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對學生健康問題日益重視,北京市中小學體育教師場景式育人課程教學資源開發項目在北京教育學院正式啟動。在教學資源開發任務單中,設置了學校教室、學校走廊、放學路上等場景進行研究。本文主要以課間微運動《背背康》在學校課間開展的實踐為案例進行研究,以期通過課間微運動這種形式的鍛煉增加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時長,豐富學生的課間活動,糾正學生的不良姿態,提高自信,全面提升學生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課間微運動;脊柱健康;跨學科整合;身心健康促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24)11-0071-02
一、活動場景
從2024年秋季學期起,義務教育學校學生課間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戶外、走到陽光下,享受更加健康活力的校園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微運動特點是運動幅度小、運動負荷適中,以改善身體微循環,給心臟等器官及肌肉組織減負,促進健康的運動。微運動是一種積少成多式的身體活動形式,易學、易練、易開展,不受場地、器材和時間限制,適合利用課間時間和有限的場地隨時隨地鍛煉身體,符合學生的需要。
二、課間微運動《背背康》設計目的
(一)背部拉伸,放松背部肌肉
青少年脊柱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在結構上,它由33塊椎骨組成,不過骶椎和尾椎會分別融合成骶骨和尾骨。脊柱有四個生理彎曲,分別是向前凸的頸曲和腰曲、向后凸的胸曲和骶曲,這些彎曲可以幫助人體緩沖運動時產生的震動、維持身體平衡和增加身體的柔韌性。在發育過程中,不良姿勢如長期彎腰駝背、低頭長時間寫作業等,會影響脊柱正常形態,可能導致脊柱側彎、駝背等問題。另外,適當的體育鍛煉像游泳、吊單杠等運動,對青少年脊柱的健康發育很有幫助,可以增強脊柱周圍肌肉的力量,更好地穩定脊柱。針對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穩定性不足等異常問題,學校創編微運動《背背康》,學生可以在課間時間做,解決學生肌肉疲勞緊張的問題,降低脊柱異常彎曲的風險,維護青少年脊柱健康。
(二)改善體態,增強背部肌肉
脊柱的健康關乎全身,是人體的中柱,擔負著承重的作用,還參與人體的運動和平衡,對心、肺、肝、脾等內臟器官起到保護的重要作用。有研究數據顯示,脊柱側彎的發病高峰在13~15歲。為了早防早治,堅持練習《背背康》具有良好的預防和輔助治療作用。在進行背部拉伸和扭轉時,有助于增強背部的肌肉力量。強健的背部力量對學生維持正確的坐立姿勢,承擔身體重量以及防止脊柱部受傷等都是至關重要的。有些學生可能存在輕微的含胸駝背等情況,其中涉及的拉伸、轉體等動作,在正確引導下可以幫助學生逐步糾正不良體態,強化背部及脊柱周圍肌肉的力量,從而對改善體態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跨學科整合,培養音樂節奏和矯正不良的身體姿態
輕松歡快的音樂節奏是實施微運動的基礎,學生按照音樂的節拍來完成拉伸和轉體的動作。在此過程中,學生將逐步提升對音樂節奏的感知能力,并能夠精準地按節奏執行動作。此外,還要求多個身體部位的協同工作,例如轉動背部時伴隨手臂的擺動和調整。通過持續練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協調性,還能使他們在執行其他動作時表現得更為流暢自然。
(四)釋放壓力,愉悅身心
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學生需長時間坐在課堂上聽講和做作業,這讓他們的身體容易感到疲憊,精神狀態也較為緊繃。通過輕松活潑的課間微運動《背背康》,學生們可以在課間或體育課時間,通過輕松歡快的音樂和有趣的動作來放松,這不僅能夠讓他們的背部和脊柱周圍肌肉得到放松,還能緩解身體的疲勞。此外,隨著身體的放松,學生的心情也會逐漸變得愉快,這有助于調整他們的情緒,減輕心理壓力,從而使他們能夠以更佳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和生活中。
三、活動對象
本課間微運動適用于小學低年段學生。這個階段的小學生身體正處于較為快速的生長發育初期,骨骼相對較為柔軟,肌肉力量也在逐步發展。課間微運動背背康是一種有趣好玩的身體活動方式,可以幫助他們初步認識身體的運動,尤其是背部的拉伸、轉動等動作,能夠矯正學生不良的身體姿態,提升身體協調性和節奏感,同時也能在課間起到放松身心、緩解久坐疲勞的作用,進一步強化背部肌肉力量,有助于他們在參與其他體育活動如跑步、跳繩時,更好地運用背部力量來保持身體平衡、提高運動效率。通過有節奏的背部動作,也能培養他們良好的運動習慣和節奏感。
四、內容設計
微運動《背背康》練習時長2分鐘,利用課間休息時間開展運用空間、方位和動作力度、節奏等變化,改變日常基本運動路線和運動方法(表1-3)。
五、應用實效
通過《背背康》形式多樣、輕松愉快的運動,學生姿態變得更加挺拔,同時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得到了增強,讓學生的課間活動變得更豐富。通過音樂、節奏、律動、游戲等方法來調節學生的情緒,在同伴互動及個人習練的過程中,利用學校不同場景開展活動。這種活動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小場景中得到鍛煉,還能真正實現讓學生課間有得玩且玩得好的目標,能夠更加積極樂觀的面對學習和生活。同時還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1.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 100094)
(2.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 100006)
(3.北京市第九中學分校 100041)
(E-mail:77901811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