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和煦,微風不燥,在國家稅務總局竹溪縣稅務局蔣家堰分局的“老馬工作室”內,一位身穿制服、精神飽滿的中年男子,一頭打著電話,一頭專注地記著筆記。
他叫馬叢山,是竹溪蔣家堰稅務分局的副局長,村里人都習慣叫他“老馬”,老馬為人熱情,業務精干,村里的人有難題都喜歡找他解決,時間久了“有問題找老馬,準沒錯!”這句話成為了蔣家堰稅務分局的一張名片,局里還專門為他掛牌成立了“老馬工作室”。
在老馬的筆記本里,密密麻麻記滿了納稅人咨詢的問題,他說,“高峰時期我一天接到70多個咨詢電話,對于群眾的每一個問題我都會記錄下來,處理一個就及時銷號,當時處理不好的一定要問清楚群眾的訴求,后期主動聯系各方調節處理。只有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拿我們當親人。”
這是竹溪縣稅務局大力踐行“楓橋經驗”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竹溪縣稅務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積極探索“楓橋經驗”在納稅服務領域的實踐運用,以黨群服務中心為紐帶,打造縣級稅務局、鄉鎮稅務分局、村組黨群服務中心三級通辦模式,在村口巷陌間架起了座座“稅務楓橋”。
建強黨建聯盟,織密稅費服務網格
竹溪蔣家堰稅務分局位于湖北省竹溪縣和陜西省平利縣交界處,轄區222.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1800余戶納稅人和60個村內的8.3萬余名繳費人是蔣家堰稅務分局8名稅務干部的服務對象。
如何織密基層稅費管理網格,把有限的資源覆蓋到每一名納稅人繳費人?馬叢山說:“在創建楓橋式稅務分局的過程中,我們充分發揮了我們黨依靠群眾、服務群眾的優良傳統。我們以村組社區為軸心,將轄區內60個村組劃分成8個片區,每人負責一個片區。同時又在每個村組內設置了稅費‘易’站,聘請村干部擔任稅費網格員,通過培訓后對一些簡單的稅費業務網格員即可協助辦理,對于復雜的稅收業務由網格員傳遞至片區負責人后進行銷號處理?!?/p>
據了解,為保障稅費“易”站平穩高效運轉,竹溪縣稅務局積極推動縣政府出臺《竹溪縣稅費共治網格化服務“村村通”指導意見》,在鄉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建立稅務+村黨支部+鄉鎮機關網格服務體系,拉動全鎮一百余名黨員干部分村包戶,參與稅費政策宣傳和“兩險”繳費操作輔導,形成稅務+村干部縱向服務一條邊,橫向服務兩鎮8.3萬余名群眾的精密網格,奏響稅收基層治理“大合唱”。
小南溝村黨支部書記許啟典說:“咱們村有1000多戶人家,留守老人居多,過去村里繳納城鄉居民‘兩險’都是我們翻山越嶺去代繳,不僅效率低還容易出錯。今年在網格員的宣傳輔導下,越來越多的老人們學會了自己使用手機繳納醫保,村口設置的稅費‘易’站也能方便老百姓在家門口繳費,極大減輕了村干部的負擔?!?/p>
相關數據顯示,自楓橋式稅務分局創建以來,蔣家堰鎮城鄉居民“兩險”參保率達98%以上,“非接觸式”比例高達92%,越來越多的山區百姓享受到在家門口辦稅繳費的便利。
延伸服務觸角,“云上楓橋”盡享便利
“真沒想到現在退稅也可以‘云上辦’了,安全方便又快捷。要不是你們的遠程幫辦服務我還得從襄陽跑到竹溪,真的太感謝你們了!”近日,湖北襄陽王壹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辦稅人李女士在電話里為“老馬工作室”的遠程幫辦服務點贊。
原來,該公司在竹溪縣承攬跨區域建筑安裝業務,李女士在網上進行預繳企業所得稅申報時誤將稅款所屬期選錯,導致稅款預繳失敗,工程款無法劃撥。情急之下李女士聯系到工程所在地的村組稅費“易”站,網格員接到訴求后判定為復雜涉稅事項,隨之傳遞至“老馬工作室征納互動服務平臺”。了解到前因后果,老馬立即給出解決意見,在指導納稅人重新預繳正確所屬期稅款后聯系前臺當天便為其辦理退稅,相關資料通過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服務平臺云上傳遞,免去納稅人奔波之苦。
“將矛盾消解于未然,將風險化解于無形是蔣家堰稅務分局深刻踐行楓橋經驗的核心要義。”蔣家堰稅務分局負責人張鵬介紹,“除了線下的60個稅費‘易’站,我們還在每個村里創建了稅費服務聯絡群,利用網絡數據常態化梳理、收集、響應訴求,定期開展網絡直播針對高頻涉稅費疑難問題在線解答,從‘解剖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p>
依托“云上楓橋”的便利,企業經營也煥發出無限活力。“我們合作社規模小,每年春耕時間更是忙碌,對稅收政策也沒有太多精力研究。每次一有農產品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稅務部門總是第一時間推送,去年幫助我們享受稅款緩繳和其他各項稅費減免,這些資金有力地支持我們擴寬銷路,帶動了大伙增收致富的信心。”湖北雙竹生態食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輝說。
矛盾源頭調處,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隨著稅費共治體系的構建,對基層稅務部門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考驗。竹溪縣稅務局在化解稅費爭議過程中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健全稅務、人社、醫保、司法等部門參與的矛盾爭議調節機制,同時以老馬工作室為核心支撐,打造以“公職律師+稅務師+村組網格員”組成的稅費爭議調節團隊,從源頭化解矛盾。
不久前,老馬工作室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原來,李女土兩年前購置了一套二手房,在辦理產權過戶時對房地產評估系統有異議,導致后續流程無法辦理,第三方評估公司調節多次后未果。在稅務部門的引導下,稅費爭議調解團隊經與賣方協商,邀請房管部門、法制和第三方評估公司“會診”,為李女士詳細解讀了房產評估政策依據,最終李女士認可了評估價格。
“拖了兩年之久,心里的這塊石頭終于落地了,感謝你們耐心的服務?!崩钆猎诔晒k理不動產過戶手續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像這類涉及三方爭議與稅費服務疊加的情況在基層很常見。蔣家堰稅務分局負責人張鵬介紹,“我們在遇到這類矛盾時不會一句‘不是我的業務范疇’就把人支走。我們一般會先聯系相關的部門,確保有人受理才會將繳費人請過去。在稅費共治的大背景下,繳費人的訴求基本上都能得到解決。”
基層是稅收治理的神經末梢,更是解決稅費爭議的最前沿。在“楓橋式”稅務分局的創建背景下,越來越多的群眾訴求在基層一線得到解決,該局還借助對甘家嶺村宗族家風、小南溝村鄉賢名人、黑龍洞村“中國好人”李軍事跡的發掘宣講,調動基層群眾參與稅費共治的熱情。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鄖西縣稅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