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STEAM教育理念逐漸受到重視,并被運用于學前教育中。河北省張家口市萬全區第一幼兒園運用STEAM教育理念,構建并實施以幼兒建構為基礎的特色課程。
在幼兒園階段,主題建構游戲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方式,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實踐性。這也恰好與STEAM理念所融合的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相匹配。通過建構游戲,可以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
如何讓建構材料的準備激發幼兒的興趣并滿足他們的探索需求?第一,STEAM涵蓋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等多個領域,材料應豐富多樣。例如,在主題游戲“小小工匠”中,教師觀察幼兒的需求,為幼兒提供齒輪積木、磁力片積木等材料,以及樹枝、石頭、玩偶等自然材料和裝飾性材料,激發幼兒的多方面興趣。第二,材料應具備開放性、生活化等特點。我園的材料大多來自生活,這些材料經濟實惠,不僅能增強幼兒對現實生活的感知和理解,還能讓幼兒進行自由組合、搭建,支持幼兒多種探索和創造,培養其創造力和想象力。第三,材料的準備應考慮幼兒的年齡和發展水平,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應提供不同難度和復雜度的材料。例如,小班幼兒更適合使用形狀簡單、易于操作的積木,而大班幼兒則可以嘗試用更復雜的搭建材料完成搭建任務。第四,材料應具有層次性、功能性和探索性。為滿足不同能力幼兒的需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游戲進展和興趣變化,適時調整和補充材料,支持幼兒進行科學探究、藝術創作和數學實踐等活動,同時還要提供不同形狀、材質和重量的材料,讓幼兒在搭建過程中發現它們之間的關系和規律,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如何選擇與設計建構游戲的主題?幼兒園主題建構游戲的選擇要基于幼兒興趣特點、融入多學科知識、結合主題內容設計相應的活動環節,引導幼兒進行探索和學習。游戲設計要基于科學、結合技術、融入工程、突出藝術、強調數學。例如,在中班房屋設計主題游戲“千房百計”中,幼兒利用工程設計原理突出房屋藝術性,共同規劃和建構了一棟既有藝術感,又符合設計原理的樓房。建造過程有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創造力,在滿足幼兒不同建構需求的同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值得探索的真實情境從何而來?在建構游戲中,創設真實情境是激發幼兒興趣、引導其深入探索的重要手段。教師可以根據游戲主題,創設相應的情境,并適時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鼓勵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性建構。例如,在小班建構活動中,幼兒對建構動物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搭建好動物園后,幼兒將毛絨玩具當作動物放入動物園。隨著玩具的數量增多,他們提出了新的問題,如“動物們住在這里是不是太擠了”“我們是不是應該擴建動物園”等。在真實的情境中,幼兒的游戲也走向深入。
主題活動如何讓幼兒動手操作與探索?STEAM理念強調動手操作和實踐探索。在建構游戲中,教師應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操作時間和空間,鼓勵其自己動手進行建構。通過動手操作,幼兒可以直觀地感受材料的特性,理解空間關系,培養手眼協調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從科學方面看,在建構游戲開始前,教師應帶領幼兒提出與建構主題相關的科學問題,如“什么樣的結構最穩固”“如何搭建一座能承受重量的橋”,鼓勵幼兒通過實際操作找到答案。例如,教師向幼兒提供不同材質、形狀和大小的積木,幼兒通過嘗試,觀察哪種形狀的積木更穩定。教師也可以讓幼兒自由探索材料的特性,如哪些材料容易堆疊、哪些材料比較光滑等。在幼兒建構的過程中,教師引導他們觀察同伴的作品,發現其中的科學現象,如高度與穩定性的關系、對稱結構的優點等,并提供簡單的記錄工具,如紙筆、畫板,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觀察結果或想法,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和記錄能力。
從技術方面看,教師提供一些簡單的工具,如小型螺絲刀、扳手、鉗子、螺絲等,讓幼兒嘗試使用相關工具進行建構。例如,幼兒使用螺絲刀、螺絲等可將兩塊木板連接起來,增強結構的穩定性。幼兒也可以利用數字化工具,在虛擬環境中進行建構,了解不同的建構方法和技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拍照或錄像功能記錄幼兒的建構過程,方便他們回顧和分享。教師也可以組織幼兒合作搭建大型建構作品,如城堡、高樓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學會分工合作,使用不同的技術和方法來完成共同的目標,有助于形成團隊協作的能力。
從工程方面看,在建構游戲開始前,幼兒需進行設計和規劃,可以通過畫圖、講述等方式表達他們的想法,確定建構的目標和步驟。例如,要搭建一座動物園,幼兒可以先畫出動物園的布局圖,包括動物區域、游客休息區、售票處等。在建構過程中,幼兒會遇到各種問題,如結構不穩定、材料不夠等。教師要引導他們思考并嘗試解決這些問題,培養他們的工程思維。如結構不穩定時,可以嘗試增加支撐物、改變結構形狀等方法。當建構作品完成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評估,引導他們觀察自己的作品,找出優點和不足,并提出改進的建議,如作品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美觀、是否具有實用性等。幼兒根據評估結果進行改進,提高他們的設計能力。
從藝術方面看,教師可以提供各種顏色的積木和裝飾材料,如彩色紙、貼紙、小珠子等,讓幼兒在建構過程中發揮創意,進行色彩搭配和裝飾,如用彩色紙剪出花朵形狀貼在建構作品上,增加作品的美觀度。幼兒在建構作品中應逐漸體現造型感和設計感。教師可以引導他們觀察周圍的建筑、藝術品等,獲取靈感,如搭建一座具有獨特造型的城堡,或者用積木搭建出一個抽象的雕塑作品。在深度學習中,幼兒可以為自己的建構作品創造一個故事或情境,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進行展示和分享。例如,幼兒搭建一個幼兒園,扮演教師和小朋友,在幼兒園中進行各種活動。這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增強了他們對建構作品的情感投入。
從數學方面來看,通過建構游戲,幼兒可以認識不同的形狀,并形成空間觀念。例如,幼兒用不同形狀的積木搭建一個立體圖形,說出它由哪些形狀組成,以及各個部分的位置關系。幼兒還可以使用尺子、天平、量杯等測量工具,在建構過程中進行測量和比較,如測量建構作品的高度、長度、寬度,比較不同作品的大小、重量等。這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數學中的測量概念和比較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引導幼兒在建構作品中發現規律,如顏色的重復、形狀的排列等。例如,用紅色和藍色的積木交替搭建一堵墻,或者用相同形狀的積木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培養幼兒的數學思維和邏輯能力。
如何讓教師的反思評價服務于幼兒?STEAM理念下的建構游戲注重多元互動與合作。在游戲中,教師應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合作,促進其社交能力發展,并培養團隊精神。同時,教師還應積極參與游戲過程,與幼兒進行互動,及時給予指導和反饋。通過多元互動與合作,幼兒可以共同解決問題、分享經驗,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共同進步。在建構游戲結束后,教師應引導幼兒進行反思與評價,通過回顧游戲過程,總結經驗教訓,讓幼兒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同時,教師還應對幼兒的表現進行客觀評價,肯定其優點并指出不足之處,激勵其不斷進步。
STEAM理念下的幼兒園主題建構游戲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實踐性。在探究、解決、收獲的過程中,幼兒學會整合多領域資源,通過觀察、計劃、操作等方法,主動解決建構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實現他們的想法。在活動中,幼兒形成的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主動嘗試的良好學習品質會伴隨幼兒一生的成長,也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專業能力也有所提升,學會傾聽、適時介入,加深了對幼兒的理解。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一般課題“STEAM理念下幼兒園主題構建游戲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3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