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團工作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既要得力,也要得法。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是黨團血脈聯系的紐帶,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發揮的重大制度安排。加強對共青團員的政治引領,積極向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抓好“推優”工作,是黨賦予共青團的重要政治責任。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很好地推動制度落實是關鍵所在。當前,青年推優入黨工作在實際推進當中還存在邏輯不夠嚴密、流程不夠清晰、執行不夠有力、效果不夠明顯等諸多問題,如何打破“推優”工作的中梗阻,是我們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主要討論了“推優”制度步驟流程的合理性和相關措施的可行性,并為同類情況的黨、團組織完善推優入黨工作提供一種借鑒和參考。
根據《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實施辦法(試行)》要求,“推優”工作應當在各級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團組織既可以推薦團員中的入黨積極分子成為黨的發展對象,也可以推薦團員中的入黨申請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這就明確了推優工作的主要內容至少包括上述兩個方面,至少涉及發展黨員工作的兩個主要環節。要做好團員青年的推優入黨工作就不能顧此失彼,必須兩方面同時兼顧,以確保工作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團組織在推優入黨工作方面普遍存在制度執行不到位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是對推優入黨制度理解執行有偏差。團組織在執行推優入黨工作方面存在漏項,甚至有的團組織負責人僅把“推薦團員中的入黨申請人成為入黨積極分子”作為“推優”工作的全部內容,而忽視了“推薦團員中的入黨積極分子成為黨的發展對象”這一重要內容,從而導致工作出現偏差,“推優”制度執行不到位。
二是推優入黨工作流程不夠清晰、完善。由于認識偏差、工作乏力等主觀因素導致的推優入黨工作制度的不健全、不完善。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沒有明確的、可操作性強的制度可以依據,對“推優”工作的執行力落實造成了長期的困擾,最終導致制度執行不到位、“推優”效果不理想。
三是團組織在推優入黨工作中與黨組織缺乏有效的橫向溝通機制。客觀上,在黨組織發展黨員工作中,并沒有向不同層級的團組織提供推薦入黨積極分子成為黨的發展對象的工作“接口”,這直接導致團組織在“推優”工作中的被動。但也間接地對現有制度下探索和踐行團員青年“推優”工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明確和細化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流程。緊密結合推優工作實際制定合理可行的培養方案,實施全過程跟進培養。具體分為“選苗”“育苗”“穩苗”“壯苗”四個階段,分別對應黨組織發展黨員的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四個關鍵環節。其中,“選苗”(青年團員到入黨積極分子)、“育苗”(入黨積極分子到發展對象)兩個階段是為落實共青團推優入黨工作的重要體現,另外兩個階段作為共青團培養和輸送青年人才工作的關鍵措施長期堅持。
一是“選苗”階段,推選優秀團員、青年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基層團組織要堅持“全面覆蓋、綜合培養、重點推薦”的原則,建立全面的團員、青年信息檔案;通過日常團員積分考核,綜合評價團員、青年的現實表現;并結合國有企業黨員發展的“四個傾斜”原則。嚴格落實談心談話、教育培養、綜合考評、民主推薦的工作流程,完成入黨積極分子的推薦工作。同時,加強與黨組織的溝通匯報,并由團組織推薦一名培養聯系人(一般由符合條件的青年黨員擔任),以便后期各項工作的跟進。
二是“育苗”階段,推薦入黨積極分子中的團員青年成為發展對象。對團員中的積極分子,團組織要持續重點跟進培養,鼓勵和引導團員中的積極分子帶頭開展技術革新、難題攻關、青年突擊隊等工作,如實記錄跟進情況,并定期向所在黨支部反映團員積極分子的實際工作表現和思想政治情況。同時,各級團組織要加強與積極分子所在黨組織的溝通聯系,實現團員中積極分子綜合信息的實時共享。經一年以上培養和考察,并綜合評估符合條件的,由團組織嚴格按照“推優”工作各項流程,通過組織團員大會進行民主評議,產生擬推薦對象,并向所在黨支部進行推薦。
三是“穩苗”階段,持續跟進被列為發展對象的團員青年。團組織要協助黨組織做好團員中發展對象的深入考察和教育工作,認真了解發展對象的入黨動機、政治覺悟、現實表現等情況。注意收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督促提醒培養聯系人認真履行培養、監督責任,發現發展對象違反工作紀律、思想滑坡、信念動搖等情況要及時向所在團組織及黨組織進行反映。及時提醒督促發展對象經常性地向所在黨組織遞交書面思想狀況匯報,通過其在團組織各項工作中的實際表現和工作實績進行綜合評價,并將團內綜合評價意見與黨組織定期考察意見進行比對,在確保一致性的前提下,建議優先進入發展黨員的下一步環節。
四是“壯苗”階段,持續對吸收為預備黨員的青年進行重點培養,根據實績納入“青年人才”計劃。對保持團員身份的預備黨員要接受雙重培養,則既要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組織的直接教育、管理和監督,同時還要積極參加團的各項組織生活。向青年、團員講述自己在學習工作中的成長歷程、分享有益經驗,對后進青年提出改進建議、指明努力方向,積極發揮青年黨員的模范帶動作用。團組織可通過組織開展預答辯、舉行團員離團儀式等形式,進一步強化黨的觀念教育。在預備期滿轉為正式黨員后,團組織要把通過“青推”工作已經成為中共正式黨員的青年納入企業“青年人才”庫,并持續為其搭建成長、成才的平臺,為國有企業發展儲備優質的、可持續的人才資源。
團組織青年推優入黨工作是涉及共青團制度優化完善的系統工程,需要從上到下的步調一致,更需要自下而上的應用和反饋。在上級黨組織的統一領導和支持下穩步推進,各團組織要加強黨組織之間的匯報溝通、協商討論,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打破工作壁壘、消除工作瓶頸、形成工作合力,逐步解決實際工作中“水流不到頭”的問題,切實推動團員青年推優入黨工作落地、落實。
希望通過本文提出的一些流程環節、意見措施能夠啟發更多團青工作者對于團員青年推優入黨工作實踐的思考與探索,為推動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為更好地發揮共青團黨的助手和后備軍作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證。
(作者單位:潞安化工集團李村煤礦)