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中國教科院;校園足球;重慶珊瑚魯能小學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D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11-0004-01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校園足球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推動新時代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10月24-25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重慶市南岸區教育委員會承辦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區(校)校園足球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展示活動”在重慶市南岸區珊瑚魯能小學校舉行。教育部體衛藝司一級巡視員郝風林,中國教科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永智,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大學的專家及全國各地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實驗區(校)代表約150人參加了活動。
25日上午,展示活動開幕式在重慶市南岸區珊瑚魯能小學舉行,中國教科院副院長劉貴華主持開幕式。教育部體衛藝司一級巡視員郝風林在致辭中指出,振興足球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任務,校園足球改革創新迫在眉睫。中國教科院舉辦此次活動恰逢其時,意義重大,是對《實施意見》的有效推動,亦是展示交流特色創新做法、共商破解足球改革發展關鍵難題的有益之舉。中國教科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永智在講話中強調,校園足球作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的一項國家戰略,立足教育強國,支撐體育強國,事關健康中國,肩負著立德樹人、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和培養足球后備人才的重要任務。中國教科院將進一步強化科研引領,賦能區域校園足球改革創新,為教育強國建設奮力譜寫新的篇章。
開幕式后,重慶市南岸區珊瑚魯能小學進行了不同賽制、不同形式的足球競賽和特色展示課,在經驗分享環節,劉君校長介紹了校園足球發展理念,學校堅持“時時處處人人”原則,通過多樣化的足球活動引領學生快樂健康成長。學校探索形成了“教學、練習、比賽”三大板塊橫向融通的新體制,構建了以“賽”為主線的“課堂教學基礎聯賽、班超聯賽、校隊精英聯賽”三大賽事縱向貫通的“學練賽”新機制。學校從時間、空間、師資等方面探索新路徑,破解了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在發展過程中普遍遇到的“無時間、無場地、無師資、無氛圍”的難題困境,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探索出一條有效路徑。重慶市南岸區珊瑚魯能小學作為中國教科院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校園足球項目實驗學校,為全國的學校足球開展提供了典型的“珊瑚”模式。
下午,來自中國教科院深圳南山區等4個實驗區的教師代表進行了足球教學能力展示并展開了熱烈的教學研討。同時,來自北京師范大學、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大學的專家及各實驗區代表等圍繞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開展了深入研討。
(《體育教學》編輯部 100191)
(E-mail:tyjx@cupe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