制設備
改造后的低壓控制系統能夠對陰、陽極進行精準的振打控制,通過控制振動頻率和強度,使集塵極上的粉塵脫落,并避免二次揚塵。為了達到最佳的振打效果,系統需要對極板和極框施加合理的振動加速度,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振動頻率。振打控制原理采用主回路,具體如圖1 所示,系統由KM1交流接觸器、QF1斷路器、QF2 斷路器、EOCR 保護器等構成。QF2 用于回路控制,SA1 為手自動轉換開關。當系統處于自動狀態時,PLC 控制振打過程,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降壓和斷電振打,確保振打效果和設備安全。為了防止振打電機出現故障,低壓控制系統還加入了故障監測功能。當KM1 接觸器常開返回信號傳至PLC,而輸出狀態與返回信號狀態不符時,系統會提示電機控制故障,方便操作人員及時排查問題,確保振打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低壓控制系統還具備料位信號檢測功能,能夠實時監測灰斗的料位變化,當料位達到設定值時,會自動啟動卸灰設備,將收集的粉塵及時排出,避免灰斗滿灰,影響除塵效率。低壓控制系統還負責電加熱和煙溫監測功能,在冬季,系統會根據需要啟動電加熱器,對煙氣進行預熱,防止煙氣溫度過低,影響除塵效率,同時,系統會實時監測煙氣溫度,確保煙氣溫度在安全范圍內,避免過高或過低,影響設備運行安全。低壓控制系統還能夠監測煙氣濁度,實時反映除塵效率。當煙氣濁度過高時,系統會發出警報,提醒操作人員及時調整電除塵器運行參數,確保除塵效率滿足環保要求。
3電除塵系統改造后特性的研究
3.1改造后除塵器高壓供電電源
高壓供電電源改造前后特性對比見表1。
3.2低壓控制振打功能
低壓控制振打功能改造前后特性對比見表2。
3.3系統運行穩定性
系統運行穩定性改造前后特性對比見表3。
4 結束語
改造后,電除塵器高壓供電系統效率提升至92%,故障率下降至每月01次,有效降低了能耗和維護成本。低壓控制系統實現了對振打頻率和強度的精準控制,有效提高了除塵效率,減少了二次揚塵,降低了維護成本。改造后的IPC 系統實現了對電除塵器運行參數的實時監測和智能化控制,提高了系統的自動化程度和運行效率。整個系統運行穩定性顯著增強,故障停機率大幅降低,除塵效率波動率顯著降低,確保了電廠安全環保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