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只需輕輕按下啟動按鈕,智能化綜采工作面上的各種設備便漸次開啟,滾滾烏金隨著輸送機源源不斷地運送至地面。‘灰頭土臉’的生產環境成為過去式,現代化場景正不斷‘上新’……”11月25日,《科學導報》記者走進軒崗煤電公司調度中心,映入眼簾的是由無數塊液晶顯示屏拼接而成的顯示系統,屏幕上,井下工況實時畫面和各種數據清晰可見。工作人員正聚精會神地盯著顯示屏,對各個板塊顯示的數據進行精準決策。
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是軒崗煤電公司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軒崗煤電公司把握未來發展趨勢、打造綜合競爭力的需要。近年來,該公司堅持走科技賦能高質量發展之路,以保障安全生產水平、提高資源高效利用、提升勞動效率為突破口,引進了一批智能化高端設備,加力提速塑造發展新勢能、新優勢,奏響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公司的51104智能化工作面具有信息基礎設施、綜采系統、安全管控系統三大部分,是梨園河礦建成的首個智能化工作面。自工作面驗收以來,公司統籌規劃各煤礦智能化建設的發展方向,逐步形成了不同區域、不同地質條件的智能化建設模式。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焦家寨礦智能化綜采工作面的建設任務,在礦井全面安設了256套‘電子圍欄’設備,當工作人員接近預警區域,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報提示,避免事故發生。公司還為梨園河礦引進了IDS智能干選系統和ZM礦物分離機。這兩臺設備的使用,不僅提高了煤炭分選的精度和e0YuDR1i3tFvECHlhGDkNpVgMT6jyl6AH22U6W++N7Q=可靠性,而且有效推進了煤炭綠色低碳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軒崗煤電公司安環中心副主任李劍俠介紹道。
此外,軒崗煤電公司為各煤礦配備了頂板在線監測和智能監測系統,同時安裝了工業視頻監控設備516臺,監控覆蓋點包括班前會、井上下各類作業點、關鍵出入礦井區域及家屬區等要害場所,并且同步將礦井工作人員的定位系統由區域定位升級為精準定位系統,與安全監控系統、應急廣播系統應急聯動組成了嚴密的監控體系。
“礦井有了‘智慧眼’,露天礦也不例外。今年3月,公司在安順煤業等露天煤礦安裝了智能‘衛士’,設備投入以來,雷達監測系統不僅通過云端將監測到的數據形成圖標實時上傳到電腦,還能隨時給手機客戶端發送預警信息,實現了全天24小時、全方位的監測預警。”李劍俠如是說。
為了促進企業高效發展,提高核心競爭能力,軒崗煤電加強了人才培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積極組織技能培訓和實操訓練,還深入推進裝備更新改造,各煤礦的掘進工作面全部實現了機載式臨時支護,焦家寨礦和梨園河礦投入使用了掘錨一體機和錨桿鉆車,加快了巷道成型速度,實現邊掘進邊支護的一體化集成裝備。
在綜采方面,軒崗煤電公司每年升級一套綜采支架,焦家寨礦、劉家梁礦先后使用邁步交替自移式超前支架;在輔運改造方面,軒崗煤電公司實施“掛圖作戰”,為梨園河礦、焦家寨礦和同基煤業引用了自移式設備列車和支架,在劉家梁礦、焦家寨礦投用了液壓支架轉載平臺、鏟板式支架搬運車。截至目前,全公司累計投用了13臺無軌膠輪車、3臺齒軌卡軌車、6臺風動履帶車等設備,為奮力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人力揮舞鐵鍬,到大型機械作業,再到如今高效聯動的“智慧眼”和數字化礦山,軒崗煤電公司通過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改變了傳統礦山的生產模式和作業環境,通過數字化“加持”,在科技興安的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站在傳統產業和智能化建設的新舊節點,軒崗煤電公司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以設備更新為契機推動技術進步,以技術進步為紐帶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安全生產“再加碼”,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